•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組織文化

一、組織文化之定義

企業經營歷程中,有許多因素交錯影響,因而漸漸塑造其獨特文化,探究其 組成因素包羅萬象,如:領導人的創辦理念、組織結構設計、制度制訂、人員招 募、願景、甚至是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等,無一不對其文化產生影響!任何企 業必有其文化模式。Robbins(l990)提出組織文化,不僅表達了組織有不同的溫 度,也表示組織有其傳統、價值、習慣常規和社會化過程;它能持續相當時間,

影響其成員的態度和行為。而企業的本質亦為組織,對於組織文化相關研究甚 多,學者們定義豐富,本研究彙整要點如表 2-1所示。

表 2- 1 組織文化之定義 年代 研究者 定義

1952 Jaques

組織文化是組織中的習慣及傳統思考和做事的方式,認 為組織文化是被所有成員共享的,無論位階高低。新進 員工必須去學習,至少必須接受組織文化的一部份,如 此本身才能為公司所接受。

1979 Petigrew

組織文化是某一群體在某一段時間,公開且集體共同持 有的系統,這個涵蓋措辭、形式、範疇及形象的系統,

用以描述此群體的現狀。

1981 Ouchi

企業文化代表一個公司的價值觀,而此價值觀成為員工 活動、意見和行為規範。

Pascale &

Athos

組織文化是構成組織政策趨向員工或顧客原理。

Deal &

Kennedy

企業文化是組織所信奉的主要價值觀。

1982

Peter &

Waterman

企業文化是所有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即大家心悅 誠服接受的行事法則。

Wallach

企業文化是企業內員工的一種共同認知,使員工了解在 企業內應該如何做事的一套準則。

1983

Pettigrew

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工同的感受,以符號、意識形態、

語言、信念、禮俗、迷思等方式諸於日常生活之中。

1984

Siehl &

Martine

組織文化可被視為是一種透過共享某型態的意義,將整 個組織凝聚在一起;組織文化可從組織成員共享的價值 觀、信念和期望中看出。

Kast &

Rosenzweig

保持組織一致的社會或規範性接著劑,表達了組織成員 共有的價值觀社會理想與信仰,以符號的設計展現出 來,如迷思、禮俗、典故、傳奇與特別化語言。

Tunstall

企業文化是共有的價值觀,行為模式、習俗、象徵、態 度及處理事務規範方法之混合物,以其他公司有所區別。

1985

Schein

組織文化是由一群體經由解決外部適應與內部整合問

Summer, &

Webber

同行事方式是指組織所重視特質的集合。

1990

Robbins

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內相當一致的知覺,具有共同的特 徵,是可描述性的、能區分組織間的不同處,且整合了 個人、團體和組織的系統變項。

1992

Schein

企業文化是群體在解決其外在適應與內部整合的問題

Flannery, Hofrichter, &

Platten

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的觀念,它包含了工作如何被完成 及人們如何被選擇、發展、管理與報償。

1997 Hodgetts &

Luthans

企業文化是組織中行為的準則、共同的語言、主要的價

2002 Mitchell &

Yate

組織文化是由組織成員相互分享的價值、信仰、領會的 總和。

資料來源:徐永昌(2000)、陳佳妮(2001)、張佳娟(2004)及本研究整理

二、組織文化之發展

1930及40年代,Chester Barnad與Elton Mayo開始強調組織的規範、道德、價 值、情感以及工作互動對正式組織運作的影響(Louis, 1985);1950年代,Philip Selznick強調組織不僅是理性的組織(Rational Organization),亦是一種制度

(Organization as institutions),除了必備的技術條件外,充滿價值(Waldo, 1989;

引自吳瓊恩,1996);1952年,Elliott Jaques著「工廠的變遷文化」一書,組織理 論才開始出現「文化」一詞。而至1979年,Andrew Petigrew發表的「論組織文化

(On studying Organization Culture)」,正式深入探討組織文化(Schneider, 1990;

引自江岷欽,1993),發展至此,自1980年代以後,諸多學者對於組織文化的定 義、形成與本質進行熱烈討論(參考陳佳妮,2001;張佳娟,2004),組織文化 之定義,本研究已於前節作相關說明。

其中,Schein(1992)更深入地定義企業文化及討論,他認為企業文化是群 體在解決其外在適應(如策略、目標、完成目標的手段、績效的衡量和修正等)

與內部整合(如語言、界線、權力階層、親近、酬賞及懲罰、意識型態等)的問 題時,所發展出來的一組共享的基本假設(assumptions),由於這些假設運作良 好,而被視為有效,因此傳授給成員,做為當遇到這些問題時,如何去知覺、思 考及感覺的正確方法,同時,Schein將文化分成三個層次,如圖 2-1所示,即人 造品與創造物、外顯的價值觀及基本假設,以下分述:

人造品與創作物:

如符號、典故、迷思、術語、儀式、慶典等,組織文化中最具體可見的表徵,

不過一般難以確定其所代表的具體含意,然而觀察者若能有足夠的時間身處組織 當中,仍可逐漸發現其背後隱含之價值觀,甚至更深層的基本架設。本研究以訪

談法的方式及文獻回顧整理,蒐集人造品及創作物等相關資訊。

圖 2- 1 Schein 文化的三層次及其互動圖 資料來源:Schein, E. H.(1992)

外顯的價值觀:

組織成員解決某些問題背後所根據的信念,時間一久,價值觀便會轉換成基 本假定,只有那些長期有效運作的價值,才會被視為理所當然,成為具有慣性行 為的潛意識。本研究定義之「價值系統」即為星巴克員工認知有效的信念體系,

本研究根據訪談及文獻資料中,發現組織成員所遵循之工作價值與信念,彼此相 互搭配,無明顯衝突或不協調。

人造品及創造物 科學技術

藝術

可見到即可聽到的行為

外顯的價值觀 於物質環境中可測驗者 於社會環境中可測驗者

基本假設 與環境的關係

本體、時間、空間的本質 人性的本質

人類行為的本質 人際關係的本質

可見的組織架構及過程

潛意識、視為理所當然 策略、目標、哲學觀

基本假設:

此為組織文化核心,人及組織本身所持有的一種潛藏信念,常在組織成員不 知不覺中表現出來,成為有效解決組織內外問題的方法。Argyris(1976)認為基 本假設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實際操縱行為,告訴行為者如何思考、知覺,以及感 覺事情;Schein(1985)認為它是一種潛意識的運作,原本只是根據預感而來的 假設(Hypothesis),經過一再重複使用,成功解決問題後,該假設逐漸被視為 一種事實(Reality),並形成被視為理所當然(Taken-for-granted)的假設。(參 考陳佳妮,2001及張佳娟,2004)。本研究探討之「價值體系」主要針對星巴克 組織中,員工奉行信念後,更深層之基本假設及相關回饋法則。

三、組織文化之要素

關於文化組成之要素,眾多學者皆有討論,分析組織文化要素有助於瞭解組 織文化的輪廓,進而更能掌握組織文化及分析,本研究探討企業文化要素採用 Schein之分類:提出了觀察基本假設有七個面向(1985 ; 1992),作為本研究參考 框架,以便於更深入探討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文化,因同質性與異質 性向度一般研究少探討,以下分述:

1、人類活動的本質:探討組織採取行動之假設,突顯出人類與周遭環境的關係,

其探討的問題包括組織對成員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或發展自我潛能的要求,

面對外力時組織所採取的措施等。

2、事實與真理本質:此為關於什麼是事實以及如何發掘或判斷事實之假定。此 類價值觀強調個人如何採取行動、如何決定有關的資訊,以及當擁有足夠的 資訊時,如何決定是否要採取行動的作為,因由個人經驗中習得的事物,對

個人而言,是種絕對的真理。探討的議題包括制定策略時所依據的精髓。

3、人性的本質:主要探討人性善惡、可變性及自我概念之假定,及這些假設於 人性管理上的應用。對人類基本假設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眾 所皆知如:McGregor所提 X 理論及 Y 理論。然而普遍認定人性無全然正向 或全然負向,應是多樣兼具的,不可一概而論;此外,人是有適應性的,將 會依照被標籤之角色而行為。

4、組織與環境的關係:對大環境及自然之看法。探討組織對其角色及身份的認 定。組織主要的任務與基本功能、組織能夠存在的理由,及組織面對外在環 境為何,及與外在環境的關係、對外在環境的主導能力。

5、人類關係本質:關於彼此間如何使團體安全、舒服和有生產力的假定。主要 探討組織中的人際關係與權力關係。探討組織內對個人或團隊 的重視、權力 分配、領導者的風格等。

6、時間的本質:主要是關於時間的定義,如何測量及其重要性。探討組織傾向 於關注過去、目前或未來,及處理日常事物所使用的時間單位。

四、組織文化之動態模式

本研究採用系統思考作為分析工具,重視研究個案文化之動態模式,除 Schein(1992)所提出組織文化之三層次,另引用Hatch(1993)所提出的組織文 化動態模式(The culture dynamics model),此模式相較於Schein組織文化的三層 次模式有二點不同:1、加入新元素「象徵(Symbol)」;2、四元素(基本假定、

價值觀、表徵、象徵)之形成產生動態的循環關係,組織文化的概念由靜而動。

Hatch的組織文化動態模式,如圖 2-2所示:

圖 2- 2 組織文化動態模式圖

資料來源:Hatch, M. J., 1993,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 (4), 657-693.

Hatch所談的文化動態模式,顯示出企業文化之形成是由基本假定、價值觀、

表徵與象徵等四元素彼此動態聯結的過程,其過程有動態及穩態兩種現象,交互 影響之過程,Hatch區分為四種:顯示化過程、實現化過程、象徵化過程及詮釋 化過程,以下分述:

價值觀

(Value)

基本假設

(Basic assumption)

表徵

(Characterization)

象徵

(Symbol)

顯示化過程

(Manifestation Process)

詮釋化過程

(Interpretation Process)

實現化過程

(Realization Process)

象徵化過程

(Symbolization Process)

1、顯示化過程(Manifestation Process)

Schein 認為基本假設是形成價值觀的基礎(圖 2-1所示),Hatch提出的顯示 化過程更表現出此一動態的觀點。「顯示」指本質通常經由感覺、認知、情感等

Schein 認為基本假設是形成價值觀的基礎(圖 2-1所示),Hatch提出的顯示 化過程更表現出此一動態的觀點。「顯示」指本質通常經由感覺、認知、情感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