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歷史學家還沉湎於檔案文書、在塵埃舖面的故紙堆中爬梳的時候,1895 年電影悄然誕生了,觀眾被那些移動照片所產生的視覺衝擊震撼了。也就是說自 從19 世紀末電影出現以後,圖像式的敘事方式逐步拓展,也是吸引目光的影視 媒體。二十世紀末期,海登.懷特認為透過影像呈現的歷史,確實能比書寫史學 更能表現某些歷史現象,例如風光景物、環境氣氛以及複雜多變的衝突、戰爭、

群眾、情緒等等。《夏天協奏曲》運用影像呈現開放觀光後的金門,相較於課本,

影視媒體的聲光效果繽紛多采,表現方式豐富多元,擁有許多的受眾階層,影像 的魅力輕而易舉地能夠帶領觀眾回到過去、融入情境,使觀眾有感同身受的體驗。

因此,拍攝電影、微電影、MV 等可說是將金門用影視這種大眾化的手法宣傳的 最好工具。跟所有的影視作品一樣,《夏天協奏曲》的劇情畫面也經過人為的選 擇,雖然無法將所有的金門意象呈現出來,但是至少透過唯美的畫面、有感染力 的音樂,讓未曾去過金門的人,有了進一步認識金門的機會。而阿寬的「過客」、

「遊客」說法也激起大家思考金門所面臨的困境,離島地區需要更多人去關心和 旅遊,《夏天協奏曲》達到了這樣的窗口作用。

故事背景是 1993 年開放觀光後金門,所以不會看到是死人很多、充滿肅殺 氣氛的戰地、前線,藉由阿寬與小清的純愛,對金門多了一份浪漫的想像。筆者 透過與導演email 訪談、實地考察與分析文獻,深入解讀《夏天協奏曲》的敘事 風格、人物象徵,配樂運用,角色對白、金門意象等影像中的符號,導演利用反 登錄樁和地雷來一語中的地說到台灣與金門的隔閡和差異。熟知金門在兩岸關係 中的角色,一定會佩服導演呈現這段情節。本文說明了從戰地金門到觀光金門的 演變過程,以及金門意象的代表事物,透過書寫,使影像的內容更為具體豐富,

對於戰地遺跡的歷史文化源流上,也更為清晰。

在無法自由往來金門的年代,除了教科書,影視媒體就是許多人認識金門的

管道,當時所拍的電影都是以戰爭片為主,如《海灣風雲》、《古寧頭大戰》、《八 二三砲戰》、《血戰大二膽》、《金門女兵》,還有每年國慶遊行來自金門的自衛隊 閱兵隊伍,這些都強化了金門是戰地的形象,當然也是要透過這些勝利戰爭的影 像來強化國人的自信心。對自我(金門人)來說,這些都是他者(非金門人)的文化 再現。因為戰爭而瀰漫的死亡氣氛,金門人的自我認知是在兩岸的夾縫中求生存,

非金門人只看到金門從神秘戰地走向觀光小島,看到許多戰爭遺跡才會慢慢了解 金門曾經遭受砲擊所帶來的隱形傷害。而如今兩岸和平交流階段,影視媒體呈現 的金門是充滿純樸氣息的小島、是風景漂亮無比的美麗仙境、有獨特的戰地歷史 風貌、保存完整的閩南文化、有歷史源流的人文史蹟。金門也從神秘的前線戰地、

充滿肅殺氣氛的戰場、悲情小島轉換為充滿人文史蹟、兩岸和平廣場、類似世外 桃源的度假好地方。

本片也衍生出台灣與金門纏繞已久,剪不斷理還亂的文化情結,藉由語言使 用說明金門雖然是中華民國的轄地,但與台灣相隔兩百多公里的台灣海峽,實情 是在文化或地理上都與廈門較接近,所以沙蟲媽才會開玩笑地說沙蟲是從廈門流 過來的金門版桃太郎啦。小青手機裡有台北 101、淡水、捷運、總統府的照片,

而沙蟲自言自語說水頭村比淡水美,慈湖夕陽比淡水落日漂亮,還有金門與廈門 住宅的連續畫面,以及廈門大遠景的出現,都說明了金門在地理位置上較靠近廈 門。金門在過去是屬於邊陲地位,現在轉化成兩岸橋樑及和平中點,而阿寬對父 親的怨恨,也如同金門對台灣的文化情結。比台灣地區晚五年解嚴的金門,彷彿 是被台灣遺棄的子女,《夏天協奏曲》讓觀眾重新認識金門已不是戰場,可以是 情場,可以是浪漫處所,也可以是度假休閒的好所在。

金門現在以從事第三級產業的人口最多,早期戰地軍管時期是以軍人為最主 要的消費族群,1980 年代後,隨著駐軍減少,以軍人消費為對象的市街幾乎門 可羅雀。對許多人來說,金門有高粱酒、有貢糖、有風獅爺,以前也有「軍中樂 園」,現在的金門縣政府則極力想用戰地文化申請世界遺產登錄,因為戰地史蹟 是金門的特色,是金門觀光的賣點,政府要有完整的觀光發展政策,包括規劃整

備套裝旅遊行程、開發新景點、完備旅遊與服務網站、致力於觀光宣傳推廣等,

把金門打造成具地方特色與國際觀光水準之島嶼,以吸引更多旅客來金門觀光、

進行商務活動或是探親,並讓小三通旅客樂於留在島內旅遊度假。

由《夏天協奏曲》的教學經驗可以體認到利用影視媒體輔助教學有很大的效 果,藉由影視媒體來推廣鄉土文化之美也有很強的助益。透過學校課程,學生要 學的不是只有課本上的知識,認識鄉土之美及熟悉鄉土文化也是學習的目的之一,

透過《夏天協奏曲》的播映,老師的講解與學習單的填寫,讓學生熟悉家鄉以外 的地方,讓年輕人對金門的認識不再只是貢糖、菜刀、高粱酒,而能更深入這個 歷經幾次砲戰洗禮的金門,是有特殊歷史與深厚文化的地方,對國中生來說,雖 然要去金門不是那麼地方便,但能燃起同學想到金門一遊的慾望,就算有意義、

有成效的教學活動了。

戰地金門的那段歷史,這當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與生活經驗,為了讓同 學更熟悉金門,筆者以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為基礎,制定本課程教學 目標,進行教學活動,經過三到四節課的影視教學專題課程,有四成的同學會想 去金門旅遊,這樣的結果顯示影視教材融入教學能夠提升學習歷史與鄉土的認知。

此外,學生也能夠從畫面、對白及人物動作擷取重要訊息,還能進一步對影像作 思考與分析,並說出或畫出金門意象。現行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老師 可選擇合適的電影並帶領學生討論,不僅可以維持學生探索學習的動力,也能增 加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使教學跳脫嚴肅枯燥的氣氛,方能達到有效的教學目 標。

附錄一

電影《夏天協奏曲》與金門意象~~ 影片欣賞學習單

班級: 姓名: 座號:

1.你是金門人嗎? ()否,那裏人?

()是 2.你去過金門嗎? ()否

()是,什麼原因?

3.金門,作為一個長期「戰地」形象,很多人可能感覺非常熟悉,但真的深入瞭 解,卻又顯得相當陌生,這就是金門帶給台灣社會非常奇特的感受。當人們提到 金門時,你試著想想看:你會想到那些事物?

4.承第 3 題,你是從何處知道這些事物?課本、報章雜誌、影視節目、聽朋友家 人提過、或是其他(如曾經到金門觀光)?

5.電影中的男主角阿寬曾說:「你知不知道來金門的,不是過客,就是遊客。」

你覺得阿寬為什麼會說出這段話?你能從電影中得到若干體會嗎?

6.就你所學,有那兩場戰役發生在金門?

7.請描述你覺得影片的那一幕或那一段落讓你印象最深刻,並說說為什麼?如果 你願意,也可畫插圖表示。

8.你覺得這部電影提到了哪些代表金門意象的圖像、符號或特徵?圖案或文字描 述皆可。

9.看完後,有沒有燃起你去金門旅遊的想法?()否

()是,為什麼?

10.回家後,假設要你介紹這部影片給親友欣賞,你會怎麼推薦?

六、參考書目

(一)專書

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 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 市:遠流出版,1992。

王凡,《聆聽歷史細節》,北京市:當代中國出版社,2011。

王文正,《電影文化意象》,台北市:秀威資訊,2011。

石守謙、廖肇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台北市,允晨文化,2011。

成勇生 等撰文,《鱟的史詩:台灣三棘鱟保育特展專刊》,屏東縣:國立海洋生 物博物館,2011。

朱剛,《薩伊德》,台北市:生智文化,1999。

江明修、邱泰昌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台北市:智勝文化,2009。

江柏煒、王秋桂,《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 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金門縣: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15。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男圖書,2004。

宋怡明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台北市:國立台灣 大學出版中心,2016。

李仕德,《世紀金門百年輝煌》,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14。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市:時報文化,1996。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社出版,1998。

李增德,《金門史話》,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05。

李顯傑,《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每日一冷,《台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的七十則冷 知識》,台北市:尖端出版,2016。

沈志華、唐啟華主編,《金門:內戰與冷戰,美蘇中檔案解密與研究》,北京市,

九州出版社,2010。

沈亞梵,《教學媒體自製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1994。

林郁方,《危險的預言》,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5 年 1 月。

林博文,《歷史的暗流--近代中美關係秘辛》,台北市,元尊文化,1999。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市:五南圖書,2007 年。

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民政局印行,1999。

姚曉濛,《電影美學》,台北市:五南,1993。

施明德,〈金、馬國際自由貿易區〉,謝淑媛編著、《台灣安全情報》,台北市:玉 山社,1996 年。

胡璉,《金門憶舊》,台北市:黎明文化,1976。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新北市:遠足文化,2003。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新北市:遠足文化,200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