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夏天協奏曲》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夏天協奏曲》為例"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登武 教授. 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夏天協奏曲》為例. 研究生:李志忠 中華民國 107 年 8 月.

(2) 謝辭 終於順利完成了論文,此刻心情除了喜悅,還有感謝。 我要將本論文獻給住在金門的父母、麗明老婆和我的家鄉「金門」。 這本論文的完成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最該感謝的就是指導老師陳登武教授, 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個月撥出一個假日的時間,與我們這些暑期碩士班的同學 meeting,指導我們的論文寫作,沒有他的悉心指導、對我溫吞緩慢的容忍與體 諒,要完成此論文簡直是緣木求魚。 感謝台北市立大學張弘毅教授及中興大學吳政憲教授,在百忙之中撥空前來 擔任口試委員,細心審閱並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使得論文內容能更加嚴謹與完 整。也真心感謝在酷暑中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每位老師,除了精進我們的 學業外,老師們發自內心熱愛學問與真誠的分享知識,也強化了我對教書這份志 業的信念。 感謝一起努力的研究所同學們,亞珍、佩襄、筱婷、雯琪、美瑾、彥伶和家 珮,無論在課業上的實質協助或是精神上的鼓勵,都是我論文與研究得以持續進 行的動力。也感謝各位接納我愛拍照的習慣,讓我在暑期上課的那三年拍了許多 充滿回憶的照片。 感謝文珠助教的幫忙,感謝黃朝亮的《夏天協奏曲》,讓我有機會更進一步 熟悉我的家鄉金門。 家人的支持是讓我繼續往前的最大動力,感謝我敬愛的爸媽對我無私的付出, 家人們關心我的課業及健康,還有麗明老婆,謝謝妳在我論文寫作期間給我的鼓 勵和陪伴。由衷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師長、朋友們,還有關心我的人。 志忠 謹謝 107.8.29(三)凌晨三點 於永和.

(3) 摘要 近年教育部為推展十二年國教政策,於各縣市進行系列教學推廣,例如活化 教學、分組合作學習、有效教學、自主學習、多元評量等教育理念,因此有了將 研究與教學結合的構想,希望透過多元教材的應用與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精進老師的教學發展。 本論文以「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在歷史教學的運用」為題進行研究,將電 影作為一種另類的「教學媒體」、「歷史文本」,在帶領學生觀看電影、解構電影 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金門,並引導同學思考,培養出解讀、判斷、分析及歷史 思辨的能力。 以金門意象為主題,並選定黃朝亮所執導的《夏天協奏曲》作為研究的中心, 是因為自 1949 年兩岸分裂分治後,金門成為戰地、前線,1987 年政府宣布解嚴, 放寬居民以探親名義到中國大陸,台灣海峽兩岸民間的交流漸漸繁忙。自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海峽兩岸的小三通模式,使金門成為兩岸關係破冰的起點,在兩 岸關係發展上具有特殊功能。 作家張拓撫說: 「金門是個彩虹的聖島,他的多樣、繁複,使這座屹立反共第 一線的島嶼更繽紛美麗。」許多人對金門的印象就是戰地、前線,而教科書對金 門的敘述篇幅也不多,以課本為主,再輔以《夏天協奏曲》男主角阿寬的「過客」、 「遊客」說法,可以激起大家思考金門所面臨的困境,關心離島地區的需要和到 金門馬祖兩地旅遊。. 關鍵詞:影視史學、金門意象、兩岸關係、金門、鱟、栗喉蜂虎、歷史教學.

(4)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兩岸關係中的金門角色與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28. 第一節 兩岸關係中的金門角色 ………………………………………28 第二節 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34 第三節 從戰地金門到觀光金門…………………………………………46 第三章. 《夏天協奏曲》的敘事分析與文化再現……………………………55. 第一節 導演的創作動機與敘事風格……………………………………55 第二節 導演的敘事策略與金門意象……………………………………75 第四章. 《夏天協奏曲》在影視教學的應用…………………………………94. 第一節 歷史教科書中的金門……………………………………………94 第二節 教學設計與課程實施……………………………………………101 第三節 施測與分析………………………………………………………105 第五章. 結 論…………………………………………………………………115. 附錄…………………………………………………………………………………118 參考書目……………………………………………………………………………120.

(5)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電影《夏天協奏曲》中有幾段對話如下: 小青: 「誒,你們金門人是不是都很像前面那些反登陸樁,拒人於千里之 外!」 阿寬: 「你根本就不懂金門人,你們台灣人才像後面那片草地,你看,裡 面全都是地雷,一不小心踩到就粉身碎骨。」 小青:「才怪哩!」 阿寬: 「你知不知道來金門的,不是過客,就是遊客。來這裡當兵的阿兵 哥,恨不得趕快當完兵就離開金門,遊客呢?買了菜刀和麵線,拍拍 屁股就走人了,根本就沒有人想留下來。」1 這段對話其實很形象地呈現了作為「他者」的女主角和作為「自我」的男主角對 金門的想像與理解。女主角用「反登陸樁」來形容金門人,固然在表達她的情感 顯然被男主角拒於千里之外,但其實更像在述說金門因屢屢受外界傷害而形成的 自我心理防衛是何等堅固,堅固到連一個柔情似水的美女都溶解不了。反過來說, 男主角則以輕蔑但其實帶有無奈的語氣,反駁女主角根本不了解金門人,一如大 部分的「他者」一樣。阿寬為什麼會說阿兵哥恨不得趕快當完兵就離開金門,有 什麼原因嗎?也許阿寬是因為來金門當兵父親的離去,媽媽情緒不穩而瘋瘋癲癲 的,自己從小就沒有父親的陪伴,在成長的過程中覺得同學都在嘲笑他,所以對 從台灣來的人存在著強烈的不信任感。這是真實的反應金門與台灣的關係,還是 導演的自我想像呢? 阿寬:「我好恨我爸,為什麼要丟下我們?」 阿寬: 「所有來金門的都只是過客。我喜歡你,但是我們不可能在一起, 因為我一輩子都會關在金門這個島上。你知道的啊,我總是要背著我 1. 此段電影台詞出現時間:28’08—28’50。 1.

(6) 媽。」 小青:「我不是過客,我絕不會讓另一隻夫妻魚死的。」2 人們如果在沙灘上撞見正在交配的鱟,會發現雌鱟背著雄鱟,就算波浪不斷衝擊, 牠們也不會被沖開,因此先人稱之為「鱟媚」 。3一公一母的鱟結成夫妻後,公鱟 會爬到母鱟甲殼貝上行動,到死都會在一起,漁民都知道,抓鱟一定要抓雙不抓 單,因為不論抓走公的還是母的,另外一隻會因為找不到伴侶而死去,所以又稱 為「夫妻魚」。 小青:「你們金門人很幸福,就像桃花源記裡面那群離群索居的人。」 阿寬:「有像嗎?」 小青:「有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很像啊!」 沙蟲:「那妳台北的家呢?」 小青:「像鳥籠。」4 《夏天協奏曲》的導演兼編劇黃朝亮5是台東人,沒有在金門當過兵,6讓在金門 出生長大的我感到非常驚奇,他怎麼會寫出這樣的台詞呢?在每個人的心中, 都 有 一 片 淨 土,東晉陶淵明的樂土就在那片桃花林裡,那座充滿落英繽紛的桃 花源,而金門這塊靠大陸較近、離台灣較遠的土地是否就是黃朝亮導演心中的美 麗理想國度?這部小清新的浪漫愛情電影是否能增進大家對金門的瞭解,是我想 要研究的動機之一。 世界公認電影的開始是,法國盧米埃兄弟於 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巴黎的印 度咖啡屋公開其「電影機」 ,剛好此時的台灣,已淪陷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7世 界電影是從紀錄片開始,而台灣拍攝紀錄片的年代,應該是從高松豐次郎首次攜. 此段電影台詞出現時間:39’55—40’55。 成勇生等撰文, 《鱟的史詩:台灣三棘鱟保育特展專刊》(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11), 頁 6。 4 此段電影台詞出現時間:48’42—49’00。 5 1969 年 11 月 21 日出生,台東太麻里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目前從事影視工作,為 電影導演。 6 105 年 11 月 8 日與導演訪談。 7 葉龍彥,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玉山社出版,1998),頁 52。 2 3. 2.

(7) 來台灣放映的盧米埃式一套電影機,也包括有攝影機和洗印機,而放映師伊麵到 各地巡迴放映,一面拍攝自然風景和新聞特寫,也是放映師的責任。直到 1907 年,高松豐次郎第五度來台時,在二月受到台灣總督府的委託,才正式拍攝台灣 的第一部紀錄片《台灣實況的介紹》 。81938 年,第一映畫製作所出品的《望春風》, 口碑賣座俱佳,堪稱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台灣電影。9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台灣的行政長官公 署所屬的宣傳委員會於 11 月接管原來日本的「台灣映畫協會」和「台灣報導寫 真協會」 ,合併為「台灣電影攝影場」(「台灣電影製片廠」前身)10。政府遷台後, 反共政宣片搖旗吶喊。1950 年,農教公司開拍第一部反共電影《惡夢初醒》 ,旨 在暴露「共匪」的暴行陰謀。11回到 1962 年的時空,最初金馬獎設立時曾有過 的考量基礎:當時在兩岸對峙情形下,政府希望能透過電影的力量,增加國家在 世界上的能見度,以及華人世界的影響力,因此廣邀各地華人參加。所以金馬獎 最初設立時,不單單只有藝術上希望能提高華人在電影世界的影響力,更有政治 上希望能將我們國家在華人世界中的影響力提升到最高的這個實質想法,並藉此 促進國內電影事業的發展,獎勵優良國語影片和優秀電影工作者,由行政院新聞 局創設了第一屆金馬獎。12 為什麼會選擇使用「金」「馬」的名稱呢?這其實是考慮到當年「金門、馬 祖」兩地,在國軍戰略地位上是所謂的戰地前線。使用「金馬」二字,不僅意味 著文化的力量要和武器一樣強大,同時也期許導演與電影工作者們能效法國軍的 精神,努力帶領國家走出一片天地。13「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 的字首,由於金、馬兩地為冷戰背景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政府軍 事對峙的最前線,當時中華民國的年輕男性國民依法須服義務兵役,在抽籤決定 葉龍彥,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 ,頁 71。 葉龍彥,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 ,頁 242。 10 李泳泉, 《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社出版,1998),頁 6。 11 李泳泉, 《台灣電影閱覽》 ,頁 8。 12 每日一冷, 《台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的七十則冷知識》(台北 市:尖端出版,2016),頁 121。 13 每日一冷, 《台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的七十則冷知識》 ,頁 122。 8 9. 3.

(8) 服役單位時,若分發地點是在仍為前線戰地的金門或馬祖,役男常被戲稱為中了 「金馬獎」。14該獎以「金馬」命名旨在鼓勵中華民國電影業界,能效法前線國 軍官兵們堅強奮發的精神,努力開創新局。此外,它也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 「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15 一個電影獎的命名以前線戰地的名字為靈感,可以想見許多人對遙遠的、神 秘的金門、馬祖兩地的誤解與害怕。由於特殊的地緣與時空背景,金門、馬祖成 了前線、戰地、危險、神秘的代名詞。在反攻大陸的目標下,金馬軍民戮力建設、 兢兢業業的生活著,政府則希望這樣肯吃苦、不怕困難的金門精神可以給電影工 作者一點點的支持和鼓勵。每年舉辦的金馬獎,總是讓大家想起了金門、馬祖這 兩個地方。 「毋忘在莒」是另一個透過金門所帶來的一個「復國大業」時代印記的口號, 同時也烙印在一整個世代的金門人身上,而這個口號源自於一個歷史的典故: 據《史記‧田單列傳》記載: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湣王時,單為臨菑市掾,不見知。及燕使樂毅 伐破齊,齊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師長驅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 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 以轊折車敗,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東保即墨。燕旣盡 降齊城,唯獨莒、即墨不下。燕軍聞齊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齒旣殺湣 王於莒,因堅守,距燕軍,數年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 戰,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 習兵。」立以為將軍,以即墨距燕。16. 沈劍虹, 〈五年新聞局長的回憶〉 《傳記文學》 ,臺北 1987 年 3 月。 金馬獎的由來,參見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7%91%E9%A6%AC%E7%8D%8E(最後檢索時間:2017.7.6) 16 漢 司馬遷,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頁 2453。 14 15. 4.

(9) 簡而言之,就是戰國時,齊國被燕國連攻七十二城,僅剩即墨、莒二城為最後固 守的城池。齊國以莒城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艱苦歲月後逆襲成功,收復了失地。 後人便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復國土,如蔣介石以此訓勉國人光復大陸河山。 1949 年,由蔣介石領導的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自中國大陸退守台灣,形 成在台北的「中華民國」與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隔著台灣海峽對峙並分 治的局勢。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主要統治台灣、澎湖、金門、馬祖這四個地區。 其中金門各島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九龍江口外,西與廈門隔海相對,共扼 閩南門戶,地位險要。17馬祖地理位置緊鄰福州,與台灣基隆港相距 205 公里, 離福建沿海約 20 公里。18當時政府的目標是要反攻大陸、解救同胞,離大陸較 近的金門、馬祖就被稱為前線。 台海危機就是指 1954 年「九三砲戰」所引發的第一次危機,以及 1958 年「八 二三砲戰」所帶來的第二次危機。19毛澤東在第二次危機(即「八二三砲戰」)中 進一步認識蔣介石和他一樣是個主張「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一中 一台」和「台灣獨立」的民族主義者,對蔣抗拒美國要求其自金馬撤軍的壓力甚 表欽佩。他在第二次危機中猛然頓悟將金馬等外島「放在」蔣介石手中,乃是滿 足蔣仍未與大陸分離的政治心理,不僅符合一個中國原則,且可防止美國製造「一 中一台」、「兩個中國」和「台灣獨立」,故決定金馬仍由國民黨統治,待將來 與台灣「一起解決」。20在八二三砲戰開始後的一天,毛澤東突然對林克說:「向 金門打砲,也不是為了解放金門,而是蔣介石希望我們打砲,這樣他就有了藉口, 可以抵抗美國壓力。」21 在蔣介石授意下,外交部首先發言,聲稱中華民國將堅守金、馬,並反對美 國關於海峽中立化的建議。1958 年 9 月,蔣介石親自出席中外記者招待會,發 表談話說:「中共砲擊金門,是進攻台灣的前奏。金、馬是台灣的屏障,自動放 17 18 19 20 21. 李增德, 《金門史話》(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05),頁 22。 倪進誠, 《台灣的離島》(新北市:遠足文化,2003),頁 168。 林博文, 《歷史的暗流--近代中美關係秘辛》(臺北市,元尊文化,1999),頁 151。 林博文, 《歷史的暗流--近代中美關係秘辛》,頁 152-153。 王凡,《聆聽歷史細節》(北京市:當代中國出版社,2011),頁 144。 5.

(10) 棄這些島嶼,等於敞開門戶。因此,金馬地區必須固守,那怕是由國民黨獨立作 戰,也絕不後撤。」22 蔣介石給予金門軍民最重要的勗勉,無疑是頒勒太武山巔「毋忘在莒」之訓 示。這一昭示,意在勉勵前線軍民,效法戰國田單,使致復國,完成當前反共復 國的神聖使命。23蔣介石於 1951 年冬巡視金門時,因應軍民請題留念,乃於翌 年元月,特頒題「毋忘在莒」四字寄達金門,戰地軍民恭刻於太武山巔摩崖,作 為反共復國的誓銘。秦孝儀先生於 1959 年 12 月吉日,承命撰書的「毋忘在莒」 本義碑記有謂: 「毋忘在莒」之義,蓋有軌於齊安平君田單,以區區莒和即墨之地,盡 復齊七十餘城,特勉國人勿忘此義,必以反攻復國之志相惕勉也。我今 日金、馬、台、澎,亦猶當時之莒與即墨,而俄寇驅策中共佔我大陸, 殘我民命,視之燕當時盡劓所得齊人,與盡掘齊先人壟墓,更千百倍其 酷且烈也,以我全體軍民,皆以毋忘在莒自勉。24 1963 年 11 月 20 日太武山駐軍發起「毋忘在莒」復國運動,全國響應。1964 年 12 月 22 日,蔣介石再蒞金門,對前線官兵講述「毋忘在莒運動的意義和啟示」, 揭示此項運動的七大精神是:堅忍不拔、團結奮鬥、研究發展、以寡擊眾、主動 攻擊、防諜欺敵與軍民合作。今天,「毋忘在莒」的精神,不僅是金門軍民,也 是全國同胞矢志中興復國的精神戰力所在。25而「金門精神」一詞所代表的意義 就是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奮鬥精神,也就是殲共匪、爭取戰鬥勝利的精神, 更是人定勝天,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創造精神,因此「金門精神」成為引導前線軍 民走向勝利成功之路的燈塔。歷經兩岸軍事衝突、冷戰對峙以及和解交流的發展 過程,在世界地圖上小到看不見的金門,如何從戰地金門走向觀光金門,是我第 二個研究動機。. 22 23 24 25. 王凡,《聆聽歷史細節》,頁 145。 郭堯齡, 《兩代蔣總統與金門》(金門縣:金門文化局,2003),頁 78。 郭堯齡, 《兩代蔣總統與金門》,頁 78-79。 郭堯齡, 《兩代蔣總統與金門》,頁 88-89。 6.

(11) 「若想起故鄉,目屎就掉下來,免掛意,請你放心,我的阿母……。」陰暗 的燈光,老舊的北投小酒館,臺上的王英坦(人稱金門王)26正彈著電吉他,一曲 「媽媽請妳也保重」尚未唱罷,眼眸早已淚光閃閃。1965 年,當時他才 12 歲, 一顆小小的子彈,改變了他的一生。那年,他念金寧國小(金鼎國小前身)五年級, 因為好奇,幾個小朋友把玩著從部隊垃圾堆裡撿來的小子彈,不慎引發信管爆炸, 在場的七位小朋友,分別受到輕重傷,王英坦則炸斷左手,眼睛也受到波及,雖 然遠赴台北仁愛醫院治療,仍挽不回失明的事實。來到台灣後,因為來自金門, 朋友遂叫他「金門王」。27曾在台北市北投區一帶走唱那卡西,後來與李炳輝合 作出版專輯《流浪到淡水》而成名。 1988 年,筆者來到臺灣念大學的時候,同學知道我來自金門,就幫我取個 綽號叫「金門仔」,而金門的特產之一就是高粱酒,想當然耳,許多人因此都認 為我的酒量一定很好,因為常喝高粱酒,所以在迎新活動的時候,很多學長對我 說:「學弟,以後有喝酒的場合你要幫忙擋酒喔!」但是只有天知道,雖然我在 金門出生長大,卻很少喝酒,酒量一點也不好,只能說是香醇的金門高粱酒引起 的美麗誤解吧? 出生在稱為金門的離島,似乎註定有一天必須離去,時間一到,我們多數人 帶著男兒立志四方的豪情壯志出走金門,離開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是到台灣讀書 或工作,我的鄰居、同學有些人在國小、國中時期就舉家遷台。我在 1988 年從 金門高中畢業,因為當時金門沒有大專院校,而現今的金門大學則是在 2001 年 8 月揭牌使用,28所以當年的學子只能跨海來台灣島就讀大學。也有人到台灣是 要尋求更多的工作機會,在號稱前線戰地的金門,大家比較常做的工作是開計程 車、小吃店、冰果撞球室、貢糖店、製作菜刀等等以軍人及觀光客消費為主體的 金門王(1953 年-2002 年 5 月 5 日) ,本名王英坦,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裔的旅臺知名盲 人歌手,早期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一帶走唱於那卡西,與李炳輝合作出版專輯《流浪到淡水》 而 成名。 27 陳榮昌, 《浯土浯民—浯島金門人的真情故事》(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2),頁 58。 28 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正式於民國 92 年 8 月 1 日獨立設校,民國 99 年 6 月 14 日獲教育部 同意本校改名為《國立金門大學》 ,民國 99 年 8 月 1 日揭牌,資料來源:金門大學網站。 http://www.nqu.edu.tw/orgsecrectary/index.php?code=list&ids=879(最後檢索時間:2017.7.6) 26. 7.

(12) 行業。對年輕人來說,這些工作沒有很大的挑戰性及吸引力,因為工作時間長又 沒甚麼發展前景。29缺乏工業發展是 1958 年疏遷之後,金門人口減少的原因之 一。從 1960 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開金門到異鄉尋找工作機會,到 1980 年代,將近兩萬居民移居台灣。30 金門的醫療設備普遍不足,當生重病需要轉診時,就會轉送到醫療設備較好 的台灣,我的父親今年 88 歲了,就有好幾次到台灣就醫的情形。或是老一輩們 想到台灣看看兒孫,雖說三代同堂是很不錯的生活型態,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退休的爺爺奶奶可以幫忙照顧兒孫,可是許多年輕人在結婚後還是會選擇自組小 家庭,跟父母分開住,所以爺爺奶奶輩的這些人如果想看兒孫,每隔一段時間就 會到台灣「省親」。我們家就是這樣的狀況,父母健在,但是他們還是喜歡住在 熟悉的金門家鄉,因為空氣好,人車稀少,沒有擁擠的感覺。而且在金門住了那 麼久,左鄰右舍較熟悉,經常的噓寒問暖感覺很親切,比較習慣,所以選擇住在 金門。 我有六個兄弟姊妹,除了二姊留在金門,其他五個人都在台灣,我的父母一 年會來台灣兩到三次,這時候住在台灣各地的兄弟姐妹就會利用父母來台灣的時 機進行家族聚會。這些情形都反應了金門本身物資的短缺,以及家庭生活的特殊 之處,也造成金門常常留不住人,多數人不得不選擇離鄉背井到台灣讀書或就 業。 金門、馬祖兩個島嶼在 1950 年代中葉被指定為「戰地政務實驗區」,這兩 個島嶼不僅與中國大陸很近,受到中國的威脅最大,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與台灣本 島居民大不相同,沒有在金門住過的人是不會瞭解金門人在生活上的限制與難處。 為了讓大陸的砲手更難瞄準目標,1954 年底,金門開始實施燈火管制,這道命 令實施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家家戶戶都必須準備燈火管制的布簾以遮蔽門窗。 民防隊負責定期檢查房舍、巡邏社區,注意家戶的燈光是否從簾縫透出。1960 羅志平, 《金門行業文化史》(臺北市:秀威科技,2010),頁 93。 宋怡明著,黃煜文、陳湘陽譯,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頁 167。 29 30. 8.

(13) 年代,金門開始使用自來水,居民必須證明他們已裝設燈火管制的布簾,才能接 通自來水。31童年記憶的深刻印象之一是有不能持有收音機,所以就無法聽廣播 節目,正是因為離廈門很近,怕會收聽到大陸節目;籃球也是管制品,正確來說 是只要能使人漂浮於海上的東西都要管制,如腳踏車與汽車的輪胎和內胎、籃球、 排球、還有容器,例如油桶。為了防止大陸滲透、匪諜出沒,實施戶口登記制度。 1950 年 1 月,進行全島戶口普查,製作戶口名簿將每個民眾與住居的家戶連 結起來,然後會有不定期的突擊戶口檢查,以確保沒有任何匪諜藏匿在民眾家中。 突擊檢查都在深夜淩晨時分辦理,那時一般百姓都已就寢。32還有一個難忘的童 年記憶,就是海邊也是不能隨意進出的,因為有地雷,一不小心就會被炸傷,另 一個原因是怕被當成大陸偷渡客而被士兵槍殺。金門這個孤懸廈門外海的小島, 曾有海盜來往,雖然土地荒瘠,耕稼不易,南宋時,朱熹在此設立燕南書院,所 以文風鼎盛。1949 年後,從國、共對峙的前線,升級為世界冷戰的熱點,有軍 事設施、閩南式建築及僑匯洋樓,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地方,它的人文特色別 具風味。如何運用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融入歷史教學中,讓大家進一步認識金 門的人文特色,是本論文的第三個研究動機。 作家張拓撫說:「金門是個彩虹的聖島,他的多樣、繁複,使這座屹立反共 第一線的島嶼更繽紛美麗。」33《夏天協奏曲》是一個浪漫愛情電影,導演把金 門風光拍得如詩如畫、唯美動人,對於國中生而言,易於掌握情節與影片重點, 不過,故事背景是近幾年的金門,所以沒有呈現「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 的可怕戰爭場面,沒有對戰地政務時期的金門多加描述,但影片裡提到的「風獅 爺」 、 「高粱酒」 、 「鱟」 、 「軌砦條」等東西卻可以配合課本上的內容,成為讓同學 進一步認識金門的教學相關資源。因此老師在給同學觀看影片前,必須對課程探 討的主題有充分的認知與準備,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引導學生討 論、思考及補充說明,才能達到教學成效。 31 32 33. 宋怡明著,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 ,頁 62。 董群廉編, 《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臺北市:國史館,2003),頁 460-461。 張火木, 《金門古今戰史》 (新北市:稻田,1996),頁 10。 9.

(14) 筆者在金門出生長大,金門高中畢業後才來台灣讀書與工作,對金門有濃濃 的故鄉情懷,根據上述動機,欲以金門子弟及國中教師的雙重身分為出發點,以 電影《夏天協奏曲》為主軸,討論如何運用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在歷史教學活 動中,期望達成以下目的: 1. 檢視金門意象在影視媒體中的形成過程。 2. 電影《夏天協奏曲》如何呈現金門意象。 3. 瞭解戰地金門與觀光金門的異同。 4. 探索兩岸關係演變下的金門未來。. 二、研究回顧 本論文論述的主體為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金門人與非金門人眼中的金門, 並且論及金門近現代歷史發展,以下筆者將就「影視史學」 、 「東方主義」 、 「大眾 史學」、「金門意象」與「以金門為背景的電影」五方面分述之。. (一) 影視史學 攝影照相技術於 19 世紀中葉發明,電影則於 1895 年正式播映,這兩種新式 新媒體問世不久,便有人利用它們來傳達和論述歷史。34電影也因此被當成一種 書寫歷史的工具,只是與傳統用文字書寫歷史的方式有極大差異,因為電影透過 影像、聲音與電影語言等敘事工具,以及意象、比喻、象徵等方法呈現史實,對 於歷史研究產生重要的影響。1960 年代法國年鑑學派學者馬克.費侯著有《電 影與歷史》35一書,將電影當作歷史媒介及歷史文本進行研究分析,肯定電影的 史料價值,可拿來與其他不同類型的歷史文本作對比歷史。美國學者羅森史東對 於電影與歷史的研究興趣始自 1970 年代,他在課堂上介紹歷史電影,將電影運 用在歷史教學,企圖引導學生從歷史電影去「看」 、 「思考」和「體驗」過去,課 程內容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進一步鼓勵學生學習思考「用影像或文字 34 35. 周樑楷, 〈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 , 《臺大歷史學報》第 23 期(1999.6),頁 446。 馬克.費侯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 10.

(15) 表達歷史有何不同?」「用影像書寫歷史有何優點?」等問題,認為電影也是一 種可以把歷史表現出來的一種工具。361988 年,美國歷史學家海登.懷特在《美 國歷史評論》上發表了〈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一文。「Historiography」指的是口傳的意象以及書寫的話語所傳達的歷史; 「Historiophoty」則是指透過視覺影像和電影話語傳達歷史以及我們對歷史的見 解。海登.懷特「影視史學」的幾個論點: 1.電影(或電視)的確比書寫史學更能表現某些歷史現象,例如風光景物、環 境氣氛以及複雜多變的衝突、戰爭、群眾、情緒等等。 2.影像的證據,尤其是電影和照片,是重塑(重現)某些歷史情境的基本證據, 它比單獨使用書寫或語言的證據更確實可靠。 3.書寫史學和影視史學之差別在於傳播媒體的不同,但都得經過濃縮、移位、 象徵和修飾的過程,難免有虛構的成分,兩者都有其共同的侷限性。37 周樑楷教授將「Historiophoty」譯為影視史學,引介到國內並加以推廣,並 將影視的範疇擴大為「影像視覺」,而「影視史學」所指的是: (一)以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符號傳達人們對過去事實的認知; (二)探討分析影視歷史文本的思維方式或知識理論。38 周樑楷教授在中興大學開設「影視史學」課程,運用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電 影做為教材引導學生思考後,國內有部分大學亦開設相關課程,逐漸形成一門學 問。周樑楷也從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地修訂教學綱要,希望提升教學品質和建構 影視史學的理論架構和知識系統。39中國學者張廣智著《影視史學》 ,40是中文世 界第一本影視史學專書,對西方史學新品種的影視史學做有系統且全面性的介紹。 在教學過程中,「影視史學」比「書寫歷史」更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表現力與吸 徐叡美, 〈電影與歷史:評介史家費侯、戴維斯與羅森史東〉 ,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 45 期 (2004.9),頁 210。 37 Haden White,“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3,No5(December 1988),p.1193。 38 周樑楷, 〈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第 23 期,頁 447。 39 周樑楷, 〈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頁 447-448。 40 張廣智, 《影視史學》,臺北市:揚智文化,1998。 36. 11.

(16) 引力。41而電影是個時間適當,又能傳遞時代氛圍的傳播媒體,海登.懷特這樣 說道:「電影比書寫的論述更能表現某些歷史現象,如風光景物、環境氣氛以及 複雜多變的衝突、戰爭、群眾、情緒等等。」在影視史學觀念的啟發下,學界進 行相關研究的文章越來越廣、越來越多,在教學運用方面有陳登武〈影視教材在 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42吳珊妃〈影像資料在歷史教學 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43黃乃琦〈多元動態「影視史學」教學分 析〉44等相關論述;在理論研究方面有蔣保〈關於影視史學的若干問題—與周樑 楷先生商榷〉,45石弘毅〈影視在歷史教育中的角色功能〉,46林玲玲〈影視史學 相關問題之討論〉47等文章,這些文章讓筆者對影視史學的理論與教學實作有初 步的認識。 許多中小學老師也試著將影視媒體當作歷史教學的輔助教材,並以其教學經 驗進行研究或發表文章。將影視教材融入歷史教學的方式有兩種:融入課程教學、 專題課程。融入課程教學是根據歷史課程目標和教材內容,把影視教材當作授課 媒介,融入原有的課程,如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 影視史學課程」〉。48劉怡芳以謝晉導演的電影《鴉片戰爭》49為輔助教材,透過 講述、閱讀史料及影片內容、電影中精心設計的場面和配樂,豐富了教科書上文 字敘述的鴉片戰爭的層次感與歷史感,讓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對歷史 的感受鮮活了起來。專題課程則固定以每週的專題課程進行影視教學,探討專門. 41. 江天健, 〈影視與歷史教學〉, 《國教世紀》,第 27 卷第 6 期(1992.4),頁 16。 陳登武, 〈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 , 《歷史教育》 ,14 期(2009.6), 頁 233-264。 43 吳珊妃, 〈影像資料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 《一八九五》 為例〉 , 《歷史教育》 ,14 期 (2009.6), 頁 295-314。 44 黃乃琦, 〈多元動態「影視史學」教學分析〉, 《歷史月刊》,170 期(2002.3),頁 111-115。 45 蔣保, 〈關於影視史學的若干問題—與周樑楷先生商榷〉 , 《當代》 ,206 期(2004.10),頁 108-115。 46 石弘毅, 〈影視在歷史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師友月刊》,394 期(2002),頁 30-33。 47 林玲玲, 〈影視史學相關問題之討論〉, 《黃埔學報》,40 期(2001.1),頁 131-141。 48 劉怡芳, 〈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 , 《清華歷史教學》 ,18 期(2007),頁 107-134。 49 謝晉,《鴉片戰爭》 ,香港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1997 年。電影講述了清帝國道光年間第一 次鴉片戰爭的始末。藝術化再現了林則徐禁菸、虎門銷煙、英方宣戰、戰爭過程、簽署條約、割 地賠款等故事的全過程。 42. 12.

(17) 的主題,如許全義〈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臺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 50. 95 學年上學期課程主要關注在於不同族群在其特殊的時空脈絡下的身分認同,. 如電影《香料共和國》51討論宗教、族群與身分認同;5295 學年第二學期則以越 南為主題,探討影視文本中所呈現的越南人的族群意識、公共社會的共通性,共 同記憶、共同空間和共同悲劇等等,如從電影《情人》53探討殖民帝國下的越南。 這些專題雖然以越南為例,但在某種程度上,是想引導學生反思臺灣的社會現況。 而本論文所討論的《夏天協奏曲》中呈現的金門景色可以輔助並提升學生瞭解金 門的興趣,讓許多人因為這部電影而想到金門一探究竟。. (二) 東方主義 Edward W. Said54於 1978 年出版《東方主義》(Orientalism)55,是有關歐美 如何看待中東、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兩百年權力與想像的研究,開啟後殖民論 述56的先河,中國學者朱剛的《薩伊德》57寫有專章評述《東方主義》 ,可視為《東. 許全義, 〈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臺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 ,《清華歷史教學》 ,第 19 期(2008),頁 21-48。 51 迪索布麥特斯(Tassos Boulmetis) , 《香料共和國》 ,佳訊傳播,2004 年。故事背景是在敘說生 於伊斯坦堡丹尼斯三代同堂的生活在一起,從小就耳濡目染在外公的店裡的小閣樓裡,看著外公 藉由料理與香料來傳達各種情感(外交、政治、情感…等) ,到 1964 年因為土耳其和希臘的種族 撕裂被迫人口交換至希臘,留下外公及他兒時戀人珊美。丹尼斯面對迫壓抑的情感(親情、愛情、 種族與料理)在多年後成為天文學者的他依舊不變,直到外公病危時才見到他外公最後一面,在 奔喪時遇見兒時戀人珊美,同時丹尼斯決定回到伊斯坦堡教天文學並期待與珊美在一起,但最後 珊美仍決定與她老公到安卡拉,在故事的最後丹尼斯再次面對了離別。 52 許全義, 〈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臺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 ,《清華歷史教學》 ,第 19 期(2008),頁 21-48。 53 《情人》是一部 1992 年上映的電影,由克勞德·貝里製片,讓-雅克·阿諾導演,主演是珍·瑪 奇和梁家輝。影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說《情人》 ,講述了在 1929 年的 法國殖民地越南,一個法國少女和富有的中國男子之間發生的愛情故事。 54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1935 年生於耶路撒冷, 2003 年因白血病過世,阿拉伯裔美 國人,1963 年起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教授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等課程,國際著名文學 理論家與批評家,後殖民理論的創始人,也是巴勒斯坦立國運動的活躍分子,一生獲獎無數,代 表作有《東方主義》 、《文化與帝國主義》 、《知識份子論》等。 55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 《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立緒,1999。 56 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或稱為文化殖民主義(cultural colonialism) ,認為許多國家在政 治上的獨立與經濟上的成功並不意味其在文化上的自主,因為這些國家往往是借助西方殖民國家 所提供的現代化方式,包括思想、語言和文化而取得主權,從而無法擺脫西方宗主國文化的深刻 制約,因此後殖民主義的論述強調對於西方優越感和文化霸權意識型態採取一種反省批判的態度, 被殖民者一旦能對西方主流文化殖民現象的不當進行反省批判,才有可能致力建構自己的文化主 體。 57 朱剛,《薩伊德》,台北:生智,1997。 50. 13.

(18) 方主義》之導讀。侯元鈞《EdwardW.Said「東方主義」及其對台灣中小學課程改 革之啟示》58與林星《「東部主義」—21 世紀初台灣電影中的環保論述與旅行神 話》59皆為援引「東方主義」論述作為研究基底的碩士論文,本研究也參考趙秋 蒂〈徘徊在東方與西方之間──談薩依德《東方主義》所呈現的民族學論述〉60有 關東方主義思想的說明。 「東方主義」的涵義是指西方所謂的東方問題專家(即東方主義者們)對他 們所界定的「東方」所做的專門研究,61「東方主義」者有一套固定對「東方」 的思維方式,他們所指稱的「東方」不是地理區域與文化歷史的真實描述,是西 方根據其經驗而「處理」東方的模式,這些論述建構在未經檢驗的深層假設以及 對於東方的刻板印象之下,薩伊德說道: 作為一種文化機器,東方主義充滿了攻擊、活動、判斷、真理意志和知識。 東方是為西方而存在的,他們(西方)對於研究對象的態度不是父權心態, 就是以上對下的模樣。62 他還曾經說:「東方(the Orient)幾乎就是歐洲的一項發明,而且自古以來便是 一個充滿浪漫、異國情調、記憶和場景繚繞、令人驚艷的地方。」63可見,所謂 東方主義的東方論述扭曲並固定了一個非真實的東方,是一個作為「他者」的西 方,對「東方」的想像,使東方成為歐洲的發明,這個發明抽象、概括且籠統, 在此意義下東方主義不僅是一種權力和慾望,更是一種想像的集合體。 那麼西方是如何將東方給「東方化」呢?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西方擁 有瞭解東方的知識和具備這種瞭解的能力,所以西方必然比東方更瞭解自己;這 一方面也是因為東方總是缺乏知識,特別是關於東方自己的知識。在此情形下, 侯元鈞,〈EdwardW.Said「東方主義」及其對台灣中小學課程改革之啟示〉,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59 林星, 〈 「東部主義」—21 世紀初台灣電影中的環保論述與旅行神話〉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9。 60 趙秋蒂, 〈徘徊在東方與西方之間──談薩依德《東方主義》所呈現的民族學論述〉, 《外國語 文研究》6(2007.6)。 61 朱剛,《薩伊德》,頁 141。 62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 《東方主義》(Orientalism),頁 204。 63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 《東方主義》(Orientalism),頁 1。 58. 14.

(19) 東方成為一種沈默的、靜態的、在知識權力下俯首稱臣的對象。因此,遂成就了 所謂東方化的東方(the orientalized Orient) 。64「東方的東方化」是如何產生的, 原因有二: 1、製造差異:差異是書寫的原動力,薩伊德認為文化具有修正事實、虛構 再現的特質,本文化具有轉化異文化並使其已被主體所認知和接受的方式而存在, 而異文化的真實性就在轉化的過程中漸趨失真。65換言之,主體透過界定他者、 誇大差異的距離,來獲得自我的確認。66 2、加以命名:命名意味著給外界事物一個稱謂,以使其獲得與他物的區別, 並在思想中形成一個差異秩序,這種命名活動,往往將不熟悉的地方稱為「他們 的」,67命名的原因來自對東方長久的恐懼,只有將「危險的東方」收編在自身 的知識體系中再現,這個東方才不再危險,自身因此獲得安全感。 在無法自由往來金門的年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像中的金門。問題在於 「金門人」與「非金門人」顯然存在著不一樣的理解,正如本章一開始引述的男 女主角對話一樣,可能同時還有一個「被認識」或「被誤解」 、 「被刻板化」的金 門,這就讓我們從薩伊德的理論中,看到了「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差異。. (三) 大眾史學 傳統的歷史書寫的內容是以帝王將相為主,中國歷代設置史官一職,其工作 內容是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美國歷史學家貝克在 1935 年發表《人人都是自己 的歷史學家》論文集,他認為歷史除了日常事務的實用性,更能拓展並豐富生活 世界,不管是歷史學者或業餘史家,都肩負了留存及傳遞社會記憶的任務。68以 往的歷史書寫是以紙本文字紀錄為主,但自從電影出現後,用影像寫歷史也成為. 侯元鈞, 〈EdwardW.Said「東方主義」及其對台灣中小學課程改革之啟示〉 ,,頁 140-141。 侯元鈞, 〈EdwardW.Said「東方主義」及其對台灣中小學課程改革之啟示〉 ,頁 141。 66 趙秋蒂, 〈徘徊在東方與西方之間──談薩依德《東方主義》所呈現的民族學論述〉,頁 142。 67 趙秋蒂, 〈徘徊在東方與西方之間──談薩依德《東方主義》所呈現的民族學論述〉,頁 142。 68 卡爾貝克著,張隆志解題,黃煜文譯,〈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收於《歷史臺灣:國立 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八期,張隆志主編, 「大眾史學專題」 ,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 頁 151-152。 64 65. 15.

(20) 趨勢。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由於攝影術的發明,以及其後陸續的發展,一般大 眾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視覺影像(visual images)的機會越來越多,尤其當代透過網 路、電視、電影等社會穿透力、影響力強大的媒體,人們很容易就可以接觸到形 形色色的歷史論述(history discourse)。69如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描寫 1930 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長期壓迫原住民而引發的霧社事件,並生動刻畫 日軍鎮壓,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以喚醒我們對自我歷史的 追尋;洪智育導演的《一八九五》描述 1895 年乙未戰爭中客家人浴血抗日的故 事,喚起人們對台灣這塊土地與歷史的關注,供大家喟嘆與緬懷,都是經由影像 中之「台灣的日本時代記憶」,充分展現「大眾史學」或「人人都是史家」的實 例—所謂“ film-maker as public historian ”。可以說他們兩位不僅是電影導演 (film-maker),更是以鏡頭書寫台灣過去的大眾史家。70 1998 年,台灣大學歷史系吳密察教授主持「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 區史種籽村建立計畫」,強調從民間底層由下而上,不拘形式大家分別表述集體 記憶或共同的歷史。這項計畫挑明了書寫歷史已不再屬於學院派內歷史學者的專 利,同時地方史的呈現也不必受限於傳統方志的體例。71黃朝亮拍攝的許多旅遊 行腳節目,透過影像替各地的風土人情及美景美食做紀錄,也算是替社區寫村史 的方式。雖說「人人都是史家」 ,也希望「大家來寫村史」 ,並積極推動「大眾史 學」、「影視史學」,但是,仍然必須思考「大眾史家」培育養成的問題,也就是 說,必須考量「如何才能成為好的大眾史家」。72 總之,結合歷史記憶、口述歷史、影視史學、村史書寫等元素,共同構成 「大眾史學」的實踐內涵,正是張弘毅不斷呼籲的一個新世代史學發展的趨向,. 69. 張弘毅,〈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影視史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歷史〉,收入《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2011),頁 1-2。 70 張弘毅, 〈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影視史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歷史〉,頁 2。 71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93=211,(2005.3),頁 52。 72 張弘毅, 〈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影視史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歷史〉,頁 13。 16.

(21) 特別是〈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 、73〈大眾史學的在地實踐--以《紫竹林精舍故事 集》為例〉74二文作了非常清楚的引導與剖析,有助於筆者在進行金門在地歷史 認知與探討的過程中,結合影視教材分析、導演口述訪談、在地文化意涵書寫、 歷史記憶的省思等面向,從而讓本文也同時具有大眾史學的價值與意義。. (四) 金門意象 林育聖的《金門文化意象造形之研究》,75這本碩士論文探討金門這座以人 文史蹟為主題的國家公園,金門是唯一擁有戰地風光特色的國家公園,因為擁有 完整的閩南特色建築及豐富的歷史史蹟,加上多樣化的鳥類生態,特殊的風獅爺 信仰及文風鼎盛的人文氣息,讓金門成為了一座文化、生態、歷史兼具的島嶼。 而論文提到的金門人文意象,與本論文有些關聯,因為不論是影視媒體或文字敘 述呈現的金門意象,金門人自認的金門形象以及非金門人眼中的金門形象,都是 值得研究的。1949 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金門成了國共雙方 軍事對峙的焦點。金門從 1956 年開始實施戰地政務,直到 1992 年終止戰地政務 並解除戒嚴,因為之前的保守封閉政策,加上台金之間的交通並不便利,許多人 從沒到過金門,有許多人是因為到金門當兵才在金門待了一些時間,對非金門人 及未去過金門的人來說,金門是個遙遠的神祕地方。 林育聖為了了解一般人對金門文化意象的認識程度,共印製了 150 份問卷, 回收 143 份,問卷中有 43 份是設籍金門的人,未設籍金門但去過金門的總共 41 份,另外有 59 份是從未去過金門的人,林育聖解釋調查的重點在於填寫問卷的 人與金門的關係,對金門的印象或想像,所以就分為設籍金門的人,未設籍金門 但去過金門的人及未設籍金門但也沒去過金門的人三個調查對象為主。76根據其 調查結果,這些填問卷者對金門印象的前五十名依序是: 張弘毅, 〈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 ,《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 59 期(2015.6),頁 76-108。 張弘毅, 〈大眾史學的在地實踐--以《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為例〉, 《佛教圖書館館刊》,第 60 期(2015.12) ,頁 121-130。 75 林育聖, 〈金門文化意象造形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76 林育聖, 〈金門文化意象造形之研究〉,頁 72。 73 74. 17.

(22) 1.高粱酒. 2.貢糖. 3.八二三砲戰. 4.砲彈菜刀. 5.古寧頭. 6.坑道. 7.毋忘在莒勒石. 8.風獅爺. 9. 金門島嶼圖形. 10. 地雷區. 11. 莒光樓. 12. 碉堡. 13. 太武山. 14. 金門自衛隊. 15. 金門造型 電話亭. 16. 精神標語. 17. 閩南式建築. 18.迷彩營房. 19.高坑牛肉. 20.八達樓子. 聚落 21.榴炮. 22.擎天廳. 23.花崗石醫院. 24.麵線. 25.金門女兵. 26.軌條砦. 27.慈堤. 28.宗祠. 29.貞節牌坊. 30.馬路壓高粱. 31.洋樓. 32.金防部. 33.陶藝. 34.石蚵季. 35.古墓. 38.四月十二. 39.文台寶塔. 40.風雞. 部隊三角形 36.鱟. 37.炒泡麵. 迎城隍 41.中秋搏狀元餅. 42.廣東粥. 43.水尾塔. 44.普渡燈. 45.戴勝鳥. 46.栗喉蜂虎. 47.木棉樹. 48.四季蘭. 49.文昌魚. 50.歐亞水獺. 第一序位為「高粱酒」是可以預期到的結果,好吃的金門特產「貢糖」排第二序 位,排名三、五的「八二三砲戰」 、 「古寧頭」都會是在課本上讀到的歷史事件。 第四序位的砲彈菜刀則受到八二三砲戰的影響,因為八二三砲戰期間,共軍對金 門發射了將近五十萬發砲彈,因此才有足夠的鋼鐵來製作菜刀,而在金門服役的 士官兵從金門帶回台灣,因為鋒利不易缺角又耐用,在台灣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 77. 由前五名可以推斷在當時兩岸關係緊張的武力對抗時期,互不往來的時候,教. 科書是許多人認識金門的管道。 李俊龍〈大陸遊客對金門意象認知與訊息傳播媒介關係之探討〉,78探討金. 林育聖, 〈金門文化意象造形之研究〉,頁 76-78。 李俊龍, 〈大陸遊客對金門意象認知與訊息傳播媒介關係之探討〉,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4。 77 78. 18.

(23) 門在小三通後,政府開放大陸遊客到金門觀光,大陸旅客對金門的印象,他以廈 門之和平碼頭的大陸遊客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數為 334 份,他做出的受訪 者對金門意象重視程度分析表的排序如下表: 1 擁有美麗的. 2.氣候溫和宜人. 3.得到台灣相關. 4.擁有自然資源. 訊息. 與美麗風光. 7.特產與手工藝. 8.建築、房舍有其. 9.具有輕鬆舒適. 10.獨特的. 品具有特色. 特殊風情. 的氣氛. 文化氣氛. 12.保存著名勝. 13.完善的. 14.適合全家旅遊. 15.提供旅遊者的. 古蹟. 休閒遊憩設施. 17.交通便利. 18.旅遊基礎建設. 19.商業化、都市. 完整. 化程度高. 海灘 6.充滿戰役史蹟. 11.環境清潔衛生. 16.充滿人文史蹟. 5.居民親切友善. 知識增長 20.治安良好. 21.餐廳與旅館品. 22.各項服務品質. 23.充滿夜生活與. 24.購物設施與商. 25.出入的行政手. 質優良. 高. 娛樂活動. 品種類齊全. 續便捷. 其中第 6 項的充滿戰役史蹟和第 12 項保存著名勝古蹟,與筆者認識的非金門人 朋友中的認知很接近,而且這個訪查對象以大陸觀光客主,在金門開放觀光以前, 他們認識金門的管道以「電視與節目介紹」為主,其次為「口耳相傳」與「報紙、 雜誌」。雖然這是 2003 年的論文,距離現在已有 15 年,當時網路並不普及,所 以沒有網路社群媒體的選項,但也可以從「電視與節目介紹」這個傳播訊息知道, 影視媒體還是讓大家認識金門的重要媒介。79 陳靜怡〈性別與旅遊照片差異對個體情緒反應之研究─以金門意象為例〉 ,80 她向 5 位金門在地青年收集其所拍攝的金門照片 481 張,再由 7 位從未到過金門 的受測者,挑選出他們認定代表金門的彩色影像共 91 張,另運用 Ulead Photoimpact 12 軟體轉換成 91 張黑白照片,總共 282 張照片,研究觀看彩色旅遊照片與黑白. 李俊龍, 〈大陸遊客對金門意象認知與訊息傳播媒介關係之探討〉,頁 66。 陳靜怡, 〈性別與旅遊照片差異對個體情緒反應之研究─以金門意象為例〉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79. 80. 19.

(24) 照片的受測者的情緒反應。研究結果建議,當地觀光行銷策略可以透過不同照片 類型(彩色或黑白)的軟硬體呈現,進而引發旅遊者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形成 旅遊地的濃厚意象;再者,配合金門的歷史與戰役背景,可用反向行銷方式,運 用黑白照片誘發受測者產生情緒,形成獨特性的金門意象。而被挑選出來的照片 有閩南式建築、有燕尾的房子、古蹟、坑道、軌條砦、風獅爺、麵線等等,與一 般人印象中的金門大同小異。81 王苓〈從土地到記憶—金門家鄉文本的反覆書寫〉82透過在離鄉與返鄉間的 自我、俗民誌書寫者立場,對金門歷代土地利用的流轉變革中造成記憶斷裂的不 甘,而開啟一道回望家鄉之路。王苓以高粱為最具代表性的金門意象,因為高粱 酒為金門酒廠帶來的利潤提供給金門人的福利,多次將金門縣推向全台幸福感之 榜首,因此讓許多台灣人視金門為養老場所的美好想像境地,有酒又有福利。83 陳惠蘋〈文創真的吸引人嗎?金門意象、訴求策略與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 84. 以金門文創品為例〉, 探討以金門意象(閩南意象、戰地意象及自然生態)為主, 結合訴求策略(感性訴求及理性訴求),探討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讓我好奇的是 本論文中的金門意象為何?該研究提到由於金門地區以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及自 然生態為代表特色,因此以這三種代表該研究所指稱的金門意象,其中閩南文化 代表為燕尾及馬背、戰地文化以地雷標誌、自然生態則以栗喉蜂虎進行文化探討。 85. 閩南意象: 「閩」是福建的簡稱,而閩南則是泛指福建省南部。傳統閩南式建築. 是金門最豐富的文化資產,閩南式建築的代表是燕尾及馬背。金門前線在國共內 戰期間,為防止共軍登陸,在沿海地區埋設大量地雷及軌條砦,隨著兩岸情勢和 緩,所埋設的地雷逐漸過期與鏽蝕,失去原有的功能,但當地居民與牲畜誤觸地. 陳靜怡, 〈性別與旅遊照片差異對個體情緒反應之研究─以金門意象為例〉 ,頁 44-55。 王苓, 〈從土地到記憶—金門家鄉文本的反覆書寫〉 ,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 83 王苓,〈從土地到記憶—金門家鄉文本的反覆書寫〉,頁 72。 84 陳惠蘋, 〈文創真的吸引人嗎?金門意象、訴求策略與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以金門文創品為例〉, 國立金門大學管理學院創新事業與島嶼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 85 陳惠蘋, 〈文創真的吸引人嗎?金門意象、訴求策略與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以金門文創品為例〉 , 頁 12。 81 82. 20.

(25) 雷而傷亡時有所聞,近年來國軍防爆小組積極清理完畢,而戰爭歷史遺跡的軌條 砦,現在也變成養殖牡蠣的好場所。 金門位居中國大陸東南方,東經 118 度 17 分至 25 分,北緯 24 度 24 分至 32 分,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86是候鳥南北往來的中繼站。鳥類是金門最具特色 的野生動物資源,已被列入紀錄的鳥計有 300 種,其中過境鳥佔 45%為最大宗, 冬候鳥佔 25%次之,留鳥及迷鳥各佔 13%,夏候鳥佔 4%為最少,而夏候鳥中以 家燕、杜鵑科鳥類及栗喉蜂虎等最具特色。87栗喉蜂虎是一種熱帶鳥類,擁有色 彩鮮豔的羽毛,分布於中國東南、海南島、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因為金門鄰近 大陸,每年春、夏期間都會有大批栗喉蜂虎到金門繁殖下一代,秋、冬則移到東 南亞一帶度冬,被金門當地稱為「夏日精靈」,台灣本島沒有栗喉蜂虎的蹤跡, 所以栗喉蜂虎也可以算是金門特產。88栗喉蜂虎的天性為一公一母的一起行動, 每當飛至金門,也暗示著高梁成熟的日子接近了。 看電影是現代人生活中的娛樂之一,許多人愛看電影,在觀影過程中享受娛 樂,或是尋求情感寄託,或滿足美感品味,沒有任何一項藝術像電影那樣大眾化。 電影包含人物、結構、意象和題旨。導演運用電影中具體的圖像物品如:窗戶、 衣服、鞋子、帽子、房屋建築、床、家具……乃至大到山河、江海、夕陽、天際 雲彩……等等具體的圖像符號,以締造情節的隱喻與張力,令欣賞者產生聯想或 發生更多與情節相關的想像空間之作用,這就是意象在電影中的運用。《夏天協 奏曲》是以金門這個特定地域為背景的的電影,導演用「鱟」來表示堅貞不移的 愛情,用「軌砦條」來顯示金門(人)與台灣(人)之間的隔閡和不了解,用「栗喉 蜂虎」來呈現信守承諾的感覺,利用音樂來凸顯小青與小靜的不同等等,導演如 何運用這些電影意象表達對金門的感覺以及想告訴觀眾甚麼,值得探討。. 李增德, 《金門史話》(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05),頁 22。 陳惠蘋, 〈文創真的吸引人嗎?金門意象、訴求策略與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以金門文創品為例〉 , 頁 13。 88 梁皆得, 《觀鳥金門:金門賞鳥指南》(金門縣:金門縣政府,2008),頁 186。 86 87. 21.

(26) (五) 以金門為背景的電影. 電影名稱. 出版年. 導演. 內容概述 片長 108 分鐘,劇情以民國 47 年 8 月 23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毫無預警. 八二三砲戰. 1986. 丁善璽. 的展開瘋狂突擊,強烈砲火導致金 門縣僅 140 平方公里的小島立即陷 入一片火海,金門軍民傷亡慘重。 片長 78 分鐘,本片為第一部由金門 人自製、自編、自導、自演,並由 金門鄉親出錢、出力,以金門人的 觀點敘說自身故事的金門百姓電. 單打雙不打. 1994. 董振良. 影。全片以金門歐厝村一戶平凡百 姓的生活為骨幹,描述金門百姓經 歷日據時代、古寧頭大戰、八二三 砲戰到 1970 年代各個階段的真實 生活。 片長 96 分鐘,夏天是夏日精靈回到 金門的季節,阿寬在網路上看到全國 鋼琴大賽第一名的陳文青。 透過在. 夏天協奏曲. 2009. 黃朝亮 酒廠上班的阿輝伯,阿寬偶然見到了 來金門度假的小青,彼此產生了初戀 的情愫。. 片長 100 分鐘,主要描述金門人與 星月無盡. 2009. 唐振瑜 軍人談戀愛的忌諱和當兵趣事。. 22.

(27) 片長 82 分鐘,這是一部「劇情式紀 錄片」,呈現金門從民國 38 年開始 戰酒. 2014. 唐振瑜. 連續二十九年的轟炸下,從一個資 源匱乏的蕞爾小島,轉變成為守護 台灣的咽喉、台灣幸福城市之首。 片長 133 分鐘,時空背景是八二三 砲戰結束後 11 年的金門。當時國民 黨政府播遷來台已二十年,仍然不. 軍中樂園. 2014. 鈕承澤. 忘堅持反攻大陸。菜鳥新兵羅保台 前往金門服役,慘遭海龍蛙兵退訓 後,他被分發到有「軍中樂園」之 稱的特約茶室。 片長 68 分鐘,拍攝地為金門縣後豐 港。片名發想自記載怪物故事的中 國古籍《山海經》 ,取其諧音為「刪」. 刪海經. 2014. 洪淳修. 海經,來隱喻海中一種名為鱟的古 生物,因水頭商港的填海造陸工 程,導致海洋整個被填平,最後使 鱟與漁人失去海洋的故事。. 這七部電影的故事背景都以金門為主,也點出了金門人在兩岸互動中所面臨的特 殊經歷。其中《軍中樂園》話題最多,因為在 2013 年 6 月,鈕承澤導演被控帶 著中國籍攝影師曹郁進入高雄左營海軍軍港勘景,經高雄地檢署依違反要塞堡壘 地帶法起訴。2014 年 3 月 26 日鈕承澤當庭認罪,89因為鈕承澤的犯錯讓「金門」 及「軍中樂園」再度躍上新聞版面。片名為《軍中樂園》,而軍中樂園就是軍中. 89.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41107/1495609 (最後檢索日期:107.7.6) 23.

(28) 特約茶室,軍中特約茶室俗稱「軍中樂園」、「831」或是「八三么」,是中華 民國政府在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在台灣本島與離島金門、馬祖軍營以契約方 式設立的半公娼戶妓院。軍中樂園大門長年懸掛一幅對聯:「大丈夫效命沙場磨 長槍,小女子獻身家國敞篷門」,橫批是:「捨身報國」,這幅對聯正是軍中樂 園存在的最佳寫照。在當時戒嚴又戰地軍管的年代,金門對許多人來說是個神祕 又遙遠的地方。 筆者選定《夏天協奏曲》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這部以浪漫愛情故事為包裝的 電影,其實隱含了導演對金門議題的反思,加上電影出現諸多具有深刻意義的文 化意象,例如只有這部電影有出現鱟和栗喉蜂虎,鱟有「海底鴛鴦」或「夫妻魚」 的稱呼,目前只有金門有它的蹤跡,彌足珍貴,雌雄鱟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 離,經常被當作恩愛的象徵。電影有段台詞: 小青問:「這是什麼東西啊?怎麼這麼奇怪?」 阿寬說:「牠叫鱟,又稱夫妻魚。」 小青說:「夫妻魚?好美的名字喔!」 阿寬說:「因為牠們一旦結成夫妻,公的鱟就會趴在母的背上,然後每 天如影隨形的,直到死為止都會在一起喔!」 小青說:「好浪漫喔!」90 金門獨有的栗喉蜂虎,有夏日精靈的美稱,在金門之外的馬祖、澎湖、台灣 地區並未發現過,牠們每年四月來到金門,在九月後又飛離金門,好像出外打拼 的金門人,每年總會回家一趟,至少在過年時回家。電影一開始沒多久,主角阿 寬說:「夏天又來了,栗喉蜂虎對金門有承諾,所以跟著夏天又回到了金門。」 91. 導演黃朝亮於製作八大電視台《大冒險家》外景節目時,因偶然接觸到金門棲. 息的鱟及栗喉蜂虎這兩種皆具有一公一母成雙成對習性的特有生物,故使其開始 有把這樣的浪漫的習性幻化成愛情故事的構想。對於電影以這兩種生物來呈現金. 90 91. 此段電影台詞出現時間:21’25—21’49。 此段電影台詞出現時間:01’05—01’15。 24.

(29) 門意象,令人驚艷。最後是這樣輕鬆浪漫的小品電影,對於國中生而言,相對是 比較具有吸引力,也比較容易達到引起動機的學習成效。 本片在金門社福館舉辦首映會時全場爆滿,而且電影預售票超過 8000 張, 並獲得金門縣政府花費 99 萬元購買 DVD 與立榮航空補助,92使得原本沒有計畫 上電影院線的《夏天協奏曲》,在金門鄉親的激勵下,加上網友催票與金門高中 旅台校友會熱情參與「夏天協奏曲制服特映會」,93終於鼓足勇氣希望締造票房 奇蹟,然而在許多人不愛看國片的影響下,以及好萊塢強片夾擊下,94曾於金門 試映三次的《夏天協奏曲》,台北票房收入卻只有 56 萬元。95不過本片卻受到海 峽兩岸論壇邀約,前往大陸巡迴展出映演並大受歡迎。最後兩岸三地首度出資合 作,拍攝以本片為基礎架構的電視偶像劇《戀夏 38℃》,96同時在金門、廈門、 福州與台北四地取景,分別於台灣與大陸同時播送。導演在接受訪談時說:「這 個故事是對金門量身打造的,因此不可能搬到其他地方,若硬是要這樣做,整個 故事內容會完全不同,它就不會是《夏天協奏曲》了。」還有片中主角阿寬的媽 媽的遭遇也可能在影射金門跟台灣之間的關係,這些都讓人感覺導演在用《夏天 協奏曲》為金門譜出生命的樂章。. 三、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論文將採文獻分析法與教學實作來進行研究。在文獻分析的部分,以目前 學術界對金門在兩岸關係上的角色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再就《夏天協奏曲》導 夏天協奏曲金門特映會大爆滿,導演黃朝亮落淚感謝(民國 98 年 11 月 25 日),今日報 TODAY NEWS,取自 http://www.todaynews.com.tw/bencandy.php?fid-6-id-1654-page-1.htm。 93 翁碧蓮(民國 98 年 11 月 30 日),《夏天協奏曲》將邀李炷烽縣長代言,取自 http://blog.roodo.com/twmovie/archives/10477711.html。 94 網友發動看《夏天協奏曲》,計畫擠爆電影院(民國 98 年 12 月 4 日),今日新聞,取自 http://www.nownews.com/n/2009/12/04/807642。 95 李光爵( 民國 99 年),<城市行銷 X 電影風情>, 《中華民國 99 年電影年鑑》 ,台北市:國家 電影資料館,頁 47-50。 96 本劇由電影《夏天協奏曲》翻拍,於 2011 年 9 月初開鏡,2012 年 3 月 16 日殺青。劇中 80% 場景在金門,並擴及台北和中國廈門、福州等地取景拍攝。中視於 2012 年 10 月 31 日播出, 92. 25.

(30) 演的創作背景與敘事脈絡進行影視文本分析。 在教學實作部分,先對現行的國中歷史教科書版本中對金門此一主題的課程 內容進行分析,並配合影片內容進行教案,在教學過程中輔以口頭討論、學習單 的書寫,最後對學生學習單進行分析以了解學習成效。 需要附帶說明的是,本電影不涉及歷史事件或歷史真相的討論,因此本文要 點並不在探索真假或虛實等影視史學的重要理念。本文旨在透過一部具有啟發意 義,同時具有多方位金門意象的優質電影,嘗試對國中生進行鄉土教學與歷史教 育的結合,從而讓國中生產生學習動機,並對金門歷史與現狀有更清楚的掌握與 瞭解。. 四、論文架構. 論文共有五章,架構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就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步 驟、預期成果加以說明。 第二章為「兩岸關係中的金門角色與影視媒體中的金門意象」。第一節處理 的是兩岸關係中的金門角色,自 1949 年兩岸分裂分治後,金門成為戰地、前線, 1987 年中華民國政府解嚴,放寬居民以探親名義到中國大陸,台灣海峽兩岸民 間的交流漸漸繁忙。自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海峽兩岸的小三通模式,使金門成 為兩岸關係破冰的起點,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具有特殊功能。第二節針對影視媒體 中的金門意象,討論其形成原因,藉此瞭解金門人與非金門人眼中的金門。第三 節則提到從戰地金門到觀光金門的形象轉換過程。 第三章為「《夏天協奏曲》的敘事分析與文化再現」 。第一節探討導演的創作 動機與敘事風格。第二節進一步探究導演的敘事策略與金門意象。 第四章為「《夏天協奏曲》在影視教學的應用」 。本章共有三節,第一節重心 26.

(31) 擺在教科書中對金門的敘述及分析,第二節進行教學設計與活動說明,第三節從 學習單設計著手,在課程進行後進一步分析學生學習成效。 第五章為「結論」,簡單說明研究後的成果。. 27.

(32) 第二章. 兩岸關係中的金門角色與影視媒體中. 的金門意象 第一節. 兩岸關係中的金門角色. 何謂兩岸關係?大體言之, 「兩岸」是一個地理概念,意指分別位於台灣海 峽東、西兩側的台灣與中國大陸,一般稱二者之間的互動為「兩岸關係」。國共 內戰在 1949 年結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北京成立並實質統治中國大陸。 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台灣並維持動員戡亂政策,兩岸關係由此進入軍事對峙且政 治分立的「分裂國家」政治狀態。1因此本論文就以 1949 年兩岸分裂分治為計算 基準來談目前的兩岸關係,就歷史發展而言,兩岸關係的變遷過程可分為以下幾 個時期:1949 到 1978 年的軍事衝突時期;1979 到 1987 年的和平對峙時期;1987 年到現在的民間交流時期。. 一、 金門的戰地角色 1945 年 8 月中日戰爭結束,隨即進入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共人民解放軍先 後在 1948 年 11 月 2 日的瀋遼戰役、1949 年 1 月 10 日的淮海戰役(中華民國政府 稱為徐蚌會戰)打敗中華民國政府軍隊,人民解放軍並於 1949 年 1 月 31 日進入北 平,中共稱之為平津戰役,此時中華民國政府的優勢不見了。2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 月 25 日凌晨二時,人民解放軍以九千多兵力,在其岸 砲掩護下,分乘木船兩百餘艘,在嚨口、古寧頭一帶強行登陸,國軍沉著應戰, 雙方展開長達五十六小時的浴血苦戰。26 日凌晨三時,共軍以一加強營四個連 隊再登陸古寧頭。國軍於拂曉再次攻擊,在海空協力下,激戰至 26 日晚上,登. 1 2. 蔡東杰、洪銘德、李玫憲著,《圖解兩岸關係》(台北市:五南圖書,2017 年),頁 2。 張火木, 《金門古今戰史》 ,頁 40。 28.

(33) 陸之共軍大半為國軍殲滅,共軍殘餘部隊潰集古寧頭北山等處,再經國軍圍剿, 至 27 日十時許,餘軍全部被國軍解除武裝。3 假設金門不保,則中共人民解放軍趁勢揮軍台澎,徒增國軍風險。金門古寧 頭戰役,的確是共軍在國共內戰中的一大敗筆,不僅延宕了其攻台時程,也阻礙 了其解放台灣的有利時機。從軍事鬥爭的角度來說,決定海峽兩岸隔海對峙的戰 役當屬古寧頭戰役,此戰役所造成的結果是兩岸隔海分治的局面。 4古寧頭戰役 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就是有效延阻共軍解放台灣的企圖,確保台灣生機,讓大家 從喘息到鎮靜,安定軍心進而到埋頭建設台澎,促使後方順利發展的關鍵性戰役。 金門也因此役,奠立了其在兩岸分治過程中,戍守前方、反共前哨的戰地角色。 兩岸關係發展深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情勢所影響,而戰後的國際情勢又 以美蘇之間的冷戰最為重要。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隨即在東歐 與亞洲大舉擴張,共產黨勢力的威脅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深感不安,美國總 統杜魯門乃於 1947 年 3 月在國會宣示,基於「國家安全」與「二種生活方式的 選擇」 ,美國將全力對抗來自共黨的侵略。從此以後, 「杜魯門主義」正式揭開了 長達四十多年的國際冷戰序幕。5金門由於地處海島,在冷戰期間的國共軍事對 峙期間,占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1950 年 3 月 1 日,蔣介石在台灣宣佈復行視事後,矢志反攻大陸計畫,不 斷鼓舞黨員同志必須立定決心,不成功便與台灣共存亡。61953 年韓戰結束,中 共對美國協助國民黨保有聯合國席位,以及美、台正協商簽訂「共同安全防禦條 約」,認為是侵犯中國內政與主權,最是不能容忍。7中共於 1954 年 9 月 3 日下 午 1 時 30 分,開始砲擊金門。當時金門防衛司令官劉玉章將軍,即令我砲兵部 隊斷然反擊壓制。當天共軍射擊連續二小時,至晚上八時許,仍有零星砲火,射 張火木, 《金門古今戰史》 ,頁 44。 張讚合, 《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市:週知文化,2006 年),頁 93。 5 羅德水, 〈兩岸關係發展與金門定位變遷之研究—一個金門人的觀察〉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9,頁 48。 6 陳錦昌, 《蔣中正遷台記》(台北:向陽文化,2005 年),頁 207。 7 黃昭能, 〈金門在台海兩岸關係中腳色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頁 76。 3 4.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事實上,彙整金融海嘯前後之成長表現,2003 年至 2007 年全球平均 經濟成長率為 5%左右,但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的 2008 年至 201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本年二月份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已

在學界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迴響。然而,在 1913 年 1 月 23 日的〈《尤金》的統計調查為 例:關於鏈中樣本的前後關聯〉(An example of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ext Eugene

於報名時繳交 101 年度

金門除酒廠及陶瓷廠等少數工業外,因水源不足及其他因素影響,各種產業發展有限,過 去一直是人口外流的地區。但自 1993

為提高幼稚園教育質素及更有效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政府在二零 零零年施政報告內宣布由 2001/2002

為提高幼稚園教育質素及更有效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政府在二零 零零年施政報告內宣布由 2001/2002

並會由 2019/20 學年開始,公營中、小學的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因 應《行政長官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