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2-10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0

91

對於路外停車場之問題就目前國內情形而言,一昧的增加停車供給已不是最 佳之解決方案,且僅對短時間內產生成效,若將時間拉長至三到五年,即有可能 會因第一章所提及之惡性循環使停車供需問題不減反增。透過增進外部服務(大眾 運輸)可以是一種改善內部問題的方法,而引導民眾改變停車習慣也能有其成效。

預約停車行為便由此而生,透過改變民眾即達即停之習慣,使其產生停車需 求時便利用預約之方式停車,除可特過系統控管停車總數量,且會使部分無法成 功預約之民眾改利用其他方式前往目的地。不但能減少許多於道路上尋找停車格 位的車輛數,使道路更加順暢,其服務水準提高,另一方面也使預約失敗之民眾 改搭乘其他方式接駁至目的地,將會對鄰近道路之衝擊降至一定水準。

2. 路邊停車場管理

呼應「路供車行,車停路外」之路邊停車管理理念,建議大規模調查路邊停 車之停車延時情形,若該路段或區域停均停車延時過高(也許擬定門檻值 3 小時),

可嘗試取消該路段或區域之路邊停車供給,使有長時間停車需求之車輛引導其至 路外停車場或工作場所附設之停車空間。並重新定義白、黃、紅線之停車法規,

且嚴格執行取締。現今違規停車罰款依車種不同分別罰以 600~1200 之罰鍰,以汽 車為例,逕行舉發一次需付罰鍰 900 元,若一個月被開單兩次,平均下來一天只 需負擔 60 元,與外面停車格之停車費用差異不大,懷有僥倖心理之民眾會走險嘗 試。若嚴格執行取締將會有效改善路邊違停情形,使路邊停車情形降低。

而對於停車供給已達上限之商業市中心,因無法再擴充其供給,應藉外力因 素引導民眾轉換運具使用習慣。提升大眾運輸服務為一有效方式之一,目前國內 大眾運輸使用率普遍低落,其主要因素不外乎配套不夠完善,使其便利性相較自 行開車嚴重不足,若大眾運輸政策未來能針對該部分進行改善,將大眾運輸使用 率提升為目標,自然會舒緩相當大量之停車需求,進而解決停車供需失衡之現況。

3. 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管理

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之原始意涵在滿足建築物內部之停車需求,達到自給自 足之目標。高樓可依類型區分為住宅大樓、商業大樓、辦公大樓三大類型,住宅 大樓及辦公大樓因停車行為較規律,依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標準所增設之停車格 位即可滿足其內部之停車需求,較無停車問題。反觀商業類型大樓為開放式空間,

停車行為產生較前二者頻繁許多,需要較多停車空間。而目前國內相關設置標準

92

並無明顯將此區分出來(參照第二章 表 6 所示),僅針對不同類型之商業大樓依樓 地板面積差異,要求不同等級之格位設置標準。

比較赫爾辛基市之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之標準(參照第二章 表 8 所示),因政 策方向明確,將其規劃為越接近市中心,其設置標準越寬鬆(以相同樓地板面積比 較,郊區需設至比市區更多停車格位),用此方式抑制市區之停車需求。我國目前 所面臨之停車問題與其相仿,或許可嘗試依城市密集度分別設置不同之相關標準,

以免造成都市內大樓越蓋越多,停車問題隨之越來越嚴重之情形產生。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本研究透過 TRIZ 理論應用於都市停車問題之議題中,成功發現該議題所面對的 矛盾問體可經由 TRIZ 內之矛盾矩陣獲得解決,且較傳統會議討論更能提供一有效率 之創新解決方向。

美中不足為 TRIZ 原來應用於工程領域,經轉換至停車問題領域後發現並非所有 參數及發明原理皆能對應至停車管理之領域,且使用者本身專業背景之差異也會使最 後結果不同,故建議後續研究能嘗試以其他領域角度進行思考之方向,也許會使最後 結果更為完善。

停車管理之議題於整體運輸管理內只涵蓋一小部分(表 24),欲解決整體運輸問題 絕非單解決一小部分就能改善,建議後續研究能針對其他系統同樣利用 TRIZ 理論來 建構矛盾矩陣,最後將其彙整為一運輸系統之矛盾矩陣,勢必對未來整體運輸規劃、

政策目標等會產生相當大之幫助。

93

表 24 都市交通系統展開 都市交通系統展開

超系統(運輸系統) 系統 子系統

私人運具系統

道路系統

國道系統

外環過境快速道路系統 中環都心主要道路系統 內環生活林蔭道路系統

聯外幹道系統 地區次要道路系統

基地進出道路 停車系統

路外停車系統 路邊停車系統 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

大眾運輸系統

汽車客運系統 市區客運

公路客運 軌道運輸系統

台鐵 高鐵 捷運 人行系統 人行設施

人行道 路橋 地下道

94

參考文獻

內政部(2012)。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

方霖(2000)。台北市公有路外停車場系統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王建仁(2005)。潛在停車需求推估模式之建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 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交通部統計處(2010)。台灣地區相關運具使用率指標檢析及探討。

呂文玉(1990)。自用小客車個體停車需求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 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李宛叡(2010)。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系統評選機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李隆盛(1988)。德爾菲預測術在技職教育上的應用。工業教育雙月刊,7(1), 34-60。

宜蘭縣政府(2006)。宜蘭縣主要都市地區停車場改善規劃及礁溪東北隅健康休閒專區 停車場先期規劃報告-宜蘭縣停車政策白皮書。執行單位: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 份有限公司。

林大煜、許洽濤(1986)。停車場規劃手冊。臺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姜台林(2008)。TRIZ 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台北市: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姜渝生、王福裕(1998)。停車區位選擇與停車延時之混合需求模式之研究。國家科學 委員會研究彙刊,8(1),68-83,。

韋一中(2005)。運用無線射頻辨識系統與網際網路技術建構停車場管理之連鎖企業。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孫嘉鴻(2000)。會計資訊應用於共同基金經理人擇股決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系碩士班,臺北市。

張家榕(2011)。停車預約機制的設計與模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運籌 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張學孔、李克聰、魏健宏、周文生、賴以軒、吳奇軒等(2009)。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 系 統 之整 合研 究 (1/3) , 交通 部運 輸 研究 所研 究 計畫 成果 報告 ( 報 告編 號 : MOTC-IOT-98-MDB004)。

張豐願(2000)。網路預約停車排隊理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 學研究所,臺北市。

95

陳惠國、邱裕鈞、朱致遠(2010)。交通工程。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陸早行(1984)。疊慧術在策略趨勢預測上的應用-以人身保險理賠策略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臺北市。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2008)。TRIZ 理論應用與實踐。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葉岦陞(2000)。異質旅次之道路擁擠定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 際經濟研究所,花蓮縣。

董紀瑋(2011)。整合德爾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於火災成因區域化現象之研究-以金 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防災與永續研究所,金門縣。

臺北市政府(2002)。臺北市停車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2006)。臺北市 1999~2006 停車施政典藏(當我們停在一起)。臺北市:臺 北市停車管理處。

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6)。「縣市改善停車問題工作手冊」委託研究報告。

趙敏、史曉凌、段海波(2009)。TRIZ 入門及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

劉萬正(2002)。以 DELPHI 法探討合理工期之研究─以大型鐵路工程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劉樹義、張競(2005)。赫爾辛基市停車管理策略。城市交通,3(2),25-28。

潘志文、蕭詠今(2007)。TRIZ 矛盾創意思考突破法。台北市:建速個人工作室。

鄭惠州(2001)。開放型社區停車管理策略實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 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蕭詠今(2007)。TRIZ 創意 40 錦囊妙計。台北市:建速個人工作室。

賴以軒、陳沛悌、史堅忍、江盈萱、李宛叡(2008)。桃園縣所屬公有路外停車場評鑑 暨路邊收費停車場評鑑指標研究案。桃園縣政府交通處委託研究案,桃園縣:桃 園縣政府。

羅兆廣(2009)。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的關鍵策略與特色。城市交通,7(6),33-38。

藺培志(1997)。機車停車管理對機車使用者停車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町與 南陽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蘇擎維(1979)。都市停車供需平衡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 通運輸工程研究所,新竹市。

Axhausen, K. W. & Polak, J. W. (1991). Choice of Parking - Stated Preference Approach.

Transportation, 18(1), 59-81.

96

Beirão, G. & J. A. Sarsfield Cabral (2007).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s public transport and private car: A qualitative study. Transport Policy, 14(6), 478-489.

City of Helsinki. (2011). Facts about Helsinki 2011. Helsinki :Author.

Dalkey, N. C. & Helmer, O. (1963). An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the delphi method to the use of experts. Management Science, 9(3), 458-467.

Donald C. Shoup. (2012). Cruising for parking. Transport Policy, 13(6), 479-486.

Ergun, G. (1971). Development of a downtown parking model. Highway Research Record, 369, 118-134.

Hunt, J. D. & Teply, S. (1993). A nested logit model of parking location cho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7(4), 253-265.

Kanafani, A. (1983). Transportation Demand Analysi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Linstone, H. A. & Murray Turoff (1975).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MA: Addison-Wesley.

Linstone, H. A. (1978). H&book of Future Research. London: Greenwood Press.

Mann, D. L. (1999). 40 Inventive business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 The TRIZ Journal, Retrieved May 30, 2010, from http://www.triz-journal.com/.

Mehranian, M., Wachs, M., Shoup, D. & Platkin, R. (1987). Parking cost and mode choices among downtown workers: A case stud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130, 1-5.

Pin, S. C., Haron, F., Sarmady, S., Talib, A. Z. & Khader, A. T. (2011). Applying TRIZ principles in crowd management. Safety Science, 49(2), 286-291.

Terninko, J. (2001). 40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social examples. The TRIZ Journal, Retrieved May 30, 2010, from http://www.triz-journal.com/.

Thompson, R. G. & Richardson, A. J. (1998). A parking search mod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32(3), 159-170.

Willson, R. & Shoup, D. (1990). The Effects of Employer Paid Parking in Downtown LosAngeles. LA : Southern 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Governments.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