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理工背景教師(1.74)較非理工背景(1.36)解釋能力佳,但由於對於力 的性質、力矩、轉動與支點的選擇,並沒有辦法說明清楚,以致於在解釋能 力編碼的得分不高(低於2分),此外,全部教師的平均得分為1.55,皆未達到

「理由札確但不完整(2分)」的水準,顯示全部受訪教師之科學解釋能力有 待提升。

理工背景教師(68.4%)雖然能以科學語詞來解釋現象者較非理工背景教 師(30.8%)多,但是,多是只提到科學語詞,例如:合力、力矩、槓桿原理……

對原理的解釋並不清楚,甚至有誤用的情形。劉月智(2007)的研究也發現 理工背景學生會運用科學術語來進行解釋,但是解釋不一定恰當、札確。此 外,16 位受訪教師在解釋過程提及「重心」的共計有 13 位,使用科學語詞進 行解釋(C 類型)也達到 98 次(48.5%),但受訪教師的解釋能力平均得分卻 只有 1.55 分,Osborne 和 Patterson(2011)認為唯有當我們對語言和意義清楚,

才能有助於溝通以及新觀念的發展;對語詞的意義不清楚,就用來解釋現象,

這樣的情形,如同 Rector,Nehm 和 Pearl(2013)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在 解釋有關演化論的專門語詞,有 81%的學生自發的使用模糊不明確

(ambiguous)的語詞,且與性別或閱讀、寫作能力無顯著相關。

POE3 的解釋忽略轉動平衡。在五個 POE 實驗中,POE3 預測札確率最低

(19%),其它實驗的「預測札確率」都大於 50%;且受訪教師對於 POE3 的

68

解釋能力得分亦是最低的(1.2),可見 POE3 對於多數的受訪教師而言,是比 較不容易解釋的現象。關於「平衡」的定義,邱韻如(2010)指出「平衡」

即為「靜力平衡」,同時包含移動平衡(外力和為零)及轉動平衡(外力矩和 為零)。POE3 的實驗裝置為鐵絲一端加上重物,在 P 階段錯誤的理由有 13 位 都是「其中一端太重了,失去平衡,會整個往重的那一端傾倒」,忽略「轉動 平衡」的作用;而在 E 階段解釋多以「重力往下,手指把它撐住」為理由,

以現象發生後的結果來說明,並未將現象發生的因果關係說明清楚。McNeill 和 Krajcik(2008)研究也發現教師在解釋現象時,較少「運用推理」。

非理工背景教師在解釋現象時,較會考量無相關的因素作為解釋的理由,

包括:支點太小,手指頭不平…(POE1)。或甚至捨棄自己所提出的札確理 由(重心),改以錯誤的理由(支點的摩擦力)來預測現象(POE2)。

由研究結果顯示生活上科學的體驗,有助於現象的理解:在訪談過程中,

有 2 位受訪教師聯想到「秤桿」,且全部受訪教師解釋能力最高 2 人(SM01、

SF08),都提到「在科博館看過類似的小玩具」、「在科學園遊會中有看過」, 可見,多增加生活上科學的體驗,對於科學原理的理解是有幫助的。

「理工」背景教師之「解釋融貫性」較「非理工」背景教師高,分析「解 釋融貫性」與「解釋能力」,發現並沒有一定的相關性,解釋能力得分最高的 受訪教師 SM01 在「POE1 vs. POE2」、「POE2 vs. POE3」及「POE3 vs. POE4」

這三組實驗之間的解釋皆沒有融貫。此外,分析受訪教師 POE1~POE4 當中的 解釋用語後發現,以「重心」或「力」來解釋現象者,融貫性也較高;以「左 右重量平衡」解釋者,「融貫性」低,而且會發生 POE3 及 POE4 這兩個實驗 都無法解釋現象(NF12、NF16)。多達 7 位受訪教師在四個實驗之間的解釋 缺乏融貫性,可見在本研究中,受訪教師對於「重心、平衡」現象的解釋融 貫性並不高。陳嘉蕙(2007)、劉月智(2007)、巫少岑(2007)的研究也發

69

現受訪對象對於「大氣壓力、表面張力」相關現象之解釋會因實驗而定,顯 示情境相依的現象,且學生的科學解釋之間,以不具有解釋融貫性的情形較 為明顯。

另一方面,自然科的「學科教學經歷」似乎並不能有效提升教師本身的

「學科能力」。本研究中,解釋能力低於全體平均的 9 位教師中,有 5 位具有 兩年以上的自然科教學經驗,其中 SF03、SF04 雖然是理工背景,也多能用科 學語詞(C 類型)來解釋現象,但其解釋的內容多是只提到科學語詞,對於 原理的作用說明不清楚,甚至有解釋錯誤的情形,由於本研究受訪教師的教 學年資都在十年以上,應可排除教學經驗不足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換言之,

在研究中發現,自然科的「學科教學經歷」越久,教師對於現象的「解釋能 力」並未越好。

本研究是以「重心、平衡」原理,設計序列性 POE 實驗,以探討不同背 景之國小教師的科學解釋能力。邱韻如(2010)指出「平衡」包含移動平衡

(外力和為零)及轉動平衡(外力矩和為零);許良榮(2010)指出「重心」

是指物體所受之合力矩為零的點,若與物體各點之引力所產生之力矩總和相 等,則該作用點即為物體的重心,也就是說,重心不只是可看成物體重量集 中的點,同時也是物體所有質點所產生力矩的平衡點,因此只要施力於重心,

且所施的力與物體重量的合力矩為零,這樣就可以使物體不會移動,呈現平 衡狀態。由上述可知,「重心、平衡」雖然是生活中常用的語詞,但若要對於

「重心、平衡」現象做出完整且札確的科學解釋,對於各種力的性質要有充 分的瞭解與掌握。而對於自然現象的解釋是否能合理、合邏輯,和其所具備 的科學概念有密切的關係,若其先備知識不足,則難以產生好的科學解釋(許 良榮、羅佩娟,2009)。由此可知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理工及非理工背景之國 小教師對於「重心、平衡」現象的解釋能力並不充足,相關能力有待提升。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