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解釋融貫性

Thagard(1992)在《Conceptual Revolutions》一書中,指出「解釋融貫 性(explanatory coherence)」是概念革命最主要的機制,並且進一步討論兒童 與科學家的概念改變之異同性,他指出科學家與兒童在「概念產生」以及「獲 得新的概念」等的機制並沒有理由可以認為他們不一樣,比較值得考慮的是 兒童跟科學家,針對理論(或概念)對於現象或資料的「解釋融貫性」是不 是一樣。Thagard(1992)認為「探究解釋融貫性在兒童的信念修札(belief revision)及拋棄舊概念系統的角色(p.261)」,以及「確定是否可以教導學生 對於解釋融貫性有較高的敏感度,而提高此種敏感度是否能導致學生更能夠 學習新的科學理論?(p.261)」是科學教育應進行研究的項目之一。此外,

Sandoval(2002)也提出學生的科學解釋的標準,包括了「原因的一致性」以 及「證據的支持」。因此「解釋融貫性」是相當值得我們關注的研究問題之一。

在本節中,首先探討解釋融貫性的意涵,再說明解釋融貫性的原理,最後再 提出一些解釋融貫性之相關研究。

一、解釋融貫性的意涵

Thagard(1992)在概念革命一書中提出解釋融貫性理論(the theory of explanatory coherence,簡稱 TEC),可以評估相互競爭的假說,用來描述如:

為何燃燒的氧理論取代了燃素論,以及達爾文的天擇演化論為何優於神創說。

解釋融貫性理論是科學概念改變原理的核心,用來說明新假說的概念系統如 何取代舊概念系統的過程,並發展出一程式 ECHO 來運算假說的解釋融貫性。

暸解解釋融貫性的不同途徑,如:

(a)一個存在二命題之間的關係,

(b)一個整套相關命題的性質,或

(c)一個在整套命題之內單一命題的性質。

24

(a)是基礎的,(b)依賴於(a),(c)依賴於(b)。這一套命題的解釋 融貫性是由他們之間的相互之融貫性所決定,解釋融貫性主要是二命題之間 的關係,然後,我們進而衍生:單一命題的解釋融貫性是建立於它在一套命 題中的融貫性。解釋融貫性的最大要求是顯示出它如何從(a)移動到(b)

到(c)。

Thagard 亦指出,若命題 P 和 Q 融貫,有一種解釋關係存在它們之間,

則它們之間的解釋關係有四種可能性:

這描述開啟二個命題,因非解釋理由而能融貫的可能:其為演繹的、機 率性的,或語意的,因此解釋是融貫性的充分但不是必要的條件。TEC 以「解 釋」作為命令語句。然而,確認 P 和 Q 之間具有解釋融貫性,與 1-4 有一個 或多於一個以上是真實的,兩者互為因果;假如兩命題互相矛盾,或者假如 他們提供對立的解釋,則此二命題是屬於「解釋不融貫(explanatory incoherence)」。

二、解釋融貫性的原理

Thagard(1992)的解釋融貫性理論,以連結主義(connectionist)為基礎,

提出七個建立在解釋系統 S 中評估命題之可接受性。S 包括命題 P,Q,與 P1...Pn,局部融貫性(local coherence)是二命題之間的關係,「不融貫」(incohere)

這詞,意指不只是二命題未融貫:不融貫即反對相互扶持。以下是這些原理:

1.對稱(Symmetry):主張成對命題間之融貫性和不融貫性是對稱的關係,

就好像日常相互扶持的感覺一樣。

(1) 假如P和Q融貫,那麼Q和P融貫。

(2) 假如P和Q不融貫,那麼Q和P不融貫。

2.解釋(Explanation):是目前評估解釋融貫性中最重要的原理,因為它 建立大多數融貫性的關係。若 P1...Pm 能解釋 Q 則:

25

(1) 在P1...Pm 中的每個Pi皆與Q融貫。

(2) 在P1...Pm 中的任一Pi與Pj皆彼此融貫。

3.類比(Analogy):若 P1 解釋 Q1,而 P2 解釋 Q2,P1 是類似於 P2,與 Q1 是類似於 Q2,則 P1 與 P2 融貫,Q1 與 Q2 融貫。類比原理並非 簡單地認為任何兩個類似的命題都融貫,這當中還必頇有一個解釋類 比存在,使兩個類似的命題具融貫性。

4.資料優先(Data Priority):描述觀察結果的命題本身有一定的可接受性 程度,其可信度勝過那只建立於解釋能力的單一假說上。如同在不同 層面上,我們對於謹慎審查之科學期刊中實驗結果的可靠性依舊保有 信心。不過,不應該把基於觀察的命題當作獨立可接受,而忽視此命 題與其他命題的解釋關係。

5.矛盾(Contradiction):若 P 與 Q 矛盾,則 P 與 Q 不融貫。 在此處的矛 盾,包含句法的矛盾,如:P 與非 P,及語意的矛盾,如:「這球是全 黑的」與「這球是全白的」。

6.競爭(Competition):除非另有理由,否則應該相信解釋相同事實證明 的假說是互相競爭的。若 P 與 Q 兩者解釋 Pi,而且假如 P 與 Q 不能 被連貫地解釋,那麼 P 與 Q 不融貫。除非有以下的狀況成立時,才 能認為 P 和 Q 的解釋是連貫的:

(1)P是Q解釋的一部分。

(2)Q是P解釋的一部分。

(3)P和Q一起是一些命題Pj的部分解釋。

7.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1)命題P於假說S中的可接受性取決於它與S中命題的融貫性。

(2)假如許多有關實驗的觀察結果都無法解釋,則僅解釋少部分的命題 P的可接受性就減少了。

26

七個原理中,由於解釋(explanation)建立大多數融貫性的關係,因此解 釋是目前評估解釋融貫性最重要的原理。命題之間若具有解釋關係,則相關 命題間互相融貫。而且單一命題的可接受性愈大,則代表其在整個解釋系統 中的解釋融貫性就愈高。

三、解釋融貫性之相關研究

Thagard(1992)認為概念革命是整個概念和法則系統被另一個新的系統 取代,而新的概念和命題系統的轉變是由於新的命題在使用新概念時,擁有 更廣大的解釋融貫性;此外,在討論兒童與科學家的概念改變之異同時,他 認為無頇去探討兩者之間在「概念產生」與「獲得新的概念」的機制上有何 不同,比較值得深思的是兒童與科學家對於(概念)理論的「解釋融貫性」

的評估是否一樣。

曾舒平(2005)以 Thagard(1992)的解釋融貫性理論來探討高一學生對 於「板塊構造運動」的理論架構之解釋融貫性,以 Thagard(1992)所提的 ECHO 電腦程式加以檢驗,並探討擁有不同解釋融貫性的學生在學習成效上 的差異,及其在概念改變的程度上有何相異之處。結果發現,學生持有之原 有概念架構之解釋融貫性不影響其在教學後的學習成就,但是原有概念架構 之解釋融貫性較高者較難以改變其概念架構,而較低者則較容易改變其概念 架構。

陳宗佑(2011)利用 POE 策略以磁浮地球儀設計五個與「磁力、重力」

相關的實驗,讓國中二年級學生進行預測、觀察及解釋,從學生的晤談資料 中發現五組實驗當中有四組實驗,學生於預測階段或解釋階段具有解釋融貫 性的人數均多於未具解釋融貫性的人數,但是,在五個 POE 實驗解釋階段,

除了實驗五有 93%的人數及實驗三有 72%的人數符合科學解釋之外,其餘實 驗符合科學解釋的人數比例均未達 56%,顯示國中二年級學生之科學解釋能 力有待提升。

27

陳嘉蕙(2007)、劉月智(2007)、巫少岑(2007)則分別利用序列性 POE 策略探討不同對象對於「大氣壓力、表面張力」此一科學概念所具備的解釋 融貫性。在這些研究當中發現,多數的國中學生、大學理工與非理工背景學 生及國小科學教師所提出的解釋未能符合科學解釋者居多,對於「大氣壓力、

表面張力」相關現象之解釋能力有待提升,且所提出的解釋會因實驗而定,

容易忽略「表面張力」的因素,顯示情境相依的現象,且受訪者的科學解釋 之間,以不具有解釋融貫性的情形較為明顯。

由上述的研究可發現,解釋融貫性不影響其在教學後的學習成就,但原 有概念架構之解釋融貫性較高者較難以改變其概念架構(曾舒平,2005);而 陳宗佑(2011)是發現學生融貫性雖高,但解釋能力有待提升;陳嘉蕙(2007)、

劉月智(2007)、巫少岑(2007)三人的研究則是發現受訪者對於「大氣壓力、

表面張力」相關現象之解釋能力有待提升,所提出的解釋會因實驗而定,容 易忽略「表面張力」的因素,顯示情境相依的現象,因此,概念若不清楚時,

容易具有不穩定性或變動性,缺乏真札的說明架構,如同 Thagard(1992)也 建議科學教育中應著手進行一些相關議題,如:探討解釋融貫性在信念修札

(belief revision)與拋棄舊概念系統的角色,以及如何教導學生對於解釋融貫 性有較高的敏感度,而提高學生對於解釋融貫性的敏感度是否能促進學生學 習新的科學理論等研究問題。大部分關於解釋融貫性的研究都是以學生為對 象,很少以現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教師是推動科學教育改革的關鍵,因此,

本研究以國小教師為訪談對象,採「重心、平衡」序列性 POE 的設計,探討 其解釋融貫性。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