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在文檔中  PIRLS 2016 (頁 79-104)

2001 年 IEA 第一次舉辦 PIRLS,臺灣 2006 年第一次參加 PIRLS 評比,當 時臺灣學生的表現差強人意,激起國內許多對語文和閱讀教學的討論與建議。

大家也看到國外對閱讀素養的要求,最明顯的是 PIRLS 評量所使用的長篇文 章、文體和題型。當時在國民小學國語課本中沒有說明文體的篇章,且小學四 年級所使用的課文每一篇不超過 600 字;學校實施的閱讀測驗,多數文章字數 少,題目少且偏向事實提取題。對比之下,參與 PIRLS 的衝擊,帶出許多後續 的閱讀推動政策和行動。

過去兩次(2006、2011)PIRLS 國家報告,我們都依當次成績和問卷分 析,提出教學與政策上的建議。2011 年也回應了 2006 年的建議,檢視哪一些 建議已經執行並達成目標(請見柯華葳、詹益綾、丘嘉慧,2013)。本次報 告,我們亦以 2006 年所提出的建議為指標,檢視近 10 年臺灣在閱讀教育上的 改變及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為不造成讀者重複閱讀的困擾,我們先列出 2006 年的建議,緊接陳述 10 年來的狀況。其中有些指標因為國際端的問卷不再調 查,會在 2006 的建議後註明無法比較三次以來的改變。

十年來閱讀相關作為的改變

在 2006 年報告中的建議分為三部分,給家長、給學校和老師以及給政

府。以下分別討論之。

給家長

建議1. 請增加家中藏書。書越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越好。

三次調查的趨勢是一致的,家中書藏量或是家中兒童書藏量多,學生的閱 讀素養成績也比較好(圖6-1、圖6-2)。

72

圖6-1 臺灣家中圖書量與學生成績三屆變化

圖6-2 臺灣家中兒童圖書量與學生成績三屆變化

家中書籍或是家中兒童圖書量十年來沒有大的變化(圖6-3、圖6-4),只 見在0-10本這個區間,由7%、15%提高到19%、22%。這裡可以有兩個解 釋,一是家中至少有書,一是只有少量書的家庭比例增加。

528.71

545.33

565.14

579.24 592.93

525.06

544.35 558.5

572.93 580.85

505.99 518.99

539.83

555.91 569.2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0-10本 11-25本 26-100本 101-200本 200本以上

家 中 圖 書 量 與 成 績

2006 2011 2016

528.61 545.7

562.72 574.7

591.2

523.24

542.4 553.92

571.8 581.73

503.17

520.75

537.19 550.13

565.77

440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0-10本 11-25本 26-50本 51-100本 100本以上

家 中 圖 書 量 與 成 績

2006 2011 2016

73

圖6-3 臺灣家中圖書量三屆變化

圖6-4 臺灣家中兒童圖書量三屆變化

19%

21%

33%

12%

15%

20%

22%

32%

11%

15%

15%

22%

36%

12%

1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10本 11-25本 26-100本 101-200本

>200本

家 中 圖 書 量 變 化

2006 2011 2016

22%

20%

23%

16%

19%

21%

20%

22%

18%

19%

17%

20%

23%

18%

21%

0% 5% 10% 15% 20% 25%

0-10本 11-25本 26-50本 51-100本

>100本

家 中 兒 童 圖 書 量 變 化

2006 2011 2016

74

建議2. 親子越常一起進行閱讀活動,學生在閱讀上的表現也越好。儘管家中藏 書量是閱讀成就關鍵因素,然而,親子共同參與閱讀相關的活動更為重要。

本報告第三章提到 2016 年父母越常與學前子女進行閱讀相關的活動,子 女在四年級時的閱讀成績也就越高。然而,臺灣學前親子閱讀活動的比例與國 際相較之下偏低,這個現象在三次的評比中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若以國際上對於學前親子閱讀活動(EHLA)的高低分組來看,因為 2006 年計分方式與 2011 年以及 2016 年不同,2011 年將所有指標都換算為國際量 尺分數,並依據國際標準區分高、中、低 EHLA 組,與 2006 年沒有換算過後 的算法不同。因此,本次分析僅參考 2011 年與 2016 年的資料。由圖 6-5 可 以看出高 EHLA 組從 2011 年的 14%增加至 2016 年的 17%,雖然有增加,但 與國際相較之下,臺灣學前親子閱讀活動還需要更多推廣。

圖 6-5 2011 與 2016 年學前親子閱讀活動人數百分比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高EHLA組 中EHLA組 低EHLA組

學 前 親 子 活 動

2011 2016

75

建議3. 以書籍做為獎品。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都喜歡收到書做為禮物。

2006 年透過問卷,我們看到多數學生都喜歡收到書做為禮物,因而做此 建議。觀察這十年的變化(圖 6-6),非常同意「如果有人送書給我做為禮 物,我會很高興」的人數比例下滑,有點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比例增加 3%。這似乎指出學生漸漸不喜歡以書為禮物。就推動閱讀、養成閱讀習慣,以 及學生家中兒童書籍量可以預測其閱讀成績的面向來看,以書做為禮物是值得 繼續鼓勵的。

圖6-6 臺灣學生喜歡收到書為禮物的比例三屆變化

建議4. 若時間許可,請增加自己閱讀的時間與份量。

父母閱讀行為與學生閱讀成績有關係,父母閱讀時數有兩種調查,一為在 家閱讀時數,一為興趣閱讀時間。從圖 6-7 可以看出,2016 年與 2011 年父母 每星期在家閱讀 10 小時以上的比例高於 2006 年,顯示臺灣父母花在閱讀的時 間增加了。多數父母每星期在家閱讀一至五小時;至於為興趣閱讀,與 2006 年相比,2016 年與 2011 年父母每天或幾乎每天會為興趣閱讀的比例逐漸降 低。大多數父母維持一星期一至兩次為興趣閱讀(圖 6-8)。

58%

27%

9%

6%

63%

23%

8%

6%

65%

23%

7%

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非常同意 有點同意 有點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喜 歡 書 做 為 禮 物

2006 2011 2016

76

圖 6-7 臺灣 2006 年、2011 年與 2016 年父母每星期在家閱讀時數

圖 6-8 2006 年、2011 年與 2016 年父母為興趣閱讀的比例

35%

42%

17%

6%

32%

44%

16%

8%

29%

43%

19%

9%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每天/幾乎每天 1至2次/星期 1至5次/每月 從不/幾乎從不

父 母 為 興 趣 閱 讀

2006 2011 201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超過10小時 6至10小時 1至5小時 少於1小時 14%

20%

41%

25%

23% 22%

38%

21% 20% 20%

40%

19%

父 母 每 週 在 家 閱 讀 時 數

2006 2011 2016

77

給學校和老師

建議5.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為首要。臺灣不少學生不以閱讀為興趣,使閱讀變得 被動。這對閱讀推展是不利的。過去以「量」為主的閱讀活動未提升學生閱讀 興趣,學校策劃閱讀推動工作,需要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為首要目標。

關於閱讀興趣的指標有一般的興趣和校外閱讀行為頻率與校外為興趣閱 讀。由圖 6-9 可以看到男女學生閱讀興趣屬高分組的比例皆有提升,其中以男 生提升 15%的比例最多。而學生對閱讀能力的自信屬高分組的人數比例也提高 近 15%(圖 6-10)。

圖 6-9 臺灣學生 2011 與 2016 年閱讀興趣高中低組比例分布

圖 6-10 2011 與 2016 年臺灣學生閱讀能力自信高中低百分比分布

30.10%

43.70%

58.90%

43.30%

11% 13%

18%

33.30%

55.50%

43.70%

26.50%

22.9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1 2016 2011 2016 2011 2016

閱讀興趣高 閱讀興趣中 閱讀興趣低

女生 男生

27.10%

41.20%

57.50%

39.10%

15.40% 19.70%

17.60%

32.30%

55.60%

40.30%

26.80% 27.4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1 2016 2011 2016 2011 2016

閱讀自信高 閱讀自信中 閱讀自信低

女生 男生

78

我們也可以從在校外會為興趣閱讀這一項來檢視學生的閱讀興趣。2006 年,臺灣學生在校外幾乎每天為學習東西閱讀的比例落後於國際,僅有 24%的 臺灣學生幾乎每天「在校外會為興趣閱讀」,這項指標在 45 個國家或地區 中,排名最後,顯示 2006 年時臺灣學生課後很少會為興趣從事閱讀活動。

2011 年這兩項指標有了明顯的成長,每天或幾乎每天為了「想學習一些東西」

而閱讀的人數由 2006 年的 8%增加到 2011 年的 25%(圖 6-11);在校外會 為了樂趣而閱讀的學生,每個月一至兩次或更少的人數由 2006 年的 45%降低 至 2011 年的 35%(圖 6-12),2016 年與 2011 年這兩項指標並沒有明顯的 改變,2011 年之後學生校外的閱讀行為或閱讀興趣穩定的現象,是件值得安慰 的事。

圖 6-11 學生的閱讀興趣——校外/為想學習東西閱讀 2006、2011 與 2016 變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每天或幾乎每天 每星期一次兩次 每個月一至兩次 從不或幾乎從不 8%

38% 38%

16%

25%

34%

20% 20%

24%

36%

22%

18%

校 外 為 想 學 習 閱 讀 2006 2011 2016

79

圖 6-12 學生的閱讀興趣——校外/為興趣閱讀 2006、 2011 與 2016 變化

建議6. 閱讀的面向需要更寬廣。依據2016調查,約有50%左右的老師未曾指 定說明文文體相關的材料給學生閱讀。既然四年級學生要開始透過閱讀學習,

需要學習如何閱讀不同文體、不同內容的文本,例如傳記、小說、科普、旅 遊、說明書、時事新聞、小說等。

臺灣教師讓學生閱讀長篇分章節的書的頻率仍不算多,但「從不」的比例 由2006年42.92%降至2016年的30.20%。至於閱讀非小說(或稱說明文)的比 例,特別是科學領域的書籍比率增加,由2011年16%至2016年增至26.30%之 間。這是值得鼓勵也需繼續推廣的事。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每天或幾乎每 天

每星期一次兩 次

每個月一至兩 次或更少 24%

31%

45%

28%

37%

35%

30%

36% 35%

校 外 為 興 趣 閱 讀

2006 2011 2016

80

建議7. 若學生閱讀要廣泛,閱讀不只是國語科或是國語老師的事,每一科老師 都有介紹不同文體、不同內容的文本給學生閱讀的責任。

建議8. 學校需要加強詮釋歷程的教學。參考PIRLS 公佈的閱讀理解歷程與教學 策略,老師們需要練習如何提示學生進行較高層次的思考。

建議7和8將於建議11和12中一併回應。

建議9. 基於童書和家中藏書預測閱讀成就,學校應考慮以「書」為獎品,特別 是當多數學生都喜歡收到以書為禮物。

請見建議3的十年變化與回應。

建議10. 作業多並不會促進閱讀成績是一個跨國肯定的現象,如何減低閱讀後 的作業讓學生仍繼續閱讀,正考驗學校與老師推動閱讀的智慧。

2016不再有這一類問題,因此無法檢視閱讀後的作業量是否降低。但基於

「作業多不促進閱讀成績」是一個跨國肯定的現象(柯華葳、詹益綾、張建 妤、游婷雅,2008),建議繼續推動這概念。

給教育決策者

建議11. 為大幅提升我國學生閱讀理解素養,政府應制定政策方案,結合社會 力量,積極推動全民閱讀運動,培養人人喜好閱讀,享受閱讀的書香社會。

自從教育部推出閱讀101計畫,裡面包括增加學校圖書量、設置讀書教師 以及推動閱讀策略教學等工作項目,為這10年閱讀推動立下藍圖。

圖6-13顯示學校圖書量的增加,特別是不同書目標題藏書一萬本以上學校 的比例大幅增加。

81

圖6-13 臺灣學校圖書量三屆變化

建議12. 辦理教師在職進修,內容以「閱讀理解策略」、「詮釋理解歷程」及

「閱讀理解的評量」為主,並將此內容正式納入師資培育生語文教學素養之教 材教法中。

教育部自民國100年開始推動在職教師閱讀教學增能計畫(100年2月1日-100年08月31日),以後轉換成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閱讀師資培訓—區域 人才培育中心計畫(100年9月至今),由四所大學負責全國各地閱讀師資培 育。第四章我們報告了教師使用策略教學比例增加,而學生使用閱讀程度高 者,閱讀成就也較佳(第二章)。因此閱讀理解策略教學需要持續推動。

除上述12項建議,還有一項值得提出的改變是學生獨立閱讀的頻率。

PIRLS 2006 與 2011 報告中皆提到獨立閱讀對閱讀成就的影響甚大,獨立 閱讀是指「我自己安靜的閱讀/默讀」以及「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這兩 項行為的頻率在 2011 年有稍微減少的狀況,然而在 2016 年每天或幾乎每天 獨立閱讀的學生人數有些微幅度的成長(圖 6-14),從不或幾乎從不的學生比 例降低至 5%。2011 年課堂上獨立閱讀的頻率沒有增加,我們提出建議要繼續 努力,在 2016 年的資料中,確實看到行為頻率增加的狀況,因此,培養學生 獨立閱讀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51~500本 501~2,000本 2,001~5,000本 5,001~10,000本 10,000本以上

2.90% 7.80%

21.90%

67.40%

1.60% 5.20%

18%

75.20%

0.20% 0.60% 4.90%

17.20%

77.10%

學校圖書量

2006 2011 2016

在文檔中  PIRLS 2016 (頁 7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