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綜合討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聲旁表音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是否能提升國 小中年級低識字量學童識字量、識字流暢度與聲旁表音覺識能力。研究 結果發現,聲旁表音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確實能提升學童的識字量與聲 旁表音能力、自編教學目標字唸名測驗分數,以下就研究發現進行整理 與討論。

壹、聲旁表音覺識在識字歷程中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聲旁表音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八週的介入後,

實驗組學童的識字量與聲旁表音覺識能力明顯提升,且進步幅度大於控 制組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根據中、西方的識字心理歷程理論認為,字音的促發可能是更快能 夠辨識出文字的一條路徑(Coltheart, M., 1978;Perfetti, C.A., Liu, Y., Tan, L.H., 2005;Ziegler, J.C. & Goswami, U., 2005),但是中文字並非一音一 字的對應,而是將字分解成較小的成分,進行屬性的分析(吳璧如、方 聖平,1988),部件應是中文字辨識的基本單位(曾志朗,1991;胡志偉、

顏乃欣,1995;葉素玲,2009)。中文字又分為形旁與聲旁部件,形旁表 義、聲旁表音,許多文獻研究證實聲旁表音覺識能力對於閱讀者的識字 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方金雅,1997;李孟峰,2011;宣崇慧,2007;李 佳穎,2000;黃忻怡,2011;曾郁琳、李佳穎,2012;曾詩梅,2011;

陳紹慶,2008;陳雅玲,2010;陳瑩玲,2014;Fang, Horng & Tzeng,1986;

Lee, Tsai, Hung, Tzeng, Ho, & Hsieh, 2004;Ho & Bryant,1997;Liao, 2006;

Shu Anderson & Wu, 2000)。

關於識字的心理歷程,在認知神經科學方面亦得到佐證,認知神經 科學家以腦傷的病人為研究對象之後,發現在大腦中的確有一個「視覺 字形處理區」(visual word form area),這個區域專門負責處理字形的讀

82

音和意義(洪蘭譯,2012)。當閱讀者看到字形時常會轉換成聲韻而不一 定是直接觸發該字的意義(游婷雅譯,2004),也就是說看到字形,更快 被觸發的是該字的字音,所以當閱讀者在閱讀時,心中仍會「默念」出 每個字的讀音。Coltheart(1978)提出的雙軌理論(dual-route model)認 為閱讀有二條路徑,一條是以形音對應的方式直接辨識文字,另一條則 是所謂的字彙路徑,當該字無法與發音規則對應時,則需從心理詞彙提 取,也就是說閱讀者必須從腦中搜尋原本學習過的字形、字音、字義,

相互觸發之下辨識出該字,這個理論在認知神經科學中找到了證據,認 知神經科學家以大腦影像的實驗結果,支持了大腦中的確有二條閱讀的 路徑,一條處理語音,一條處理語義(洪蘭譯,2012)。因此,聲旁表音 覺識在識字歷程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尤其是在學習新字時,若能 在教材的選字上以形聲字為主要學習的目標字,讓學童在一開始學習就 以較短的非字彙路徑(形音對應)學習,應該更能有效提升學童的識字 解碼能力。

貳、統計學習理論的應用

本研究發現,聲旁表音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利用集中識字策略,讓 學童在遊戲中不斷重複聽到聲旁部件的發音、看到聲旁部件字形與其在 整字中的相對位置,經過八週的介入之後,實驗組在聲旁表音測驗量表 分數,以及研究者依據教學內容自編的教學目標字唸名測驗分數進步幅 度均明顯大於控制組,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顯示在經過訓練之後,

學童聲旁覺識表音能力明顯提升;另外識字量評估測驗在經過分析之後,

實驗組的進步幅度明顯大於控制組,而且達到統計上的交互作用,在常 見字流暢性測驗的前後測分析之後,雖然二組的統計分析結果並未達到 交互作用,但實驗組在進步幅度上仍大於控制組,顯示學童在經過聲旁 表音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的介入之後,能以聲旁表音覺識作為識字的策 略。

83

Saffran、Aslin、Newport(1996)提出語言的統計學習(statistical language learning),認為每一位學習者可以藉由重複和大量語言接觸而獲 得某些語言訊息的統計本質,因此,隨著字彙量的增加,學習者能夠逐 漸發展出聲旁表音覺識的後設語言知識,也就是中文字部份的聲旁表音 部件、形旁表意部件的語言訊息。在中文的教學中,大致以分散識字教 學與集中識字教學為二大分流,目前國民小學普通班語文科教學以分散 識字教學法為主,但是許多文獻研究結果顯示,對於閱讀困難的學童若 能以集中識字教學法教導策略,更具有成效(李盈臻,2012;吳慧聆,

2004;林堤塘,2006;邱珮瑜,2006;許家綺,2008;連儀,2014;黃 冠穎,2005;莊淳如,2008;潘怡文,2005;劉駿畿,2008;劉欣惠,

2009),而聲旁部件重複被學習其實與集中識字教學法的理念相近(曾郁 琳、李佳穎,2012)。由於人類是先學習語言,進入就學階段才開始學習 閱讀,從本研究文獻回顧來看,人類在學習閱讀之前,在腦中已具備語 意表徵及字音表徵,當接觸到字形時,若能以聲旁表音部件與腦中字音 表徵及語意表徵結合,再進行文字的辨識,是較短、較快的識字路徑,

加上中文字的形聲字佔大多數,因此,研究者認為目前許多集中識字教 學策略,目的即是教導學童語言訊息的統計本質,讓學童能發展出後設 的語言知識,進而更快速有效的辨識出文字。根據許多研究結果顯示,

不論是中文閱讀者(兒童及成人)或是新移民學習者,在經過一段時間 的中文學習之後,會利用聲旁表音的線索辨識文字(李孟峰,2011;曾 郁琳、李佳穎,2012;曾詩梅,2011;陳瑩玲,2014;羅明、胡志偉、

蔡方之,2007;Chan, 1996;Hsu, Tsai, Lee & Tzeng, 2009; Lee, 2009;

Tsai, 2002;Tzeng, Lin, Hung & Lee,1995),也就是說中文學習者會利用 統計學習的方式習得右部件表音的策略,聲旁表音覺識能力因此與識字 能力有極高的相關性,研究者因而推論低識字量學童可能在識字的歷程 中無法自行覺察聲旁表音的重要線索,或是雖然覺察但是卻未達到自動 化的精熟程度,以致於識字能力低於一般同齡發展兒童。

84

曾郁琳、李佳穎(2012)的研究發現,學童學習中文字並非透過一 字一音的方式學習,而是透過聲旁表音規則性與一致性的統計對應關係 而習得。不過當時該研究者以普通生做為研究對象,尚無法證實統計學 習理論是否也會發生在低識字量學童身上,本研究則進一步證實,閱讀 困難的學童透過聲旁部件重複被教導的歷程,一樣可以產生聲旁表音覺 識的能力。因此,研究者認為在多媒體教材設計或課程編排上若能運用 統計學習理論為基礎,以聲旁部件為教材內容,教導低識字量學童辨識 中文形聲字的結構,協助學童歸納字音與字形的對應關係,對於學童的 識字量與聲旁表音覺識能力一定能所有提升,進而改善他們的閱讀能 力。

參、教材的選字原則宜根據聲旁表音覺識能力的發展

閱讀者會隨著學習經驗的累積而逐漸進步,發展出聲旁表音覺識能 力(方金雅,1997;洪儷瑜、方金雅、陳慶順,2007;羅明、胡志偉、

蔡方之,2007;Liao,2006)。根據本研究文獻回顧的歸納,聲旁表音覺識 的發展須累積一定的識字量,學童對於表音規則性與一致性字的掌握亦 有一定的程序,李孟峰(2011)以國小一到三年級學童為對象的研究結 果顯示,一年級學童在識字過程中已能透過高頻字的聲旁所提供的字音 作為識字策略,國小二、三年級已能掌握聲旁表音規則字;曾郁琳、李 佳穎(2012)以 ERP 為工具,以國小四到六年級的學童為對象的研究結 果顯示,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已能掌握表音規則字,但是對於表音一致 性字則有不同的發展順序,國小四年級學童尚無法掌握不規則字及聲旁 非字的形聲字,國小五年級學童已能掌握不規則字,但聲旁非字的形聲 字則是要到國小六年級才較能掌握。由於中文字基本組字單位為部件,

因此學童在發展聲旁表音覺識能力之前,仍需先有部件及獨體字的先備 能力,李孟峰(2011)以臺灣地區三種版本(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

的國小國語課本各字元種類的分析研究(形聲字、象形字、指事字、會

85

意字、其它),結果顯示此三種版本的國小國語課本各字元種類的比例接 近一致,每個年級所教導的生字中,形聲字均達 75%以上,一年級的學 童學到的非形聲字比例高於其他年級,尤其以象形字與會意字為多,隨 著學童的年級提高,學習到的形聲字比例便會隨之提高並趨向穩定。學 童在低年級所學習到的象形字與會意字則成為日後所學習到的形旁或意 旁部件字。然而,根據本研究回顧近十年有關集中識字教學法的文獻發 現,文本的選字原則除了潘怡文(2005)及連儀(2013)是以聲旁部件 為教學目標字,其他的研究則是以字形相似字、部首表義字以及學童不 會的字為主要的選字原則。

根據本研究文獻識字歷程的理論回顧,中文學習者會以部件辨識為 主,進而進行整字的辨識,而非如拼音文字一音一節的方式學習。但是 在識字的路徑中,學童在學習新的不熟悉的字時,以字音做為識字的線 索是一條更快更短的路徑,因為字音的促發會直接連結到原本存在於腦 中的語音表徵,也就是所謂的聲韻詞彙(phonological lexion),若能再以 形旁部件進行字義的辨識,更能提升識字解碼的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 聲旁表音的訓練確實對於提升學童識字量有相當大的助益,過去在特殊 教育的領域中已經發展出許多科學的實證性研究,證明集中識字的教學 策略有助於學童識字量的成長。研究者進一步建議若是在教材的選字原

根據本研究文獻識字歷程的理論回顧,中文學習者會以部件辨識為 主,進而進行整字的辨識,而非如拼音文字一音一節的方式學習。但是 在識字的路徑中,學童在學習新的不熟悉的字時,以字音做為識字的線 索是一條更快更短的路徑,因為字音的促發會直接連結到原本存在於腦 中的語音表徵,也就是所謂的聲韻詞彙(phonological lexion),若能再以 形旁部件進行字義的辨識,更能提升識字解碼的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 聲旁表音的訓練確實對於提升學童識字量有相當大的助益,過去在特殊 教育的領域中已經發展出許多科學的實證性研究,證明集中識字的教學 策略有助於學童識字量的成長。研究者進一步建議若是在教材的選字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