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綜合討論

「能適當與他人相處」則均有達到p<.05 的顯著水準,顯示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的介入 是具有顯著的立即成效。

且在介入期至維持期中,階段間重疊率均為100%,Z 值各為1.06、1.72、3.81、4.06,

雖在「自我特質覺察」、「禮貌」、上並未達成顯著差異,但在階段間亦保持維持行為,

「處理情緒」與「能適當與他人相處」均有達到p<.05 的顯著水準,顯示社會技巧訓練 方案的介入是具有顯著的維持效果。

若以介入媒介Super Skills課程來看,此結果與同為智能障礙學生為主要研究類別 的伍苑岐(2018)與王詩瑋(2016)是相同的結果,皆具有立即及維持成效。從研究

首選,而智能障礙類的障礙程度或伴隨其他障礙的社交困難本來就不盡相同,因此在 單元的選擇上還是必須以學生的主要困難或目前需求為主。

綜合上述,本次研究Super Skills課程的目的皆有達到立即與維持成效,且確實可 以將提供給團體方案轉向使用在單一個案教學上,並同樣能將所學之技能展現在生活 與他人互動情境之中。

三、教師及家長對於本 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成效之看法。

本研究在Super Skills社交課程介入前後,使用自編之教師與家長問卷來調查本課程 介入前後的滿意度,依據表4-5,可以看到班級導師與資源班老師對於研究對象在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前,在社交技巧上大多選擇了「困難」1分及「有點困難」2分,顯 示出對學生確實在社會技巧上是相當薄弱的。而在透過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後,

依據表4-6,可以看到班級導師與資源班老師對於研究對象在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 後,大多選擇了「普通」3分及「有點簡單」4分,此結果與上節的分析結果相同,顯 示出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確實能夠提升研究對象的社交技巧。而研究者除了在介入的 課堂以社會技巧觀察檢核表針對研究對象在課堂中的表現予以計分外,也會將當節課 程中特別的狀況進行紀錄,而此觀察的結果,也會與研究對象之班級導師、資源班老 師,共同透過平日的觀察及研究者觀察,雙向進行觀察回饋。而透過雙向回饋可以得 知,研究對象的社交技巧及與他人互相互動的能力表現上也被發現展現在課堂中或下 課間與他人相處之狀態。意即,Super Skills社交課程具有類化效果。

「小舟開始會願意與其他同學分工事情,過去都是自己來、自己做,不太願意 讓他人插手。實例:課程中要查字典,小舟主動與同學提出分工協調,一個查字典,

一個寫頁數。」(資源班老師-1090401)

「小舟近期在與人相處上,較願意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方法,過去常會以不知道 或是忽略的方式面對問題。實例:因課程調動,因此放學後多留一節課程教學,小舟 覺得開心,但,另一位學生不開心,老師鼓勵小舟可以去邀請同學,小舟也願意主動 以口頭方式禮貌詢問同學要不要一起留下來。」(資源班老師-1090422)

我正在重新擺放桌子,馬上說怎麼不找我幫忙一起搬桌子,我可以幫忙阿!老師這樣會 很累耶。」(研究者-1090429)

「小舟的媽媽昨天幫她剪了新髮型,小舟開心的分享,並且說很喜歡這樣的自 己,覺得自己很帥。」(資源班老師與研究者-1090518)

由上述回饋可以知道,對於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後,研究對象在「自我特 質覺察」、「禮貌」、「處理情緒」與「能適當與他人相處」的社交技能是有提升的,與 研究結果相符。」

根據家長在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前後之滿意度,依據表4-7,可以看到家長對 於研究對象在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前,也大多選擇了「困難」1分及「有點困難」

2分,顯示出對學生確實在社會技巧上的功能性不佳。在透過Super Skills 社交課程介入 後,依據表4-8,家長大多選擇了「普通」3分,意即代表研究對象在「自我特質覺察」、

「禮貌」、「處理情緒」與「能適當與他人相處」行為表現上,皆有所進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