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網路妥善度的意義以及相關研究

壹、定義

根據 WEF 對網路妥善度所作的定義為:

一個國家或社群準備投入資訊和通訊科技並從中獲益的程度。也就是在探討 國家如何有效地在使用ICT的三個層面上:個人、企業和政府,其使用和受益於 ICT的程度。

這是 WEF 所建立的指標,為測量一個國家資訊和通訊科技(ICT)的發展情形 的指標,也是一種國家的競爭力指標。WEF 連續七年針對全球 127 個經濟體進 行檢測報告,為此類報告中最詳盡且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並於每年的全球科技資 訊 報 告 中 公 布 調 查 結 果 。 NRI 為 測 量 一 個 國 家 資 訊 (information) 和 通 訊 (communication)科技 (簡稱 ICT)發展情形的指標,試圖以此看出國家的競爭力。

由圖 2-1 可以得知 NRI 將 ICT 分別從三個面向評比:環境 (environment)、

妥善度(readiness) 與應用度 (usage)。「環境」又由市場、政治法規與基礎設施分 項指標組成;「妥善度」及「應用度」分別再就個人、企業與政府三個分項來做 評比(Schwab, Porter, Cornelius, 2004)。

NRI的計算方式為:

NRI 環境組成指數 妥善度組成指數 應用度組成指數 (Soumitra, Bruno & Fiona, 2004)

貳、相關研究

謝中琮(2011)指出在全球化下,數位經濟及網路經濟已成為一國推動經貿發 展、豐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網路越普及、運用程度越高,越能快速掌握 資訊與商機,進而活絡整體經濟活動,強化國家競爭力。因此,各國無不積極推 動建構網路化社會,打造電子化國家,藉由政府、企業和個人在網路科技的運用 與發展,促進社會便利與經濟繁榮。

圖 2-1 網路妥善度的架構。修改自 GCR2006-2007, WEF.

依據世界網路市場研究機構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今年 3 月底的調查,

全世界網路妥善度為 30.2%,也就是全球有三成的人口是網路使用者。以各區域 觀察,除了北美洲(78.3%)、大洋洲/澳洲(60.1%)及歐洲(58.3%)等三個地區的網路

網路妥善度 妥善度

應用度 環境

市場 政治法規 基礎設施

個人妥善度 企業妥善度 政府妥善度

個人應用度 企業應用度 政府應用度

及非洲(11.4%)等地區的網路妥善度均少於 40%,屬於低妥善度地區(如表 2-1)。

註:取自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Internet Usage Statistics, March 31, 2011.

資通訊科技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台灣政府一直很重視

2-3)。

圖 2-2 亞洲主要國家網路妥善度之比較。取自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80.9

圖 2-3 歷年台灣上網人數與網路妥善度成長之趨勢。取自 ITU, Key

2000-2010 Country Data 及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Internet Usage Statistics, June 30, 2011.

賴景昌、林國仕(2004)的研究指出各國在網路妥善度的推動情況如下:日本

建設架構、推動寬頻網路建設與全民電腦教育、促進資訊化以提升國家競爭力、

建立小而能的電子化政府、強化傳統產業競爭力、創造新興產業、積極發展電子 商務、支援重點軟體產業、發展資訊通訊產業等。新加坡在 1996 年公布「Singapore one」(S-one)計畫,預定於 2001 年完成全國寬頻網路建設,使所有政府機構、學 校、圖書館、企業和家庭網路相連,達成「智慧島」的目標,並全力推動電子化 政府計畫,目前已能提供單一窗口的政府網路服務。此外,另積極規劃「全國中 文網際網路」,冀望將新加坡發展成為世界華文網路中心。

我國行政院亦在 2000 年 8 月核定經建會所提「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希望十 年內能達到先進知識經濟國家的水準,其重點包括:全國研發經費占 GDP 的 3

%(其中 30%來自於政府,70%來自於民間)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達 75%以上;

政府及民間投入教育經費總和占 GDP 7% 以上;知識密集型產業產值占 GDP 的 60%以上;寬頻網路配置率及使用費與美國相當。

施宏諭、林菁(2004)指出根據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 FIND 的調查發現,截 至 2003 年 6 月底止,我國經常上網人口已達 876 萬人,寬頻用戶數更達 245 萬 戶(寬頻上網人口比率為 9.4%),其普及率排名全球第四位,僅次於南韓、香港、

加拿大,顯示我國寬頻網路的擴散和應用程度已臻世界水準。另外,富邦文教基 金會 2004 年的調查研究也顯示,上網、玩電腦或打電動已成為青少年最常從事 的休閑活動(20.2%),甚至比看電視(18.3%)和運動(12.6%)的比率還高。因 此,網際網路自 1960 年代出現以來,它已逐漸改變了 E 世代學生生活、學習與 溝通的方式。

我國 97 年度的教育施政方針提到:「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均衡城鄉數 位資源;建構優質數位學習內容與環境,加強師生資訊應用能力與網路學習素養。」

(教育部,2008)。政府欲改善城鄉間電腦硬體和軟體的落差,也期望偏遠地區的 網路更便利。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更從 97 年上半年起,篩選出 50 個部落,

南韓的「二十一世紀韓國網路發展計畫」,目的也是讓電腦普及,刺激青少年學 習電腦,此增進南韓的教育發展,更奠定南韓在電腦記憶體的龍頭地位。據此,

顯示善用網際網路能讓教育更優質,更為國家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而各國網際 網路的架設情形成為國力指標之一,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的全球科技資訊報 告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更以網路普及率指標(NRI) 將各 國排名,提供全球參考。

各國對教育的重視與投入是相當可觀的,而面對知識革命浪潮的襲來,網際 網路讓世界潮流走向全球化,教育不再是傳統的黑板和粉筆,因為資訊輔具的融 入、資訊科技的配合,學生甚至不用到教室,在家裡移動滑鼠即有充實的課程,

教育因數位而縮短距離,但前提是要有發達便利的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