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成癮

Goldberg(1996)是最早提出網路成癮的定義,定義為「過度使用網 路,而造成個人職業、學業、社會、家庭、財務、身心理功能的影響 和減弱」。以網路成癮失序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來說 明網路沉迷,從事第一個實證研究的為 Young(1996,1998),將網路成 癮定義為,網路的互動特質最具成癮性,這種行為上的衝動失控並無 使用任何麻醉劑,是一種非麻醉劑使用的衝動-控制失序行為與病態性 賭博之症狀最為接近。主張網路成癮有五種形式:網路性愛

(Cyber-sexual Addiction)、網路人際關係成癮(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線上賭博(Net compulsions)、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和電腦成癮(Computer Addiction)(溫婉玉,2009)。

英國科學家 Griffiths(1998) 將網路成癮視為一種「科技性的成 癮」,是一種人機互動的歷程。成癮行為中心概念有六項特性,分別為:

(一)顯著性(Salience):網路成為生活中極其重要的部份,甚至控

制主宰思考、感覺、與行為。(二)情緒改變(Mood modifycation):指 使用網路成為個人發洩負陎情緒、激起正陎情緒、或把任何情緒暫時 阻絕、麻木自己的手段。(三)耐受性(Tolerance)。(四)戒斷徵候 (Withdrawal symptoms)。(五)衝突性(Conflict):成癮者因使用網路而 與周圍人群發生人際衝突、成癮者對使用網路與其他活動間有雙驅衝 突、以及對網路的驅避衝突。(六)復發(Relapse)表示成癮者容易無法 克制自己,而一再重複前述所有行為,甚至在成功地戒除一段時間後,

重現成癮尖峰期的狀況(引自林杏足,2003)。Jennifer(1997)認為網路成 癮是一種伴隨著耐受性、戒斷性症狀,因而造成一些社會性活動,如 人際關係干擾的社會心理偏差行為,而且這種現象有日漸增加的趨勢。

美國心理學會(APA)2000 年將網路成癮定義為因過度使用網路,而對網 路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並且持續增加上網時間,無法克制使用網 路的衝動。

周榮、周倩(199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將網路成癮的定義加以修 改,將網路成癮定義為,由重複性地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 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再度使用的慾望。同時會產 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所 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

綜合多位學者的看法,網路成癮會有失控性、耐受性、戒斷性、

強迫性行為,會造成行為性的成癮,產生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

二、網路成癮界定標準

(一) Goldberg 網路成癮失序症

Goldberg(1996)提出「網路成癮失調症」的七點判斷標準如下,如

網路使用者的行為符合下述其中三至四項症狀,且症狀表現長達十二 個月以上,尌可以診斷為網路成癮:(引自李曉君,2006)

1.耐受性(tolerance):包括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求得滿足,繼續使用同 等量時間上網會產生滿足的遞減效應。

2.戒斷或退癮症狀(withdrawal):包括停止或減少重度的網路使用,而 導致數天或一個月內發生心因性肌肉運動的不安現象、焦慮,不時 地想像網路此刻正發生何事、對網路存有某種的幻想與夢境的現 象、自發性或非自發性地手指打字動作;因為上述的情形而導致在 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性功能運作上的損害;經由再度的使用網路 則可逐漸舒緩上述的徵狀。

3.上網時間與頻率逐漸超出原先的預期。

4.強迫行為:出現想去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念頭或突然的努力。

5.花很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如:在網路上訂購書籍、測詴新的 瀏覽器、整理網路下載的資料)。

6.減少其他相關活動:因為網路的使用而放棄或減少日常生活中重要 的社交或娛樂休閒活動。

7.察覺出此種網路使用行為已造成各種重複出現在生理、心理、家 庭、社交、工作、學業上的問題(如:睡眠減少、婚姻遭挫、怠忽 職守或是身邊重要的人有被遺棄的感覺等),依然照常使用網路。

(二) Young 網路成癮診斷問卷

Young(1998)提出的界定標準是根據 DSM-IV 對賭博成癮的標準改 編而來,採用病態賭博的四個診斷徵候,依據四個向度發展八項標準 來判定,是否有網路成癮的現象出現,他認為若以下八項問題有五項 回答為「是」,尌符合網路成癮症,是目前網路成癮測量方法中最簡單

的一種(鄒佩璇,2009)。

1.我會專注於網路上所進行的活動,並在離線後仍持續想著上網時的 情形。

2.我覺得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感到滿足。

3.我曾努力想過要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並沒有成功。

4.當我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脾氣容 易暴躁。

5.我會為了上網而願意承擔重要人際、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 風險。

6.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預期的還要長。

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我涉入網路的程度。

8.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等。

(三) Brenner 網路相關成癮行為量表(Internet Related Addictive Behavior Inventory, IRABI)

Brenner (1997)參 照 DSM-IV 的 診 斷 標 準 提 出 了 包 含 32 題 是 非 題 的「 網 路 相 關 成 癮 行 為 量 表 」,不純粹是傳統精神病理學對 於成癮行為的定義,更加入了網路上虛擬友誼依賴、真實世界人際關 係的負陎影響,以及網路仲介愛情的變項。

(四 )Morahan-Martin&Schumacher 病 態 網 路 使 用 量 表

Morahan-Martin&Schumacher(2000)編 制 13 個 問 題 , 包 括 工 作 或 人 際 問 題 、 痛 苦 、 耐 受 性 症 狀 及 使 用 網 路 的 情 緒 改 變 等 四 因 素 , 對 277 位 大 學 生 進 行 調 查 , 若 出 現 四 個 或 以 上 的 症 狀 , 則 判 定 為 病 態 網 路 使 用 者 (劉 漢 政 , 2011)。

(五) 陳淑惠網路成癮評量

國內學者陳淑惠(1999)則依循傳統網路成癮的診斷方法,並著 重心理行為層陎分析,它是綜合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對成癮症的診斷標準,觀 察臨床個案及重度網路使用者,依照傳統診斷模式及重視心理行為編 製而成。

網路成癮量表項目包括下列行為與特徵(陳淑惠,1999)︰

1.網路成癮核心症狀:

(1)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隨著網路使用 經驗的增加,個體需要更多的上網時間,瀏覽更多的網路內容,

以求滿足;或是同樣的上網時間,獲得的滿足感卻下降。

(2)強迫性網路使用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看到電腦時,個 體出現難以克制上網的衝動;進行上網行為後,難以停止;上網 時,精神較為振奮;希望有更多時間留在網路上。

(3)網路戒斷現象(withdrawal from Internet):被迫離開電腦時,會 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覺生氣、沮喪、失望及空虛,甚至坐立 不安、心神不寧。

2.網路成癮相關問題(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

(1)時間管理問題(Time Management Problems):因沉迷網路時間太 長,造成睡眠或三餐時間不正常,工作或學業時間安排不適當。

(2)人際及健康問題(Interpersonal & Health Problems):因沉迷網路 的時間過長,而忽略自己的家居或社交生活,造成與親友疏離;

耽誤工作或學業;為掩飾自己上網的行為而說謊;生理出現不適 反應,例如:肩膀酸痛、腕肌受傷、睡眠不足、眼睛不適、頭痛

與腸胃問題。

陳淑惠所編制的「網路成癮量表」(CIAS)是國內發展最完整且最 嚴謹的心理計量分析的程序所編製而成,在國內的研究網路成癮的研 究中,此量表最常被使用,故本研究採用陳淑惠之「網路成癮量表」

(CIAS),來界定網路成癮傾向的程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