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組織發展及策略之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作者 年代 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教師對學校教師會角色功能之 看法會因學校層級、性別、師 資 培 育 背 景、 教 學 年 資、 現 任 職 務、 參 與 教 師 會 現 況、

教 師 會 職 務 不 同 而 有 差 異。

表 2-2 角色功能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文獻,學者對於組織之角色功能研究多採用質性研究為主,強 調角色定位與功能認識對於組織發展的重要性。對於不同組織所扮演之角色 會因不同階段、不同群體而有差異。本研究認為對中華科技輔具協會角色功 能探討有助於加強協會成立宗旨、發展目標等認知,有利於明確協會未來發 展之路徑。

第三節 組織發展及策略之相關理論

壹、組織發展之理論

組織發展是一門實用的理論與技術,適用範圍很廣,本節就組織發展的 意義與特性作一分析,以對組織發展有一初步認識。

一、組織發展的意義

各領域廣泛運用組織發展,由於領域界線不明,組織發展的定義 可 說 是 眾 說 紛 紜,Rothwell、Sullivan. 和 McLean (1995) 指 出 組 織 發展在二十世紀早期由實用社會科學家從實驗角度引導出來,視為方

Sullivan &McLean, 1995);1950 年代末期至 1960 年代興起哲學理論 的(Philosophical)組織發展,此種論點認為組織發展廣泛地影響人 們、工作、組織,甚至刮起許多紀律改革的旋風,這種哲學思維被稱 為「 人 力 資 源 管 理 學 派 」(theHuman Resources School of Management Thought), 它 的 影 響 力 仍 普 遍 地 存 在, 而 且 仍 具 有 重 要 地 位。

(Rothwell、Sullivan & McLean, 1995:14)。

French 與 Bell 於 1995 年提出,組織發展是一種增進組織解決問題 與革新程式的長期性的努力,特別是以更有效的及更協同一致的管理改 進組織文化(Organization culture),著重於正式工作團隊的文化方式,

藉由變革推動者或觸媒(change agent or catalyst)的協助,採取應用行 為科學的理論與技術,包括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在內的理論與技 術(引自魏名彥,2002:16)。

除此之外,French 與 Bell 更積極整理近幾年國外學者對組織發展的 意義,因著時代變化,再於1999 年對組織發展做了更廣更具彈性的定義:

(Fench&Bell1, 1999:24-25):

(一) Beer(1980)提出組織發展的三大目標是

1. 提高組織結構、程式、策略、成員與組織文化的一致性。

2. 發展全新與富創造力的組織任務。

3. 發展組織自我重建的能力。

(二) Vaill(1989)則提出「組織發展是一種組織認知與推展任何實在 過程的歷程,此過程的意義指組織執行任何任務與從事任何目標 的歷程。基本上這樣的組織發展歷程、組織企圖大概25 年。」

(三) Porras 與 Robertson(1992)指出:「組織發展是一套以理論、價值、

策略與技術為基礎的行為科學,針對組織為提高個人發展與增進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織績效的目的,以組織成員在職行為的改變所做的計劃變更。」

(四) Cummings 與 Worley(1993)提出:「組織發展是對有計畫的發 展的一種行為科學認知的有系統的應用;對組織策略、結構以及 增進組織效力的過程的有系統的強化。」

(五) Burke(1994)提出「組織發展是一種藉由利用行為科學技術、

研究與理論,對組織文化有計畫的改變過程。」French 與 Bell

(1999)綜合過去學者論點,對組織發展的做以下總結:組織發 展扮演多大的角色端賴迅速改變中的組織環境、政治環境與經濟 環境的未來相互關聯的狀態。我們所見的大部分相關聯狀態對組 織發展是有利的,但是有利的或變動的部份將被提及,而這些相 關狀態包括領導階層與價值、組織發展相關的知識、組織發展訓 練、各部門間組織發展的本質、普及技術、整合實務、合併獲利 與結盟、後續探索、紀錄歷史以及社區調查等。(French&Bell1, 1999:325)McLean 則對組織發展定義有更新的詮釋:「我們堅 信組織發展實務:必須是組織目標與企業目標的組合;是植基於 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s);是長遠範圍的且是前進的;強 調定位達成目標獲得成果的過程;是以共同合作(collaboration)

為 基 礎; 是 一 種 系 統 導 向(systems orientation)。」「McLean, 2006:12)

國 內 學 者 早 於 六 ○ 年 代 便 對 組 織 發 展 作 了 許 多 研 究( 魏 名 彥,

2002:16):陳伯璋認為組織發展系組織為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經由組織的 團體歷程(如溝通、決策、領導等方式)而有計畫地促進組織自我更新(指 自發而繼續不斷地革新)的活動。司徒達賢則強調組織發展就是人類組織問 題的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它代表一種組織革新的哲學,也是許多具體技術 的集合。王德馨更認為組織發展係指藉個人成長與發展需要及組織目標之統 合,而增進組織效果的一種過程。

Bell1, 1999:29-30):

(一) 組織發展聚焦在文化與過程。

(二) 特別地,組織發展促進組織領導階層與組織成員之間在管理文化 與管理過程的合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三) 組織發展活動中,對於任何能完成組織任務與目標的群組都是特 別重要的。

(四) 組織發展聚焦在組織人性與社會部份,同時介入技術與結構部 份。

(五) 組織中所有層面的參與、解決問題與決策,正是組織發展的標誌。

(六) 就像複雜的社會系統般,組織發展聚焦在組織整體系統的變革與 組織觀點。

(七) 組織發展從事者在顧客體制中是促進者、合作者與共同學習者的 角色。

(八) 組織發展將組織促進看成迅速改變環境脈絡的一種進步過程。

(九) 組織發展依賴顧客系統成員廣大參與的行動探究模式。

(十) 組織發展使用個人與組織均能改善的可發展性的觀點,企圖建立 雙贏的辦法正是組織發展規劃中標準實務。

French 與 Bell 列舉出組織發展的九項特性(魏名彥,2002:23):

(一) 組織發展是一種持續進行的交互影響過程。

(二) 組織發展是一種應用行為科學的型式。

(三) 組織發展是一種變革的規範性再教育策略。

(四) 組發展以系統方法來處理組織問題。

(五) 組織發展是一種以資料為基礎的計畫性變革途徑。

(六) 組織發展是以經驗為基礎。

(七) 組織發展強調目標的設定與計畫。

(八) 組織發展活動是以互動團體為焦點。

(九) 組織發展是使用參與或授權的方式。

McLean(2006) 也 對 組 織 發 展 的 特 性 作 以 下 十 二 點 陳 述(McLean, 2006:12-13):

從國內學者也先後提出組織發展特性的看法(魏名彥,2002:27),林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人(1997)從八種觀點歸納出組織發展的特性:

(一) 持續性:組織發展是一種持續性的活動,非一勞永逸的策略,須 經由長期的努力,持續不斷地改進組織。

(二) 計畫性:組織發展是一種計畫性的活動,涉及計畫性的變革、目 標的設定與計畫,以及行動的規劃、執行與檢視。

(三) 科學性:組織發展是以行為科學為基礎,運用行為科學的理論與方法。

(四) 系統性:組織發展是一種系統性的活動,它涉及組織各部門的變 革。組織發展是一個全盤性、統合性的計畫,因此,組織內各部 門必須協調,共同參與組織變革。

(五) 整體性:組織發展是一種整體性活動,涉及組織的策略、結構與 歷程的變革。從組織的發展目標及策略,組織的結構,以及從輸 入、處理到輸出的歷程,均為組織發展兼顧的。

(六) 高階管理者投入:高階層主管必須實際投入組織發展活動中,以 領導及承諾組織的變革。

(七) 以資料為基礎:組織發展的進行系以充分的資料為基礎,依據客 觀的事實及組織成員的公共意見為改革依據,以解決組織問題。

(八) 運用變革代理人:變革代理人(change agent)從組織變革計畫的 實施、推動至檢討計劃實施成果均扮演重要的角色,小組成員多 半聘自外界的顧客或催化人員,也有依靠內部的諮商人員,惟以 人事單位或具有專業知能者擔任為宜。

貳、策略之相關理論 一、策略的定義

關於「策略」這個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個抽象而模糊的概念,它涵 蓋了生產、行銷、人事、財務和研究發展,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 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何謂「策略」(Strategy)?源自希臘文 “Stratrgos” 原意為將軍作戰 藝術,指有效運用資源以毀滅敵軍。

策略是一種方向、策略是一種運用有限的資源做最大的運用,以利產 生公共利益之極大值;策略是一組織評估自身資源的強弱勢與衡量環境的 機會與威脅,為了發揮其強勢隱其弱勢,掌握大環境的機會,迴避環境威 脅,所採行的一種企圖完成組織目標的行動方案(林建煌,2003)。

策略一詞雖然導源於希臘語,但在進入二十世紀後才開始盛行。策 略在企業經營上之意義為:運用與分配企業之資源,以達成其目標;包 括主要行動方向。企業策略之制定可能經由正式系統化策劃過程制定或 是由高級主管直覺地制定,策略是企業組織的重心,因為它決定了公司 之主要行動方向及未來改變之動力。

關於近代的策略學說,不少學者為其下定義:

Drucker(1955):策略是分析目前情勢,如有必要,則需將情勢加 以改變,包括探尋企業現有資源或應有資源。

Chandler (1962):策略是決定企業長期發展的基本目標,採用後 就必須分配必要的資源去完成它。

Ansoff (1965):策略是根據產品或市場之範圍、成長量、競爭獲 利相互配合而決定之規則。

Gluck (1976):策略是為了在環境變動之挑戰下,掌握組織優勢,

達到組織基本目的而設計之一套統一的、協調的、全面的以及整合性的 計畫。

Michael E. Porter(1980) 認為,策略是企業未取得產業中較有利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 a

l C h e n g ch i U n i ve rs it y

位所採取的攻擊性或防禦性的行動。而他在《Competitive Strategy》中 則認為策略的本質是必須瞭解企業本身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然後再 從複雜的競爭環境中評估其影響程度,以擬定正確的競爭策略,以確保 並掌握其競爭優勢。因此Porter 認為一個企業的競爭可將之區分為五種 力量:

1. 現有廠商之間的競爭 2. 潛在競爭者的威脅

1. 現有廠商之間的競爭 2. 潛在競爭者的威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