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動機起源於長期觀察政府部門配合衛生福利部「優先採購身心障礙福利 機構團體或庇護工場生產物品及服務辦法」進行義務性消費,政策除規定各機關每 年進行一定金額消費以外,同時辦理內部推廣及消費成果提報。中央及地方政府公 務機關、公立學校、國營公共事業及受政府補助之私立學校或機構,都是受政策規 範的義務採購單位,也同時是交易市場中的採購者。

在政策作業流程中採購者需要透過「優先採購網路資訊平台」進行商品查詢與 成果報告,並依照政府採購法規範進行消費交易,相關法令雖然明確指示公部門有 義務進行採購,落實政府照顧身心障礙者等弱勢群體的責任,卻可能間接干擾消費 者理性消費行為,讓採購者內心產生對弱勢群體的負面印象。

本研究透過學術文獻引述及科學化的調查統計方式,客觀忠實的反映政策推性 後各方不同的意見與期望,跳脫出以往解決問題僅尋求體制內部協調妥協,或沿襲 舊規尋求穩定且不求突破的陋習。由問卷調查及個案訪談彙整內容,藉由研究結果 將實際政策制度規劃或執行問題提出個人建議淺見,期望提供實務作法或資訊系統 改善的參考方向,為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及自主發展提供更友善與無障礙的環境。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經由長期對政府單位辦理採購作業及績效管理時的實務觀察,並蒐集採購者對各 類採購政策的回饋意見,因此筆者對於如何分析現行政策執行作法、發掘潛在制度問 題及提出提升作業效率的構想感到興趣,因此希望透過公部門常見的採購政策為例,

根據實務現況進行研究,發掘潛在問題成因或提出政策建議方向。

本研究以 1995 年起推動的「優先採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團體或庇護工場生產物 品及服務辦法」(以下簡稱:優採政策)為主體,探討各機關單位作為義務消費的採 購者,對於本政策制訂目的及實際消費交易流程,是否清楚瞭解或是一知半解。而社 會大眾受到生活經驗影響產生對身心障礙產品的刻板印象,希望藉由研究探討公部門 採購相關商品時的消費動機,是否為施捨憐憫的態度,或是對採購者產生「消費即是 做公益」的潛移默化作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於本研究的初始動機,為筆者經由長期實務觀察各機關單位執行優採政策時,

單位內部採買人員多為基於「上級要求才消費」、「滿足最低門檻」,或是「循往例 採購」的心態辦理,優採政策的政策目的所受到重視的程度,顯然比不上公部門執行 成效不佳會受到檢討懲處的壓力來得重要。

本研究以政府機關日常的公務採購作業為主題,透過問卷調查蒐集受訪者回饋意 見,探討公部門年度消費績效成果與需求滿足程度兩者間的關連性,期望研究成果可 提供政策修正時,能提供對採購者與身心障礙商店間更為友善便利的消費環境。

藉由筆者長期實務觀察與意見蒐集,歷年優採政策的整體執行成效確實有穩定的 成長,並提供身心障礙商店穩定收入來源;然而在各類施政報告資料中則甚少探討關 於採購者的行為意圖、對於優採政策的評價,或是針對實務問題提出的回饋意見等議 題。各種公共政策都有階段性任務完成並退場的可能,當驅使義務消費行為的課責壓 力或其他外部控制因素消失後,優採政策的核心價值是否持續發揮對採購者的消費行 為認知的影響力,提供身心障礙商店發展的穩定基礎。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根據優採政策的規劃設計、績效成果及消費者使用經驗,討論採購者在 政策認知瞭解、消費認知態度及實際消費行為等層面受到何種因素影響;並根據研 究成果,探討優採政策對身心障礙商店是否提供積極性的協助作用。

綜合上述關於本研究的規劃方向,配合政府部門執行優採政策採購績效數據、

學術文獻研究成果、問卷調查及個案訪談等研究方式,提出相關研究議題如下:

一、 採購者對於優先採購身心障礙政策是否能理解與認同。

二、 採購者執行優先採購身心障礙時對於自身理性消費選擇的影響。

三、 優採政策產品是否符合採購者的使用需求。

四、 採購者購買優採產品的消費動機因素。

五、 優採政策對於採購者在公務採購或個人消費是否產生後續影響。

上述研究議題以公共政策制度對執行者的課責為起始,推展至實務階段的消費 決策、消費使用評價、消費行為動機及政策效應等不同項目,提供優採政策未來修 正的參考範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流程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衛生福利部推動「先採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團體或庇護工場生產物品 及服務辦法」並要求各級機關根據各年度預算額度進行消費,是否提供參與政策的 身心障礙商店營收成長的實際協助。透過採購者對優採政策認知瞭解、行為態度認 知、實際行為表現與意見回饋等資料,發掘優採政策在執行後產生的各種隱性問題,

以個人研究成果提出淺見,提供政策修正或公共資源整合參考依據。

貳、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首先以臺灣當前公部門職場推動且行之有年的歷年公共福利政策為例,

以其宣導、執行與交流互動實際情況,具體明確的導向研究主題,藉此確定之研究 動機及目的。其次,依照本研究欲探討的面向,彙整蒐集各類政策施行消費者意見、

銷售者回饋、政策成效數據、新聞書報報導資料及專書摘要等文獻資料,建立本研 究整體架構與假設。

透過前述文獻探討及假設擬定設計問卷,並藉由電子問卷方式提供受測對象實 施填表,及運用決定測量量表及統計分析方法,彙整研究實證資料進行後續分析歸 納,藉此推論與驗證研究之假設是否證明為真;並綜合統計分析之成果作為研究結 論之參考依據,另提出對於政策規劃或實務執行層面建議。

參、 優先採購政策消費行為模型

本研究根據 Icek Ajzen(1985)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havior, TPB)建立本研究模型架構(如圖 1),區分政策規範、認知行為控制及消費行為態 度等三大類別,並由既有研究文獻探討相對應的內、外部控制因素對採購者消費行 為影響,作為後續問卷設計及迴歸統計分析參考依據。

以內在因素(依從動機、知覺便利性、行為信念及外在因素(政策規範、控制 信念、結果評估),在優採政策歷年執行成果持續成長以外,討論對採購者產生消 費行為動機的成因。透過探討影響實際消費行為與績效成果表現的成因,期望能作 為未來政策修正或導入創新作法(例如:建立順暢即時的溝通平台、改善資訊系統 作業流程、輔導發展轉型或整合公共資源等)的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 優先採購消費行為模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