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研究動機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名詞釋義;

第四節研究範圍和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背景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工具,連結族群的生活,文化傳承具體的表徵。語言的 功能是多面向的,它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思維的結構、記憶與認知的基 礎,

更是認同的記號、文化的載體。 透過語言可以了解先人的歷史,找到自己的 定位,找回族群的自我認同,表述自己在文化中的價值。所以保存語言就是在保 護人類的歷史文化。Krauss(1992)指出,21 世紀末有將近 90%的世界語言,將 面臨死亡、滅種、絕跡之威脅。全世界的語言卻正以驚人的速度流失當中,台灣 除了華語之外,其他各族群的母語皆有嚴重流失的現象。學者指出福佬話、客家 話同樣有衰微的跡象(Young, 1998),原住民語流失嚴重,則已經走向滅種之路

(黃宣範,1995)。張學謙(2003:108)指出「影響語言保存最重要的因素是家 長傳承族語給下一代的能力與意願」,家庭是母語世代傳承語言保存的關鍵。

台灣自 2001 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將「鄉土語言」列為國小課程之必選科 目,明定國小學生應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任選一種選習,國中則依學生 意願自由選修,學校亦可提供上述三種語言之外的鄉土語言供學生選修(教育 部,2001)。國小課堂教授母語迄今已經超過十年,但相關調查指出母語仍持續 流失中,這顯示學校不是挽救母語流失的主要場域。學校對母語的作用是擴展 性的 和 貢 獻 式 的, 主 要 是 水平的語言功能擴張;但是家庭、社區的母語 傳授卻是垂直的代代相傳,而這 就是 母 語 賴 以永 續 生 存 的憑 藉(Fishman,

1991)。家庭和社區才是母語保存的根本,因此語言保存政策應擴展到家庭及社 區(Cooper, 1989; Fishman, 1991; King et al. 2008; Spolsky, 2004)。Harding & Riley

(1986)也曾經表示,家長的語言態度會決定語言在家庭中使用的情形,因此家 長的語言態度除了會直接影響孩子們的語言能力,甚至會影響語言的傳承。家庭 成為語言保存的最後的防線,弱勢語言最後的堡壘(徐正光、蕭新煌,1995)。

本研究為張學謙(2012)《家庭語言政策與語言保存》的國科會計畫的一部 分,主要在探討家庭領域的語言政策。此研究計畫以運用 Spolsky(2004)語言 政策理論為架構,探究台灣中部家庭的語言政策的樣貌及其與語言保存或流失的 關係。感謝張教授同意提供計畫收集的問卷結果讓本研究分析。本研究將探討家 庭領域的語言政策面向,試圖勾勒出台灣中部地區(以下簡稱中部地區)國小學童 家庭語言政策的類型、探討影響家庭語言政策的因素,並分析家庭語言政策與語 言保存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討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家長的語言態度和家庭語 言管理、家庭語言管理策略與語言保存的情形。根據 Spolsky(2004)的語言政 策架構,家庭語言政策有三大面向,包括語言實踐、語言態度(語言意識形態)

及語言管理,本研究增列語言管理策略。本研究的目的可以細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一、描述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家庭語言實踐的狀況,評估其語言保存的狀況;

二、描述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家長的語言態度,並探討語言態度與語言保存的 關係;

三、描述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家長的語言管理,並探討語言管理與語言保存的 關係;

四、描述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家長的語言管理策略,並探討語言管理策略與語

言保存的關係;

五、探討城鄉差異對家庭語言政策四個面向的影響。

家庭為母語保存的核心,家庭語言政策的調查有助於了解族群語言保存與流 失的因素,進而幫助語言復振的規劃。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研究將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分析如下:

一、各族群家庭家長不同社會背景變項的語言實踐(語言能力和語言使用)

狀況為何?家長與學童的語言能力為何?

二、家長的不同社會背景變項(居住地區、婚姻類型、家庭類型)在語言態 度方面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三、家長的不同社會背景變項(居住地區、婚姻類型、家庭類型、)在家庭 語言管理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四、家長的不同社會背景變項(居住地區、婚姻類型、家庭類型)在家庭語 言管理策略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語 言 政 策

Haugen(1953: 701)將語言政策定義為:「語言學術單位及機關的標準化工 作,所有為語言文明化的形式,及所有語言改革和標準化的計畫。」語言政策就 是統治者針對語言問題及語言環境,考量政治發展與政治利益下所擬定的指導原 則及內容(邱敏捷,1998)。張尹贏(2008:5)指出:「語言政策是官方制定的 語言規劃,有明文法令作為依據,並施行至整個國家的政策。」

二、家 庭 語 言 政 策

以家庭為一個語言政策的執行單位,「關於家庭成員之間語言使用的明確

(explicit)、顯明的(overt)的規劃」(King et al., 2008: 1)。爲達成語言習得和 使用的非官方、自發的語言規劃(Pakir, 2003,轉引自張學謙,2011)。King et al.,

(2008: 907)將之定義為:「家庭成員間語言的使用上明確且公開的規劃,並提 供家庭內部語言如何管理、學習與協商的綜合概況研究。」

三、語 言 保 存

Thieberger(1990: 334)為語言保存下的定義為:(一)語言保存或流失情形 的記錄,(二)目的在增進語言保存的活動。前者可以說是「診斷」語言的病情,

後者則是「醫治」。

四、語 言 移 轉

Weinreich 認為當雙語社群原本習慣性地使用一個語言,後來被另一個語言 取代,這個社群即正在經歷語言轉移(引自 Gal, 1979)。

第四節 研究範圍和限制

本研究因受限於時間、人力、物力,導致研究無法涵蓋所有的對象及相關變 項,故將研究定名為「台灣中部地區家庭語言政策調查」。茲將本研究範圍與限 制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並未作大規模抽樣,母群體的來源僅限於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的 家長,然由於台灣各地區特性不盡相同,如經濟、地理及人文因素,所以學童

受到的影響層面會有不同的現象呈現,故研究結果的推論需非常小心謹慎,推 論範圍僅及於台灣中部地區。

二、就研究樣本而言

本研究以一百零二學年度,台灣中部地區五所國民小學,共 457 位學童家庭 家長為母群體。

三、就研究變項而言

與語言能力的相關變項很多,本研究無法全部含括,而僅以居住地區、婚姻 類型、家庭類型,來探討家長在語言能力、語言態度、家庭語言管理與家庭語言 管理策略的差異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