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自小嚮往教職,就讀大學後修習教育學程與相關課程,更篤定想成為 教師之想法。研究者從在校修習教材教法課程到實際實習,接觸許多教學方法,

但總無法較恰當地掌握教學方法。研究者成為正式教師的同年,亦是研究所學業 的第一年,實際在職一年的經驗使研究者對於「教學」更加好奇。不禁回想學生 階段時,所觀摩過的同領域老師們,如何進行教學?使用哪些教學方法?對於達 成某些教學目標是否有常用的教學方法?本研究即因研究者對同領域教師們,使 用哪些教學方法產生好奇心應運而生。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敘述研究動機和目 的,藉此說明研究者進行本研究原初想法;第二節根據研究動機和目的提出本研 究之研究問題,希望聚焦研究方向;最後於第三節針對本研究題目之名詞進行闡 釋,定義研究使用之名詞。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教育部自 90 年開始實施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迄今(2013 年)已邁 入第 12 個年頭。七大學習領域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是國民中學「新瓶裝舊酒」

的既有傳統課程,由原本家政、童軍、輔導三科教師,加上第二專長進修及配課 教師教授。誠如張景媛(2000)所言,「綜合活動」博大精深,於教學進行之困 難處甚多。研究者身為家政教育背景,於大學師資培育階段修習專業學分時,即 感受所學專業僅是基礎。師資培育端和教育現場端,理念和教學有所失衡,使研 究者對如何教授自己專長學科──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始終保有探究的心,故此 為研究動機之一。

研究者自 2009 年起的教師實習階段,直到通過教師甄試成為正式教師,所 服務的學校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皆採家政、童軍、輔導三學科「分科教學」。如 此因緣際會,使研究者從未真正接觸上述三學科合科式的「綜合活動」教學,著 實令研究者好奇,若實際進行合科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不知是使用哪些教 學方法?根據研究(江海韻,2010),因行政排課和教師面等多方因素,多數國 民中學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仍採單科分科教學,但不乏有以合科進行教學(林思 道,2003),且教學卓越傑出者。而張景媛(2003)指出:分科或合科並非問題,

「要考量活動是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是否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是否能讓學 生從活動中體驗意義,建構個人價值觀」,認為教師要檢視己身選擇之教學方法。

故研究者本著教育界新進後輩的求知心態,希望得知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已耕耘 許久的現場教師們,教學方面所累積的知識與智慧,及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其實 不管在何職場都是如此:資深教師教育經驗的傳承,對後進新手教師非常重要。

新手教師固然可能因剛離開學校而熟稔理論,但教育現場的知識除 Shulman (1987)所提出的 7 種知識外,多屬於默會(tacit)智慧,常可意會卻很難言傳,故實 務方面的知識更有賴資深教師提攜。而教師教學時沒有同儕觀眾,教學過程常缺 乏系統化紀錄,很多教學方法難以分析歸納,無法分析歸納則難以建立原則 (Shulman, 1987)。若能透過研究保留現場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珍貴經驗的資 料,並進一步找尋通則,將是令人受惠無窮的瑰寶,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相信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同樣需要經驗傳遞,九年一貫課程將原本國民 中學中的正式活動課程,透過 2000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暫行綱要(以下稱 90 暫綱)、2003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課綱(以下稱 92 課綱)及 2008 年最新 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下稱 97 課綱),強調符合跨領域、跨學科等 領域精神,屬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範疇(教育部,2000,20032008b)。研究者 認為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的經驗傳承亦不容忽略,及活動(不論是書面作業或是實 際操作)裡都有許多「細節」,身為新手的後輩教師們,可藉由參照已在前方披

荊斬棘的前輩教師們的豐富閱歷,汲取經驗值,增加自身實力。

踏入教職後,研究者常聽聞身旁很多教師們,對於「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及「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等非傳統考試領域科目,稱為

「藝能科」,認為是讓學生喘息、休息的領域學科。甚至更曾聽聞有學校教務處 於校內以問卷向教師們調查下學期教學、排課等需求,許多教師皆認為自己可以 勝任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學(尤其是研究者所擔任的家政教育),願意多兼課。

或常有借課情形,其中教師關於借課要還課與否的觀點,就研究者立場,借課者 應還一節可正常上課的時間,而非是像用段考監考等方式,補回該借課教師多上 的一節課,兩者概念天差地遠!然而現行教育現場卻不乏教師「只借不用還」(張 孟莉,2008)。聽聞如此訊息,研究者除心有不平,更心想能否找到綜合活動學 習領域擺脫「藝能科」的證明?於是希望探究關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有哪些 為本領域常用的教學方法,而又是用哪些教學方法達成教學目標?這單純念頭即 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因前述研究動機,本研究藉探討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按不同教學活 動或目標所進行的教學法,以瞭解是否具常用通則。透過研究分析教師於綜合活 動學習領域常使用的教學法,希望進一步釐清教育現場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 師,教學方法上所遭遇之困難,並期望研究結果能助益於教育行政機關於師資培 育端時,能先行加強;學校行政單位能從中瞭解,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於學校 教學時,所需協助與支持。研究者並希望能找到未來教學,教學方法之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四:

一、調查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進行教學時,常使用之教學方法。

二、探討不同背景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在理解、選擇、使用教學方法上

的差異情形。

三、檢視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遭遇的困難和問題。

四、探究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所需協助或支援資源。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為了達成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有四,分述於下:

壹、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於實施教學法時之使用情形為何?

一、使用這些教學方法的原因?

二、哪些教學方法最常使用?

三、使用這些教學方法時,相對應能達成的能力指標為何?

貳、不同背景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使用教學方法之差異情形為何?

參、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時,於教學方法遭遇哪些困難?

肆、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時,於教學方法需要哪些協助或支援的 資源?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本研究中所指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教育部於 2008 年 5 月 23 日台國

(二)字第 0970082874B 號令所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

規畫的七大學習領域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不同於前次 92 課綱中明確指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綜合」是指萬事 萬物中自然涵融的各類知識,「活動」是指兼具心智與行為運作的活動,一個人 對所知的萬事萬物要產生更深入的認識,需透過實踐、體驗與省思,建構內化的 意義。97 課綱修正為「善用知識統整與協同教學,引導學習者透過體驗、省思 與實踐的心智及行為運作活動,建構內化意義與涵養利他情懷,提升其自我發 展、生活經營、社會參與、保護自我與環境的生活實踐能力。」

其範圍「包含各項能夠引導學習者進行體驗、省思與實踐,並能驗證與應用 所知的活動,包括符合綜合活動理念之輔導活動、童軍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 動、服務學習活動,以及需要跨越學習領域聯絡合作的學習活動。」

本研究為更聚焦研究範圍,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視為國民中學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課程之家政、童軍、輔導三個學科。

貳、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

本研究所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係指領有「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 領域家政專長」、「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童軍專長」或「國民中學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輔導活動專長」證書之教師,亦包含持有舊課程「家政」、「童軍教育」

或「輔導活動」證書之教師。

參、教學策略

一般而言,「策略」(strategy)指「策略方案」,有學者認為其涉及眾多「教」

和「學」的活動 (Dick & Carey, 2011)。然在本研究中,「教學策略」係指以研究 對象於調查問卷所填答勾選的「教學方法」。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中,各家出 版社所規畫之課程,常以主題式課程由數個單元組成,單元下又再細分為數個活 動。因為如此課程規畫特性,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所使用之教學法,可能會比 其他科目如國文、英文等學科,除了教師直接講述外,因不同主題、不同單元和 不同活動有更多各式教學方法,以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研究者特別想找出綜合 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其教學時所使用之方法是否有獨特之處,可作為因應策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