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隨著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網路世界打破國界的藩籬,國際關係日益 密切且交流頻繁,地球村已是目前世界的生活常態,由於外在大環境的變 遷,多元文化素養是當代人們所需必備。本研究以國民小學七大學習領域 中的藝術與人文領域作為媒介,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融入多元文化音樂素材,

探討其實施成果。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第二節進一 步說明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針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 說明,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當今社會已邁入地球村的時代,文化的擴展、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訊息流通快速,形成全球性的社會關係與「天涯若比鄰」的現象,拉近國 與國之間的距離,台灣的社會脈動也隨著時代趨勢朝向多元化發展。多元 化可說是社會的一項特徵,現今世界各國均由多元族群組成,而台灣因社 會發展及地理環境等因素,跨文化異國通婚的家庭正在改變人口的組成,

台灣未來社會的族群組成,在漢人與原住民以外,將會再加上來自東南亞 的族群人口,台灣必須面對一個多族種社會的來臨。

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已達四十七萬餘人,人數直 逼原住民人口,除人數快速累積外,更創造為數眾多的「新台灣之子」,

依據內政部 102 年 4 月底止統計,我國新住民總人數為 47 萬 7,712 人,102 學年度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計 20 萬 3,346 人,其中就讀國小者有 16 萬 1,821 人,占國小學生總人數 11.8%。為因應此現象,政府在協助新 住民方面,我們除了放寬外籍人士歸化條件外,也推動了多項新住民生活 適應輔導計畫,內政部與教育部推動了「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期能藉 由跨部會與跨區域的合作,提供完整之文教生活輔導機制與單一窗口的全

2

方位服務(教育部,2012)。

教育部在九年一貫總綱,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的基本能力中及提到此 觀念: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瞭解與欣賞本國及世界各地歷史文化,

並體認世界為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教育 部,2008);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在其課程目標裡,針對審美與理解此面 向的解釋,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與鑑賞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值、風格 及其文化脈絡,並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教育部,2008)。由此 可見,將多元文化議題融入教學中是必然趨勢,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 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是現代教師應具備的觀念。

音樂教育既屬教育之一部份,理當不能自外與於此世界教育發展潮流。

由於音樂是人類文化發展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透過多元文化的音樂學習,

認識世界各民族的音樂特色與文化,亦是現今世界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趨 勢(徐麗紗,1998)。Volk(2004)提出,音樂屬於文化的一部份,若教師 在教導音樂時,能重視歌曲的人文部分,將使音樂教學成為教導多元文化 的最大利器,可見將多元文化素材融入音樂課程是不可忽視的部分。而臺 灣因其特有之地理環境,使得其人口組織由多種族群所構成,故多元文化 之形成由來已久,因此在實施音樂教育之時,有必要強調多元文化之內涵,

由學科技能的培養拓展提升至社會文化教育的層面(Campbell, 2002),以 拓展學生的視野。

研究者在實習期間,發現國小音樂欣賞課程常常僅是播音樂或影片帶 過,欣賞的層次僅限於表面的感覺層面,很少到達情感層面,甚至知覺與 創作的理論層面,獲得心靈及認知上的提升;代課期間,有感於社會大環 境的改變,學生的組成背景漸趨多元化,雖然九年一貫課程指標中強調了 多元文化素養的重要,藝術與人文領域中也訂定了相關指標,國小課本之 教學素材內容卻未即時跟上調整,而老師們往往依照課本內容進行教學,

使得學生所學音樂知識無法有效連結生活經驗,因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

3

站在教育的立場,「學習」本身應該就是一種樂趣,也就等於是「休閒」

的一部份,因此音樂欣賞教學內容應與「生活」有所關聯(國立台灣藝術 教育館,2000)。

綜合以上敘述,激發研究者研究動機,想深入探討多元文化音樂融入 音樂欣賞課程中的教學實施。本研究擬以國小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希 望能透過多元文化音樂融入欣賞教學的課程設計,藉以了解合適的教學策 略及素材,探究課程實施可行性。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敘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多元文化音樂應 用於音樂欣賞的教學現況。藉由與同科教師採行動研究,教學人員即為研 究者,另一位教師負責音樂欣賞課堂中的觀察與建議,歸納整理實際教學 問題,作為未來以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的研究與實務之參考。

本研究目的有三:

一、 探討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學生之音樂欣賞實施內容。

二、 探討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欣賞教學之困難與因 應策略。

三、 了解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後學生的學習成果。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 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之實施內容為何?

二、 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欣賞教學之困難與因應策 略為何?

三、 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後學生的學習成果?

4

(一) 多元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素材之學習 成果為何?

(二) 多元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元素之學習 成果為何?

(三) 多元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之介入方式對國小三年級學生學習 成果為何?

(四) 多元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多元文化知 識之學習成果為何?

(五) 多元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多元文化態 度之學習成果為何?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多元文化音樂(multicultural music)

多元文化音樂指世界上豐富且多樣化的音樂,雖源自不同的體系,但 具有相同的地位,亦具有一樣重要的價值(Volk, 2004)。其除了音樂本身 的欣賞外,背後的文化背景內涵也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多元文化音樂的重 視並帶入課堂中,源於美國學生在傳統音樂課程中無法認識自己的文化,

於是將過去強調以西洋古典音樂為主的音樂教育內容,轉而對國內多種族 背景的音樂素材使用。其意在經由多元文化音樂的教學,傳遞不同文化資 訊,認識各種文化內涵,進而增進人類社會中文明的溝通與理解(姚世澤,

2003)。

本研究所指的多元文化音樂是指以不同族群為選材依據,加入相關音 樂與文化資訊,選取五首不同的歌曲和器樂曲設計教學內容,配合曲目擬 定適宜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活動。所選用的音樂如下:台灣 閩南語民謠〈豆花〉,韓國民謠〈阿里郎〉,日本民謠〈桜・さくら〉,墨

5

西哥民俗舞蹈〈La Raspa〉,及台灣阿美族童謠〈捕魚歌〉。共五首歌曲。

二、 音樂欣賞教學(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生活上參與音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音樂欣賞。Reimer(2001)曾提出 音樂欣賞是音樂藝術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音樂教育的環節中,

音樂欣賞亦具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歌唱之前,通常是先聆賞到一首動人的 歌曲,引起學習動機,通過學習的過程,理解歌詞、歌曲、歌唱技巧等,

一邊靠著理解、欣賞不斷改進表現,同時也提升了欣賞能力(范儉民,1990)。 美國作曲家柯普蘭(1993)在他的著作「怎樣欣賞音樂」中提到,欣賞可 以從投入的深度分為三個層次:從音樂的感覺面來聽、從音樂的感情面來 聽、從音樂的理論面來聽。由學者定義中可發現,論及「欣賞」兩字,則 必須包含「探究」的成份在裡面,與一般單純「聽音樂」有很大的差異。

本研究中「音樂欣賞」是指在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中,融入多元文化 音樂於音樂欣賞教學,教師依據教學素材、課程內容及學生程度考量因素,

使用適宜的教學策略,例如律動結合音樂欣賞、比較欣賞法、主題欣賞法 等方式,引導學生聆聽音樂。

三、 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

當學習者在學習或訓練後。其學習或訓練效果顯現之實際行為表現稱 為學習成果(張春興,2005)。本研究所指的學習成果為研究對象在接受 多元文化音樂欣賞教學後的學習成果,其學習成果包含音樂素材、音樂元 素、介入方式、多元文化知識及多元文化態度。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是以多元文化音樂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研究者本 身即為教學者。由於行動研究目的是解決教學現場所遇問題,其結果無法 推論至其他班級,因此研究結果僅提供未來從事多元文化音樂教學之研究

6

者參考。以下分別敘述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採取單一研究現場,主要研究對象為喜樂國小(化名)三年甲 班的學生,全班共十八人。基於多元文化音樂課程之規劃,並配合班級音 樂課之原訂時間,本研究之教學時間自一零二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共計 十週,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學。

此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為教學者,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欣賞教學設計 與實施,因此研究結果僅供類似研究場域參考。研究者進行多元文化音樂

此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為教學者,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欣賞教學設計 與實施,因此研究結果僅供類似研究場域參考。研究者進行多元文化音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