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資訊和知識已像核融合一樣的成為我們這時代的競爭利器。企業為能在快 速變動的環境中,獲得較佳的競爭地位,必須審慎且積極的創造與管理企業本身 賴以生存的知識。未來的企業面臨了許多新世紀之挑戰,包括政府積極的加入世 界貿易組織、知識經濟時代之來臨、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知識量的暴增等。以 上的挑戰會讓企業瞭解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是企業在未來競爭所需擁有的必要條件。

透過有效的知識移轉能讓企業節省許多時間、成本與資源。且為因應全球 化時代的來臨,多國籍企業勢必要選擇適當的據點發展適當的業務,若能擬定適 當的知識移轉策略,能夠兼顧到時效性、正確性、安全性、成本等考量因素,將 多國籍企業的重要經營知識,順利在海外子公司間有效地移轉,便可讓海外的子 公司得以迅速的在各方面上軌道,縮短摸索的時間、降低嘗試錯誤所帶給企業的 傷害,提升整體海外子公司和多國籍企業母公司之效益。

傳統上,學者假設多國籍企業的所有權優勢是發展於總部,並透過技術移轉 應用於海外子公司(Dunning, 1981;Vernon, 1966)。但是,當子公司成長並且發 展其獨特的資源與能力時,多國籍企業總部將不再是多國籍企業競爭優勢的唯一 來源。跨國模式(Bartlett & Ghoshal, 1989),即反映出子公司在多國籍企業競爭力 上的關鍵角色。

以子公司為焦點的研究於近十餘年來,才逐漸成為研究多國籍企業的一個重 要領域,包括母子公司關係、子公司角色與策略、子公司網絡關係、子公司對地 主國經濟的影響,以及子公司資源與能力等方面的研究(Birkinshaw & Hood,

1998)。傳統的多國籍企業理論並未討論到子公司的議題,是因為其假設許多的 多國籍企業採用同一種方法管理所有的子公司,而非將其視為差異化的網絡,近 年來學者才注意到子公司扮演角色的差異性(Ghoshal & Nohria, 1989;Gupta &

Govindarajan, 1994;曾志弘, 民 90)。.

目前探討多國籍企業知識流的文獻相當有限。Gupta & Govindarajan (1991)

將 MNC 視為一個由不同子公司之間產品、資金與知識流動(knowledge flow)所交 織而成的網路(network),並依據知識的流入與流出程度為兩構面,將子公司所扮 演的策略角色劃分為:全球創新者、整合扮演者、執行者、與地區創新者 ; 邱 雅萍(民 90)發展多國籍企業子公司知識來源型態分類架構,建立知識來源型態影 響因素之理論模型,提出「知識來源決策階層模式」,認為進行知識取得決策時,

管理者的決策思考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此一決策應為階層模式 ; 陳創立(民 90) 針對高科技產業從建構到實施跨國知識移轉策略的實際情況作深入之個案分析 與比較,瞭解影響其建構與執行策略之因素,建構出適合高科技產業推動跨國知 識移轉之策略。

本研究對象為台灣飛利浦半導體廠,因為研究對象的母公司屬於皇家飛利 浦電子公司(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並未針對於不同MNC類型,分別探討子 公司知識流。本研究期望從純粹海外子公司的角度,來分析影響多國籍企業知識 流的因素,稍稍彌補國際企業管理在這方面的不足,同時也可以作為多國籍企業 經理人,落實跨國策略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多國籍企業知識流的因素及其相關 議題,針對台灣飛利浦半導體廠實施跨國知識移轉的實際情況作深入之個案研 究,瞭解影響其執行策略之因素,希望能建構出適合多國籍企業推動跨國知識移 轉之策略,使企業在擬定與執行其知識移轉策略能兼具理論與實務應用。本研究 的主要目的如下:

1. 了解多國籍企業如何建構跨國知識移轉策略

2. 了解多國籍企業海外子公司對跨國知識移轉的態度 3. 了解影響多國籍企業海外子公司跨國知識移轉的因素

4. 統整理論架構及實證分析,以提供多國籍企業建構與實施跨國知識移轉之參 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