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緒論

在文檔中 想像思考測驗的發展 (頁 11-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發展適用於高中生之想像思考評量工具,俾做為評估高 中、職學生想像認知能力發展之參考。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 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想像力遠比知識更來得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想像力則無限概括世界 的一切,不僅啟動文明進步,更是社會進化改革的源泉。」

Albert Einstein (何子樂,2003) 壹、想像力教育的重要性

由於全球快速變遷,人們必須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面對未來的 各種問題與挑戰。許多研究者和實務者皆認為創造力 (creativity) 為各項工作領 域的核心能力 (Chermahini & Hommel, 2010; Shalley, Zhou, & Oldham, 2004),而 想像力 (imagination) 為創造發明的根本 (White, 1990)。因為想像力扮演著創造 活動的催化劑,因此,其為文化和科學生活演化的必要動力 (Lindqvist, 2003)。

調查發現,89%的人認為想像力思考 (imaginative thinking) 對於 21 世紀全 球化的經濟創新的成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各國均努力推動想像力培育的 計畫 (Imagine Nation, 2008)。例如:英國的創意伙伴(Creative Partnership)計畫,

該計畫認為在 21 世紀成功所必備的九項技能之一即為想像力與創意。為培育這 些技能,該計畫期望教師有能力重新詮釋課程,也負責尋找伙伴學校、連結伙伴 學校、提供良師典範、監控品質、排除障礙、並為伙伴學校尋找創意代理人

(creative agent)(詹志禹、陳玉樺,2011)。此外,美國 MIT 所推行系列的 CMS 計畫 (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 Program),其目的在培育孩童擁有適應未來環 境與應變的能力。透過團隊互動合作過程中,習得適應未來需求的能力,並且激 發想像以增進創造性思維。而加拿大 Simon Fraser 大學的教育學院則於 2001 年

成立想像力教育研究中心(Imagin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Group, IERG),該機 構成立宗旨在於推行想像力促進方案並融入教師課程教學中 (邱發忠、陳學志、

林耀南,2011),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情感投入與想像力,以達到深度學習以 便擁有面對未來世界挑戰的能力。他們認為「想像力教育」就是讓老師在教學時 發揮想像力,也讓學生在學習時發揮想像力,這樣可以促使課程中的知識變得更 鮮活、生動而且有意義,因而提升教育成效(Simon Fraser University)(賴美辰,

2011)。Gharabaghi (2008)則認為可以透過想像以創造出更適切的方案來解決所 面對的問題,或在以科技導向的環境下具體實踐想像力於設計歷程中(Hansen &

Kozel, 2007)。由此可見,世界各國正積極透過多元的教育方式,為提升學習者

3

單一正確的定義方式 (Finke, Ward, & Smith, 1992),而且有關想像力機制的研究 之文獻甚少,實有必要針對想像力的機制和評量進行探究 (邱發忠等人,2011)。

因此,研究者檢視目前想像力評量研究的情形,發現不論是國內或國外,想 像力的測驗工具均嚴重不足。以國外而言,在想像認知方面的評量工具,多數研 究者傾向採用任務設計進行探究影響想像的歷程運作,這類型研究主要以 Ward 以及其同僚所進行的系列研究為主(Ward, 1994; Ward, Patterson & Sifonis, 2004;

Ward & Wickes, 2009)。例如「Ward (1994) 動物作業 ( the Ward “animal task”)」

及 Finke ( 1990 )「創造想像作業 (the Creative Imagery Task)」;另外,也有研究 者嘗試以心理計量方式量測個體的想像力,例如,「創造想像力測驗(Test of Creative Imagination, TCI)」(Karwowski, 2008)、「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

(TCAM)」(張世彗修訂,2006)。但此二類的評量工具多僅限於評估想像力 驗(Imagination Test of Concept Combination, ITCC)」、陳繼成 (2011) 編製之設 計類科大學生想像力測驗、「促發想像之環境因素的評測工具」(梁朝雲、許育齡、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編製想像思考測驗。

二、檢驗想像思考測驗的信、效度。

貳、 待答問題

依據以上研究目的,臚列待答問題如下:

一、想像思考測驗的內涵與評量方法為何?

二、想像思考測驗的評量規準為何?

5

在文檔中 想像思考測驗的發展 (頁 11-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