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經濟成長是各國政府所追求的目標之一,而如何達成這個目標,是每個經濟 學者所共同面臨的問題之一,從古典理論的發展,凱因斯學派,新古典理論,新 凱因斯學派,Solow 的經濟成長模型,內生性成長模型,一直到 2004 年諾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 Prescott 所提出的實質景氣循環,各式各樣的理論不斷的互相激辯,

都是為了解釋經濟成長的因素,當一個理論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便會促進新的 理論的發展,以此來解決問題,無論是強調政府干預市場,亦或是政府不干預,

皆有其道理,在經濟成長這個議題上,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是無論從各個理論,

學派來看,如何能夠使一國的經濟成長,人力資本或許可以給予我們一個解釋,

各國期望培養出具有競爭力的國民,希望藉此達到長期經濟成長的目的,而教育 支出就是一個重要的政策手段,政府希望藉由教育支出來提高國家的人力資本存 量,進而達到長期經濟成長的目的,在這觀念中,各國的經濟學者已經提出了各 種不同的理論和實證來探討分析,於是產生了這個問題,以台灣為例,究竟提升 政府教育支出,是否可以提高我國的人力資本呢?

就我國政府教育支出歷年變動情形,我國政府教育經費預算占 GDP 比率在 民國 97 年以前逐年降低1。不過,民國 97 年政黨輪替之後,根據教育部統計資 料顯示,該比率已提升至 4.29%,而民國 100 年,政府辦理高中職教育優質化,

推動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和提升大學教學研究品質與國際競爭力,民國 100 年中 央政府總預算案教育經費編列了 2,373 億元,與前年相比成長 3.2%,這些經費

11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這幾年來,一直受到大環境體系的影響,自歐債爆發、美國實施量化寬 鬆政策以來,因為總體環境的不景氣,導致到許多總體面的指標不斷惡化,從失 業率、薪資水準、到我國的經濟成長率,都顯示了我國的經濟體系的蕭條,甚至 以前很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4之稱,也不再風光了,而政府也絞盡腦汁的在找 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像這一、兩年不斷的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組織,試著提升 我國商品在他國的競爭力,和中國大陸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服務貿易協定,而 這些政策真的能對於台灣有長期經濟發展的優勢嗎?可能要經過時間才能證明,

我們的未來正不斷的受到挑戰。

長遠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夠成長,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不過最直接 的影響到一國的經濟,除了實體資本以外,就是人力資本,這也是近幾年來各國 專家學者不斷的研究的部分,對於人力資本的優質化,就顯得是一個很值得關注 議題,在這個議題上,教育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每個國家都重視培養國民知 識技能的提升,以期望提高國民素質、增進經濟成長。

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本呢? 「人力資本」是指存在於人體之中的具有經濟價值 的知識、技能和健康狀況等要素。在 20 世紀,美國經濟學家 Schultz 和 Becker 首先創立了比較完整的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有兩個核心概念,第一,在 經濟成長的過程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於實體資本的作用;第二,人力資本的核 心是提高人口質量,而教育投資就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部分。

4亞洲四小龍(Four Asian Tigers)是指自 1970 年代起經濟迅速發展的四個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的經濟體:韓國、臺灣、香港及新加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我國近年來也效法各國,不斷的增加政府在教育的支出,從邁向頂尖大學5 計畫的五年五百億,和民國 103 年開始將國民義務教育從九年國教增加成十二年,

更是增加了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政府希望可以藉此提高我國國民生活水準和經 濟成長,不過教育支出必須和國防、社會福利、醫療、經濟發展的支出競爭預算,

預期在教育支出增長有限,而且政府的教育支出對於實際人力資本的影響也是受 到挑戰的。

台灣政府的教育支出,經由優化人力資本,是否對於經濟成長有貢獻,政府 教育支出是否影響其結果,本文將利用各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公私立高中升公立 大學日間部比例,來研究台灣的結果。

第三節 研究的假說與問題

本文研究的假說是認為政府的教育支出對於人力資本有正向的影響,而影響 的大小則是我們所注重的,利用長期追蹤數據模型分析,來建構出其對於人力資 本的影響,觀察其係數的大小,而關鍵的人力資本變數,無論在經濟理論裡或是 現實社會狀況,人是會流動的,也就是人力資本會流動,以台灣為例,年輕的、

具有勞動力的人都紛紛往台北、高雄等都會區移動,因此,以各地的政府教育支 出投資,不一定會充分顯示在各地勞動力的表現上,本研究以各縣市公私立高中 生升公立大學的比例當作衡量的變數,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地方政府教育投 入可以很明確顯示,投入是充分的運用到各地的義務教育支出上,從各地的國小、

國中、高中,多年來人力資本的累積,其人力資本表現可以由各縣市公私立高中

5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是中華民國教育部為了提升國內研究水準、建設世界級的頂尖大學,給予 重點大學經費補助之計畫。因本計畫以五年為一期,每期撥款 500 億元新臺幣,故常被稱作「五 年五百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生升公立大學的比例當作衡量變數,第二,以高中階段而言,即使有人的流動,

但是該流動卻是很細微的,並不會對研究造成過大的影響。

當政府的教育支出增加時,對人力資本影響的程度,也就是對公私立高中上 公立大學比例的影響因素,考慮了四種不同的特性,包含學生特性、學校特性、

父母特性和教育環境特性,而地方政府對於教育支出的比例,為本研究所主要探 討的對象,並以此來解釋教育支出對於人力資本是否有顯著的影響,最後以公立 高中上公立大學比例為被解釋變數,運用四種特性加以解釋,研究政府教育支出 對於人力資本的關係。

根據我國的「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三條,中央及直轄市、縣(市)政 府(以下簡稱各級政府)應於國家財政能力範圍內,充實、保障並致力推動全國 教育經費之穩定成長。各級政府教育經費預算合計應不低於該年度預算籌編時之 前三年度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之百分之二十二點五,可以知道地方政府當年的教 育經費會受到前三年教育經費的影響,不能低於前三年決算平均值的百分之二十 二點五,因此在模型的設計上,必須考量到前一期的影響。

本文文章架構如下:第一章為前言,敘述研究的動機、假說與問題;第二章 為文獻回顧,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教育支出對於人力資本的影響、人力資本對 於經濟成長的影響、教育支出對於經濟成長的影響和影響教育表現之因素;第三 章為實證模型的建立,說明本文所採用的實證模型與研究方法;第四章為資料來 源與變數說明,解釋估計的變數和敘述統計;第五章為實證結果,藉由實證的結 果來驗證本文的論點;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