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大學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制中國音樂學系,於高中三年

級指揮法課程中首次接觸、閱讀並指揮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當時雖僅以片段

做為教材,卻已使研究者對於指揮這專業產生極大興趣,學習過程中對於背景、樂

曲分析反覆閱覽、練習中更增加自身對於音樂全面的思考、敏銳性,進入指揮研究

所後第一首交響作品則為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無獨有偶接續了研究者對於貝

多芬交響曲學習時序,爾後也陸續接觸了其餘如第三、四、五、七號交響曲等作品,

此些時間除課程中雙鋼琴的練習外,與樂團、室內樂排練中也漸漸領悟樂譜中獨到

配器所造成的效果,以及指揮、排練技術、風格掌握的精進,學習過程屢次查詢資

料時發覺關相較於其他交響作品,《第八號交響曲》的各項研究、論文著作屈指可

數,於國家圖書館中的碩士論文著作僅有2005 年曾膺安撰寫的「貝多芬《第八號

交響曲》指揮詮釋」以及2011 年蔡文馨撰寫的「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指揮研

究」之兩本論文,因此萌生撰寫有關此一作品為題的論文,藉由瞭解創作背景及樂

曲分析來探究其中對於指揮者擊拍拍型之選擇,並詳述研究者於本作品中所處理

2

之詮釋,暨希望能以此本論文為喜愛、計畫學習及演出此作品的愛樂者提供參考依

據。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 研究範圍

本論文第二章第一節部分就貝多芬生平、維也納生活時期之背景對於創作的

影響進行概述,第三至五節處則將九首交響曲作品進行統整,並概述各交響曲的創

作背景、特色以及題獻原因、《第八號》創作背景進行探究。第三章則將重點轉入

樂譜上的理解、分析,深入剖析曲式結構及段落、調性、樂句、動機。第四章「指

揮詮釋」除藉由實際排練與個人註記所得出之情況,來傳達研究者於樂曲詮釋進行

論述外,也深入論述指揮技術、擊拍拍型對於各樂章之應用探究。第五章為此論文

全篇章內容總結。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的蒐集

1. 中西文專書、期刊、學術著作

查閱相關音樂辭典及各類貝多芬傳記專書、書信集,並參閱交響曲配

器、曲式分析、管弦樂團發展、指揮詮釋等專書、期刊,對貝多芬生平、

作品創作歷程、心境進行文獻探討研究。

3

2. 樂譜資料

研究者使用了【Bärenreiter】、【Breitkopf & Härtel】、【Editio

Musica Budapest】等版本進行比對、研究,音樂會則選用

研究者選用【Breitkopf & Härtel】版本編配樂譜為鋼琴用譜,於樂團

排練前兩週開始進行與雙鋼琴練習,初步實踐總譜閱讀後的想法、詮釋,

此一準備讓研究者利於掌握樂曲架構、配器、調性,於樂團排練期間能迅

速掌握排練步驟、效率。

2. 弦樂弓法編寫

研究者於首次排練前皆與樂團首席進行討論,並參考了紐約愛樂交

響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1線上館藏樂譜資料,最後於實際排練

過程中再進行微幅調整,以達到最符合樂曲的演奏、句法詮釋。

1 New York Philharmonic, Digital Archive.

https://archives.nyphil.org/index.php/search?search-type=singleFilter&search-text=beethoven+symphony+no.+8&doctype=printedMusic(accessed October 10, 2019).

4

2 韋伯《魔彈射手》序曲(Carl Maria von Weber. Der Freischütz Overture, J. 277),莫札特

《第三十三號交響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ymphony No. 33 in B-flat major, K. 319),貝 多芬《第八號交響曲》(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3 研究者每節排練約為 2.5-3 小時。

5

並再次確認各樂章速度、延長記號的不同、長度,及各主題樂句的銜接、

力度表情的幅度,並無將全曲完整演奏完的規劃,藉此保存樂手體力、集

中力。

6. 正式演出

演出當下指揮、樂手相對於排練更加專注,整體狀態更勝以往,樂團

皆能敏銳反映指揮手勢上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力度表情、對話性質旋律線

條更為清晰,唯第四樂章研究者採用的速度稍快於前一天的演出,樂手仍

不甚習慣而導致樂章開頭速度上的不肯定,也或許因為連續兩天演出的

原因,第三樂章開始管樂的音準已經有些微偏離,第四樂章時弦樂的演奏

也顯吃力。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