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壹、研究背景

1980 年以後,非典型工作型態的使用逐漸受到重視,此一名詞所包含的型 態隨著各學者研究的定義而有所不同。然而總不外乎常見的幾種:部分工時工作

(part-time work),臨時工(temporary work),人力派遣(dispatching labor),

自我僱用(self-employment),業務外包(contracting out),家內勞動(home-based work)等1。非典型工作的興起,和產業結構轉向服務業發展的變遷、經濟不景 氣所導致的失業問題,以及年輕世代的價值觀改變等因素皆息息相關2

受到美國次級房貸等影響,2008 年9 月發生的全球金融風暴,對世界各國 的經濟、就業情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

3 月14 日出版的當期封面,標題是「工作危機—怎麼辦」(The jobs crisis - And what to do about it),依據它的報導,世界經濟衰退的下一個階段,就是全球工 作危機(a global jobs crisis),工作危機不是一個短期可以解決的問題,很多舊 工作不會再復返,勞工必須轉向一些新的職業3

隨著國際景氣逐漸復甦,許多國家的企業以臨時人員取代正職員工的趨勢愈 加明顯。國內也出現類似情況,行政院主計處最近調查發現,去年臨時工作含派 遣人員人數首度超過五十萬;隱藏數字更高,估計達百萬。臨時性工作人數逆勢 增加,是因景氣仍不明朗,企業多半不願聘用正式員工增加用人成本,雖美化了 失業率數字,卻隱藏許多堪憂問題4,例如工時縮減或失業、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社會不平等擴大、薪資兩極化、工作上的不穩定性、黯淡的職涯前

1 Kalleberg, Arne L., (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 Part-time,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1): 341-365.;Polivka, Anne E., 1996, “Profile of Contingent Workers.” Monthly Labor Review 119(10):10-21.

2 鄭凱文、李碧涵(2010),<臺灣青年非典型就業之探索性研究:飛特族(Freeters)與蘇活族 (SOHO)之個案分析>,台北:《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 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社會發展 指標及時空人口學研究聯合學術研討會》。

3 <The jobs crisis>,<Where jobs disappear>(2009), 《The Economist》, March 14th.20th , p.11;

pp.63-65.

4 苦勞網:「可拋式勞力時代的隱憂」,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575 ,最後瀏覽日期:

2011/1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景,乃至於社會安全體系適用的困難或限制等不利影響等5

可資確定的是:對於幾乎所有的非典型勞動者而言,享有企業職場上的在 職教育進修訓練機會,完全是緣木求魚。就非典型勞工而言,經常陷入一惡性 循環:一方面工作職場不提供其在職進修機會,逼使其必須以自己的資力去尋 求,而另一方面,非典型勞動者原本即較差的經濟狀況,會間接使其望而卻步,

而在所謂的知識經濟社會中,如此之缺乏在職進修訓練,將使非典型勞動者更 加難以自我提升,難以脫離「無在職進修訓練機會-需靠自己資力為之-資力與 收入不佳,難以支援進修訓練」的惡性循環之中6

貳、研究動機

我國對於非典型勞動之研究大都著墨在人力資源、成本、工作效益、工作態 度、工作心理與我國派遣勞動法制化之必要性等等的相關議題,甚少對於非典型 勞動之職業訓練做專章研究。而2008年發生的全球性金融海嘯使失業率從2008 年10 月的4.37%,至2009 年8 月甚至飆升到歷史新高的6.13%。非典型就業人 數也處於直線上升之狀態,根 據 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運用調查統 計 顯 示,台 灣「 非 典 型 就 業 人 口 」在 2009年 已 高 達 68.7萬 人,佔全體受僱員工6.71%,

比 2008年 增 加 3.7萬 人。在 這 些 數 據 的 背 後,除 了 顯 現 出 僱 用 不 安 定 的 問 題 之 外,這 些 非 典 型 就 業 工 作 者 對 於 國 家 的 職 業 訓 練 體 系 也 是 一 大 挑 戰 , 其中不乏初次尋職踏入職場之青年、因非自願性失業而不得不選擇從事部分工時

5 李碧涵(2002),〈勞動體制的發展:全球化下的挑戰與改革〉,《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第六卷第一期,頁 185-219。

林佳和(2011),<勞動彈性化的社會衝擊 – 以非典型勞動為例>,台灣思想坦克論壇 20:「就 業導向的經濟新思維:產業的永續發展與就業」: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page/chinese_attachment_4/2049/0522.pdf ,最後瀏覽日期:

2011/10/10。

6 林佳和(2011),<勞動彈性化的社會衝擊 – 以非典型勞動為例>,台灣思想坦克論壇 20:

「就業導向的經濟新思維:產業的永續發展與就業」: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page/chinese_attachment_4/2049/0522.pdf ,最後瀏覽日期:

2011/1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等短時勞動的兼差性工作,或者是企業主為了節省僱用成本而選擇增加派遣勞動 的使用等。而這些非典型勞動者因 為 其 特 殊 就 業 形 態 , 普遍存在訓練機會缺 乏的問題,以至於使得某些勞工無法找到長期、穩定的工作。綜上所述,我國非 典型勞動人力的使用,有越來越蓬勃發展的趨勢,在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整合性職 業訓練政策與法律規範的保障。

反觀鄰國日本,其非典型勞動發展歷程久遠,也有完備的部分工時及派遣勞 動相關法制,日本政府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從2008年8月至隔年4月間數次 提出因應對策。在勞工僱用對策上,統合各項促進就業措施,以擴大適用對象及 提高補助金額為主要策略,實施重點包括「擴充僱用調整補助金」、「協助再就業 及能力開發對策」等五大面向,而上述的適用對象除了典型勞動者,也包括了非 典型勞動者。僱用調整補助金制度主要係針對因經濟理由,不得不縮小事業活動、

休業、教育訓練或進行派赴的事業主,提供休業津貼(薪資補貼)及教育訓練補助 費,以預防失業。同時,日本政府亦鼓勵事業主實施教育訓練(提供職涯形成促 進補助金)、促進在職勞工自我學習發展(辦理教育訓練給付制度),以及協助人 力資本較為薄弱的勞工累積勞動履歷(辦理工作卡制度),以致力提升人力資本7。 有 鑑 於 鄰 近 國 家 日 本 不 論 在 僱 用 安 定 以 及 非 典 型 就 業 相 關 立 法 上,皆 有 長 時 間 的 發 展 , 因 此 成 為 本 研 究 開 始 的 契 機 。

參 、 研 究 目 的

面 對 勞 動 彈 性 化 的 潮 流 以 及 金 融 風 暴 的 威 脅,非 典 型 就 業 者 人 數 不 斷 攀 升 之 下,非 典 型 勞 動 者 面 臨 的 失 業 風 險 比 典 型 勞 動 者 大 的 許 多,職 業 訓 練 係 解 決 失 業 問 題 的 根 本 手 段,因此如何保障從事非典型工作的勞工就 業安全、提供適當之職業訓練提升其專業技能,使其能與正職勞工獲得同樣或不

7 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9),<日本就業政策及補助金制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相上下的最起碼待遇,應該是政府主管機關刻不容緩之問題

本研究旨在瞭解日本 2008 年就業狀況及因應金融海嘯促進企業穩定僱用 所推動之僱用安定、僱用保險給付及職業能力開發制度等就業促進措施、執行 作法及績效等有關非典型勞動者職業訓練,及維持其僱用安定的相關政策措施,

希望能夠透過日本的政策及相關法規範,提供我國政府未來在研擬非典型勞動 職業訓練相關政策的方向,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目 的 如 下 :

( 一 ) 透 過 文 獻 資 料 的 匯 整 , 了 解 日 本 非 典 型 就 業 現 況 以 及 日 本 政 府 對 非 典 型 就 業 所 採 取 的 態 度 、 政 策 方 向 和 相 關 立 法 等 , 從 中 分 析 出 非 典 型 就 業 對 整 體 國 民 就 業 帶 來 的 優 劣 影 響 。

( 二 ) 探 討 日 本 政 府 是 否 有 針 對 非 典 型 就 業 特 別 設 立 的 僱 用 安 定 政 策 , 以 及 實 施 成 效 為 何 , 借 以 與 本 研 究 題 目 來 相 互 印 證 。

( 三 ) 從日本非典型就業者和民間企業訓練的文獻以及社會現象,進一步分析 日本現行職業訓練政策對於企業訓練之補助的成效及補助金額是否能夠激 勵企業增加對非典型勞動者的職業訓練,使其成為企業內的正式員工。

( 四 ) 日本政府針對非典型勞動者提供的職業訓練政策與一般失業者之職業 訓練內容有無不同?在全球性金融海嘯引起的大量失業潮時,職業訓練政策 的適用對象是否以一般的典型勞動失業者優先提供?抑或是非典型勞動者 與一般的失業者之職業訓練併行提供?

( 五 ) 利用日本的經驗以及啟發,歸納出可以應用於我國的相關政策以及措施,

希望能為補強我國在非典型就業方面缺失的僱用安定以及職業訓練政策,並 提出個人建議以及看法。

肆、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在第二章文獻回顧的部分,有關非典型就業與職業訓練之文獻,本研究將 蒐集國內學術論文、期刊及官方出版之相關刊物;同時將針對國外學者之見解 與研究報告、期刊等相關論述,以了解非典型勞動及職業訓練相關理論。

在第三章我國派遣勞動職業企業訓練現況的部分,有鑑於我國政府統計乃 晚近幾年才開始對於派遣勞動進行調查,故本研究透過先前多數學者之論文,

對於派遣勞動者企業訓練的情形近行文獻蒐集分析法進行相關討論。

在第四章日本非典型勞動職業訓練法制及現況的部分,本研究將透過各種 文獻研究中來了解日本相關之規範以及現況,以作為本論文研究之依據,並且 進行系統性的完整歸納與分析,以求能從相互驗證之研究資料中,對於日本在 非典型就業職業訓練方面的概念、運作模式及公共訓練其企業訓練得的發展現 況有更進一步的發現。

二、次級資料分析法(Secondary Qualitative Study)

在本研究第三章我國非典型僱用型態發展現況的部分是透過行政院主計處 所做的調查報告進行數據分析;工作貧窮人數則是透過行政院主計處 2004-2009 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的資料進行分析;此外,在非典型勞動的企業訓練發 展現況部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1 年完成之「勞動派遣營業營運狀況調查 報告」中,針對派遣人員接受教育訓練之機會,做有系統之統計分析歸納,以 及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1 年部分工時勞工就業實況調查」統計報告對部

在本研究第三章我國非典型僱用型態發展現況的部分是透過行政院主計處 所做的調查報告進行數據分析;工作貧窮人數則是透過行政院主計處 2004-2009 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的資料進行分析;此外,在非典型勞動的企業訓練發 展現況部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1 年完成之「勞動派遣營業營運狀況調查 報告」中,針對派遣人員接受教育訓練之機會,做有系統之統計分析歸納,以 及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1 年部分工時勞工就業實況調查」統計報告對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