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西元 1945 年,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日本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 戰敗國。隨即而來的是,金融機構的崩潰與惡性通貨膨脹。在和平新憲法 與道奇經濟重建計畫(Dodge Line)下,開始日本經濟的快速復甦。日本於 1952 年 8 月加入 IMF,代表其貨幣政策與金融制度正式趕上世界金融趨勢 的潮流。而 50 年代末期,為了滿足經濟成長所帶來的貨幣需求增加,開 始進行「系列金融」政策,以大型的銀行集團(如三井銀行、三菱銀行、

住友銀行、富士銀行及第一銀行等)來滿足企業融資與固定資本投資的需 求。60 年代,內閣通過「貿易、外匯自由化大綱」,1971 年匯率改為「浮 動匯率制」,1973 年資本正式自由化,1985 年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 家。此時日本經濟體驗了三十年史無前例的成長,但自 90 年代卻開始減 速,然而日本在亞洲和全球仍然保留相當的經濟實力。日本三十年的經濟 成長率,在 60 年代平均為 10%,70 年代平均為 5%,80 年代平均在 4%,

堪稱快速,但到了 90 年代成長明顯減緩,平均只有 1.7%。

台灣方面,1975 年對「銀行法」全盤修改,建立起專業銀行與信用

分工的經營結構,使貨幣市場能於隔年成立。1978 年廢除基本匯率規定

主,長期以來一直是爭論不斷的問題。在市場基礎的金融系統中(如美 國),市場機制在資金配置、運用及風險管理上提供一個有效率的金融服 務,如風險分擔中心,可提供市場一個平台介面,使大型投資案得以透過 不同的資金供給來源,讓風險分散而不會集中在某些特定單位上。許多分 析者認為市場機制以外的其他措施僅僅圖利於金融仲介機構,但是在政策 的形成過程中,這爭議點始終沒有被解決。而以銀行為基礎的考量上,認 為銀行在資金流通、資本配置、公司投資決策監督及避險管道的提供上,

扮演一個關鍵的領導角色。然而,在比較市場基礎與銀行基礎的金融系統 過程中,存在一個主要的盲點,研究者通常只把焦點放在經濟發展「目前」

程度雷同(如德國與美國)的國家,卻忽略比較經濟發展「目前」程度不同 然而其發展「過程」相類似的國家(如日本、台灣與中國)。因此本研究的 重點,欲在此點作著墨。又,許多的金融指標中,哪些指標應是最適合當 作比較的基礎呢?而金融結構又應如何被分類?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為發展一完整之分析模型,以探討中、日、台三國在歷 史上之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間是否存在一可靠、共同之金融發展模式。此 模型主要為計算及分析國家金融發展之金融深化指標與金融結構指標,並

從以上兩項指標中發展出一金融發展之綜合指標,並以此金融發展指標為 中、日、台三國作一歷史經驗之時間序列比較。本文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假設一:高所得之已開發國家,其「金融深化程度」,會比低所得之開發 中國家來得高。

假設二:開發中國家其金融結構會逐漸從「銀行基礎」演進至「市場基礎」。 假設三:一國之金融結構會受其國家的政令法規所影響。

1.3 研究結構與方法

本文所使用之資料分析模型是以林亭汝(2006)教授所發展之金融深 化與金融結構研究模型為主,在量的方面,以馬歇爾比率、通貨比率及貨 幣乘數來分析一國金融深化之程度;而在質的方面,則以金融市場之規 模、活動及效率來分析一國金融結構的狀態。

接著,並延伸分析「以銀行為主之金融結構」與「以市場為主之金融 結構」兩者間的異同。最後,總結出一個金融發展模型,以其為判斷國家 金融發展現況之衡量標準。

圖 1 為本文之分析模型結構圖

圖 1.分析模型結構圖

1.4 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文架構如下:除本章緒論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架 構,第四章為金融發展模型,第五章為資料分析與比較,第六章為各國政 策法令制度比較,第七章為結論。

圖 2 為本文之研究流程圖。

圖 2.研究流程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