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國內中山高速公路自民國67年完成通車後,即大幅縮短台灣地區西部走廊南 北時間距離。現行高速公路收費方式是以主線柵欄式(Mainline Barrier Type)收費 站對用路人以收取現金或回數票等人工方式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但由於近年來 高速公路交通量快速成長,車輛行至收費站前時常形成交通瓶頸。由於主線柵欄 式人工收費作業方式,車輛行近時必先減速,至收費亭停車繳費後再加速離去,

致其效率有先天上之限制,為追求更優質收費效率,我國乃積極發展電子收費系 統。根據研究指出利用電子收費(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系統能使傳統 人工收費車道容量由每小時通過600輛(找零車道)至900輛小型車(回數票車道)

增加為每車道容量達1,450輛至2,200輛小型車[中華電信公司研究所,民86年],容 量可提高約一倍,藉由結合電子、電腦與通訊等科技之自動化電子收費,並可達 到無須停車、無現金之收費服務。

有鑑於此,交通部乃開始著手推動電子收費系統,並且是我國近年來發展智 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的重要方向之一,自民國87年 11月起於國道第三號道路(北二高)之龍潭收費站與樹林收費站進行電子收費試 辦計畫,為台灣地區邁向公路智慧化之一大步。

台灣地區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之建設及營運即將實施,依規劃將以兩階 段轉換方式逐步推出,初期於現行收費站區幾何條件不變下,將部分人工收費 車道改成ETC 車道,為人工與電子收費方式並存之計次收費階段。然而採行計 次收費方式將發生短程旅次使用者,行駛高速公路卻無須付費,且收費站之間 的里程不盡相同,卻以同一費率計算之不公平現象。因此第二階段將改為全面 以自動化電子收費系統取代既有人工收費作業方式且為依里程計費之費率制 度,此為全面實施電子收費之計程收費階段。

然而,無論收費機制為計次電子收費方式或計程電子收費方式,用路人皆 須於個人車輛上裝設車內設備單元(On Board Unit, OBU),而用路人對於裝設車 內設備單元的意願與接受程度,將對電子收費系統成效有很大的影響。因此,

用路人對於車內設備單元之選擇行為特性為一相當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型車用路人對於車內設備單元的選擇行為特性,由於目 前國內尚未使用車內設備單元,故將使用敘述性偏好法與羅吉特模式為研究方 法。此外,除進行彈性分析與敏感度分析者外,並將研擬ETC 營運者行銷策略,

且評估行銷策略之預期實施效果,以提供有關當局與ETC 營運者作參考。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包含五點:

1.探討國內、外電子收費系統之發展。

2.調查分析影響用路人選擇裝設車內設備單元之重要影響因素。

3.針對小型車用路人進行問卷調查,並以離散選擇模式(Discrete Choice Model) 構建用路人對於車內設備單元之選擇行為模式。

4.依據所構建之選擇行為模式進行彈性分析與敏感度分析。

5.應用所構建模式進行方案研擬與評估。

1.3 研究範圍與對象

表1.1 為民國 80 年至民國 92 年高速公路之車輛分類統計表,其中小型車 佔總車輛數之百分比皆在75%以上。

鑑於台灣地區高速公路小型車交通量所佔比例,於各車種組成中是屬於最 高者,故小型車是未來實施ETC 時主要的成敗關鍵。因此,本研究的選擇行為 特性將以小型車用路人為對象。

表1.1 小型車佔總車輛百分比分析表

年份 小型車(輛) 客貨車(輛) 聯結車(輛) 合計(輛) 小型車佔總 車輛百分比 80 226,159,292 35,894,432 33,562,272 295,615,996 76.50%

81 230,006,083 49,132,718 23,169,694 302,308,495 76.08%

82 245,552,345 49,391,778 27,155,654 322,099,777 76.24%

83 269,779,368 49,964,388 30,937,583 350,681,339 76.93%

84 287,060,705 50,090,362 31,002,160 368,153,227 77.97%

85 298,457,249 51,909,202 30,520,063 380,886,514 78.56%

86 313,538,925 50,133,044 32,652,093 396,324,062 79.11%

87 331,629,688 50,054,717 32,565,448 414,249,853 80.06%

88 346,846,068 52,979,020 34,156,987 433,982,075 79.92%

89 365,321,033 54,289,832 34,200,214 453,811,079 80.50%

90 375,777,088 55,336,086 33,588,677 464,701,851 80.86%

91 395,709,620 55,804,880 34,382,771 485,897,271 81.44%

92 435,632,839 54,137,373 34,954,139 524,724,351 83.02%

資料來源:高速公路年報 1.4 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內容及進行步驟說明如下:

1.確立研究目的與範圍

首先確立本研究之問題、目的與範圍,作為下列各步驟之準則。

2.文獻回顧與評析

回顧與整理國內外電子收費系統發展情形、敘述性偏好法、羅吉特模式等 相關文獻。

3.車內設備單元選擇行為特性調查

透過電子收費相關文獻來進行第一階段購買車內設備單元重視因素問卷設 計,利用問卷來調查用路人購買車內設備單元所重視的因素。

利用第一階段的結果來設計第二階段的問卷。第二階段之問卷設計共分為 二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敘述性偏好,利用實驗設計法,由不同的屬性及水準值

組合成不同的情境,並由用路人評估各替選方案之屬性,且表達其對替選方案 之選擇意向,第二部分則為用路人的社會經濟資料。將問卷回收的資料加以整 理並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做為構建模式之基本資料。

4.構建用路人選擇行為模式

本研究旨在構建一可以描述小型車用路人對車內設備單元選擇行為之模 式。一般在面對多種替選方案時,均以多項羅吉特模式(MNL)來加以分析,由 於本研究車內設備單元選擇分別僅有購買OBU 與不購買 OBU(計次收費階段)

或是購買 OBU 與租用 OBU(計程收費階段)二種選擇,故所建立之選擇模式 均 為 二 元 羅 吉 特 模 式(Binary Logit Model) 。 模 式 參 數 的 校 估 將 採 用 LIMDEP[Greene, 1997]軟體,以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來進 行。

5.模式應用

透過車內設備單元選擇行為模式,進行相關因素之彈性分析與敏感度分 析,並研擬ETC 營運者之市場行銷策略。

6.結論與建議

綜合歸納本研究所獲得之主要結論與建議事項。

1.5 研究步驟與流程

根據以上研究內容,本論文主要進行步驟如圖1.1 之流程圖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