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憂鬱傾向的相關研究 一、年級與憂鬱傾向的關係

近年來臨床醫學提出,青少年憂鬱對其成人憂鬱之發生,具有預測作用之說 法,引發大家對於年齡與憂鬱傾向之間關係的注意。多項國外兒童及青少年的流 行病學研究結果一致指出,13歲之前的憂鬱疾患較為少見,但13歲後之累積發生 率大幅提高,在15歲至18歲之間達到高峰(Hankin et al., 1998; Oldehinkel et al., 1999; Steinhausen et al., 1998);國內方面,蔡婉珊(2008)以臺北市高中職學生 為研究對象發現,三年級學生的憂鬱程度較一年級及二年級學生為高,與林美李

(2003)、徐世傑(2003)、趙芳玫(2003)、郭靜靜(2004)、楊朝旭(2004)

等研究結果相符。而葉真秀(2004)研究台中縣市六所高中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

解釋風格與憂鬱程度的關係,其研究結果卻發現不同年齡與憂鬱程度並無顯著差 異,與陳玉芳(2006)以全國國中及高中職學生所進行的憂鬱程度研究結果一致。

李桂仙(2006)以高雄市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年級學生在憂鬱情緒達 顯著差異,卻是高一學生大於高二、高三學生,與陳玲玲(2008)對於全國高中

職學生所進行的研究結果相同。由於研究結果相當分歧,故研究者將針對不同年 級之高職學生,進行其憂鬱傾向之了解。

二、性別與憂鬱傾向的關係

西方的精神流行病學研究中,幾乎一致地指出女性憂鬱症患者的盛行率高於 男性,約為男性的兩倍(Lewinsohn, Clarke, Seeley, & Rohde, 1994);一項大規 模的跨國性研究也指出,不同文化之間亦存在類似的性別差異(引自楊浩然,

200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男女比例的差異是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才逐漸 確立(Allison, Roeger, Martin, & Keeves, 2001)。其實,在青春期之前,憂鬱症 之男女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沈詠萱、詹其峰、呂碧鴻,2003),那麼,究竟是 哪些因素,導致青少女在邁入青春期階段後的憂鬱傾向大幅提昇,也因而引發了 研究者探究的興趣。

從Petersen 等人(1993)、Lewinsohn 與Essau(2002)整理過去性別因素 在憂鬱上的影響均發現:青少女在面臨社會裡的權力與控制議題時,比起青少男 常居於弱勢,也常成為社會價值體系中的犧牲者;相較於男性多採分心或是行動 策略來處理情緒,女性對於情緒處理上則多反芻(rumination)和思考(reflect);

青少女比青少男更早進入青春期,也提早接受青春期變化所帶來的考驗,更容易 對身體有更多的負面意象;在因應生活壓力時,青少女也比青少男更會產生情緒 上的波動,女孩們比起男孩要承受更多的挑戰。Petersen 等人以及Lewinsohn 與 Essau 都指出青少年時期的憂鬱在性別上的比例,會穩定的反映在成年男女罹患 憂鬱比例上。

但國內的研究並未獲得一致的結果,趙芳玫(2003)以臺北縣高中職學生進 行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發現性別因素對於高中職學生的憂鬱傾向之影響,有 顯著差異存在,青少女的憂鬱傾向高於青少男。另外郭靜靜(2004)以臺北市高 職學生為對象、李桂仙(2006)以高雄市高職學生為對象所進行的研究,亦均獲 得相同的結論。然而葉真秀(2003)、楊朝旭(2004)皆以中區地區高中生為對 象,採用「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為測量工具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高中生 憂鬱程度在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存在。陳玉芳(2006)以CES-D 對全國的國中、

高中及高職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亦發現青少年的憂鬱程度並未因性別差異而有所 不同。結果皆與其他研究者(林美李,2003;葉真秀,2004;蘇曉憶,2005;陳 玲玲,2008)之研究結果相似。此不一致的結果是否導因於研究樣本及測量工具 之不同,尚待進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