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許多醫師在40 多年前不認為兒童與青少年會憂鬱(Son & Kirchner, 2000),

因此有關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的議題,在1980 年以前是不被重視且備受爭議的。

直到1987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了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三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III, DSM- III)之後,兒童與青少年的憂 鬱情緒問題,才逐漸被臨床界與學界所重視(陳杏容,2001)。

有關兒童與青少年憂鬱成因的理論,各有不同的觀點。但可以確定的是,憂 鬱症並非單一因子造成,其發生可能來自許多方面的交互作用,不但生理方面有 其生物醫學基礎,心理方面也經常與個體之認知特色及發展階段特質有關;社會 環境方面則多由家庭、學校、季節、生活事件等因素所使然(徐世傑,2003)。

其中,生物醫學的因素可說是決定性因子,因我們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先天遺傳或 性別,而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則為誘發因子(劉淑言、蔡欣玲、陳映雪、吳聖良、

陳美碧,2005)。以下就從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等面向加以說明:

一、生理面向

(一)遺傳因素

包括基因遺傳與個人體質,均可能為憂鬱症發生之因素(白秀玲,2000;柯 慧貞,2002;鄭淑惠、楊延光,2006)。從遺傳學及流行病學的資料及證據顯示,

罹患憂鬱症的雙親育有同樣罹患憂鬱症子女,機會是正常父母親的二至三倍(郭 志通,2001);在臨床研究中發現,憂鬱症患者大多有家族病史,在針對領養家 庭所作的研究中,也發現遺傳比環境因素對憂鬱症的發生更為重要(魏嘉瑩譯,

2003)。

(二)生物因素

憂鬱的生物性危險因子包括腦神經傳導物質、生長激素、賀爾蒙、不飽和脂

肪酸等(李仁宏,2003:柯慧貞,2002)。在內分泌方面,憂鬱患者容易有自律 神經功能失調及內分泌如腎上腺皮質、甲狀腺、及生殖腺等之異常。在憂鬱期間,

生物化學方面顯示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尤其是鈉和鉀;神經傳導物質像多巴胺、

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血清素及乙醯膽鹼會失調;其中又以正腎上腺素及血清 素與憂鬱的症狀最有關係(魏嘉瑩譯,2003;Westphal, 1999)。

(三)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以及慢性疾病均可能引發憂鬱情緒,為憂鬱的高危險因子。另外,

有些疾病可能引發憂鬱,諸如:中風、帕金森症、癌症、腦瘤、甲狀腺疾病等,

都將可能引發憂鬱症(洪莉竹,1996;郭志通,2001;柯慧貞,2002)。

二、心理面向

(一)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強調青少年處於自我認同或自我混淆的發展關 鍵,倘若在此階段面臨生活壓力適應不良而遭受挫折與衝突,將會影響其身心適 應,此時個體須發展出新的技能來面對新的挑戰與威脅,這不僅是成長的機會,

同時也可能對健康和幸福感造成風險,需多加關注(Gallo, Schultz, & Breitmayer, 1992)。而個體在尋求自我定位時,因自我認同角色混淆之問題,會產生許多焦 慮、壓力及不確定感,因而引發青少年憂鬱情緒(張高賓,2001)。

(二)Beck 的憂鬱認知模式

Beck 認為一個人的情感和行為,大部分是由他如何架構這個世界的方式所 決定,基於此,其發現憂鬱的核心乃是個人的思考內容與形式均具有負向的認知 偏誤(negative cognitive bias)(姜忠信、洪福建譯,2000),亦即個體對自己、

世界、未來抱持負向的看法,視生活情境為一種挫折和得不到酬賞的覺知,且習 慣採取負向或錯誤的訊息處理過程,以及錯誤的邏輯推理所使然。因此,Beck 根據對憂鬱症患者的臨床觀察,提出了憂鬱認知模式,其中包含三個重點,茲分 述如下:

1.負向認知三元素(negative cognitive triad):指個體對自己、對世界與對 未來均持負向的看法。

(1)第一個元素是個體對自己的看法、想法及思考模式,皆傾向於消極或 負向的觀點,並且相信自己沒有享受幸福的條件。

(2)第二個元素是個體對週遭環境與世界的看法,會習慣性將所有的經驗,

往消極的方向來解釋,自認為是一個失敗者,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能 達成的。

(3)第三個元素是個體對事情的結果與對未來的看法,總是抱持著悲觀與 負向的態度,認為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2.負向的認知基模(negative schemas):基模指的是個體根據過去的經驗所 做的推論與判斷,藉此形成一種穩定與持久的認知結構與思考模式;然 而,憂鬱者的認知基模往往是負向的,在接收或處理個人訊息時,常常只 選擇性地只接受負面的、不好的或是不利己的訊息。也就是說憂鬱者在處 理認知訊息時,常常會有負向或錯誤的訊息處理歷程。

3.認知錯誤(cognitive errors):Beck 認為憂鬱者其憂鬱基模的維持,乃是 錯誤的訊息處理所造成。此外,他們也會有錯誤的邏輯推理,以下是幾種 憂鬱者最常見的認知錯誤類型(黃德祥、魏麗敏,2000):

(1)斷章取義(selective abstraction):常根據片段的資料來對整個事件 下結論。

(2)任意推理(arbitrary inference):常在沒有明確事實根據的情況下,

對於事情作負面的推論或解釋。

(3)誇大或貶抑(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誇大對自己不利事 件的重要性,或是貶抑對自己有利的事件。

(4)兩極化思考(dichotomous thinking):對於事情只有好跟壞兩種看 法,沒有任何彈性可言。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常常把所有事情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

(6)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常根據一小部分的訊息,就對事情 下全面性、廣泛性的結論。

(7)不當標籤化(labeling and mislabeling):以過去的錯誤或缺點建立 自我概念或自我認同。

(8)災難化(catastrophizing):常常事情都還沒有發生,就先預想該事 件是具災難性的。

(9)錯置因果關係(assuming temporal causality)將人為的或偶發的事件 做不當的連結。

(三)Seligman 的習得無助感理論:

Seligman(1975)認為當個體發現自己的反應與所得的結果,並非自己所能

控制時,他會對未來所產生的行為反應與行為結果,作出無關聯的預期,稱之為 非關聯性預期(expectancy of future noncontingency)。此種預期會讓個體產生一 種無助感,而不會主動去學習能達到目標的有效方法(陳昌蘭,2001)。因此,

會導致個體在動機、認知以及情緒上的缺陷。Abramson、Seligman 與Teasdle

(1978)將上述論點加以修正後,提出在非關聯性的知覺階段,和對非關聯性的 期望間,個體若歸因於「內在」、「穩定」而「概括」的因素,是產生憂鬱的重 要因素,其修正模式的三個向度如下:

1.內在性(internal):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在的因素,而且沒有能力控制 最後結果,則易產生低自尊。

2.穩定性(stable):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穩定的因素,則容易導致慢性憂鬱,

並會預期此負向行為將再發生。

3.概括性(global):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概括的因素,則會預期此負向事 件將會發生在其他情境或事件上,憂鬱情形亦會概括。

因此,Seligman 認為經歷不可控制的事,未必會造成憂鬱,關鍵在於如何 對事件做歸因,若有下列情形則有可能造成憂鬱:(1)預期會發生令人厭惡的 事情;預期期待的事情不會成就;(2)對發生的事情覺得無法控制;(3)有不 良歸因的習慣,對正向的時情做外在歸因,將負向的事情做內在歸因;(4)感 覺厭惡之事的發生率及不可控制性愈高,個體在認知上愈欠缺動機(邱一峰,

1996)。從該理論當中可以發現,憂鬱的主要成因是由於個體具有負向的歸因風 格,負向歸因導致個體產生動機、認知、情緒、自尊等扭曲及低落等情形的憂鬱 症狀,而此種歸因風格會與憂鬱症狀,共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個體的憂鬱不 斷持續下去(楊順南,1995)。

(四)Abramson 的無望感憂鬱理論

Abramson 等人在1978 年針對Seligman 的習得無助感理論提出修正後,又 於1989 年提出無望感憂鬱理論(hopelessness theory of depression)。此理論認為 無望感是指個體預期自己所認為很希望達成的目標,不可能達成;而自己無法接 受的壞結果卻極有可能發生,但是自己對於壞結果的發生卻無能為力、無法阻止 也無法改變當個體對壓力事件無法有效因應時,會產生『習得無助感』,認為自 己的行為沒有意義,於是變得被動、痛苦及無望感(Barker, 1992)。

Abramson 等人(1989)主張無望感是無望感憂鬱的充分近因(proximal suffi- cient cause),而不是憂鬱症狀。也就是說,若有無望感,會演變成無望感憂鬱 症狀,是一種憂鬱產生的因果模式,對憂鬱產生的歷程有詳盡的描述。最近的追

蹤性研究指出:認知因素會增加個體憂鬱和自殺的易感受性(Abramson, et al., 1998),也是成人自殺的預測因子(Beck, 1986)。

無望感憂鬱模式的主要特點有:

1.無望感是憂鬱發生的充分因素,若有無望感就會產生無望感憂鬱。

2.憂鬱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著眼於症狀、病因、病程、治療及預防等不同 方面的疾病的組合、無望感憂鬱只是憂鬱類型之一,其他如遺傳病因、神 經傳導物質減少都可能造成憂鬱。

3.如果推論自己與負向事件有關,或是穩定概括的歸因是內向的,則會產生 低自尊及依賴。

4.形成無望感憂鬱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促發近因(proximal contributory causes),包括將負面生活事件歸因於內在、穩定及概括的因素,對負向 事件的負面預期,以及將負面生活事件歸因於自己的負向氣質。另一種是 致病遠因(distal contributory causes),包括(1)經歷負向生活事件;(2)

具有情境線索;(3)對事件的原因、結果及對自己有憂鬱病原性的歸因 風格(depresogenic inferential styles),具有憂鬱病原性的歸因風格者容易 將特殊負向事件歸因於穩定、概括的因素,而且認為這些事件很重要

(Abramson, et al., 1989)。

三、社會面向

(一)家庭因素

就目前父母親因素與青少年憂鬱的相關研究發現,父母親的憂鬱、父親的熱 情與接納,以及父母親的不良認知型態均與青少年憂鬱有關。而父母的教養型態

就目前父母親因素與青少年憂鬱的相關研究發現,父母親的憂鬱、父親的熱 情與接納,以及父母親的不良認知型態均與青少年憂鬱有關。而父母的教養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