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高職學生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高職學生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問題與假設,並針對本研究之專有名詞 進行定義及詮釋。內容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 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一、實務工作接觸的生命故事,引發探究契機 研究者於高職擔任輔導教師,迄今已邁入第九個年頭。在實務工作中,接觸 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學生和家庭,發現受苦最深也最令人心疼的個案莫過於 憂鬱症學生。實習期間第一位接觸到的憂鬱症學生,經老師們的陪伴安然畢業 後,卻在就讀大學一年級時,因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復 發而自殺身亡;一位從高一到高三都穩坐「科王」寶座的學生,在高三的一次期 中考試不小心失常,滑落至第二名後,即因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也急遽發作重 鬱症,完全不能踏出房門上學,最後連畢業證書都只能由家人出面代為領取;另 一位輕鬱症(Dysthymic Disorder,DD)的學生則因人際關係問題合併懼學症發 作,在高二辦理休學後雖經不斷追蹤聯繫,但仍無法回到學校這個對她而言極具 壓力的情境,憂鬱症狀(depressive symptoms)更因為沒有持續不斷的治療,併 隨著她的感情路跌跌撞撞而時好時壞。 回憶起這些學生的言語容貌,無一不在研究者的腦海留下極為難以磨滅的記 號,因為他們以生命書寫下一段段令人心疼不捨的故事。常常自問,這個階段的 孩子正青春洋溢,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的不應是熱情而開朗嗎?為何在諮商室裡, 只覺空氣灰暗、凝滯而沈重,對生命的熱情卻似乎已經燃盡,不剩一絲熱度。他 們身上大多伴隨著共通而優秀的特質,在他人眼中都是無可挑剔的好孩子,但為 何對自己總是特別的嚴苛,在譴責自己時更加毫不留情。而這些狀況如果能夠更 早發現、倍加注意,是不是這些孩子就不必付出早么的生命,不必中斷美好的未 來。但陪伴他們的經驗卻讓研究者發現,單單一個人的瞭解與對他們來說實在太 少太少,微薄得不足以拉住他們。. 1.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 面對這些孩子的憂鬱症狀,以及日益增加的憂鬱症案例,各校輔導室不僅為 此實施宣導活動及心理衛生課程,以期達到預防之效果;也辦理相關的教師研習 和工作坊,以求增加教師處遇之效能。然而研究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光在學校 場域建立起一道防線是遠遠不足的—從個體面向觀之,青少年的自我覺察能力不 足,不懂得適時調整自己不合理的標準或信念,加之對於憂鬱症的了解多半是模 糊的,未能在自己需要時主動尋求適切的協助;從環境面向觀之,無論是學校、 家庭或社會都是一個充滿高度競爭和比較的場域,在面對與日遽增的壓力情境, 若未能有適當的引導和支持,青少年的壓力往往不知如何宣洩和處理。那麼,究 竟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壓力程度?而又是哪些生活壓力容易導 致誘發青少年的憂鬱症狀,這些實務現場所發現的問題,皆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瞭解和證實,亦引發研究者對此一主題的興趣與關注。. 二、憂鬱症的年輕化趨勢,不容專業人員忽視 繼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憂鬱症、癌症與愛滋病視為新世紀的三大疾病 之後,現代人開始正視除了癌症與愛滋病之外,憂鬱症亦是個體身心健康,進而 個體生命的威脅之一。而生活壓力及負面事件的層出不窮,使人們的憂鬱不再僅 是一種情緒、疾病,甚至成為一種隨處可見的心靈現象,平均每 100 人中就有 3 人罹患憂鬱症,因此,近年來也被稱之為「憂鬱的時代」。而憂鬱症像禁錮靈魂 的「藍調病毒」 (blue virus) ,是一種不具傳染性、卻令人更加為之傷神的疾病, 普遍、廣泛且容易復發。 世界衛生組織於西元 2000 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憂鬱症正是導致個體失能的 首要原因,並預估至西元 2020 年,在全球性疾病負荷(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的排比上,將攀升至第二大原因(WHO, 2000)。根據其研究估算,全球 約有一億五千萬的人口同時飽受憂鬱症之苦(WHO, 2003),而特別需要注意的 是,儘管跨國性研究報告指出,臺灣的重鬱症之終生盛行率(lifetime prevalence rate)約為 1.5%,遠低於許多美國的 4.4% 及歐洲國家的 5.4%,但我們也呈現出 雷同於全球性的趨勢—好發年齡的年輕化與罹病率正逐年上升(引自陳淑惠, 2008) 。由此可見這股憂鬱的潮流明顯地不僅發生在成人,亦蔓延至青少年身上, 面對環境的急遽更迭,加之以身心快速發展後所帶來的調適問題,青少年罹患憂 鬱的可能性亦居高不下。 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以9 至 17歲的青少年為對象進行研究發現,在過去二十年間,青少年的憂鬱狀況有日趨 2.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3) 惡化的趨勢,青少年在六個月期間內的憂鬱性疾患盛行率為6%,其中就有4.9% 罹患的是重鬱症,這些早發重鬱症的青少年不僅容易持續、復發且持續憂鬱症狀 至成年時期,且至少可預測有7% 會在成人時期發生自殺行為(NIMH, 2005); 而臺灣地區的青少年也毫無例外地陷入了這股藍色漩渦,國內調查結果顯示,國 內的「草莓族」約有15% 至20% 出現憂鬱症狀;青少女出現憂鬱症狀的比例高 於青少年;青少女罹患重鬱症、輕鬱症的盛行率高於男性;近三成國中少女曾罹 患重鬱症;每五位青少年中就有一位有嚴重的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心理協助(引 自董氏基金會,2002b)。 「 美 國 兒 童 及 青 少 年 精 神 醫 學會 」 (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ACAP)對青少年重鬱症所做的綜合估計,得到其盛行率 (prevalence)約介於4 % 至8 %,而18 歲之前的累積發生率則可達20 %(AACAP, 1998),其高峰期出現於15 歲至18 歲之間,亦即就讀於高中職之階段。而憂鬱 症對青少年最大的危害是因情緒與思考飽受憂鬱之影響,妨礙其生命成長與學習 進展,包括了人際關係惡化、學校課業退步、家庭衝突不斷等,更有甚者出現了 自傷或自殺危機。不幸的是,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具有相當高的致死率(Birmaher et al., 1996),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曾表示,自殺是憂鬱症最嚴重的潛在後果,已成為10 至24 歲的青少年中 排名第三的死亡原因,由此可知,憂鬱症潛伏在青少年當中如同一顆隱而未爆的 炸彈,只需一根引信點燃,就能造成極大的殺傷力,因此青少年憂鬱傾向的議題 著實值得專業人員們投注更多的心力。. 二、完美主義的桎梏對青少年身心之影響,值得深入探討並關注 從心理發展觀點觀之,A. Adler 認為克服自卑與追求卓越是人類行為的基本 動機,每個人天生或多或少有一點自卑感,此種感覺使我們藉著「優越感的追求」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來補償弱點,驅使我們力爭上游、追求完美,以實現 個人的潛能(Adler著,黃光國譯,1993)。這種驅力促使我們會為了主觀的理想 而努力,此虛構出來的目標會引領我們朝向一種完全的或整體的存在狀態(引自 Schultz &Schultz, 1994/1997)。由此可見完美的追求其實是人類成長的動力,追 求卓越與成就的需求本質是健康的,但若變成一種強迫性的驅力,則變成神經質 需求。 從認知發展觀點觀之,Elkind(1967) 認為青少年自我中心現象當中,存 在著主要兩個特徵:「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和「個人神話」(personal 3.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4) fable)。「想像觀眾」意指青少年相信他是眾人注意的焦點,雖然在實際社會情 況中,並沒有這樣的眾人存在,但青少年較以往更注意自己的身體形象、行為舉 止以及在他人眼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而在腦海中虛構出一群「觀眾」在注視著他 們,殊不知他們所關注的焦點可能在別人眼裡根本微不足道。「個人神話」則意 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獨特的、全能且不可毀滅的,獨特性反映在青少年認為自己 的思考方式、想法與感情是與眾不同,是不容易被別人了解的;全能性導致在青 少年從事冒險行為時,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不可毀滅性則讓青少年一廂情願地 認為不好的、惡運的事情是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因為上述這些自我中心現象,讓 青少年在對於自我要求或處理事情上常會有自我挑剔、完美主義的傾向。但現實 世界中的經歷難免與其認知思考有所落差,因此對青少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是,在認為沒有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情況下,自身的情緒鬱悶亦不會對外人抒發, 找不到合理的宣洩管道下,其負面情緒愈來愈多,因而可能產生憂鬱、精神緊張 等問題。 國內外研究常發現完美主義與憂鬱有相關,Hewitt 與Flett 於1993 年, Hewitt、Flett 與Ediger 於1996 年,以及Sabo onchi、Lundh 與Öst 於1999 年的 研究皆發現個人層面的完美主義與臨床患者的憂鬱或焦慮等症狀相關(引自楊美 華,2005,頁22)。Wang、Slaney 與Rice(2006)以台灣地區大學生為對象, 研究發現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與憂鬱症有相關;後續Wei、Heppner、Mallen、Ku、 Lian 與Wu(2007)以台灣留學生為研究對象亦得到相同的結果。而葉真秀(2004) 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學業成就越佳之高中生,完美主義程度越高;而完美 主義傾向越高之高中生,其憂鬱程度也會隨之增加;陳紫瑀(2008)同樣以高中 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過度完美主義易導致憂鬱情緒,而過求完美主義與憂鬱皆 與自傷行為有顯著相關。故由此可推知,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在發生急遽身心 變化的同時,又受自我中心現象的影響,往往要求自己達到理想、臻至完美,但 如此的完美主義卻反而倍增個體身心適應上的困難,甚至造成憂鬱或自傷行為之 危險性。 鑑於過去有關完美主義的研究多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Stoeber 與Rambow (2007)指出集中於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完美主義相關研究,並不足以幫助我 們進一步瞭解完美主義。而國內對於完美主義之研究對象除大學生之外,其他研 究對象亦屬於高中學生或國中學生,針對高職學生進行完美主義之研究卻付之闕 如,因此對於高職學生進行完美主義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實有其必要性。. 4.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5) 三、青少年之生活壓力大不同,需要與時俱進、同步感知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從兒童期轉換到成人期的重要階段,當青少年面對因生理 與心理急速發展後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常會產生適應不良的狀況,因此,亦有人 稱此時期為「狂風暴雨期」。而青少年在他們身心發展逐漸成熟的過程中,開始 感受到來自各方不同的壓力及要求,當他們的抗壓性不足、情緒管理能力不夠亦 或是缺乏挫折容忍力時,這些壓力及要求就可能會成為他們身心發展上沈重的包 袱。在壓力無法承受的情況下,負面情緒或負向自我評價逐漸衍生,長此以往, 生活自然而然容易跌入憂鬱的谷底當中。 董氏基金會於 2002 年針對臺灣青少年所做的「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 傾向之相關性調查」中顯示,現在的七年級生,每五人就有一人憂鬱情緒傾向偏 高,約佔 21.8%。而時常或總是讓青少年產生負面情緒及壓力的生活事件首推「考 試」佔 44.4%,其次為「課業表現」佔 37.9%,第三為「金錢」佔 26.8%,第四 為「同儕關係」佔 23.5%,第五為「外表」佔 20.3%。課業表現愈差、父母關係 不佳或父母冷漠管教,皆會讓青少年憂鬱程度升高。 在內政部統計處於1999 年的「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中,「身 心狀況」這部份的內容指出,高達43.5% 的青少年「總是及經常覺得壓力很大」; 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比例最高者為「憂鬱」,占30.5 %;其次為「生氣」,占 26.2 %。以不同特性觀察,女性、年齡較長及在學少年,碰到情緒起伏時較多 出現「憂鬱」情緒反應;反之男性、年齡較輕及未在學少年,較多出現「生氣」 情緒反應。而後續於2003 年所進行的「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當中,則有77.6 % 的少年偶而或經常感受到壓力或困擾,碰到壓力或困擾時,常出現的情緒反 應為「憂鬱」,占40.0 %;其次仍為「生悶氣」,占38.4 %。從上述這些數據可 發現,生活壓力影響青少年憂鬱情緒甚鉅,不但有與時俱增之趨勢,且女性及 年齡較長者之憂鬱比例高於男性及年齡較輕者。 另外在該調查報告中同時也顯示,23.71% 的少年在感到壓力或困擾時並不 會向他人求助,有9.53 % 的少年不知道找誰協助,顯示部分青少年在面對壓力 或困擾時,並沒有適當的求助知識和抒解管道,更遑論能有正確的因應或求助 行為。青少年所感受的生活壓力可說是偵測其問題行為及憂鬱情緒的警報器, 而在這個經濟恐慌、人人自危的年代,青少年一方面除了必須面對自身的壓力 及困擾,另一方面,同時更要承擔或分攤親代的生活壓力,種種外在條件均顯 示青少年正面對大環境更嚴峻的考驗,若未能及早重視此問題,或許社會新聞 所報導的一樁樁自殺或殺人慘劇將成為司空見慣的事件。在此惡性循環之下, 實務現場工作者更應有所警覺,因此,瞭解現今青少年所感受的生活壓力並同 5.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6) 步感知,除做好預防及宣導之外,主動去尋找有需要幫助的學生,而不是被動 等待有困擾的學生自己上門,更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 四、對於高職生現況之探究,有其研究價值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與企盼,我們無微不至地呵護,無非期盼孩子能從不 起眼的毛毛蟲破踊而出、羽化成蝶,一方面既怕愛之適足以害之,但一方面又難 免恨鐵不成鋼,責怪他們對於生活中的波折和挑戰缺乏挫折容忍力。但青少年若 對於各種生活壓力不能有效調適,對自己又抱持不合理的信念、設定不切實際的 標準、給予負向的自我評價等,在這個至為重要的成長發展階段中,理應分化、 建構到圓熟於青春期之自我概念與自尊,若一經憂鬱的遮蔽,卻極有可能未曾豐 美便已凋零,其對於未來發展力的影響實不容忽視。 就研究者在實務工作中的觀察發現,高職生無論是對於自我要求的標準、所 承受的生活壓力,或者憂鬱的好發程度,均不亞於高中生。但目前國內大多數的 研究多以高中生、國中小學生為對象,外界對於高職生仍存有一些既定的刻板印 象,因此更引發了研究者針對高職學生進行探究的動機。而歸結理論、文獻及相 關報導後,目前青少年的完美主義傾向、承受哪些生活壓力、憂鬱傾向的現況, 以及三者間的關係是如何運作,皆為研究者欲得知的問題。另外在許多相關研究 結果中,可發現學校類別、年級與性別這三者對於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 向之影響均有其差異所在,故本研究設定以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學校類 別、年級與性別作為背景變項,期望能瞭解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對不 同學校類別、不同年級與不同性別之高職學生所造成之影響。 憂鬱是體質、性格、習慣、環境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之下的產物,家庭、學 校或社會一方面可能在症狀與及疾病的衍生、維持之演變歷程中成為致病或孵化 問題的危險因子,但另一方面也因而更可能在提供緩衝、協助及支持的功能上扮 演更重要的角色。藉此研究期盼能引發外界對於高職學生在生活壓力、完美主義 及憂鬱傾向的關注與重視,避免更多的遺憾和扼腕發生。. 6.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7) 貳、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之研究動機,將本研究擬達成之研究目的敘述如下: 一、瞭解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高職學生在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的差 異情形。 三、分析臺北市高職學生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其憂鬱傾向之間的關係。 四、探討完美主義和生活壓力對臺北市高職學生憂鬱傾向的預測力。 五、根據研究結果及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家長、教師、諮商輔導人員、 其他相關實務工作者以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7.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8)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究之問題如下: 一、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其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是否有 所差異? 三、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其憂鬱傾向之關係為何? 四、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是否可以預測其憂鬱傾向? 五、臺北市高職學生的生活壓力是否可以預測其憂鬱傾向? 六、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是否可以預測其生活壓力? 七、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和生活壓力是否可以聯合預測其憂鬱傾向?. 貳、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提出以下八個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完美主義有差異。 1-1. 不同年級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完美主義有差異。. 1-2. 不同性別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完美主義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生活壓力有差異。 2-1. 不同年級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生活壓力有差異。. 2-2. 不同性別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生活壓力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憂鬱傾向有差異。 3-1. 不同年級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憂鬱傾向有差異。. 3-2. 不同性別的臺北市高職學生在憂鬱傾向有差異。. 假設四: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有相關存在。 假設五: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對其憂鬱傾向具有預測力。 假設六:臺北市高職學生的生活壓力對其憂鬱傾向具有預測力。 8.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9) 假設七: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對其生活壓力具有預測力。 假設八:臺北市高職學生的完美主義、生活壓力對其憂鬱傾向具有聯合預測力。. 9.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臺北市高職學生 本研究所指之臺北市高職學生,係指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臺北市 公立及私立高職學校日間部之一、二、三年級在學學生。. 貳、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 完美主義意指個體對於自身或他人設立極端高的標準,同時亦相信重要他人 對自身有不切實際的期待,這些標準不但往往高於合理的範圍,也不容許有任何 錯誤的可能,凡事務求盡善盡美,並以表現結果來衡量自身的價值,因此容易產 生嚴厲的自我懷疑與批判。 本研究所稱之完美主義,係以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 上所填答的分數代表之,該量表參考 Hewitt 和 Fleet(1991)的概念,將完美主 義分為「自我要求完美主義」 、 「要求他人完美主義」與「社會要求完美主義」三 個向度。受試者於「多元完美主義量表」所累加的分數愈高,表示其完美主義程 度愈高;反之,分數愈低,則表示其完美主義程度愈低。. 參、生活壓力(life stress) 生活壓力意指個體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各項生活事件,經個體主觀認知評估 後,認為會對其帶來心理壓力,超越個體所能因應或負荷,甚至危及心理健康或 情緒適應者即為生活壓力。 本研究所稱之生活壓力,係以受試者在郭靜靜(2003)編製的「生活壓力量 表」上所填答的分數代表之,該量表將青少年之生活壓力事件分為「家庭方面」、 「學校方面」、「人際交友」、「自我方面」與「異性交往」五個向度以測量壓 力。受試者檢核過去半年來其所經驗的生活壓力事件,以及其困擾之程度,於「生 活壓力量表」所累加的分數愈高,表示其所感受之生活壓力程度愈高;反之,分 數愈低,表示其所感受之生活壓力程度愈低。. 10.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1) 肆、憂鬱傾向(depression) 憂鬱傾向意指個體受其憂鬱情緒影響後,所產生的一組憂鬱症狀,憂鬱症狀 則泛指一個人在憂鬱狀況下在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等各層面所產生的各種現 象,並透過測量個體憂鬱症狀的出現情形來得知其憂鬱傾向。 本研究所稱之憂鬱傾向,係以受試者在鄭泰安博士(1985)翻譯的「流行病 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中文版本上所填答的分數代表之,受試者於「流行病學研 究中心憂鬱量表」所累加的分數愈高,表示其憂鬱傾向愈高;反之,分數愈低, 則表示其憂鬱傾向愈低。. 11.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2) 12.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與研究,內容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完美 主義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生活壓力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三節 為憂鬱傾向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 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完美主義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壹、完美主義的意義 什麼是完美主義?從字面觀之,這個問題似乎並不難以回答。然而,若博覽 群書試圖找出一個統一的定義,卻發現無論是中外學者至今仍莫衷一是,因為這 個答案可能會因為每個學者的觀點不同而有某些方面的差異,以下分別介紹各學 者對於完美主義的意義之看法。 關於完美主義的研究,Adler 與 Horney 是最早提出相關概念的學者,他們 均認為追求完美是一種內在心理動力。Adler(1956)提到人類天生具有追求卓 越的傾向,完美是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克服自卑感的動力來源。Horney (1950)則認為寂寞與無助會產生焦慮感,這樣的心理動力產生了理想化自我意 象的發展,也提高人們對於完美的追求。 根據一九九五年的韋氏字典之定義,完美是指「正確或卓越亦無法超越的程 度」(Merriam Webster, 1995, p.873),完美主義則為「偏好設定過高的標準,且 對任何事不易滿意的」(p.816),由此顯見完美主義是一種極高甚至極端指標的 存在。 而與韋氏字典的界定相似的則是 Burns(1983)形容他所認為的完美主義者, 為「其標準遠高於可達成的或合理的範圍...強迫自己持續朝著不可能的目標奮力 不懈,並完全以其具備的生產力(productivity)及成就來衡量自身的價值 」 (p.34)。Burns 相信這樣的完美主義不但會導致各種情緒問題以及較低的生活 及職業滿足感,也相對地降低了他們的生產力。 Barrow 與 Moore(1983)則主張完美主義是一種認知網絡,其內容包括期 13.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4) 望、事件的解釋、對於自己和他人的評估,並且具有以下的特點:設定不切實際 的標準、刻板且無差別的堅持這些標準、視表現等同於自己的價值。是故,完美 主義者經常會有「應該」 、 「必須」 、 「一定」等字眼的出現,例如:完美主義者會 認為,「我應該做那份工作」、「我應該得到 A 的成績」、「我必須控制自己的情 緒」、「我應該有個美滿的婚姻」、 「我一定要減掉 10 磅的重量」(Brouwers & Wiggum, 1993) 。由此可知,完美主義除了強調為自身設立遙不可及的標準之外, 也包括負向的自我評價、非理性信念以及自動化思考等認知特質。 此外,Hollender(1965)認為完美主義者是以全有或全無的理念來生活,因 此在他們的想法中,呈現出來的成果,如果不完美的話,就算是全盤的失敗。而 且完美主義者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於工作表現上的缺點,以及傾向於過度普及 至負面的事件上。Frost 等人(1990)也界定完美主義為替自身設定極端高標準, 且過度嚴厲自我評價的一種傾向。前述這些定義均顯示了完美主義者易於自我懷 疑、貶抑的傾向,以及自我批判時的強迫性與破壞性。 因為在完美主義者的眼中,永遠沒有辦法將事情做好,所以本身也就感受不 到那種滿足、快樂的感覺;即使當完美主義者在某些事情上成功時,本身也很少 去享受成功的喜悅,因為他們認為應該還可以做得更快、更好,或者是更有效率 (Hamachek, 1978)。故此 Pacht(1984)認為,完美主義在本質上具有破壞性, 是一種對於不存在之完美的追求,此種對於不存在之完美的追求導致了人們生活 的混亂,並產生心理問題。 前述這些定義均視完美主義為一極端行為,並常與精神病理診斷結合。在精 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3)中,完 美主義就被視為是診斷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準則 之一,因為完美主義干擾了工作的完成(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p. 672)。 有別於早期的學者多半以單一負向觀點來解釋完美主義,近年來有些學者認 為完美主義也包括了正向適應、追求成就的部份,更能真實呈現完美主義的意 涵。但整理上述看法後,研究者認為本研究中所指之完美主義較適合定義為,個 體對於自身或他人設立極端高的標準,同時亦相信重要他人對自身有不切實際的 期待,這些標準不但往往高於合理的範圍,也不容許有任何錯誤的可能,凡事務 求盡善盡美,並以表現結果來衡量自身的價值,因此容易產生嚴厲的自我懷疑與 批判。表 2-1-1 為和完美主義相關的專有名詞與其定義:. 14.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5) 表 2-1-1 完美主義的專有名詞與其定義一覽表 專有名詞. 定義. 主動的完美主義. 因高標準所驅使的行為傾向。. 被動的完美主義. 由於過度關心錯誤、質疑自己的行動能力而踟躕不前。. 一般的完美主義. 追求合理的目標,並能從中自我滿足。. 神經質的完美主義. 個人不但對自己的過高標準無妥協餘地,且容易有許多 非理性的認知和情緒反應。. 高個人標準. 為自身設立極端的高標準。. 過度關心錯誤. 不允許錯誤的出現,也無法面對已發生的錯誤。. 質疑行動. 質疑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 父母批評. 無法接受父母的批評,並認為其批評無的放矢。. 父母期望. 認為父母為自己設立的標準都極難達成。. 組織. 認為整潔及次序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要求完美主義. 個人追求完美時的高標準與高動機。. 要求他人完美主義. 對他人有極端高標準。. 社會要求完美主義. 常要求自身去完成那些存在於社會中但不切實際的高 標準。 認為全人類或全世界所有的問題,都存在著精準、正確 與完美的解答。. 世界取向完美主義 差異. 知覺無法符合自己所設立的高標準。. 正向追求成就. 完美主義的正向觀點,反映於高個人標準、自我取向完 美主義、他人取向完美主義以及組織上。 完美主義的負向觀點,反映於過度關心錯誤、質疑行 動、父母批評與期望,以及社會要求取向完美主義。. 非適應的關心評價 完美主義認知. 反映完美的需求,並能自動意識到何處不完美。. 完美主義的自我呈現. 在他人面前表現完美與避免不完美的一種風格。. 資料來源:“Perfectionism and Maladjustment: An Overview of Theoretical, Definitional, and Treatment Issues. ”by G. L. Flett & P. L. Hewitt, in G. L. Flett & P. L. Hewitt (Eds.) , Perfectionism: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p. 14), 2002, Washington, DC: United Book Press.. 15.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6) 貳、完美主義的建構 早期的完美主義相關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者多認為完美主義是單一向度的 建構,也就是大多指個人標準這個部份。但隨著時代演進,大約從 90 年代開始, 研究者開始以更多元而廣闊的角度來看待完美主義的向度;非但從個人向度演變 為正向與負向並列的雙向度,進而至除了個人向度,也看重人際、社會方面的多 元向度。以下分別介紹各學者對於完美主義建構之看法。. 一、單向度 (一)Hollender(1965) 早在完美主義的心理測量工具被建立之前,已有多位臨床學者對完美主義 的概念有興趣,進而提出有關完美主義傾向將影響適應不良的觀點。其中 Hollender 認 為 完 美 主 義 者 有 全 有 或 全 無 的 思 考 模 式 及 自 我 貶 抑 (self-belittlememt)的傾向,因為他們信奉全有或全無的理念,所以對於成就 的評價,如果不能定義為完美的話,那就是全然的失敗。而在完美主義者的認 知歷程中,傾向集中所有注意力於自己的缺失上,卻很少注意自己哪裡做得對 或是做得好,一旦發現缺失,就僅會依據錯誤的部分來評斷自己。在他們的眼 中,事情永遠做得不夠好,只有必須要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因此他們無法 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很難感受到滿足或快樂。 (二)Burns(1980) Burns 則注意到完美主義者會設定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強迫自己必須嚴格 地遵守它們,並且以自己所表現的生產力(productivity)和成就來衡量自身的 價值。此外,他們會使用扭曲的方式解釋事件,此扭曲的方式包含:全有或全 無的二分化(dichotomous)想法、過度類化的推論、「應該」的陳述句、自我 批判(self-critical)等。因為完美主義者會假設真正成功的人應是該充滿自信, 且能輕易達成目標的,所以發現自己未能達成上述目標時,會以此結果來界定 自己,認定自己能力不足,產生負面的自我評價,甚至造成無助感,進而導致 情緒及人際方面的障礙。 (三)Pacht(1984) Pacht 對於完美主義者也有與前者相當一致的臨床描述,同樣強調完美主 義者所要求的標準是自我強加(self-imposed)的,常超乎自我限度,需要依賴 16.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7) 成功與成就表現作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尤其會特別留意他們所知覺到 的失敗,具有高度自我批評的傾向。. 二、雙向度 (一)Adler(1956) Adler 認為追求完美是正常且天生的本能,正常的完美主義者會衡量自己 的能力,追求可達成的目標,並以關懷代替苛責,適當的自我要求。神經質完 美主義者則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且追求高人一等的成就,他們極度害怕批評、 過度在意錯誤,過度強調秩序,渴望獲得所有人的讚賞。同時他們也相當自我 中心、缺乏社會興趣,因為他們害怕失敗帶來的挫折與打擊。 (二)Hamachek(1978) Hamachek 則提出正常的完美主義者的特性,以區分正常完美主義(Normal Perfectionism)與神經質完美主義(Neurotic Perfectionism) ,他認為正常的完美 主義者會為自己設定高標準,強調組織性和秩序性,並且對自己存有正面的看 法,他們能夠包容並接受自己不盡完美的表現,不因此而對自己做出負面或否 定的評價,並且能欣賞自己表現的成果。至於神經質的完美主義者則是為自己 設定難以達成的高標準,著眼於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並為此焦慮不堪,對於自己 的表現與成果總是感到不盡滿意。 (三)Preusser(1997) Preusser 在1997 年編製適應性與適應不良完美主義量表(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簡稱AMPS),將完美主義分為適應性完美主 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與適應不良完美主義(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指出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與缺乏自尊和容易焦慮有關,健康的完美主義則與盡 責、成就導向有關(Parker, 1997; Rice & Mirzadeh, 2000; Stumpf & Parker, 2000) 。 Enns 與Cox(2002)則進一步整合了Adler、Burns、Hamachek、Hollender 與Pacht 等學者的觀點,進而認同完美主義的構念應有其適應性及適應不良特 性的分別,並將此區別摘要成表格,如表2-1-2 所示。. 17.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8) 表 2-1-2 適應性與適應完美主義之特徵差異比較表 適應性完美主義. 適應不良完美主義. 能藉由努力獲致滿足與快樂。. 無法由努力中得到滿足。. 能依情況修訂已設定的目標。. 固卓的高標準。. 能依自我能力設定合理的標準。. 設定不合理或不實際的高標準。. 追求成功。. 恐懼失敗。. 聚焦於如何正確處理事情。. 強調避免錯誤。. 謹慎但輕鬆的工作態度。. 焦慮、緊張的工作態度。. 工作表現與個人標準相符。. 工作表現與個人標準落差很大。. 能夠自我獨立。. 有強烈依賴感。. 工作能及時完成。. 時常拖延。. 有強烈獲得正向回饋的動機。. 有避免負面結果的動機。. 會為了回饋社會而努力。. 會為了提升自我而努力。. 遇挫折會失望,但能努力恢復。. 遇挫折時會強烈批評自己。. 思考平衡。. 二分化思考(非完美即失敗)。. 渴望實質的卓越。. 有「個人應該卓越」的信念。. 行為是確實且合理的。. 有強迫性傾向與懷疑。. 資料來源::“Perfectionism and Maladjustment: An Overview of Theoretical, Definitional, and Treatment Issues,”by G. L. Flett & P. L. Hewitt, in G. L. Flett & P. L. Hewitt (Eds.) , Perfectionism: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p. 51) , 2002, Washington, DC: United Book Press.. 三、多元向度 (一)Frost、Marten、Lahart 與 Rosenblate(1990) Frost、Marten、Lahart 與 Rosenblate 等人認為完美主義的建構大致可分為 六個向度,包括 1. 過度在意錯誤(concern over mistakes):即對於錯誤的負面 反應,傾向把錯誤解釋為失敗;認為如果失敗了,個人將會失去他人的尊敬; 2. 組織(organization):與設定極端高標準或如何評估這些表現無關,而與個 人如何達到符合標準的工作規律有關;3. 父母批判(parental criticism):個人 認為父母對自己過度的批評,個人也非常重視父母對自己的批判;4. 父母期望 (parental exception):個人傾向相信父母對自己設定極高的目標或極大的期 望,個人也非常重視父母對自己的期望;5. 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個. 18.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19) 人為自己設定極端高的標準,而這些標準是自我評價的重要依據;6. 行為質疑 (doubts about action) :個人懷疑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懷疑自己行為表現的品 質,這種感覺跟承認或評估明確的錯誤無關,是一種工作沒有被滿意地完成的 感覺。 (二)Hewitt 與 Flett(1991) Hewitt 與 Flett 主張完美主義的組成包括自我要求完美主義(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 SOP) 、要求他人完美主義(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 OOP)與 社會要求完美主義(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 SPP)這三個向度。 自我要求完美主義意即為自己設定嚴苛的標準,嚴厲的評估和指責自己的 行為;自我要求完美主義同時也包含了顯著的動機成分,這種動機主要反應在 個人努力追求完美以及避免失敗。要求他人完美主義則會對重要他人有不切實 際的標準,並且嚴厲地評估他人的表現;此種向度的完美主義會導致責備他人、 對他人缺乏信任、對他人充滿敵意的感覺。社會要求完美主義則牽涉了個人知 覺自己需要達到重要他人所規範的標準和期望;也就是說個人相信並認為,重 要他人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標準,嚴格地評估自己之餘,同時為了讓自身達到 完美而施壓於自己。也由於在個人知覺裡,重要他人所訂定的標準是過於極端 且不可控制的,因此,失敗的經驗以及諸如憤怒、焦慮、沮喪等情緒便常常與 個人有關。這種負面的情緒起因於個人知覺到自己沒有能力去討好他人,或是 相信他人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又或者是兩者兼有之。有高度社會要求完 美主義的人,因為非常在意自己是否符合他人的標準,所以可能會非常害怕負 面的評價,認為得到他人的注意以及避免他人的不認同是非常重要的。 整體而言,自我要求完美主義、要求他人完美主義和社會要求完美主義的 相異處包括:行為模式的不同、完美主義行為所指揮的對象不同、完美主義行 為的歸因不同、促使個人採取完美主義的動機不同,以及是否可以由個人加以 控制的不同等(Hewitt & Flett, 1991)。. 19.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0) 參、完美主義的測量 對於完美主義的研究,國內尚屬於起步階段,因此國內目前發展出來的完美 主義量表,幾乎都是翻譯或修訂自國外現有的量表,目前僅有楊美華(2005)之 「完美主義量表」為自行編製,並以國內之大學生為樣本發展而成,在其他自編 量表部分仍有待努力,以下就較常見之完美主義測量工具分別進行探討: 一、Burns(1980)的完美主義量表( Burns Perfectionism Scale,BPS) Burns 的完美主義量表是最早使用於測量完美主義的量表之一,該量表乃採 用 Weissman 和 Beck 的「功能障礙態度量表」 (Dysfunctional Attitude Scale, DAS)中有關個人標準設定與關心錯誤的部份,並根據於測量臨床上患有憂鬱與 焦慮病人的自我挫敗態度所發展而成。本量表屬於單一向度,並且主要集中於自 我定向的態度上;內容強度個人標準的設定,以及過度在意錯誤。量表共有 10 個 題目,採李克特五點量表的形式作答。 本量表的重測信度為.63,內部一致性係數為.70(Hewitt & Dyck, 1986);而 Hewitt、Mittelstaedt 與 Wollert(1989)在以 52 位大學生為施測對象的研究中發 現,BPS 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斂效度與區辨效度,尤其是在測量完美主義的高標準 與高個人期待的部份。 另外 Broday 與 Sedlacek(1988)建議刪除 BPS 中的第 5 題與第 7 題,因 為顯然這兩題測量的是健康的完美主義多於神經質的完美主義;在刪除後,非但 在沒有喪失內部一致性係數的狀況下提升了效度,重測信度也成為.74。. 二 、 Frost 等 人 ( 1990 ) 的 多 元 完 美 主 義 量 表 (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MPS-F) Frost 等人編製 的的 多元完 美主 義量表 主要 採用 Burns 完美 主義量表 (BPS)、飲食障礙量表(EDI-P)、對於強迫症患者的測量,以及大量自行發展 建構的題目,而量表的建構概念源自於 Frost 等人相信完美主義的特徵應包含極 端高的個人標準、過度關注於行為表現的錯誤、對於個人行動品質的質疑、父母 評價及期望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誇大地關注於精準、次序與組織。本量表共有 35 題,採李克特五點量表的形式作答。 Frost 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包含六個分量表:(一)過度在意錯誤(concern. 20.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1) over mistakes, CM) ,計有 9 題; (二)組織(organization, O) ,計有 6 題;(三) 父母批判(parental criticism, PC) ,計有 4 題; (四)父母期望(parental exception, PE),計有 5 題;(五)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 PS),計有 7 題;(六)行 為質疑(doubts about action, DA),計有 4 題。全量表的分數係由分量表的得分 加總而成,但因為「組織」 (organization, O)分量表與其他分量表的相關係數很 低,故不列入本量表的總分計算當中。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0 ,分量表 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則介於.77 至.93 之間。. 三、Hewitt 與 Flett(1991)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 Hewitt and Flet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Hewitt 與 Flett 認為當時為完美主義所發展的量表及概念均偏重於個人向度 的認知,卻未能納入人際間的向度,因此他們描述完美主義行為應包含三個如前 所述極為重要的成分。而後 Hewitt 與 Flett 所發展出來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即由 三個分量表所組成,也就是自我要求完美主義、要求他人完美主義與社會要求完 美主義。 全量表共有 45 題,三個分量表各有 15 題,採李克特七點量表的形式作答。 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分別是:SOP 為.86 、OOP 為.82 、SOP 為.87 ;三 個月後的重測信度則是:SOP 為.88 、OOP 為.86 、SOP 為.75 (Hewitt & Flett, 1991) 。Hewitt 與 Flett 認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斂及區辨效度,相關研究也證實 該量表對於大多數精神病理現象的預測效度。 與 Frost 等人(1990)所編製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相較,兩者發展源自於截 然不同的觀點,Frost 聚焦於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完美主義結構,而 Hewitt 與 Flett 則著重於個體內完美主義的測量(Parker & Adkins, 1995) ;相同之處則為兩者皆 強調自我要求以及他人要求的重要性(Flett et al., 1992)。. 四、Johnson 與 Slaney(1996)的幾近完美主義量表( Almost Perfectionism Scale, APS) 有感於以往完美主義的概念傾向著重在完美主義者設定極端高的標準,及其 之於精神病理的影響,且無論是 Frost 或 Hewitt 與 Flett 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均 是以負向或病態特質的觀點進行測量,Johnson 與 Slaney 因而編製了「幾近完 美主義量表」,考慮到完美主義可能包含了正向及負向的概念,試圖以不偏不倚 21.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2) 的觀點來探討並測量完美主義的建構。 全量表共有 32 題,採李克特七點量表形式作答,內容包含四個分量表: (一) 標準與次序(standards and order) ,計有 12 題; (二)人際關係(realationships), 計有 12 題; (三)延宕(procrastination),計有 4 題; (四)焦慮(anxiety) ,計 有 4 題。其中僅「標準與次序」分量表屬於較為正向的部分,可見此量表雖力 圖強調完美主義的正向部分,但仍以負向題型較多。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 分別是:「標準與次序」為.85 、「人際關係」為.82 、「延宕」為.80 、「焦慮」 為.71 ,間隔兩週的再測信度是.92 、.90 、.86 和.81 ,間隔四周後的重測信度 則為.81 、.87 、.81 、.79 。 之後 Slaney、Rice、Mobley、Trippi 與 Ashby(2001)修訂 APS,修訂後的 幾近完美主義量表(APS-R)共有 23 題,分為三個分量表: (一)標準(standards) , 計有 7 題; (二)次序(orders) ,計有 4 題; (三)差異(discrepancy) ,計有 12 題。其中「標準」與「次序」分量表代表完美主義的正向特質部分,「差異」分 量表則描述負向特質部分,各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85、.68 和.92; 內部一致性係數則分別為.84、.85 和.93。. 五 、 Preusser( 1997 ) 的 適應 性 與 適 應 不 良 完美主 義量 表(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AMPS) Preusser 的「適應性與適應不良完美主義量表」共有36 題,由焦慮、自尊、 自我重要性的覺知、對錯誤的敏感等四個因素所組成,其分類架構分別為:(一) 焦慮(anxiety),因追求完美而容易心生焦慮;(二)自尊(self-esteem),個 體對其社會適應的能力及達到理想我的程度上的評價及態度;(三)自我重要性 的覺知(perceived self-importance),了解自我是有價值性的,對自身的感覺也 趨於正向;(四)對錯誤的敏感(sensitivity to mistakes),非常在意自身所犯的 錯誤,並時常苛責自己。 之後,Rice 與Preusser(2002)又把此量表修訂成專為兒童使用,修訂後的 AMPS 共有27 題,分為四個分量表: (一)對錯誤的敏感(sensitivity to mistakes) , 計有9 題;自尊(contingent self-esteem),計有8 題;強迫(compulsiveness), 計有6 題;對讚賞的需求(need for admiration),計有4 題。 目前國內用以測量完美主義之工具,多採用Frost 等人(1990)的「多元完 美主義量表」,該量表由葉雅婷(2000)修訂為中文版本,但較偏重於對個人向 22.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3) 度的測量,而未能納入人際間的向度,因此研究者採用Hewitt 與Flett 對多元完 美主義的定義和分類,並自行編製量表內容。. 肆、完美主義的相關研究 一、背景變項與完美主義的關 係 早期完美主義常屬於非理性量表的一個因素,近年來逐漸將完美主義視為一 個獨立變項進行研究,研究者擬以年級與性別等背景變項瞭解其與青少年完美主 義的關係,在探討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研究後發現: 若以年級與完美主義之關係進行研究,目前並沒有一致的定論。有些研究指 出年級與完美主義之間呈現負相關(許怡珮,2003;葉真秀,2004);Kline 與 Short(1991)對一至十二年級的女性資優學生進行縱貫性研究,則認為高中時 期比起低年級有較強的完美主義傾向。Siegle 與Schuler(2000)以391 位六至八 年級的中學生為對象,以Frost 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為測量工具,發現隨著年級 的增加,女生關心錯誤的程度持續上升,而男生關心錯誤的程度在七年級時增 加,八年級時卻降低了;且女生在六年級及八年級時有稍高的父母批評,男生則 只有在七年級時有較高的父母批評,顯示除了年級之外,尚與性別可能存在交互 作用。 而針對性別與完美主義之關係進行探討,Siegle 與Schuler 的研究進一步發 現女生較為關心組織,男生則在父母期望指標上得分較高,可見男女生的完美主 義因向度不同而有所差異;Robert, Mark 與Shelly(1997)以Hewitt 與Flett(1991) 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為研究工具,結果發現在「他人取向」完美主義上,男生有 高於女生的顯著差異;McLaren(1998)同樣以Hewitt 與Flett 的多元完美主義 量表為研究工具發現,卻發現在「自我取向」完美主義上,女生則比男生有更顯 著的差異;另外McCreary 等人(2004)、林柏廷(2006)、陳姿廷(2003)的 研究結果則顯示男生在「社會要求」完美主義部份高於女生,而其他取向完美主 義則無發現性別差異。Kobori、Yamagata 與Kijima(2005)指出性別的生理因 素,與環境因素所形塑的性別角色,都可能是導致青少年在完美主義不同向度上 有所差異的原因。 但陳玫玲(1996)以國小四、五、六年級的資優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及葉真 秀(2004)以臺中縣市的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卻發現男女生的完美主義傾向並無 23.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4) 差異;Rice 與Preusser 於2002 年及Rice 於2004 年的研究皆發現男女生在完美 主義量表的得分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引自Rice et al., 2007, p. 142)。由此可得知, 性別對於完美主義是否會產生差異,仍有待未來研究的驗證及確認。. 二、憂鬱傾向與完美主義的關 係 在和完美主義的相關研究當中,以憂鬱、焦慮和完美主義的關係最常被提 及,被認為是完美主義者常有的情緒困擾。Frost、Marten、Lahart 與Rosenblate (1990)以其編製的多元完美主義量表對72 位女大學生進行研究, 發現完美主 義量表總分、「過度在意錯誤」以及「對表現的懷疑」兩個分量表的得分,與憂 鬱症狀有顯著相關。後續Rice 與Mirzadeh(2000)以Frost 的量表對大學生進行 研究,則認為適應性完美主義者比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有較好的情緒適應與學 業表現,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有顯著的憂鬱傾向。 Hewitt 與Flett(1991)以其編製的完美主義量表對大學生進行研究, 結果 顯示「社會期許的完美主義」及「自我取向的完美主義」皆與憂鬱有正相關。其 中社會期許的完美主義最能預測憂鬱,可解釋超過23 % 的變異量。Hayward 和 Arthur(1998)同樣使用Hewitt 與Flett 的量表,以178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 果發現自我取向的完美主義和社會期許的完美主義與焦慮、憂鬱有顯著相關, 其中 又以社會期許的完美主義與這些情緒困擾最有相關。. 另外,Slaney 等人(1998)以大學生為對象;以幾近完美量表修訂版(APS-R) 為工具,發現「矛盾」和憂鬱有顯著的正相關。Accordino、Accordino 與Slaney (2000)亦使用Slaney 等人的量表為研究工具,以123 位高中生為研究對象, 結果發現「個人標準」與憂鬱為負相關,當個人標準與真實表現的差距增加時, 憂鬱傾向會增加。國內董立華(2003)研究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及其相關因素, 發現負向完美主義與大學生身心適應為負相關,葉真秀(2004)以高中生為研究 對象,亦發現學業成就愈佳之高中生,完美主義傾向愈高;而完美主義傾向越愈 之高中生,其憂鬱傾向也會隨之增加。. 24.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5) 第二節. 生活壓力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壹、生活壓力的意義 「壓力」(stress)一詞最早的概念是取自於物理學與工程學上的用語。而 自1929 年,當生理學家Walter Canon 首次使用「有壓力之生活事件」此一名詞, 宣稱面對壓力時身體會出現不能控制呼吸、出汗、肌肉緊繃等等一連串的變化, 並將此一反應稱之為「戰或逃」(Fight or Flight)後,「壓力」不僅被視為是一 個威脅身體健康的因子,更儼然成為一般人與研究者經常使用之名詞(陳柏齡, 2000)。 有關壓力的正式定義,最早是由被稱為壓力研究之父的Hans Selye(1956) 所提出的,他認為壓力是個體的身體為因應任何外界環境要求而產生的非獨特性 反應(non-specific response)。其壓力理論有三個基本概念:首先,無論壓力來 源為何,都會引起個體在生理上的相同反應;再者,持續或重複暴露於壓力源之 下,個體的非獨特性反應會產生階段性的變化;最後,因無法適應壓力而造成過 度或過久的產生非獨特性反應,最後將會導致疾病或死亡。 Selye 並進一步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來解釋個體如何因應壓力的三個步驟: 一、警報期(the alarm stage) 警報期是個體對壓力的第一個反應,相當於Cannon 的「戰或逃」反應,即 當個體暴露於不適應的刺激環境下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此階段又可分為二部份: (一)震驚期(shock phase):對於有害刺激來源最初與立即的反應,並出現不 同之傷害信號,如心悸亢進、肌肉張力喪失、體溫和血壓降低等。 (二)反震驚期(countershock phase):個體運用防衛力量以圖復原,此時腎上 腺皮質擴大,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 二、抗拒期(the resistance stage) 個體完全適應壓力源,而使症狀改善或消失,但同時也減少了對其他刺激的 抵抗。. 25.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6) 三、耗竭期(the exhaustion stage) 因為個體的適應力有限,若個體無法有效適應壓力,或壓力持續出現,使得 個體能量一直耗損,個體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爾後迄今,眾多學者陸續投入壓力領域進行各項研究,而他們也相繼提出自 己對於壓力的觀點和理論,但出於探討角度的殊異,對於壓力的定義,亦是充滿 混淆和紛歧,正如同Selye (1976)所說:「壓力原是一個科學概念,並廣為人 所知,但事實上去鮮少被人真正瞭解。」(引自黃佩書,2006)。「壓力」一詞, 就像成功或失敗一樣,對於不同的人意謂不同的事物,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已成為 一般人朗朗上口的慣用語,但除了相關領域的學者或科學家,鮮少有人能確切闡 明壓力的定義。 大部分研究者在其專業領域中的壓力定義是非常明確的,生理學者若是對動 物的壓力模式進行研究,會對生理反應方面的數據資料特別感興趣,焦點則著重 於內分泌系統以及免疫系統所產生的交互作用;而心理學者和社會學者則通常專 注於壓力事件以及個體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正因為各領域對壓力的定義如此背道 而馳,因此有學者採用「壓力源」(stressor)來代表具壓力性質的外在事件,以 「壓力感」 (strain)來代表因壓力所產生的內在狀態(Pearlin & Schooler, 1978), 然而內在和外在這兩種狀態之間的差異極難區辨,這也提升了個體如何知覺壓力 並加以認知評估的重要性。 Lazarus(1984)以整合性的觀點,為「壓力」下了一個較完整的定義:「壓 力是個人與環境中人、事、物的一種特別關係,此種個人與環境中人、事、物之 關係是被評估有心理負擔的,或超越其資源所能負擔的,以及危害心理健康及個 體綜合福祉的概念,始被稱之為壓力」(鄭照順,1999)。可發現不同於Selye 的 定義聚焦於對壓力反應上,此定義中包含了刺激、反應、對威脅的認知評估、因 應模式、心理防衛,以及人境關係。整合上述說法,研究者認為本研究所指之生 活壓力,應為個體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各項生活事件,經個體主觀認知評估後, 認為會對其帶來心理壓力,超越個體所能因應或負荷,甚至危及心理健康或情緒 適應者即為生活壓力。. 26.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7) 貳、生活壓力的取向 從研究者蒐集的文獻資料中可發現,大多數學者(Cox, 1978; Lazarus & Folkman, 1984; Mason, 1975)將壓力的定義及內涵歸納為三種取向:(一)反應 取 向 (response-based definition):認為壓力是 一種反應;(二)刺激取向 (stimulus-based definition):認為壓力是一種刺激;(三)互動取向(transactional definition):認為壓力是環境刺激與個體反應間的互動關係等。茲就此三種壓力 取向的分類,將蒐集的定義加以統整後分述如下:. 一、反應取向 此為生物學與醫學領域裡經常採用的定義,主要受到Selye 的壓力理論影 響,此觀點認為壓力是一種反應狀態,強調個體面對外在刺激環境時,在生理及 心理上所產生的反應。生理反應主要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內分泌系統及免 疫系統所產生的作用;心理反應則意指如焦慮、憤怒、悲傷、羞愧或罪惡感等負 向情緒。 根據Selye 的研究顯示,所有個體在面對任何壓力時的生理反應皆相同,但 只以反應來界定壓力,不管其來源,則可能會產生問題,例如夫妻吵架和情侶接 吻,均會使個體呼吸加速、心跳加快,但兩者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卻截然不同。是 故,壓力不能完全以反應來界定,也應該考慮刺激的來源或類型,並進而重視個 體和環境互動的關係。. 二、刺激取向 此為一般心理學家所採用的觀點,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強調造成壓力的壓 力源(stressor),早期研究者認為壓力是天災人禍後所帶來的重大創傷,之後則 延伸至結婚、離婚或親人死亡等等重大生活事件;有些學者指出噪音、擁擠或污 染的環境也會帶來壓力,有些學者則重視日常生活中的鎖事或慢性緊張所帶來的 壓力,如一樁痛苦的婚姻或是貧困的家境(Aldwin, 2007)。 根據此一觀點,壓力乃是一組原因(a set of cause),其在於辨明各種情境 的刺激,強調壓力來源的重要性。此種定義視壓力為隱含在環境中之刺激,刺激 本身就具有壓力的特質,會使個體感受到某種程度的生活變動,或對個體造成威 脅,甚至對個體造成失序,導致個體在表現與要求間有所差異。因此不管是真實 27.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8) 存在或是想像,只要能使個體失去原有的狀態,並激發個體內在的適應過程以恢 復原有的平衡狀態的事件或刺激均可稱為壓力(Kanner, 1981)。 然而,以刺激取向來定義壓力,雖然容易找出壓力來源,但是各種壓力源有 其特質,不同的個體面對相同的刺激可能會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對壓力的容忍度 也存在個別差異,故定義壓力時,尚須考慮壓力的其他層面(Lazarus & Folkman, 1984)。. 三、互動取向 互動取向重視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此觀點認為刺激取向與反應取向 過於偏頗,強調個體知覺、評估及因應的重要性,亦即相同的威脅或刺激之於不 同的個體,或是在不同的時間點之於同一個體,因個體認知歷程的中介作用,產 生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互動取向統整了刺激取向與反應取向兩大觀點,並強調個體知覺的重要性。 由此觀點來解釋壓力,是當個體對於壓力因子的性質加以辨識後,會進一步評估 自己能否運用因應資源來加以調適,使之與環境要求達成平衡。另外,由交互作 用的觀點來看「壓力」 ,乃視個體獨特的特質為環境特性與其反應間的主要中介、 協調變項。而中介變項的不同特性,會決定個體對刺激的不同反應。交互作用觀 點是較為單向的過程,互動觀點則較為強調雙向、不斷變動的過程。 環境不斷對人們產生種種的要求,而人們也不斷利用手邊的資源處理這些要 求,當這兩者之間失衡時,就會產生壓力,至於壓力的感受強弱,則要看失衡的 程度而定。這種人境關係(perso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的失衡感是一種主觀 的判斷(Lazarus & Lazarus, 1994)。. 參、生活壓力的測量 關於壓力的測量工具,經研究者整理後發現可大致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模 式是環境模式,該模式聚焦於測量生活環境中所發生的事件或經驗,而這些事件 或經驗和個體的重大適應需求有客觀關係;第二種模式是心理模式,該模式著重 於測量個體如何因應特殊事件或經驗的能力,以及對其因應能力的主觀認知評 估;第三種模式則是生物模式,該模式則重視測量個體生理機制所產生的特定反 28.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29) 應,而這些反應通常是為了調節生理及心理雙方的需求。茲就與本研究主題較為 相關之環境模式及心理模式的測量工具整理歸納如下: 一、環境模式 (一)生活事件(life events) 對於生活事件的測量最早始於心臟病學家 Wolff(1950)對於病人的研究, 他要求病人保留日記,並從日記中發現這些病人在病發前的六個月至一年當中, 至少經歷一項壓力生活事件,因此他認為生活中的任何改變,無論是正向或負 向,只要需要耗費精力去適應的,均有致病的可能性。 Holmes 則延續了 Wolff 的研究,與社會學家 Hawkins 合作,於 1957 年編 擬了「最近生活經驗量表」(the Schedule of Recent Experience, SRE),SRE 共列 出四十二項具代表性的壓力生活事件及壓力平均數,受試者需逐項檢核過去一年 中曾發生的事件及發生次數,最後將每一項事件的發生次數與其壓力平均數相乘 後的數字加總即為總分。在 SRE 量表中得分超過 150 分的受試者有 30% 的可 能性,將在未來遭遇健康問題;總分超過 200 分的受試者則代表正經歷長期的 壓力,不但有身心耗竭的危險,健康也受到極大的威脅;總分超過 300 分的受 試者則建議應立即受到特別的照護與關懷,因其有高達 80%的罹病機率。 之後 Holmes 與 Rahe(1967)又根據此量表,改以心理物理學的方法測定 每一項重要生活事件的生活改變值(Life Change Units, LCU),以 LCU 為壓力 指標,編製而成「社會再適應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SS), 用以測量各生活事件所造成之心理壓力大小。SRSS 共列出四十三項生活事件, 並按其生活改變值由高而低依序排列,其中生活改變值為最高 100 的事件是配 偶死亡,結婚的生活改變值則是 50,受試者同樣逐項檢核後將所有的生活改變 值加總即為總分。總分低於 150 者所感受到的壓力最小,介於 150 至 199 之間 的則正經歷輕微壓力,200 至 299 的分數則代表中等壓力,超過 300 的即為重 度壓力。SRSS 預估得分 150 以下的受試者,在未來兩年內有 35%的機率將遭 遇疾病或意外;得分 150 至 300 之間的受試者,機率則提高為 51%;得分高於 300 的受試者其罹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意外的機率將高於 80%。 然而根據 SRRS 所測量的「客觀生活壓力」經實徵研究發現客觀生活壓力 與個人身心健康的相關很低(Rabkin & Struening, 1976) 。這是因為個體對於壓力 的感受程度有個別差異,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只有當個體將事件評估為壓力源時 壓力才存在。 29.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30) (二)日常瑣事(daily hassles) Lazarus 與 Folkman(1984)認為個體對於情境的認知評估才是決定何謂壓 力的關鍵因素,而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瑣事所造成的壓力和重大生活事件 相比,才是造成健康負擔的主要原因。日常瑣事可能包括:和同儕之間的相處問 題、有太多事情等待完成、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休閒娛樂、麻煩的鄰居、睡眠不 足、或是感覺寂寞等。因此採用的測量方法並不要求受試者回憶可能已經是數月 前所發生的事件,而是要求受試者記錄每天所發生的日常瑣事數量及嚴重程度, 紀錄持續的時間通常是一個禮拜至一個月之間。 例如 Kanner、Coyne、Schaeffer 與 Lazarus(1981)所編製的「日常瑣事量 表」(The Hassles Scale),此量表的作法即是由受試者勾選出過去一個月內曾因 此感到困擾或難堪的日常瑣事,接著在各項瑣事右側圈選一個數字代表該項瑣事 的嚴重影響度。評量方法將各瑣事的得分加起來,此分數代表受試者的壓力,得 分愈高者代表壓力越大,得分愈低者代表壓力越小。 但日常瑣事令人疑惑的一個地方就是,如果這些日常瑣事和一些讓我們感覺 不錯的正面振奮經驗相平衡時,它們是否會變得比較可以忍受或比較不具傷害 性。所謂的正向經驗,在壓力研究上被稱為精神振奮(uplifts) ,相關的例子包括: 喜歡我們的工作伙伴,而他們也喜歡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從事令人愉悅的活 動如聚餐或旅行;有空閒的時間;被讚美;甚至一夜好眠等。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中可能會碰到許多瑣事,但也可能同時擁有許多美好的振奮經驗。就我們的生活 感知而言,這些正向經驗的確可以平衡瑣事所帶來的負向結果,然而截至目前為 止,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結果所顯示出的證據並不一致。 (三)慢性壓力(chronic stress) Wheaton(1996, p. 57)對於慢性壓力的定義為:「一種因社會環境結構而產 生的持續不斷且開放式的問題。」,認為與其將慢性壓力視為單一或多個發生在 個體身上的隨機事件,毋寧界定為一種受社會情境脈絡所影響而產生的現象。 Pearlin 與 Schooler(1978)則認為慢性角色壓力,是因為特定社會角色而 產生的持續性問題,和獨立生活事件相比,是代表個體生活壓力程度的更佳指 標,也是預測個體身心健康的更佳來源,他們的研究著眼於四類主要角色,包括 婚姻、父母、工作以及家庭經濟。其編製的量表採自陳式量表,反應項目將婚姻 的慢性壓力分為三種:不被配偶接受、付出與給予間無法平等互惠、對於角色期 待的受挫;父母的慢性壓力亦分為三種:孩子的行為表現無法跟上父母的標準、 與父母的抱負和價值觀不一致、或父母的地位不受尊重;工作的慢性壓力則分為 30.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31) 四種:沒有獲得充分報酬、嚴酷的工作環境、缺乏人性的競爭、工作負荷超重; 而家庭經濟的慢性壓力主要來自於無法獲取足夠的所得來支應生活必須品以及 每個月的帳單。. 二、心理模式 (一)壓力知覺(perceived stress) 當代的心理壓力理論採用主觀取向的觀點,以個人對其生活環境發生之事的 解釋方式為中心。這個觀點包括評價和因應這兩個主要概念,在評價時,當事人 會評估事件對個人幸福的意義;在因應時,當事人會試著處理知覺到的傷害、威 脅和挑戰。 然而在這方面的測量工具並不多,在該領域最常被使用來測量心理壓力的為 Cohen 與 Williamson所編製的「壓力知覺量表」 (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1988),主要為測量個體評估其生活環境的壓力程度。此量表共有三種版本,分 別有 4 題反應項目、10 題反應項目和 14 題反應項目,其中 10 題反應項目的 版本擁有最大信度;4 題反應項目的版本則最適合運用在電話訪談,或是其他對 於施測題數有嚴格限制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該量表測量的為個體生活壓力的 總量,而非對特定壓力源的反應,因此被廣泛運用於心理及生理健康雙方面的研 究。 (二)負面影響(negative effect) 威脅可能是最常見的心理壓力來源,當我們面臨某種尚未發生但在短期內可 能成真的傷害時,就會覺得受到威脅。依據心理壓力模式的研究理論推論,個體 若評估發生之事件為威脅的話,將導致負向的情緒反應,而其所連結的行為及生 理反應將是造成疾病的元兇。而對大多數人而言,壓力都會引發令人苦惱的情 緒:使人厭惡的情緒、羨慕情緒和嫉妒情緒;存在層面的焦慮罪惡感和羞愧情緒; 以及由不利的生活狀況所導致的情緒,包括寬心、希望和悲傷。 而最常用來測量情緒的方式是形容詞檢核表(adjective checklist) ,其施測步 驟是先給予受試者一些表達情緒狀態的形容詞,由受試者指出哪些形容詞是可以 反應他們感覺的項目。最常使用的形容詞檢核表包括「Nowlis 情緒形容詞檢核 表」(Nowlis Mood Adjective Checklist, MACL; Nowlis & Green, 1965)、「多元情 緒形容詞檢核表」(Multiple Affect Adjective Checklist, MAACL; Zuckerman & Lubin, 1965) 、 「情緒狀態量表」 (Profile of Moods States, POMS; McNair et al., 1971) 31.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32) 以及「正向情緒-負向情緒量表」 (Positive Affect-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 Watson et al., 1988)。 目前國內用以測量生活壓力之工具,在青少年的部份多以調查其環境中的各 項生活事件為主,因此研究者蒐集有關青少年生活壓力之量表,並針對這些量表 的的定義向度及題目內涵經過篩選後,最後選定由郭靜靜所(2003)編製的「生 活壓力量表」用以進行本研究之測量。. 肆、生活壓力的相關研究 一、背景變項與生活壓力的關 係 D’Onofrio 與 Klesse(1990)認為,青少年面臨的壓力包括處於既非大人也 非小孩的尷尬時期,父母及社會之間的期望即要求常衝突且混淆,青少年加諸於 自己的要求與期望比外在的要求及期望更來的強烈而混淆。Hall 更將青少年視 為「風暴與壓力」 (storm and stress)的階段,青少年是人生的「風暴期」或「狂 飆期」。由此可知,青少年時期既是一個既矛盾又衝突的時期,生活壓力對於青 少年的情緒更是有推波助瀾之效果,而生活壓力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本研究 擬以年級與性別等背景變項瞭解其與青少年生活壓力的關係,探討國內外的相關 文獻研究後發現: 目前對於年級與生活壓力的關係眾說紛紜,Price(1985)及 Basch & Kersch (1986)的研究則發現,年級、家庭狀況、社經地位與壓力及因應行為有關。屈 寧英(2004)和汪慧君(2008)分別針對高中生進行研究,發現高三學生正值面 對升大學的考試,知覺到的生活壓生活壓力顯著高於高二學生,而高一為新生, 處於適應新環境、人際及新的課業壓力,壓力位居第二;高二學生沒有適應新環 境的困擾,大學聯考也尚未逼近,加上有社團活動舒緩壓力,故是三個年級中壓 力最低的;郭靜靜(2004)以臺北市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則認為年級對於生活 壓力不會造成顯著差異。 最後性別的差異是否會影響個體的壓力感受呢?就目前的實徵研究結果並 未有一致的定論。譬如Basch 與Kersch(1986)即發現:生活壓力與性別有關, 且女生的壓力大於男生。蔡宛珊(2008)認為男生較女生容易有兩性情感壓力, 女生比男生有較高的學習壓力、自我期許壓力和生長發育壓力。. 32.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33) 二、憂鬱傾向與生活壓力的關 係 在許多研究中都發現,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關係;更有研究指 出,生活壓力會導致憂鬱傾向。Wolff(1950)曾研究生活壓力與疾病發生間的 關係,他認為「壓力」乃是個體對外界刺激感覺到威脅才產生的,換句話說,壓 力是個體自我感受的一種狀態,其輕重不一定與外界刺激的大小成正比,但其與 疾病的產生卻較為密切。也就是說,個體對壓力的主觀感受是影響客觀壓力的一 重要變項。 而後,Holmes 與Rahe(1967)的「社會再適應量表」(SRSS)引發了一連 串探討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的研究,這些相關研究大都得到「生活壓力與身心健 康有負向關係存在」的結果,例如:蔣桂嫚(1992)研究高中生生活壓力與身心 健康的關係,結果發現生活壓力愈大,罹患身心症狀的程度愈高,亦即身心健康 狀況愈差。鄒浮安(1997)探究高中生生活壓力與健康之關係時,發現生活壓力 愈大,心理健康愈差,且其中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為.53。歷年來研究者 在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及憂鬱症狀的相關研究上得到了相當一致的結果,也就是青 少年負向生活事件的數目與其得到憂鬱症狀的機會成正相關(Brown, 1998; Brown et al., 1996),而且以最近十二月內發生的負向生活事件最能預測青少年 的憂鬱症狀(Ge et al., 2001)。. 33. 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建立 www.ahasoft.com.tw/FinePrin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前全世界生產結構存在全球供應鍊的整合體系,在 這種環境下,土國相信保護主義的形成亦對實施保護

而考量到 Covid-19 重症病患的需求,醫院的重症病床數量格外重要。根據統 計,在 OECD 國家間,每十萬人擁有之重症病床數量差距可達 10 倍(如下圖)。. 歐盟疾病管制局 (European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與職業相關職能之類別概念,透過國內外文獻研究、States' Career Clusters Initiative (SCCI)、美國 O*Net

EPA)與世界衛生組 織(WHO),分別建議飲用水的鉻含量不可高於100 ppb與50 ppb( 10  9 ,即十億分之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減少身體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