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中俄能源合作之挑戰

第三節 能源合作對中俄間外交關係之評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能源合作對中俄間外交關係之評估

從地緣戰略分析,正當中國的快速崛起引起以美國為首之西方國家的憂 心,在 20 世紀 90 年代後,國際上出現所謂「中國威脅論」(the China Threat)的 說法,此種說法起於 1992 年 9 月,時任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的拉森上將 (Admiral Charles R. Larson),於夏威夷研究亞洲安全問題發表講話,首度提出

「中國威脅論」的論點。168自此,西方輿論與學界就掀起一場關於「中國威脅 論」的爭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從「崛起」(the rise of China)變成「中國 威脅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 Threat),169這也可從今年 3 月 25 日美軍太平洋 司令部太平洋美軍司令拉克里爾上將預測共軍 10 年內至少有 70 艘現代化潛 艦,並表示中國可能在年底前首度在潛艦配備長程潛艦核子導彈,預判射程概 約 7500 公里。170另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網廿四日報導,經過競爭,大連造 船廠已在 2013 年贏得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合同;第二艘國產航母應在江南造 船廠建造。171說明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憂心,其原因為,如從地緣及戰略因 素看,中國的崛起相對於二戰後日、德兩國崛起發展有其不一樣的意義,其不 同之處在於日、德是美國盟友,兩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同美國利益結合。

更明確地說,戰後日本與西德經濟復興,是美國一手主導。相對地,中國統治 中國大陸以來,華盛頓與北京長期對立,意識形態與戰略利益都不相同。尤其 在冷戰結束後,中國已取代蘇聯成為美國未來的假想敵,172並成為最有潛力威 脅美國東北亞霸權的國家。

168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國研究,第 29 卷第 8 期(1995 年 8 月),頁 67。

169Samuel S. Kim,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4th edition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1998), p. 3.

170《青年日報》,2014 年 4 月 1 日,第 5 版 news.gpwb.gov.tw/news.aspx?ydn=w2u5S9 CJZGAXB/zPg/q7ahBURwZ%2...,檢索日期:2015 年 5 月 6 日。

171「第二艘陸產航母母艦 江南造船廠負責建造」,《聯合報》, 2014 年 4 月 12 日,第 12 版。

172高朗,「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7 卷第 2 期(2006 年 4 月),頁 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基於維護其東北亞利益的立場,美國必當採取相對措施因應。美國及其戰 略盟友(如日本)均認為中國大陸崛起將可能挑戰現行國際體制的運作,身為全 球強權的美國,深信「霸權穩定」(Hegemonic Stability)觀念,認為霸權國的存 在,將有助於國際體系的穩定,甚至帶來經濟繁榮與相互依存的發展。173

另一方面,觀察在冷戰結束後,蘇聯瓦解,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國際地 位,初期,俄羅斯自許力量不足,外交採取與美國交好的戰略,希望倚賴美國 等西方大國對其經濟援助的承諾來發展本國經濟。但事實證明,出於對前蘇聯 的殘存戒心和對俄羅斯的鄙視,美國等西方國家並沒有認真履行對俄的承諾,

造成俄羅斯國家利益的重大損失,也引發俄羅斯內部的不滿情緒。174導致目前 雖然兩國承諾削減核子武器,但是雙方並沒有因此停息較勁。這促使俄羅斯重 新檢討傾向歐美的外交戰略改為全面外交,大力發展與各國的友好往來,努力 在區域和世界的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

雖然俄羅斯目前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並擁有不可忽視的軍事力 量,但是由於目前經濟實力較弱,使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大打折扣。但是,不可 忽視的他擁有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天然氣的蘊藏量,石油也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 響力,現在的歐盟很多國家的天然氣都是,都是靠俄羅斯供應的,因此當面對 美國在歐洲推行北約東擴政策,俄羅斯在歐亞大陸西部的戰略空間受到嚴重的 擠壓,而歐亞大陸東部(尤其遠東,西北太平洋岸) ,美日軍事聯盟也對俄羅斯 東部形成壓力。這種東西夾擊的地緣危機使俄羅斯真正意識到,要想重振大國 地位,必須搶佔地緣空間。175因此給了俄羅斯與中國戰略合作的空間,也提升 了東北亞在俄羅斯外交戰略盤算中的重要份量。

173 Charles P.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73), p.28.

174 魏國力,「論美國與東北亞地區安全的關係」,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 137 期 第 5 期(2006 年),頁 68。

175 邵秀英、王國梁,「大國力量均勢與東北亞格局」,世界地理研究,第 11 卷第 3 期(2002 年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算是一個亞洲國家,俄羅斯雖 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總面積 1707.54 萬平方公里,但其中有 2/3 的領土面 積在亞洲,有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和遠東三個經濟區。俄羅斯遠東地區是 其同東北亞地區進行經濟聯繫的重要門戶和紐帶,陸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就曾指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更 大程度上成了一個亞太地區大國。在失去黑海、波羅的海和裏海的主要港口之 後,俄羅斯約有 10000 多公里海岸面向亞洲方面。正是在太平洋地區沒有領土 損失。亞太地區是俄羅斯有機會通過參加多邊經濟計畫真正實現同世界經濟的 一體化。亞太地區為吸取改革經濟的必要經驗提供了可能性(如日本、南韓、中 國的例子)。這個地區不僅對遠東的社會經濟發展,而且對整個俄羅斯的社會和 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176

以整體看來,儘管俄羅斯不再擁有全球超級兩強之一的地位,但它仍然是一 個世界強國。俄羅斯保留了前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 軍事強國,其核力量和常規力量仍與美國不相上下,令美國不可小覷。就東北亞 地區來講,俄羅斯雖裁減了其遠東的軍事力量,但仍保留了足夠的軍事存在,與 美、日在該地區的軍事配置大體維持平衡,177仍然有足夠的能力對意欲在該地區 稱霸的國家構成震懾,以目前已經讓克里米亞半島公投入俄及意圖染指烏克蘭對 抗美國及歐盟,就可窺出端倪,更不可忽略它是現代社會經濟推動能源的大國。

綜合以上分析,基於戰略分析上考量,俄羅斯與中國仍將維持戰略合作的 基調,但與冷戰時期不同的是,中俄與美日之間並非完全軍事對抗的關係,而 中俄及美日也並非軍事同盟,只不過在整體戰略方向形成對抗的態勢,而在區 域的一些問題上仍有合作的彈性。在此原則下,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能源戰略

月),頁 82。

176郭力,「淺析俄羅斯的東北亞戰略」,西伯利亞研究,第 30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頁 29。

177張海珍,「冷戰後美國的東北亞區域戰略分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 期 2006 年,頁 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採取以國家利益為主要考量,既不傾向中國,也不放棄與日本、韓國及東南亞 國家的利益,因此在輸油氣管線上,讓各國競爭再從中獲取最大利益,另外在 地緣戰略上採取的主要措施:一是與大國建立友好夥伴關係,積極尋求解決朝 鮮半島問題的發言權;二是吸引區域內外資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資源;

三是抵制美日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使東北亞地區不至於成為對己不利的 某一國的勢力範圍,把俄羅斯排斥在東北亞區域的事務之外,178為恢復真正的 實質大國地位奠定基礎。

第四節 小結

正當多數人還在懷疑世界會不會走向「新冷戰」時,其實暗中各強國默默 能源「經濟戰」早已火熱開打,這包括一連串的經濟互相制裁、西方對原油價 格的影響、各式各樣的能源貿易阻擾,影響層面之廣,絕對值得我們持續關 注。179

用經濟及能源或者說是貨幣戰略議題來操縱整個國際政治層面,一般來講 會產生兩面效應,操作得當就如同當年蘇聯解體,不當就有可產生對世界經濟 體的傷害,以目前看來,初期對俄羅斯是股匯市經濟大傷,但是,觀察普京的 西聯土耳其,南與中國及印度交好等,到目前為止,俄羅斯似乎已經擺脫制裁 的陰影,因為它已經向美國印證俄羅斯的堅定意志力不是那麼容易就遭到西方 國家的摧毀,除間接促成了中俄天然氣簽訂,也讓戰略同盟更加深一份力量。

178郭力,「俄羅斯東北亞戰略評析」,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 3 期(2006 年),頁 52。

179俄羅斯能源戰略調整,洞見 Insight-《國際事務評論網》,2014 年 12 月 18 日,

www.insight-post.tw/economic/20141218/1096921,檢索日期:2015 年 4 月 2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