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決定理論相關探討

本節將介紹自我決定理論的定義、三種心裡需求及動機的類型,分述如下:

一、自我決定理論的定義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由Deci 和Ryan 於1985 年提出 的。自我決定理論對個體動機歷程進行許多的研究,包含內在動機、動機類型、動機與 酬賞、個人需求與動機的關係,被視為是有良好研究基礎所發展而成的學習動機理論,

與其它相關的應用也日漸增多(Deci & Ryan, 1985a, 1985b)。自我決定理論的重要性從 1975 年,Deci 整合之前的學者,在外在事件對於內在動機影響的實徵研究中已顯示出 來。首次提出認知評價理論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其中提到內在動機意義 即個體是主動的,並具備自然的傾向做該活動,對行為皆出於自願性並具有選擇感,而 且能從活動中感受到樂趣,是自主性的自我決定。所以,自我決定理論是Deci和Ryan從 早期的認知評價理論擴展而來的,視動機為強調連續性(an underlying continuum) 的 過程(Deci & Ryan, 1985a; Ryan & Deci, 2000)。所謂自我決定理論,依據 Deci & Ryan

(1985a, 1991)的解釋是指以內在動機從事活動的個體,會依照自己的選擇,且在愉悅 的心情下以自我決定的態度監控自己的行為。Ischta Lehmann 認為在人類動機系統中,

生物性機能有效運作的關鍵條件是興趣、社會認可,以及人際互動下形塑的個人價值 觀,努力尋求認可和關愛,是人類基本需求。如果這方面不能滿足,動機就不會成形(賓 靜蓀譯,2008)。自我決定理論的內涵為社會環境經由個人心理需求的滿足,形成個體 之自我決定動機,進而影響學業成就。自我決定理論是一個理想的組織性動機理論,其 理論強調:一、人類的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對於人格發展與行為自我調節的重要 性。二、非內在動機所觸動的行為,如何轉變成自我決定的歷程。三、社會環境對轉變 歷程的影響(黃德祥,2005;Deci & Ryan, 1985b)。

二、自我決定理論的三種心理需求

根據 Ryan 和Deci(2000)提出,在發展過程中,自主感、勝任感以及聯繫感三種 心理需求,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缺乏其中之一,將導致負面的學習成效。許多實 徵研究亦證實,滿足基本心理需求會增進自我決定動機。Deci 和Ryan(2002)更進一 步說明,回歸自我決定理論的主張。所有的人類,不管是文化、性別,都同時需要自主 感與聯繫感的心理需求滿足;儘管這些心理需求在不同文化脈絡下,都是以不同的方式 展現或被滿足。根據自我決定理論(Deci & Ryan, 1991),動機決定於社會因素,個體 行為產生的原因和目標,是由社會因素透過個體所察覺的自主感、勝任感和聯繫感,形 塑其自我決定動機。以下分別簡述之:

(一)自主感(autonomy)

自主感是指學習者感覺他們的行為之掌控程度是出於自己主動去做的、自發性的,

並且有完全出自於自己選擇的感覺與環境互動帶來的自主感,並重視該活動之學習者能 對其所選擇的目標產生承諾及追求的意願(Deci & Ryan, 2002)。

(二)勝任感(Competence)

指個體在和社會環境持續的互動中,感覺和社會環境形成有效的連結,能夠操控與 勝任的程度,並在其經驗的活動中展現個體的能力(Deci, 1975)。Deci 和Ryan(2002)

更指出,勝任感的需求會引導個體追求挑戰,而這挑戰對個體的能力是適中(optimal)

的工作或任務,更會使個體在活動中堅持並且加強自己的技能,他傳達的訊息就是自信。

(三)聯繫感(relatedness)

聯繫感是感覺自己與別人有聯繫與其隸屬的群體有歸屬感,尤其當環境提供足夠的 接納、關懷與溫暖的情感力量時,更能促使個體接受各種困難與挑戰。此種共同存在的 感覺,是一種在乎別人,也同時希望受到別人在乎的感受,建立互相尊重、關懷及信任

(Deci & Ryan, 2002)。

Deci和Ryan(2002)認為當社會環境經由個體的察覺,能滿足自主性、勝任感和聯

繫感,都會維持或提升個體的內在動機,並促進外在動機的內化。

三、自我決定動機的類型

自我決定動機為個體行為運作的品質,此行為意指選擇,亦即知覺內控的經驗

(Deci & Ryan, 1985a)。所以自我決定動機就是個體擁有選擇之機會,而且有能力去選 擇,並非外在的壓迫或增強才去做的,是個人自己決定的。Deci和Ryan(1985b, 1991, 2002)將自我決定動機藉由個體不同的原因和目標,區分為三種類型:

(一)無動機(amotivation)

所謂無動機,就是指個體完全不活動,或是消極的活動,個體不具有內在、外在動 機,也就是個體缺乏活動的傾向,通常呈現負面情緒,沒有目的,沒有酬賞的期待,也 沒有改變結果的可能性,是屬於最少的自我決定(Deci & Ryan, 2002) 。

(二)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Deci(1975)認為個人的內在動機,主要是受到兩項個人的察覺感受而影響:一 是自我決定察覺(self determination)就是個人在活動中,所感受的他是否可以決定要從 事該活動的理解。二是自我能力察(perceived competence)覺,即是個人在活動中,所 感受到的他是否有能力可以決定要從事該項活動。並且覺得他有能力勝任時,則會使他 從事該活動的內在動機增強,並增加努力的程度,行為持續的產生,使自己獲得快樂與 滿足,形成高品質的創造力。內在動機意指行為之目的在於獲得行為本身所帶來的愉悅 感與滿足(Deci & Ryan, 1985a, 2002)。

Deci和Ryan(1985a)則指出,影響內在動機的機制,即任何事件都可經由控制方 面(controllingaspect)及訊息方面(informational aspect),例如事件具有控制行為機制,

當個體察覺內在可控制時,內在動機會因為高自我決定而提升;若事件因提供訊息而成 為行動主因,且提供正面訊息,則內在動機會因知覺勝任感增加而提升。

(三)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Deci和Ryan(2002)提出所謂外在動機是指行為除了受到隨著外在事件,發生的種

種狀況的影響之外還受到自我決定察覺或透過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來從事各項活 動。所以外在動機透過個體內化調節的程度,將呈現不同的外在動機,它也有可能是自 主性的。依照自我決定的連續性做排列由低到高的調節程度包括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內攝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認同調節(indentified regulation)、統整 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四種形式,茲分述如下:

1.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

外在調節是指自我決定程度最小的外在動機,個體從事行為之目的,是為了逃避處 罰、透過酬賞和控制或履行義務等,動機常常是為了滿足外在的命令或社會所建構的情 況而產生之行為。所知覺到的因果關係是屬於外在控制的(Deci & Ryan, 2002)。例如:

學生寫作業是因為害怕受處罰,就屬於外在調節。

2.內攝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

內攝調節是指個體開始產生內化,是一個主動、自然的歷程,行為發生的原因,基 於他人的眼光並受制於傳統觀念的影響,是為了逃避罪惡感與焦慮羞恥,此乃建立在自 尊上,對應外在環境對於行為的控制,所引發的活動轉變為與自我價值一致;內攝調節 比較外在調節具有更多的內化程度,但仍不很完全,也不能說是完全的自我決定的動 機,屬於外在控制動機(Deci & Ryan, 2002)。例如:學生自己如果不認真學習,將會 覺得良心不安、羞愧、內疚、困窘與罪惡感。

3. 認同調節(indentified regulation)

認同調節是內化程度更高的,指個體參加活動的原因,是經由自己的選擇,並且受 到個體的評估和知覺而發生的,認為這種活動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具有效 用性的(Deci & Ryan, 2002)。行為雖然仍被規範,但是以自我的方式來進行,並不是 受到外在的酬賞而牽引的。個體認為從事這項行為對他而言是有幫助的,不是因為義務 或壓力所造成的(Deci & Ryan, 1985a)。所以一個人當他認同這個活動時,或認同該活 動所呈現的價值時,至少在認知的層面上是個體認同的行為,因此認同調節被認為與高

層度的知覺自主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認同調節把因果關係看做內在控制的(Deci & Ryan, 2002)。例如學生努力的準備老師訂定的書面與口頭報告,是因為對於未來的學科考試 有幫助,這就是認同調節。

4. 統整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

統整調節是內化層次最完整的外在動機,個體真正認同行為本身的價值及目標和自 我概念一致,個人參與活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行為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願 意對行為負責皆出於自願性並且樂在其中。強調的重點是被選擇的外在動機行為,如何 適用於個體的整體活動,行為和個體相互協調而且是整合的,雖然其行為之目的仍然是 工具性的,但統整調節已呈現出自我決定與自主性的形式。換言之,個體的學習行為是 受內在動機所驅動的(Deci & Ryan, 2002)。例如:學生寫功課、閱讀完全出於自願,

而且認為多閱讀能快樂學習是與自己的意志相符合的,即屬於統整調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研究設計與實施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參與者;第二節為研究設計與步 驟;第三節為收集資料的方法;第四節為資料處理與分析;第五節為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一、學校背景與現況

H 國中是ㄧ所中型學校,班級數 39 班,人數約 1248 人,鄰近有另一所大型學校約 有 60 班,因此在長期與他校競爭下,學校發展以升學為主要目標。而近幾年因十二年 國民教育的推動,參考在校成績,因此學校所有的科目,必須有統一的評分方式讓學生 進行考試後有一共同評分標第。健康與體育領域也因此定訂統一的評分項目進行學生學 習結果的評分,此方式在學校實施近三年後

,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盡可能讓學生不斷的練習考試項目以求得高分,使得學生在體

,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盡可能讓學生不斷的練習考試項目以求得高分,使得學生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