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行車運動發展

一、 自行車演進史

根據余偉斌、林乾傳、林麗珠、王文松(2009)所編輯的臺北巿腳踏自行車 安全騎乘手冊一書提到,「輪」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廣泛,現今的腳踏自行車、機 車、汔車等交通工具,都是藉由輪子的傳動才能運行,因此,「輪」可說是陸上 交通工具的始祖。

西元 1493 年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義大利人) 是第一位二輪車概念的 設計者,當時 在他的手繪稿裏的二輪車就有鏈條的雛型,但是當時達文西的設 計並未製成實際的二輪車(余偉斌、林乾傳、林麗珠、王文松,2009)。自行車 的發展演進,可追溯至最早 1791 年時法國人曾發表了兩輪的木馬車;德國男爵 卡爾杜萊斯是一般公認的自行車發明人,1817 年他在車子前輪上裝了一個方向 把手,製造出有把手的腳踢木馬自行車,這在當時是人們對自行車最早的印象。

從德國男爵發明第一台自行車以來,到現在將近有兩百年的歷史,經過許多人不 斷研發,從玩具式的木馬車轉換到今日各式各樣新穎的休閒運動自行車,自行車 才算完全定型,而自行車發展的目的也從最早的娛樂用途轉變為交通代步及休閒 運動用途(行政院體委會,2002)。研究者參考高雄巿壽山國小自行車交通安全教 育網站內容,整理出自行車的發展演變如表 1 所示。

表 1 自行車的演進史

演進順序 說明

第一輛自行車 西元 1791 年克姆提.西拉克(Comte de Sivrac.法 國人)所發明的第一輛二輪車,其結構全部以木頭製 造,以動物造型的橫樑為主體。結合前後呈一直線排

7

列的車輪所構成,無轉向系統。騎乘者跨坐於橫樑,

西元 1860 年皮耶.米蕭(Pierre Michaux.法國人)從 事修理馬車和製造嬰兒車、三輪車的工作。有一次他

公斤,行駛速度可達每小時約 13 公里。

演進順序 說明

現代自行車 二輪車的發明已久,直至西元 1885 年由英國人所 設計的腳踏車,其前後兩輪大小一樣、鍊條後輪驅動,

是被公認為現代腳踏車的原型。西元 1885 年詹姆士.

史塔克和詹姆士.塞特(James Starley and Suttor,英國 人)發表的 Rover III 安全腳踏車,此車前後輪直徑相 同,被公認為現今腳踏車的原型,車重 17 公斤,其速 度約為人步行速度的五倍,也證實達文西在 1493 年的 腳踏車概念經過近 400 年後才真正實現。

資料來源:高雄巿壽山國小自行車交通安全教育網站 二、 臺灣自行車發展

日治時期,臺灣的自行車多半仰賴日本進口,雖然由日本引進製造技術,但 多似零組件製造為主,直到戰後,在政府的政策推廣下,臺灣自行車製造組裝業 才開始起飛,國產自行車也開始外銷(杜偉誌,2012),研究者參考杜偉誌(2012) 整理自行車各階段發展如下:

(一)日治時期(1903-1945 年):

自行車早在 1875 年的時候就已經傳進中國,當時稱之為「洋馬兒」,然而在 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前,自行車卻遲遲未傳入臺灣,而將自行車傳入臺灣推手是日 本。

日本稱自行車為「自轉車」,當時臺灣專職修理腳踏車的商家,便常以「自 轉車商店」為看板名稱,自行車製造技術直到 1868 年時才開始傳入日本,因為

9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進口日本的自行車數量銳減,反而使日本國內 自行車產量大增,因此日本成了自行車生產與外銷的大國。日治時代以前,牛車 是臺灣農村社會的主要交通工具,當時的臺灣只有人力車和馬車,並沒有自行車,

一直到日治時期(1903 年)自行車才經由日本輸入臺灣。後來隨著市街道的發 展,加上社會各階層的需要,使用者也越來越多,尤其在日治時期中期(1920 年-1937 年),不難看出當時臺灣各地街道上已出現人力車與自行車共有的情形。

(二)進口批發時期(1946-1950 年):

日治末期 1940 年開始,日本將臺灣視為南進基地,開始陸續有少數零件工 廠成立,但是又因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物資被送往日本作為戰爭需要,

此時自行車產業發展又再度陷入低潮,使得臺灣自行車反而有減少的趨勢。1945 至 1948 年間戰後初期,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政府終止對日貿易,臺灣自 行車零件改由香港及大陸進口,直到 1948 年臺灣開始再度開放對日貿易,大量 日製的自行車陸續進口臺灣。當時臺灣缺乏自行車工業,又因臺灣戰後初期自行 車並未普及,所進口的自行車多數分發給軍人或公務人員使用,但也因此燃起一 股自有品牌的旋風,從日本進口的車子掛上自己的銅牌再售出,可從七十多元賣 到一百零五元,因此有批發商看中了這股風潮進入這個批發商的行列。

(三)自製國產車時期(1951-1970 年):

由於臺灣自行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政府有介於國內自行車之興盛,發展了一 系列的「進口替代」、「愛用國貨」等口號支持國內自行車產業,自 1950 年起,

政府便開始管制自行車的國際貿易事項,也由此加快了自行車平民化的速度,

1951 年至 1954 年之間,政府開始插手扶植自行車產業,也是在後續能夠發展順 利的一大關鍵因素,而這段時間的發展即為奠定後續自行車產業發展的基礎,也 是國產自行車發展的開端,1960 年代的自行車市場可謂進入百家爭鳴的年代,

當時出現眾多的批發商或車行投資組車廠,是臺灣自行車業的茁壯期。

10

1967 年不需掛牌的 49 c.c.日本機車大量輸入臺灣,人們在選擇移動上的方 式,有了更便利、更有效率的選擇,自行車頓時成為相較落伍的交通工具,而後 續自行車也慢慢轉型為「休閒化」、「運動化」。

(四)1970 年後:

這時台灣屬於代工的角色,當時美國車 BMX 興起,日本不想接單而把機會 推給台灣,因而創造了台灣自行車業的黃金時代最鼎盛、最競爭的時候,台灣的 組車外銷廠曾達 60 多家。1970 年代以後,如:巨大、美利達、郁珺等則靠著現 代化的機械設備與技術,加上彈性管理,讓輪界繼續蓬勃發展。但當時由於台灣 自行車沒有工業標準規格,為此,巨大劉金標董事長從日本拿回許多 JIS 的標準 供業界參考,對提昇台灣自行車業的品質與規格標準貢獻良多,1973 年,因第 一次能源危機造成全球自行車市場需求大增,才使得台灣自行車工業步入成長茁 壯期(宋佳芳,2008)。

80 年代在市場需求擴增下,台灣自行車業者不斷致力於品質及技術的提升,

使台灣自行車出口量相對地驟增,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1991 年起,台 灣自行車邁入另一個里程碑,出口值始突破 US$10 億,在全球輪界佔舉足輕重 的地位。由於兩岸分工的模式日益明顯,台灣也逐漸由低價量產的 OEM(代工)

角色轉型為研發、行銷基地,產量雖逐年下滑,單價卻日益攀升,隨著研發創新 與附加價值的提升,台灣的自行車業正積極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利基(宋佳芳,

2008)。

三、臺灣自行車運動發展

臺灣自行車運動從 1974 年開始發展,但由於早期不受重視,以及自行車的 高失竊率與環境不友善等問題,使得參與自行車運動的人數並不多,自行車運動 的發展也乏人問津。伴隨著節能減碳意識的興起,並配合政府喊出「健康、永續、

11

顧台灣」的環境政策口號,各縣市政府於近年來也開始推動「國際無車日」活動,

前體委會為了落實民眾盼望台灣可以成為一座自行車島,像歐洲一樣擁有完善且 健全的自行車道路網及自行車友好良善環境的期待,並希望藉此來改善民眾的整 體生活環境,也提出了「自行車道整體路網規劃建設計畫」。

為配合國家建設永續發展,建構新世紀國民運動休閒生活,教育部體育署自 2002年起,即致力推動「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2006年間更是從「使用率」、

「可及性高」及城鄉差距之需求,以不大興土木,減少環境衝擊,連結運輸系統 等原則,落實推動。2007年委外辦理「臺灣地區中、南、東部自行車道路網細部 規劃」。近年來,國民運動休閒風氣及習慣日漸養成,教育部體育署依據「四年 五仟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以建構區域路網、各路網間串連、打 造環島自行車道為願景目標,透過輔助各地方政府方式,自2008起至2011年止進 一步推動及執行「自行車道整體路網規劃建設計畫」,在各縣市鄉鎮地區依其地 形地貌,建構優質自行車道,以滿足民眾休閒、遊憩、運動等整體且多樣之需求。

(教育部體育署,2012)

民間方面,在「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與「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等組 織努力不懈的推廣之下,碰巧 2007 年台灣因為電影練習曲掀起了一股單車熱潮

(劉哲男,2013)。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與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也為了推廣自行車運動與台灣之美,在 2007 年分別舉辦了「自行車環台認證」

與「台灣自行車島(BIKELANE)計畫」的環島認證系統,使得許多人以環台為一 大目標,順利的讓民眾藉由騎乘自行車來認識台灣,並且成功推廣了自行車運 動。

隨著自行車運動人口的增加,許多自行車騎士逐漸把騎乘自行車的目標由休 閒娛樂提升為挑戰自我與追求競技展現,因此每年參加自行車賽事和活動的人數 也逐漸攀升,使得各地方政府以及自行車協會也開始舉辦越來越多的賽事和活動,

12

並且在內容上也漸趨多樣化。由於自行車運動近年來隨著政府相關政策的施行,

加上時空背景因素配合,以及各個有心發展自行車運動組織的推廣與協助,使得 自行車運動得以迅速發展(劉哲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