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體驗理論

一、體驗定義

體驗(Experience)一詞源於拉丁文「Experiential」,意指探查、試驗。人本心 理派始祖 Rogers(1959)指出,體驗的名詞意義為,在任一給定的時刻裡,個體所 發生或進行的事情,這些事情是可以被意識到的。體驗係指經歷一段時間或活動 後的內在知覺,並對其進行處理的過程,體驗不是單純、簡單的感覺,而是對行 為的一種解釋性意識,並且也是一種與當時的時間、空間相聯繫的精神過程(Kelly, 1987)。Joy & Sherry(2003)認為體驗是指對某事物的領悟及感官或心理所產生的 情緒,來自於個人親身參與經歷。體驗的英文源自於實驗(Exmerimenting)、嘗試 (Trying)、冒險(Risking)三字彙,重點是放在個人的參與(Lofgren, 2001)。體驗是 指個體主觀的內在感受,透過事件對個體的刺激,產生心理感受連結所留下的經 驗或印象(林青儀,2014)。體驗是個體對某些刺激回應的個別事件,包括整體的 生活本質,通常是由事件的直接觀察或直接參與所造成的(鍾振華,2003)。體驗 活動在國外風行已久,早有許多學者進行探究,認為體驗是個體對所處情境的實 驗結果,在過程中透過反思而建構知識(Goffman,1974; Passmore,1980; Kolb,1984;

Knapp,1992)。體驗的動詞意義是指有機體內接受當時所發生的感覺生理性事件 的刺激(江光榮,2001)。由上述可知,體驗是個體主觀的內在感受,透過事件對 個體的刺激,產生心理感受連結所留下的經驗或印象(王建智,2016)。

二、遊憩體驗

13

Kelly(1990)認為遊憩體驗是旅遊過程中,一連串的經驗組成,其中包含正向 與負向的經驗。Fennell(2003)也指出遊憩體驗是遊客在休息時間從事各種富吸引 力的活動,透過活動的過程,追求個人自由、享受愉悅,藉此達到滿足的一種體 驗。陳水源(1989)認為在遊憩活動的過程中,個人會主動蒐集對於各種自然環 境與人文環境的訊息,經由感官感覺後,透過知覺轉換、重組等心理運作過程,

產生對該環境的詮釋,而得到心理上的體會,讓遊客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滿足,而 這種體會便是「遊憩體驗」。由此可知,遊憩體驗的獲得,是由活動與環境所造 成,個體在不同的環境下,因個人的感受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體驗(Ittelson,

1978)。

Clawson and Knetsch(1969)最早依時間序列為向度提出五階段遊憩體驗理 論:

1. 預期階段(anticipated phase):指遊客離家從事活動的這段時間,並根據個人 過往的經驗、資訊及社會價值觀,在此期間內所做的任何旅遊規劃及決策。

2. 去程階段(travel to site):此階段是遊客由家人前往遊憩區的過程,必須透過 交通工具及付出相當的費用及時間來完成此趟遊憩旅程。

3. 現場活動階段(on-site activities):指遊客抵達遊憩區到離開遊憩區的這段時 間,包念期間內從事的所有活動及經驗。

4. 回程階段(return travel):指由遊憩區返回家中的過程,遊客於此階段的需求 和去程相似。

5. 回憶階段(recollection phase):此階段的體驗發生在遊憩活動結束後,包括 個人多方的回憶及整個體驗,產生與實際體驗不同的感受,而形成個人特殊 的觀感。

14

圖 2 五階段遊憩體驗歷程 資料來源:Clawson and Knetsch(1969)

宋威穎、雷文谷(2009)整理許多研究者文獻後,認為遊客遊憩體驗包含的 構面廣泛且多元,且大部份學者在相關研究中,都包含環境體驗、心理體驗、知 情體驗及感官體驗等,而知性及感官體驗又可歸類成自我成長體驗。

三、自行車活動相關研究

Chavez, Winter, & Baas(1993)從管理觀點探討遊憩性登山自行車騎乘的研究 中,針對USDA與USDI共40位遊憩管理者進行電話訪談調查,主要研究目的在於 探討登山自行車騎乘者與其他活動使用者和自然環境間所產生的衝突。研究結果 顯示,有將近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在他們的轄區中,登山自行車騎乘的使用情形適 度,22%的人認為有過度使用的情形;約30%的人認為過度的使用情形會造成環 境資源的破壞;60%的人觀察到登山自行車騎乘者和其他使用者之間有衝突的產 生。絕大多數的受訪者提到登山自行車騎乘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但若要制訂管 理準則,還是必須由各地的管理單位依照不同環境及人文特性訂定之。

施念怡(2010)針對台南巿環運河自行車道,研究自行車騎乘者專門化與流 暢體驗結果顯示,受訪騎乘者多為男性、未婚、大多擁有自己的自行車、最常騎 乘的自行車類型為公路車、偏好的環境類型以坡度具變化性的山岳道路為多數、

最常一起騎乘的對象以朋友為多數。在四個騎乘者集群「玩票型」、「入門型」、「實 踐型」及「專業型」,也發現騎乘者集群在性別、婚姻狀況、是否擁有自行車、

15

最常騎乘的自行車類型、偏好騎乘的環境類型路線、最常一起騎乘的對象、是否 參與自行車車隊或社團組織、是否曾在自行車活動中獲獎、是否瞭解自行車修理 技術、騎乘自行車已有多久的資歷、多久騎一次自行車、單次騎過最遠的距離及 平均一年花費在自行車裝備的金額方面有顯著差異。受訪者社經背景及活動特性 以及四個騎乘者對流暢體驗有影響。

李宏培(2012)指出自行車環島之中的冒險體驗源自於體驗陌生事物的樂趣 及專注在特殊環境的寧靜與挑戰。環島帶來的改變並非立即顯現,對參與者而言 這是一趟充滿意義的旅行,參與者變得更有自信,並著手實踐夢想,自身的成功 經驗也促使他人勇於行動。自身的特質、環境的磨練與人際的互動都不斷的交互 影響參與者。

鄭貴黛(2016)探究參與鐵駱駝自行車環島活動參與動機與遊憩體驗,顯示 參與鐵駱駝單車環島者以男性居多,主要分布在21-30歲的學生,主要以同學朋 友介紹方式獲得活動資訊,擁有的車種以登山車為主。每週平均騎乘天數以沒有 騎車者居多,每年在單車上的花費以很少花錢者為主。

林怡美(2016)在自行車環島者挑戰知覺、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度上表示,

台灣位在太平洋上,島上多樣豐富的地形和生態景觀,可以提供多元的冒險遊憩 活動,尤其自行車環島在台灣為重要的冒險遊憩活動之一,深具指標意義。研究 結果顯示,自行車環島者的環境不確定和夥伴能力皆影響心流體驗和生活滿意 度。

李俊德(2017)以赤崁頂136縣道為研究基地,探討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休 閒涉入、地方依附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關係,發現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以男性居多,

佔91.5%;年齡分布在30-39歲之間,佔47.5%;職業分布主要以軍公教佔大多數,

佔61%;教育程度以大學生或專科比例最高,佔78%;個人每月平均所得以6萬 元以上較多,佔42.5%;騎乘同伴以朋友及同事者居多。

16

黃嘉玲(2018)以創新事業模式探討彰化經典百K自行車活動的價值創造,

研究從Hamel (2000)創新事業模式的觀點,以美利達舉辦的系列活動彰化經典百 K為個案,剖析此活動在事業模式中強調的「核心策略」、「策略性資源」、「顧客 介面」、「價值網絡」。推動彰化經典百K使其從製造業提升到服務業,由純粹生 產到互動體驗的運動行銷,藉由活動的創新表現,讓產業能和車友得以接軌共振,

既能提升車友的價值感知,又能為產業未來的發展描繪出可能前進的方向;另評 估車友的消費價值發現社會群體會影響車友參與活動,車友對於活動所傳達的核 心策略及顧客介面皆能感到認同。

由上述文獻研究發現,騎乘者社經地位、性別、年齡、活動特性及自然環境 對流暢體驗有影響。遊憩體驗的獲得是由活動與環境所造成,個體在不同的環境 下,因個人的感受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體驗,因此關於環境體驗、心理體驗、知情 體驗、感官體驗及自我成長體驗等,也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