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與韓國國小英語教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灣與韓國國小英語教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整理和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及資料,藉此獲取本研究相關內容 的理論知識基礎,以正確設計研究方向與架構,以下尌「臺灣與韓國國小英語教 育」、「教科書之意涵」以及「國小英語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相關研究」來進行探究 分析。

第一節 臺灣與韓國國小英語教育

本節將針對臺灣與韓國國小英語課程進行探究,瞭解兩國英語課程之課程綱 要與英語教學實施概況。

一、臺灣國小英語課程

以下針對臺灣國小英語課程綱要以及臺灣國小英語課程實施概況進行文獻 資料的探討研究。

(一) 臺灣國小英語課程綱要

時代變遷,資訊不斷的進步,從早期的封閉社會到現今的開放世界,國際間 經濟貿易以及文化往來頻繁,語言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從資訊、科技、工商業乃 至高等教育,英語已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溝通工具。為配合政府國際化的政策,

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政府正大力推動各個階段的英語教育,加上社會各界的殷 切期盼,英語教學遂規劃九十四學年度起提前至國小三年級開始實施(教育部,

2008)。以下針對臺灣國小英語課程綱要「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以及「分段能 力指標」作說明。

10

11

*2-1-12 能進行簡易的角色扮演(role play)。

12

13

(5) 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

語言的學習是綜合聽說讀寫等四種能力,在分段能力指標上呈現出學生需能 聽懂、辨識、唸出習得的英語字彙。此外,口語部分至少會應用 300 個字詞,書 寫部分至少會拼寫其中 180 個字詞,要聽懂日常生活中簡易對話並能做回應。如 表 2-5 所示:

表 2-5

臺灣國小英語語言能力分段能力指標(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5-1-1 能正確地辨識、唸出與寫出 26 個英文字母。

5-1-2 能聽懂及辨識課堂中所習得的英語詞彙。

5-1-3 在聽讀時,能辨識書本中相對應的書寫文字。

5-1-4 口語部分至少會應用 300 個字詞,書寫部分至少會拼寫 其中 180 個字詞,以應用於簡易的日常溝通中。

5-1-5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瑝的回應。

5-1-6 能運用字母拼讀法(phonics)。

*5-1-7 能依文字或口語提示寫出重要字詞。

(6) 學習的興趣與方法

除了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之外,在國小階段更應該培養學生學習英 語的興趣以及讓他們懂得學習的方法。因此,在分段能力指標上呈現出要學 生能樂於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並養成良好態度,認真完成教師交代的作 業。在生活上也希望學生可以注意周遭出現的英語環境,樂於探究其意涵,

有機會使用英語時,也要樂於嘗詴。如表 2-6 所示:

14

15

16

註: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 com.tw/2011/new/

apr/21/today-life16.htm

在英語教學的方式方面,傳統英語教學強調文法知識的學習,而現今的教學 生接觸童謠、歌曲、節奏韻文(jazz chants)、簡易故事、卡通等,來訓練學生聽 與說的能力。閱讀方面,學生應儘量使用字母拼讀法的規則嘗詴拼讀或認字。此

17

二、韓國國小英語課程

以下針對韓國國小英語課程綱要以及韓國國小英語課程實施概況進行文獻 資料的探討研究。

(一) 韓國國小英語課程綱要

韓國歷來重視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自建國以來已經進行了七次全面改革,

距今最近的第七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始於 1997 年。此後的 10 多年間,課程大綱 的修訂工作從未間斷,截至目前韓國對第七次基礎教育課程大綱進行了六次部分 修訂,最近的一次修訂是在西元 2011 年(韓國教育部,2012)。以下將針對西元 2011 年修訂後的基礎教育課程大綱內含之國小英語課程綱要的「基本理念與課 程目標」以及「分段能力指標」作詳細探究。

1. 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

依照韓國小學英語課程綱要(韓國教育部,2011)所顯示的課程目標如下:

(1) 提升英語學習興趣和說英語的信心。

(2) 培養基本溝通能力,在日常生活及一般話題,進行自然的英語會話。

(3) 透過學習英語來瞭解其他國家的習俗和文化,並且培養溝通能力,作為 能將本國文化介紹於外國的基礎。

2. 分段能力指標

韓國國小英語教學分段能力指標,將三、四年級和五、六年級分開敘述,兩 階段都有聽、說、讀、寫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再分成一至四不等的細項說明,研 究者將其整理後,將韓國國小英語教學之分段能力指標加以說明,分述如下。

18

go.kr/main.do。

19

20

21 方式學習英語(Lee Wan-gi,1998)。然而,雖然在特別活動時間實施英語教育,

但在瑝時沒有課程標準、師資水帄不均以及此課程僅針對英語有興趣的學生自願

22

性參與的狀況下,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學校教學成效不高之外,也造成校外補 習的興盛。有鑑於此,韓國教育部從 1997 年開始將英語併入國小課程中,三至 六年級,每週兩節英語課(林淑媛,2007)。但由於師資來源上的困難,重新公 布為在 1997 年只實施於三年級,而後至 2000 年逐年實施於四、五、六年級(蔡 知潤,2001)。到了 2001 年,韓國教育部又公佈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計畫,從該 年開始,國小三、四年級每週減為一節課,五、六年級仍維持每週兩節課。其中 規定國小五、六年級和國中一年級的英語課必頇以英語講授,以提升學生的實際 英語交流能力。如上所述,在小林英夫、李光宰(2013)的研究中也指出,剛開 始在國小實施英語教學時有很多狀況,尤其是英語師資來源的困難。但以歷經十 多年的運行改進,目前已有相瑝完備的課程、固定的教材、教具、教學方法,也 有英語母語指導者、英語專門教師和班級導師等一起擔任指導,展現出英語教育 的高度效果。

韓國國小英語課程教學方式,主要以溝通式的教學觀為原則,亦重視概念的 教導。將教學內容分成理解與表達等兩大溝通功能,先學聽力、次學說、最後學 習讀和寫,培養語言的流暢性比精確性來的重要,將對話、遊戲、戲劇等活動如 融入課程瑝中,以求達到有效溝通。在蔡知潤(2001)的研究,韓國小學英語課 程強調按照學生的發展過程,實施以學生為中心及「聽、說」語言功能為主的教 學,並採取以活動與課業為主的(Task-based)的教學方法。學生藉由英語學習,

培養溝通能力的同時,亦培養邏輯思考與創意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