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臺灣的防災教育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臺灣的防災教育

由於防洪保衛戰仍會涉及到防災教育的內容,因此於文獻回顧之初,先從臺灣的 防災教育背景進行整理。在 1999 年 9 月 21 日九二一大地震後,民眾因災情所引起的 無知與恐慌,喚起了許多專家學者對於基礎防災教育養成的迫切(林秀梅,2001)。

因此,教育部所公布的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2000)與後續 2005 年公布的 的九年一貫正式綱要中,防災教育在專家學者們的推行下,正式被納入了國中小之自 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而近期,教育部公布了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的防災教育議題融 入說明,使得防災教育更進一步跨入了高中基礎教育的範疇當中(教育部,2019)。

有關於防災教育一詞,林秀梅(2001)在探索國中階段的防震教育中,說明防災 教育全名為「防治災害教育」,根本理念並非讓人類得以控制災害,而是減緩災害發 生前以及發生後對人類所造成的傷害。防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透過教育的方式(包 括防災有關的知識、技能、訓練過程)協助民眾養成積極防災行為,讓民眾在遭遇災 害時,能夠讓災害所帶來的損害降至最低。

葉欣誠、吳燿任、劉湘瑤與于蕙清(2006)則在防災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綱後,

為能有效檢視在防災教育中的各項能力指標,並探討在防災教育課程當中的成效,提 出並釐清了防災教育中欲培養之「防災素養」這項概念,定義為「個人面對災害時,

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價值觀,直接反應在行為上的具體表現」(頁 3 - 4) 並建立 防災素養的檢測機制。該篇除確立了防災素養的內涵以外,也建立了防災素養的架構

(見圖二)。防災素養一共分成三個類別,分別為防災態度、防災知識、防災技能;

類別下又分成 8 個子項度,每個子項度也對應到九年一貫當中的防災能力指標。

6

7 豐富經驗(Solinska-Nowak et al., 2018);合作問題解決的課程則可使用專案導向(Project-based)的方式,讓小組成員在問題情境中進行資訊探究及分析(邱毓芳,2014),這與 防災教育議題融入的課程綱要契合度佳,也能同時培養學生在防災上的協同能力。故 而在高中階段,使用具合作問題解決內涵的數位遊戲進行學習,似乎能對防災教育做

8

出不錯的貢獻。然而,在研究者回顧文獻的過程中,發現防災教育背景下與合作問題 解決能力相關的數位遊戲研究,仍尚屬新興領域。於接下來的篇幅中,研究者會分別 對數位遊戲式學習以及合作問題解決進行文獻回顧,進一步探討兩者與防災教育的關 聯研究,以找出防災教育、數位遊戲、合作問題解決三項研究領域中,本研究使用之

「防洪保衛戰」遊戲可以介入的研究方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