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葉德明:

4.1 華語教學界的風氣流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8

第四章:對外華語教學30在台灣

檢視了華語在台灣發展的面貌之後,本章將視點轉換,將重心放在以外籍 生為教學對象,並且以「華語」為教學目標 (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 的「華語教 學」領域。華語教學領域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學習者是來自海外,並且第一語言 不是華語的的外籍人士。相較於外籍人士,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因為本身長期浸潤 在台灣的社會當中,可透過本地的媒體、家人、親友等外籍人士較不具備的管道 接觸外在的語言環境。而相反地,華語課程則常常是這些外籍人士接觸台灣的語 言、社會和文化時的重要少數管道之一。因此課堂上教師有較大的機會成為型塑 學生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時重要的參考依據。此外,由於課堂上使用的教材內容是 經過篩選與設計的,也就是說課程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比較接近本文第二章第三 節所討論過的「形上」的標準語,和真實的日常語言可能存在差異,且在選擇與 淘汰教材內容的過程中,教材編寫者、主管機關以及教師的意識形態(ideology)

可能也占有重要的影響因素。以階級的角度來看,上述這些人可以視為握有權力 與掌握多數社會資源的社會成員,他們有較多的機會來篩選學校教材內容、並定 義社會成員所需奉行的價值觀、態度等遊戲規則,所謂的課程知識因此往往暗藏 篩選者的意識形態(姜添輝,1998:8)。而台灣華語教學界所推崇的「課程知 識」透露了觀念與價值觀即是本文欲探索的重點。在進一步探討目前台灣華語教 學界的部份現況成因及其背後脈絡之前,首先必須先瞭解華語教學這一領域在台 灣歷年來的發展。

4.1 華語教學界的風氣流變

李惠敏(2002)的研究提到台灣有制度化的華語教學起於國民政府遷徙來 台後。在此之前,台灣能說華語的人為數不多,且在台灣的外籍人士數量也相當 有限。當時在台灣的外籍人士以來台的宣教士居多,其中又有部份是由於中共禁 絕外籍教士宣教而輾轉前來台灣的教士。因為他們的華語是在中國不同的地方學 習的,少數能說華語的他們說的都帶有濃厚的各省口音,而大部份不會說華語的 教士來台灣之後則是選擇學習當時更能夠與台灣人民溝通的閩南語、客語或是原 住民語,而非華語。在此階段,無論是師資或是教材都尚未制度化,直到國民政 府遷台後,如前章所述,為了建立其統治的正當性(legitimacy),在台灣對內 大力推行「國語」,企圖降低日語以及其他台灣語言的影響,而對外則極力塑造

30 此處筆者自行添加「對外」,以和本國人學習「華語」作為「國語」的情況做出區別。事實上,在台灣 習慣的用法中「華語教學」指的就是以外籍人士為對象的教學,亦即中國大陸慣用的「對外漢語教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9

自己代表「正統」中國的地位。這樣的做法才讓台灣的「對外華語教學」業界漸 漸成型。1954 年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衛條約」,台灣被美國總統 艾森豪納入軍事上圍堵共產主義的一環,台灣從而獲得美國認同成為「代表中國 的唯一合法政權」。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有多密切可見一斑,而這型塑了早期 在台灣的對外華語教學之樣貌。當時,台灣存在的對外華語教學機構多半具有濃 厚的宗教或是政治色彩,例如位於台北的「中華語文研習所」(Taipei Language Institute)、新竹的「輔仁大學附設新竹華語學校」皆由教會創立。而屬於美國 政府體系下的「陽明山華語學校」(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Area Studies Schoo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史丹福中心 (Inter-University Program for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in Taipei,簡稱 IUP)則都具有美國政府的官方色彩,

除了語言的學習外,其學員往往還身負區域研究、情資蒐集的重責大任 (李惠 敏,2002: 146-170)。由於當時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經貿地位仍相對邊陲,和 現在華語教學機構内各國學生多元的背景相比,早期學生的性質較為單一,對於 華語的學習多以宗教或是政治為主要動機。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考量到當時台灣 的國際地位以及國際盟友(主要是美國)的戰略考量,李惠敏(2002:169)認 為無論是「陽明山華語學校」或是「史丹福中心」這兩所學校的成立其實是帶有 濃重的父權、國家意識形態與殖民主義等等混合下的產物。那麼,台灣本地成立 的華語教學機構又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成立的呢?

而與上述機構相對、台灣本地成立的華語教學機構則是在師大於 1956 年 8 月成立國語中心後陸續出現。檢視當時的時空背景,可以明顯看出國語中心的成 立具有濃厚的國族 / 民族主義色彩。李惠敏(2002:174) 指出,在當時政府強 力推行的「反共」、「復興中華文化」等意識形態的影響之下,象徵民族精神的 國語自然也成為推廣中華文化的代表工具之一。「國語中心」所代表的意義,不 只是單純學習華語的機構,更是「國家/ 官方語言中心」的正字標記。而當時社 會氣氛下,華語教學經常脫離「語言教學」的專業,與濃重的「大中國主義」和

「反共意識形態」作了緊密的連結(李惠敏,2002:170-183)。 從施志輝(1995:

48, 109)對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的部份相關法令的說法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對海外的僑界及外國人,由教育部統籌編印「中國語文教材」,並與行政 院僑務委員會及文復會之海外分支機構,透過「中國語文補習班」來加強外國人 與華僑對於「國語」的認識,教材則由台灣供應。文復會各地分會所推動的工作,

實際上大多是開辦「中文研習班」、「國語研習班」為主,同時也經常舉辦演講、

學術研討會及書畫展覽。書畫展覽自然有其藝術層面的價值,而演講和學術研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0

的主要內容,大部份都是探討中共破壞「中華文化」的罪行,其中也包含了反制 中共對海外華人或是國際人士進行統戰的意義。(轉自李惠敏,2002:32)

上述的相關法令針對的是居住在海外的外籍人士以及僑民。雖然當時文復會 在海外的主要業務是針對華僑社會為主,目的在 弘揚中華文化 與 加強僑胞 對祖國的向心力 ,但是其業務內容仍包含了 聯繫國外文化人士,並編印外國 大學所用的中國語文教學範本 以及 供應外國大學文史教材,杜絕共匪學說 等可能對於海外欲學習華語的外籍人士產生影響的政策。(林果顯,2001:94)

而至於前來台灣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習者,除了政府頒訂的法令和舉辦的活動外,

當時的華語教材內容也常常強調「中華民族如何如何」、「中華文化如何如何」

等等歌功頌德的文章,無非就是要呼應當時主政者欲塑造的「正統中國」形象。

以「華語」為主要學習目標的對外華語教學領域自然無法自外於這股風氣了。31更 何況,透過 外籍人士 學習華語這一事實而言,統治者可以輕易地將之解讀成 國際人士對於 正統中華文化 的仰慕,彷彿藉此得到國際人士對於其正當性的 認可一般。因此,就受到國家意識形態影響的這一點來說,台灣方面成立的華語 教學機構(無論是在台灣本地的或是於海外開設的華語課程)和美國在台灣所成 立的華語教學機構可說是不謀而合的。這也讓我們看到語言作為文化載體,早期 常被人為地與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掛鉤,導致該語言的學習者不得不被迫接受某 種思想的現象了。

而隨著時代的腳步來到了解嚴後期,台灣的社會風氣日漸開放。來台學華 語的外籍人士學習目的也日趨多元,不若初期時許多來台的外籍人士學習中文僅 是為了政治上的考量。華語教學界到了這個時期,自然也順勢跟著當時的氛圍產 生改變。李惠敏(2002:234)對於當時華語教學界的轉變有以下觀察:

國族意識不再濃烈的台灣社會,長期套用在台灣島上的「大中國」文化框 架也逐漸轉移成為所謂的本土化。華語老師的角色也受到衝擊。 華語老師的招 考逐漸地制度化與透明化。32對老師的要求也不再是一口標準的京片子,或對國

31 欲進一步深入探究早期華語教材內容者可參考李惠敏(2002)之附錄

32 關於早期招考制度尚未透明化、專業化之前華語老師的入行管道,李惠敏(2002:211)提到在當時特殊 的時空環境下,早期華語老師的形象,是與國家/ 反共意識形態互相連結的。因此除了國語標準外,在思 想或身分背景的考量上,基本上都要求要「政治正確」。而且早期華語老師並未公開招考,作者的訪談結 果顯示許多老師當初入行的消息來源都是透過親友非正式介紹,甚至有家族性、一家有三個人都在國語日 報教中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1

家思想忠誠,以外省籍為主的人士。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台灣口音的「台北國語」、

教師學歷普遍提高,且具有現代語言教學技巧的華語老師。

回顧上述關於華語教學在台灣的發展,不難看出華語教學機構早期與確實 因為教學目標為 華語 的緣故,而如同對內時的 一般,與當時政府所 極力營造的民族主義、國族認同具有緊密連結。而隨著時勢的發展,今天的華語 教學機構已經有了不同的面貌。例如本研究受訪的兩位資歷超過二十年的華語教 師均表示現在的教材與教學法都活潑許多,以往許多泛政治化的課程內容也不復 存在,但華語教學界早期的某些風氣或是觀念是否仍延續至今呢?以下這段話出

回顧上述關於華語教學在台灣的發展,不難看出華語教學機構早期與確實 因為教學目標為 華語 的緣故,而如同對內時的 一般,與當時政府所 極力營造的民族主義、國族認同具有緊密連結。而隨著時勢的發展,今天的華語 教學機構已經有了不同的面貌。例如本研究受訪的兩位資歷超過二十年的華語教 師均表示現在的教材與教學法都活潑許多,以往許多泛政治化的課程內容也不復 存在,但華語教學界早期的某些風氣或是觀念是否仍延續至今呢?以下這段話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