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虔誠老師的實踐之旅

第四章 教師的實踐之旅

第一節 虔誠老師的實踐之旅

虔誠老師在金面山高中參與多項的計畫工作,也參加跨校的社群活動,在該校 高瞻計畫一期中為「校本課程發展」社群召集人,高瞻二期時該社群活動脫離高瞻 計畫,轉為教師自行組成的團體,繼續延續社群活動 2 年後進入休眠期。虔誠老師 是從國小一直教到高中,從理想的追求到理念的堅持是命運的安排,還是順服上帝 的旨意,而未來他的實踐之路又會走向哪裡呢?在幾次的訪談中,他娓娓的道來。

壹、 從關注教室內學生需求的思維中,發展多元教學知識

在過去,鄉下長大的孩子,能念師專,算是很不錯的,虔誠老師也沒有多想,

在師專畢業後,就進入小學服務,小學的制度是包班制,教師要兼任導師與教授許 多課程,虔誠老師也不能例外,他主修數學,但也要教國語,他回憶說:「教國語 不是我擅長,師專是數學組,我對數學的教法不會跟其他老師一樣…。但是教國語 就…(A120170523)。」這是他所面對的問題,也是要解決的問題,當他面對一個 不擅長的學科教學時,他透過觀察其他教師教學與主動學習,發展出他的教學知識,

並解決了他的問題。

雖然我不擅長教國語,但是我參考其他老師的作法,發現它的教學方法,

其實可以很活潑、很多元。比如說:教學生認識生字、詞語的ㄧ些解釋,

透過學生的家庭作業去做,第二天,讓他們負責介紹這個生字,然後要造 詞、造句。有表現好的作品就可以貼到教室後面去,就可得到獎品。這樣 課上起來蠻活潑的,學生也樂於做作業,又可以變為上課的素材,又可得 到大家的認同(A120170523)。

54

他將不擅長的學科,透過教學的技巧,讓學生參與並提升學習,也解決了他的 困難。而在數學教學上,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除法的數學概念有較深刻的印象,虔誠 老師設計了一套教具來教學,將抽象化概念轉化成可操作的方式,目的就是為了讓 學生比較容易學習。

我帶小學 3 年級,嘗試自己設計教具,叫除法器,讓學生去感受除法其實 是累減的一個過程。對於除法的啟蒙概念,我覺得換成可操作性的想法,

其實也沒有根據教育理論、教學原理,只是思考我應該怎麼弄,小孩子會 比較容易學會(A120170523)。

虔誠老師依過去經驗,認為除法在小學的教學是一件很重要的概念轉化過程,

他反思觀察到學生對於理解除法概念是困難,於是自己做了一個除法教具來協助 教學,是以學生學習為出發點的考量。

幾年之後,他透過進修,輾轉來到國中教書,所面臨的教學環境的重大改變,

國中的升學壓力確實壓縮了教師教學創意的自主空間,然而老天的眷顧,虔誠老師 在資優班的教學,似乎又提供了另一扇門,提供了課程設計的實踐之路。他關注到 資優班的升學壓力與必須做加深加廣的教學,他開始嘗試將教學理論應用於教材 設計上,慢慢建立自己在教學知識上的信心。

我到國中後,升學壓力對教學的限縮影響很大。真的沒有空間發揮自己想 要怎麼教、怎麼設計,面臨升學的問題,完全以成績為主。因此在數理資 優班教數學,除了把課本的東西照顧到,也必須設計加深加廣的充實課程,

特別是將在數學所所學的教育理念應用在數理資優的教材設計上,對課程 的設計與教學的創意,才開始慢慢的建立信心(A120170523)。

也因為如此,他在國中資優班教學時,他自己編了一本數學補助教材,做為師

55

生合作解題的問題練習,「主要是解題叫《數學解題銀行》。收集大陸數學教材、

數學奧林匹亞、英國劍橋數學俱樂部的一些題目(A120170523)。」會做這份教 材,其實是與國中升學有關,「當時高中有推薦甄選,那套教材裡面有很多的題目 都是建中、北一女推甄考試的題目(A120170523)。」他也利用師生共同解題過 程,來建立師生平等的概念,也讓他體會教學相長的意義,他說:「裡面不只讓學 生解題,我也跟學生一起解題(A120170523)。」虔誠老師從學生身上學習,其實 在小學時的國語文課就是如此,所以當他在國中資優班時,也是採取過去他所擁有 具體經驗的教學模式。

貳、由編寫教科書的磨練中,建立數學知識的基石

在國中期間,虔誠老師參加國中數學輔導團工作,也恰巧遇到九年一貫的教育 改革,當年由召集的○校長帶領團隊撰寫國中數學教科書,將近 10 年的時間,虔 誠老師親身參與了數學課程的編寫過程,透過同儕的審查、批判,讓他對於數學學 科在文字的表達與數學知識的理解上,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建立了他在數學知識上 的基礎。

寫國中九年一貫的教科書,才真正對數學課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大概寫 了將近 10 年,這個經驗讓我對數學的概念處理會比較細膩,這個細膩是 跟其他的夥伴交流而來,每個人都負責一個單元,寫好後一定要拿出來跟 大家討論,彼此審查。需要接受別人的批判,然後不斷修改,重視數學概 念的鋪陳。除了概念處理細膩之外,就是對文字的表達也學會比較精簡,

因為是課本,就是要簡潔,才能讓全國國中生看的懂(A120170523)。

叁、傳統的校園文化,造成服從、低調與關注不關心的思維

在國中教學的虔誠老師,因為金面山高中的成立,且受到國中校長的鼓勵,就 投考金面山高中,成為第一屆教師。「我到金面山高中來,是因為國中的校長鼓勵

56

我(A120170523)。」過去的校園倫理,校長對教師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他說:「以 前的工作環境,大概校長叫你作什麼,就做什麼,我屬於服從性高的人,當然也頗 受校長的栽培或拔擢(A120170523)。」正因校長的鼓勵,虔誠老師進到高中服 務,開始了他另一段的實踐之路。

在高中的前幾年,虔誠老師因為家庭關係與持續在國中數學輔導團服務,所以 在高中教學選擇比較低調的方式,他說:「到高中採取的態度是不要冒出頭,因為 外面忙。高瞻之前,沒有做過課程開發,只關注學校課程,聽大家抱怨課程,…並 沒有真正去關心(A120170523)。」而在辦公室中,也是如此 「我們科的辦公室 文 化 , 最 多 是 幾 個 比 較 要 好 的 可 能 會 做 交 流 , 但 這 樣 的 交 流 其 實 也 比 較 少

(A120170523)。」最常見的是「我個人的課程與教學主要還是自修,我備課時會 去收集ㄧ些資料(A120170523)」。

肆、無心插柳的行政邀約,啟動了課程發展的契機

在沉寂幾年之後,金面山高中校長更替,新任校長在人事安排的邀約下,也改 變了虔誠老師後來的發展,進入了高瞻計畫與高中優質化的洪流中。「會參與計畫 的原因,主要是我那年擔任行政工作的關係,就這樣參加了(A120170523)。」同 時也因為長期在辦公室聽到同儕對課程的抱怨,也體認當時學校行政上的無力,

「背後動機是因長期聽到同事在許多事情上的抱怨?但沒人去解決或事不關己,

行政也無力解決(A120170523)。」所以當行政工作落入自己的身上時,再加上學 校領導交替的時機,虔誠老師因為教師會辦理公聽會的緣故,開始觀察與反思,如 果我有這個機會去改變,我為何不去做看看的心情,而開始對校本課程的關注。基 於問題解決與動機這樣的想法,讓他一開始進入單純動機的高瞻計畫中,帶領「校 本課程發展」社群來進行課程研發的帶領工作。

2004 年教師會辦過公聽會,校本課程「研究方法」與「專題研究」課程,

57

在校內有些不同的聲音,這是我参與課程發展最原始的動機。也因為教師 會邀請當時在課程領導方面有不錯風評的○校長來,要讓新校長了解學校 課程的困境,所以接了行政工作與學校課程發展的任務,我願意去配合、

幫忙,把課程做起來(A120170523)。

對我來講動機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當你動機不明、不單純的時候,

我當然會開始質疑,因為我不希望為一個動機不明來賣命。…我會比較在 意的是動機要單純的(A120170523)。

伍、跨學科的課程發展,在山頭林立下,考驗帶領人的領導思維

參與計畫是一件偶發事件,當時金面山高中校長更替,人事異動,又剛好科技 部與教育部前後推動高瞻計畫與高中優質化,金面山高中在校長的帶領之下,同時 獲得兩項計畫的補助,用來協助學校課程的發展,一方面提升校本課程的精緻化,

一方面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成長,這樣的計畫對所有的教師而言,都是第一次 接觸。金面山高中的校本課程,是跨學科的課程,包含社會學科、語文學科、自然 與生活科技學科以及數學與資訊學科等為全校高一、二學生必修科目。虔誠老師說:

「心理的障礙沒有調整好,我哪有能力與資格,它是跨科的,不容易帶領。我的專 長不是課程發展,…不容易做的(A120170523)。」計畫一開始就帶領跨學科教師 去發展課程,虔誠老師是如履薄冰一般的謹慎,想要領導一群不同學科的人,並不 是那麼容易。正如他所說,自己不是課程專家,要如何帶領跨學科的同仁進行課程 開發,一向謙虛的他,只能因勢利導採取等待機會。當然,他必須要有方法,並且 去克服他心中的障礙。他分析了參與社群老師們的組成是多元化,發現他們的師培 背景有明顯的差異,在金面山高中的自然科教師,確實有許多是從業界轉任當教職 的,實務的經驗豐富,所以看的是實務與結果,想用理論架構來帶領是行不通的。

58

在金面山高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頭。因為老師的異質性很高,師資培

在金面山高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頭。因為老師的異質性很高,師資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