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虛擬貨幣之技術與運作機制

第二章 虛擬貨幣之定義與歷史

2.3 虛擬貨幣之技術與運作機制

透過與電子貨幣的些微比較,來了解虛擬貨幣的運作機制:虛擬貨幣與電子貨 幣的價值同樣以數位的形式來儲存,惟絕大部分的電子貨幣是法定貨幣的數位儲 存形式;虛擬貨幣則為非法定貨幣的數位儲存形式,須透過兌換程序才能取得法定 貨幣。電子貨幣均為中心化機制,例如卡片形式的悠遊卡,網路形式的電子支付機 構儲值帳戶;虛擬貨幣可以中心化或去中心化機制運作,去中心化機制的典型代表 就 是 比 特 幣 , 比 特 幣 等 虛 擬 貨 幣 使 用 加 密 技 術 , 因 此 又 稱 做 加 密 貨 幣

(Cryptocurrency)【30】。

虛擬貨幣的交易設計乃採用 P2P 技術,可降低交易成本,並具匿名性。5為了 避免偽造,虛擬貨幣的產生與消費等每筆交易,都會透過 P2P 分散到全球的網路 中,可避免傳統電子貨幣將資料和程式儲存在中央伺服器,而易受外來駭客攻擊之 風險。不同於現行買賣雙方需要透過結算所(clearing house)等中央機構或中介機 構來集中處理的金融交易架構,意即「一對一」的作業模式,虛擬貨幣沒有中介機 構或中央機構來負責維護帳簿,其採行的是分散式帳本技術,由每一個節點(Node)

負 責 帳 簿 的 維 護 , 並 保 有 一 份 所 有 交 易 資 料 的 帳 本 , 因 而 稱 為 去 中 介 化

(disintermediated)或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貨幣系統【30】。6

5 P2P 技術:Peer-to-Peer 的意思是「點對點」、「對等連接」、「對等網路」,是無中心伺服器。對等 網路的每個用戶端既是一個節點(Node),也具有伺服器(Server)的功能,任何一個節點無法直接 找到其他節點,必須依靠用戶群(peers)進行資訊交流。此技術的作用在於,得以降低資料遺失的 風險。(資料參考來源:wikipedia.org -對等網路)

6 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是運用 P2P 技術,在多部電腦和多個地 點共享和同步處理的交易資料庫,不需集中控管。每一方都擁有同一份記錄,這份記錄會在有新增 資料時立即自動更新。(資料參考來源:SAP Leonardo -區塊鏈與分散式帳本技術)

截至 2018 年 3 月 1 日止的統計,目前全球虛擬貨幣的總市值約 4,413 億美元。

雖然,全球的虛擬貨幣多達 1,500 種,但首宗問世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市值約占 所有種類之虛擬貨幣四成,以約 1,761 億美元的市值,及約 1,689 萬單位的流通量 居首。因此,由於虛擬貨幣的總價值多仰賴比特幣支撐,虛擬貨幣總價格的波動亦 與比特幣的價格波動緊緊相扣,市場參與者也大都以比特幣,作為對虛擬貨幣發展 的指標。下表為統計截至 2018 年 3 月的前五大虛擬貨幣之相關統計資料【47】:

圖 3、中心化運作架構圖與去中心化運作架構圖

表 1、前五大虛擬貨幣之相關統計資料

虛擬貨幣種類 市值(美元) 價格(美元) 流通量 市值占比

Bitcoin

(比特幣,BTC) $1,761 億 $11,280 1,689 萬 約 40%

Ethereum

(以太幣,ETH) $840 億 $849.38 9,797 萬 約 19%

Ripple

(瑞坡幣,XRP) $354 億 $0.9034 390 億 約 8%

Bitcoin Cash

(比特幣現金,BCH) $205 億 $1,246.5 1,699 萬 約 5%

Litecoin

(萊特幣,LTC) $205 億 $208.22 5,547 萬 約 2%

虛擬貨幣的產生多數藉由挖礦(Mining)而來,有些則是由科技公司自己發行。

比特幣並不依靠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 P2P 技術中的用戶端電腦以一套編碼 系統為基礎,在完成複雜的特定數學問題計算後而產生的,任何人只需要運行特定 的軟體即可以參與比特幣的製造,上述的方式即稱之為「挖礦」,而因為電腦程式 控制它的最終總發行量為 2,100 萬個,因此不會有發行量增加導致通貨膨脹的問 題。在上表中所提及的瑞坡幣,則是 2013 年 Ripple 公司發行 1,000 億單位(後續 不再增發),逐步售予市場參與者。另外,無總量上限、第二大虛擬貨幣—以太幣 是以部分公司自己發行,部分挖礦之方式產生,且由礦工挖礦所取得的新虛擬貨幣,

每年不得超過 2014 年公開銷售量 7,200 萬單位之 25%【47】。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