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融合教育中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融合教育中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臺灣的特殊教育在政策與法令的推動下,特殊學生就讀普通班的情形已相 當普遍,融合教育的實施已是無法改變的趨勢。融合教育的理論應用於真實情 境已證實對普通學生與特殊學生皆有益處(吳武典,2005),但是即使大多數 普通班教師認同融合教育的理念,但對於實務的融合教育工作仍感到困擾,尤 其對於年資淺、沒有接觸過特殊學生及班上人數較多的教師來說,「融合」是 一種難以勝任的教學負荷(王天苗,2002 )。故此,當教師遭遇因融合所帶來 的各種問題及困擾時,亦試圖從中發現和產生相對的因應策略以作處理。因此,

本節就融合教育的教學困擾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加以探討,茲分別論述如 下。

壹、融合教育的教學困擾

一、教學困擾的意義

「困擾」的英文為 problem,也是「問題」之意。所謂的「問題」在認知 心理學上意指,欲追求的目的出現而未尋獲適當的手段時所發生的心理困境。

問題的存在與否,為主觀性的認知與感受。對知識經驗少的人而言,問題會發 生,對知識經驗豐富的人則否;對有所追求者是問題 ,對一無所求者則未必 是問題(張春興,1996)。

郭生玉(1990)認為教師在教學上遭遇各種困擾時,會出現工作無力感、

喪失信心、焦慮、工作疲乏的狀況,進而產生不滿意、疏離感、厭倦教學和欲 轉職業等現象。

黃瑛綺(2002)則認為教學困擾指教師在從事教學行為時,自我觀察到無 法有效解決內在衝突,以滿足其需求,進而導致心理或情緒方面不安定狀態,

心生焦慮、無力感、工作疲乏的現象。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教學困擾」指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因多方的困難 或問題,無法取得支援或方法解決,而產生心理或情緒上的不穩定狀態,甚至 影響身體健康,最終干擾教學活動的進行。

二、融合教育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

在融合教育趨勢下,國內融合教育仍面對許多困境,其中普通班教師的 意願不足及專業能力不足,與外在環境,如班級人數過多、國內升學主義掛 帥、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合作機制尚未建立、行政支援的缺乏、相關專業 人員介入成效有限等各種因素,導致特殊教育在教育對象、內容和方法上仍 具有特殊性,以致影響融合的成效(林珮如,2011)。研究者根據國內外學 者及人員探討融合教育教學困擾的論述,亦發現相關的論點,並整理歸納如 下。

(一)國內相關研究

黃瑛綺(2002)以高雄地區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為研究對象,實施問卷調 查及訪談,結果顯示教師在教學中遭遇的困擾如下:1.課程教學:班級學生人 數過多,難以兼顧特殊學生;教材內容太多,特殊學生無法吸收;特殊學生個 別差異太大,難以同時進行教學。2.教室管理:特殊學生的不當行為,影響其 他學生的受教權;班級學生對特殊學生的接納態度不一,或能體諒,或是排斥。

3.專業知能:教師自覺特殊教育專業知能不足,需要再加強課程或教學技巧。

4.評量方式:教師認為評量方式通常不適合特殊學生,缺少彈性。5.支援系統:

特殊學生家長對孩童的期望高而與教師溝通不良;學校無法提供相關的人力資 源,或是配合教師作行政上的調整。

蔡文龍(2002)以問卷調查及訪談法探討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 之教學困擾,其發現結果為:1.教學專業:授課時數多,個別指導特殊兒童的 時間不足;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差異大,難兼顧雙方學生的需求。2.資源需求:

教學中所需的特教輔具資源不足。3.態度認知:部份老師專業知能不足、或心 理尚未調適好,出現困擾或擔憂的看法。4.教室管理:過動兒、行為異常與情 緒特殊學生易影響教學。5.家長方面:普通生家長較難接特殊兒童,造成教師 溝通上的困擾。

馮淑珍(2005)以個案研究法及訪談探討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 困擾與因應策略的成效,其研究結果指出:1.課程教學:教師無法同時兼顧所 有學生的學習;評量方式未作調整,常催促繳交作業;特殊學生干擾教師教學。

2.專業知能:教師信心不足,但又不願接受長時間進修;希望特殊生能抽離多 一點課程,懼怕特教教師隨班服務,心理上有負擔。3.支援系統:對特教教師 入班合作有壓力及負擔;教師不清楚可提供協助的資源;未全面性的信任和運 用家長支援。4.教室管理:對特殊學生不當行為最感無力與困擾;因班級人數 過多,難以管理特殊學生之秩序;與家長溝通上,普遍認為家長無法配合。5.

教師態度:因特殊專業知能不足,接受特殊學生的融合安置意願低。

陳秋伶(2010)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雲林縣國中普通班教師為對象,探討 其面對身心特殊學生教學困擾之研究,發現結果如下:1.課程教學:普通班教 材內容太多,特殊學生無法吸收;認為特教支援服務(如巡迴輔導、資源教室)

的服務時間不足。2.班級經營:普通學生不瞭解特殊學生而造成的衝突;班上 學生人數太多,無法兼顧特殊學生。3.家長態度:特殊學生家長對孩子期望不 高而降低教學成效;特殊學生家長質疑教師的教學,令教師挫折。4.評量方式:

不了解對特殊學生適合的評量方式;教師無法對特殊學生進行合宜的評分。

賴淑豪(2010)以訪談法探討融合教育下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 知能,結果顯示教師在教學中遭遇的困擾有:1.支援方面:班級人數無法減少 的困擾;支援人員不足的問題;資源班服務偏重課業協助;輔導人員的專業不 足。2.教學方面:教導特殊學生心感事倍功半;特殊學生干擾上課而延宕教學。

3.教室管理:特殊學生的衛生習慣與偏差行為令人困擾;無法兼顧一般學生及 特殊學生;處理同儕相處問題感到困擾及壓力。4.家長方面:態度消極的家長 配合度不夠,溝通上出現困擾。

吳南成(2010)使用訪談法探討屏東縣一所小學融合班教師對實施融合教 育的觀點、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其研究結果如下:1.課程教學:教學負擔重,

無法調整教材與教法;過多教育宣導活動,影響教學;授課節數過多,難進行 補救教學;個別化教學計畫未能確實執行。2.班級經營:特殊學生因語言、衛 生、行為及障礙問題影響與同儕的互動。3.支援方面:未能配合教師帶班意願;

特教人員未能確實協助教學;教學現場人力支援不足;行政缺乏具體支援做法。

4.家長方面:親師間缺乏信任,造成關係緊張;家長配合度不高。5.專業知能:

教師特教知能不足,融合效果有限:師培階段未接受完整特教訓練;研習未能 系統性的推動。

王慧娟(2012)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南投縣國小普通班教師對實施融合教 育之教學困擾,結果顯示教師在教學中遭遇的困擾有:1.課程教學:特殊學生 的作業未能如期完成;擬定教學計畫與執行教學有困難;不知如何依特殊學生 個別能力調整上課進度或內容。2.專業知能:處理特殊學生的突發狀況感到困 擾;不清楚特殊學生的個別差異;不了解特殊教育教材教法的專業知識。3.

教室管理:無法同時兼顧普通生和特殊生的學習權益;處理班級級務,及兼任 學校行政工作有困擾;教師無法兼顧學生個體的異質性。4.支援系統:不了解 如何申請教師助理員;無法有效分配身障生的班級安置。

陳維屏(2013)以問卷調查及訪談法對臺中市國小普通班導師進行融合教 育政策對教學影響之研究,其教學困擾的結果如下:1.教室管理:普通學生對

特殊學生出現不適宜的對待;特殊學生人際關係差及發生適應不良狀況。2.

課程與教學:特殊學生學習進度落後;教學以普通學生為主,難以同時兼顧特 殊學生的需要。3.支援方面:教師不了解學校所能提供的資源;未能提供配套 措施給融合班中的普通學生。

童新玉(2013)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彰化縣融合教育下國小普通班教師教學 困擾與支援服務情形之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在教學中遭遇的困擾有:1.課程教 學:執行教學時,難以兼顧特殊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學習需求;難以落實個別化 教育計畫的實施內容;不易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特殊學生的學習意願。2.

專業知能:不知如何處理特殊學生的突發狀況;教師要隨時掌握特教相關條文 有困擾;不易滿足特殊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適切的相關專業服務。3.教室管 理:特殊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干擾;無法同時兼顧普通生和特殊生的學習權益;

花太多時間在輔導特殊學生。4.家長參與:家長對子女在班上的學習狀況及人 際關係不關心;家長配合協助教師及參與特教研習活動的意願低。5.支援系統:

不了解如何從校外的專家學者獲得協助;班級人力資源的協助不足。

吳珣媛(2013)採取問卷調查,進行彰化縣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融合教育 實施下的教學困擾之研究,研究結果如下:1.課程教學:對設計適合特殊學生 的學習單、執行個別化教育計畫、及上課內容無法兼顧到特殊學生感到困擾。

2.評量方式:無法針對特殊學生採用合適的評量方法及內容感到困擾。3.教室 管理:特殊生常常無法遵守班規、常有遲交作業的現象、特殊生受到普通學生 排擠感到困擾。4.專業知能:教師對於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特殊教育研習活動、

2.評量方式:無法針對特殊學生採用合適的評量方法及內容感到困擾。3.教室 管理:特殊生常常無法遵守班規、常有遲交作業的現象、特殊生受到普通學生 排擠感到困擾。4.專業知能:教師對於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特殊教育研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