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察者之觀察觀點

為了解觀察表對觀察者之影響,故須先分析在不曾使用過觀察表之下,觀察 者本身原有的觀察觀點為何,第一節分別就三位觀察者之觀點加以分析描述:

一、 觀察者 W1

經過歸納分析,可將 W1 之觀察觀點分為「課程安排」、「教學技巧」、「數學 教材教法」、「數學能力」、「教學目標」與「班級管理」此六類依序於下討論。下 圖為 W1 各觀察觀點類別分布圖,由此圖可發現,W1 對於數學教材教法類不僅出 現多個子類其分布的次數1也較其他類多,另外也可由次數發現,W1 重視「教學 目標」此類,不論是針對目的或教學安排。僅教材教法此類的各子類皆由出現,

顯示教材教法在 W1 第一回的觀察中備受重視。

1 圖內( )中所表示為各觀察項目所出現隻次數,達三次以上該格文字加粗,達四次以上此格則加

入網底

35

36

圖 4- 1 W1 類別分布圖 (一) 課程安排

W1 在第一回的意見調查表中,所出現有關課程安排之描述,在經過訪談與 解讀之後,可將部分內容整理至概念組織、教學目標與活動安排中,其他剩餘部 分則可分類於「課程安排」類,經統整可發現,此類包含「課程組織流程」以及

「統整」兩個觀察項目。

W1 在第一回的觀察時,會針對教學者於整堂課中安排教學順序,包含每一 階段的安排,例如複習到演練,並且會建議教師課程的結尾需做總結,例如下面 三個例子:

課程安排有結構調理:檢討作業->複習平行四邊形->進度(W1,T2,優 點一)。

課程安排:複習->今日主題->整理今日的討論->演練題目。(W1,T3,

優點一)。

最後總結整堂課。(W1,T1,建議一) 故由 W1 之意見調查表中整理出此一類別。

(二)教學技巧

第二類為教學技巧,此類包含表達與態度兩觀察內容,各類之中分別有若干 觀察項目,下表 4-1 將 W1 於第一回意見調查表中教學技巧類之分析內容以及次 數:

表 4- 1 W1 之觀察觀點之教學技巧類次數表

子類 觀察內容 觀察項目 次數 意涵

A1 A1-1

A1-1-2 2 音量

A1-1-3 3 板書清楚

37

A1-2 A1-2-3 1 師生互動 由上表可看出,以表達態度此子類而言,W1 較為重視教師之表達,相較於師生 間的互動僅於意見調查表中出現過一次。

1. 表達

研究中可發現在表達面向的部分,W1 較為重視的為教學者口語表達的音量 大小,從以下幾個例子可以看到:

聲音宏亮(W1,T1,優點一)

輔助教具的使用:未使用麥克風,聲音不是很清楚。 (W1,T3,缺點一)

板書使用部分,W1 不僅認為板書應該整齊,更要求教師應該要將內容清楚 呈現,例如:

重點整理的部分僅口頭帶過未寫於黑板,無法加強學生印象及之後方 便使用。(W1,T3,缺點一)

板書整齊清楚:當圖較複雜時,老師另外畫一小圖,僅標示要學生看 的條件。(W1,T2,優點一)

像對於 T2 的優點便是讚許其將圖示做更清楚的描繪,在給 T1 的建議中亦提到:

老師的畫圖要完整,X.Y.單位長,學生上台呈現時,圖形也僅畫大概,

用到那些解也未標示。(W1,T1,建議一)

可見 W1 認為當教學者呈現圖形於黑板上,呈現清楚完整為必要的注意事項,依 據訪談中其說明,教師本身要求自己的黑板圖示清楚正確,方可使學生也能將圖 示畫清楚:

Q:學生上台,是指他自己畫的就沒有很完整嘛?

W1:他自己的就沒有很完整,更不用說學生的。

Q:可是前面有提到說他會提醒學生要做清楚的描點。

38

W1:可是他自己就沒有很清楚啊,他剛剛那個是描點,然後他現在是 整個直角座標系統的 X.Y 的標示跟原點單位長的標示。所以那些學生 上台的時候也 沒有,而且他們是甚至連圖形都是很..不,就是可能直線 很不像直線這樣子,例如 Y=3 這個函數圖形,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

你有把 Y=1.2.3 用出來嘛,然後由這些在畫這條線,而且盡量是直線,

可是他的學生沒有阿。

(W1,T1)

在討論 T3 缺點時的訪談中提及:

Q:重點整理這塊是指板書的部分嗎?

W1:他完全,幾乎..就只有最後一點點的地方才用到黑板而已,他也 沒有用到投影片,他完全整堂課就是口頭跟小白板。那根本不清楚啊,

那小白板那 麼小。(W1,T3)

顯示 W1 所在乎的便是學生能夠藉由黑板得到什麼樣的資訊,認為教學應要 能善用黑板清楚傳達概念或想法給學生接收,這樣的想法在 W1 的觀念中是時時 可見的,例如針對 T3 有一缺點為:

平行四邊形性質、判別性質:當老師在問性質時,有學生回答”對邊平 行等 長”,但老師糾正此為判別性質,只是平行,若是定義,等長也 是性質,學生不算答錯吧。」(W1,T3,缺點一)

儘管此點是並未提及黑板的使用,但在訪談中 W1 這麼說道:

W1:所以我一直覺得既然這個地方那麼容易搞混,你不是應該要展示 出來嗎?投影幕上也好或黑板上也好,而不是只有口頭帶過這樣。(W1,

T3)

(三) 數學教材教法

39

有關「數學教材教法」類之整理於下表 4-2:

表 4- 2 W1 第一回觀察觀點之數學教材教法類次數表 子類 觀察內容 觀察項目 次數 意義

B1

B1-2 B1-2-2 3 定義要講清楚

B1-3

B1-3-2 1 重點整理

B1-3-3 2 重視公式推導過程

B2

B2-1

B2-1-2 1 解題關鍵

B2-1-3 3 分析題意

B2-2

B2-2-5 3 小組討論

B2-2-3 1 思考性問題

B3

B3-2 B3-2-1 1 顧慮學生理解

B3-3

B3-3-2 3 澄清學生問題 B3-3-3 1 發現學生困難

B4 B4-1

B4-1-3 1 口頭問答評量 B4-1-4 1 巡堂

從上表可發現,W1 對於數學教法中各子類皆有一定的重視,除了「評量」

此類次數較少外,其他三類皆至少出現五次以上,其中出現最多次的觀察項目為 分別為「分析題意與解題關鍵」、「安排討論」與「澄清學生疑問」,以下依據各 子類分別討論之:

1. 概念理解 (1) 概念講解

W1 在第一回的觀察中,出現於概念講解子類中的,皆為有關概念意義的缺

40

點記錄,描述如下:

平行四邊形性質、判別性質:當老師在問性質時,有學生回答”對邊平 行等長”,但老師糾正此為判別性質,只是平行,若是定義,等長也 是性質,學生不算答錯吧。(W1,T3,缺點一)

定義最重要才有其他表徵, 不該以 作為解題的主要想法。

(W1,T1,缺點一)

由以上此兩點,可發現 W1 重視教師自己本身在說明概念時,是否完整描述 對於概念意義的講解,教學中更是避免導致學生混淆,訪談時亦提及其對此之看 法:

W1:一個是問法的問題,這個是學生有提到對邊平行,等長然後老師 就說這

個是判別性質不是性質,可是其實這個東西也可以做為性質阿,只要 你的定義不一樣就可以做為性質阿。

Q:所以她有去處理他認為學生錯誤的地方?

W1:是我覺得他這裡概念可能沒有很清楚,因為課本的確是這樣,課本 很截然的說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就是兩雙對邊平行,然後他的性質就是 這些這些,判別性質就是這些這些,然後課本的這句話就是判別性質,

的確學生有可能是記到判別性質去,可是對於觀念比較強的學生來說 你這樣反而不是讓他混淆了嗎。(W1,T3)

針對此點也可看到在給 T1 的缺點:

數學概念上的謹慎,沒有連在一起。(W1,T1,缺點一) 有以下的解釋:

W1:那個老師他說連續函數的定義,他說如果不連續就是兩點沒有連 在一起。他很像很想一直多給學生東西,可是如果給的沒有很明確的

41

話,我覺得還不如不要給。(W1,T1)

(2) 概念組織

由表 4-1 可發現,W1 於觀察中格外重視概念之組織,其中包含公式推導以 及歸納,此面向可與第一點的課程安排有所對應,當 W1 在注意老師課程的安排 時,提及有關課程中概念的安排為何,描述如下:

課程安排:學生在推導梯形中線長=上底+下底/2,須用到上底平行下底 平行梯形,但未見老師教導此概念。(W1,T3,缺點一)

根據此缺點,W1 注意到的是,教學者是否有說明公式推導中所需用到的概念。

另外,歸納與整理之項目中,W1 會看到學生拋問之後教師如何整理歸納學 生想法,如下面兩點:

重點整理:學生報告完,老師要做個整理,尤其是重要的想法,性質要 強調。(W1,T3,建議一)

線性函數未做完整介紹,老師僅說直線,但究竟那些函數圖形是直線?

(W1,T1,缺點一)

給予 T1 的缺點在 W1 訪談中解釋道:

W1:他沒有做很好的整理,他就拋問題給學生,學生就給了很多答案 嘛,但他很像沒有做整理去說到底哪些是什麼。(W1,T1)

由訪談內容可確立此與給 T3 的建議為同樣的觀察項目,也可回應到 W1 認為課 程安排在課堂的結尾需要有總結,顯示 W1 對於整理概念的要求。

2. 思考解題

思考解題此子類中的數學思考與數學解題,在觀察內容中次數皆達最多的三 次以上,先就數學解題來論:

42

(1) 分析題意與解題關鍵

課堂中的數學解題此觀察內容中,W1 注意教學者會如何處理數學解題情況 時之做法,四位教學者裡其中兩位提到:

以學生為主:學生拋問後,影片中老師會有以下做法:1.請其餘同學講解 2.帶學生重看題目條件,問條件間關係。2(W1,T2,優點一)

提供解題技巧:3x+y=21,找符合題意的解,從係數大的開始(x),不好 做的方法展現給學生看,也口頭說:以前學過。(W1,T4,優點一)

顯示 W1 會重視教學者是否有幫助學生找出解題的關鍵,以及教導學生能夠面對 題目進而解決問題的技巧,對於 T1 在這方面沒有達成之時,便在建議中提出:

題目中的關鍵點要提醒學生:平年還是閏年;Y 是 X 的函數。

(W1,T1,建議一) 訪談時說明道:

W1:就是也是為了之後學生解題的著想,就是題目如果有些關鍵點或有 瑕疵的我覺得老師要去提醒他們(W1,T1)

此為 W1 對於教學者之在處理解題部分上之要求。

對於解題技巧的給予,W1 並非僅在乎有無提供學生解題方法,也會注意教 學者是否先讓學生概念穩固,方能進一步給予解題的技巧,如在給 T1 的建議中 以及根據此點的訪談內容可看出:

待基礎定義、概念夠穩定時,再給解題技巧,以及從圖形即可知道函 數 f(3)=1 (W1。T1,建議一)

Q:那你會想說是不是只是他講述的方式不夠嚴謹?

W1:可是他很多個耶,就是我覺得他沒有回歸到定義跟概念,比較像

W1:可是他很多個耶,就是我覺得他沒有回歸到定義跟概念,比較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