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時間:

Facebook 社群網絡中,除了觀看朋友的動態,也觀看自己所選擇加入特定主題 的「粉絲團」、「社團」。例如,研究對象二在觀看 Facebook 時候,會時常觀看研 究所同學的「社團」(班板),在社團中可以看到自己所關心的課務事項、課程討 論、同學會資訊…等,「定時 follow 班板才不會 miss 重要學校資訊,而且看同學 的 PO 文很有趣,回應也可增進感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另外,「社群」上也有另一種團體的形式,由更廣泛且可能彼此不認識的網友 所組成,因某項特定主題而聚集的社群團體,研究對象四的 Facebook 即加入許 多他所感興趣的主題社團,例如:重機、寵物、音樂人…等團體專頁,這類團體 內成員彼此認識度低,但因為主題受個人高度關注,因此觀看的過程中,也讓人 持續對於該主題投注認同與支持,雖成員之間彼此鮮少對談互動,但透過靜態的 觀看社群文章,或分享轉貼給朋友觀看,也展現對團體認同的另一種積極作為。

brunch,所以就從牙科出來後才在 google;跟老公聊到要看電影,所 以在車上查電影時刻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一、 觀看動機分析

根據上述研究對象對觀看動機的描述,可將觀看動機歸納如下:

研究對象透過觀看「即時通訊」及「撥接電話」,與親友和同事溝通聯繫,不 論是有主題的訊息對話,或者只是單純的問候話語,與特定對象或群組成員進行

「溝通聯繫」,是研究對象觀看即時通訊、撥接電話的主要動機;或觀看公司的電 子信箱,進行工作事務的溝通聯繫。

而透過觀看「即時通訊」中的「群組」,或是「社群」中朋友的貼文、留言與 照片,即便是不常見面的朋友,也可以瞭解他們的近況。社群上除了朋友動態 外,還有社群中朋友所轉載的新聞、文章、影片…等資訊,社群中朋友彼此對特 定事物產生討論與共鳴,也使得觀看者與所屬社群團體更加凝聚,這些都屬於研 究對象想要「社群/團體參與」的觀看動機。

上班族為掌握平日通勤或拜訪客戶時的交通時間,以避免上班或會議遲到,

因此透過手機觀看公車時刻表,以便機動性調整每天上班的交通方式;或是行動 間查看時鐘,以確認下一個行程的時間是否充裕,評估是否需要調整原訂行程 等,屬於研究對象「時間與行程掌控」的觀看動機。

透過手機觀看網路新聞,或是在社群 Facebook 上觀看朋友或粉絲團轉載的 資訊,以瞭解世界各地所發生的各種有趣、特別、個人所關注的事件、情報、資 訊,不論是藉由瀏覽器、電子地圖、特定 Apps 來搜尋,或是從個人的即時通 訊、e-mail 中查詢紀錄,透過手機觀看以滿足「資訊獲取」的需求;另外,生活 中也常見生活化的資訊查詢,搜尋身邊的美食資訊、交通方式、天氣預報…等,

也是研究對象於行動間隨時需要取得資訊的觀看動機。

而研究資料也顯示「拍照錄影留存」是觀看的重要動機之一。例如,將工作 文件、會議室中抄滿會議結論的白板,以手機拍攝照片留存,並於行動間觀看,

從而即時安排工作事項;工作之外,研究對象們也常將行動間看到的有趣人事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拍照下來,將照片分享給親友,或自己保存有趣的生活紀錄,日後也可觀看回 味。

而當研究對象在某些行動情境中,為了降低與週遭環境的互動,以手機觀看 的方式來躲避與旁人對話的機會,例如:與 ”半生不熟” 的同事同車或同電梯 時,為避免不知要聊什麼的尷尬,選擇觀看手機來化解窘境。透過手機觀看也可 以刻意創造與環境的疏離,例如:與男友冷戰時,在車內不與男友對話,以觀看 手機做為冷戰的表現,也表達了「降低互動」的動機與目的。

最後,研究對象也表示有時候看手機就只是單純地為了「打發時間」,對於觀 看內容並沒有特殊動機,只是想打發交通時間、無聊所以看、找東西來看…等。

綜合以上,透過分析研究資料中對自身觀看動機之紀錄與描述,歸納出七種 觀看動機:溝通聯繫、社群/團體參與、時間與行程掌控、資訊獲取、拍照錄影留 存、降低互動、打發時間。

而「觀看動機」與上一節所討論的「觀看內容」一樣,具有「多元性」,同一 次手機觀看可能包含不同的「觀看動機」,因而帶動不同的「觀看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二、 觀看動機小結

本研究試圖思考部份觀看動機發生的背後,對現代人而言,是否還有其他對 行為面向或社會文化上的影響?

七項觀看動機之中,「溝通聯繫」、「社群/團體參與」、以及「降低互動」等三 種觀看動機,分別與本研究前文曾討論的社交生活維繫、團體認同、環境疏離等 流動藏私的影響面向相呼應,也是本次研究中,再次透過研究資料應證手機觀看 於現代社會中,持續保有維繫社交生活、強化團體認同,以及將自身從不適環境 中抽離的特性。

然而,本研究卻也從研究資料中發現,當手機觀看的「溝通聯繫」動機越加 頻繁時,讓現代人連行動間都被視為「可溝通聯繫」狀態(主動聯繫、被聯繫 到),隨時要處理以工作為目的的溝通,或是受到制約的社交聯繫,這樣的現象是 否也同時為現代人帶來更多的「社交與聯繫壓力」?

工作聯繫方面,以研究對象一為例,通勤上班時,或是應酬完回家的計程車 上,用手機觀看公司電子信箱,以隨時掌握工作進度,或是確認老闆是否有臨時 交辦的事務,因為她知道「我老闆認為我們要隨時收 e-mail」,因為她老闆對手機 觀看可隨時聯繫的認知,而產生研究對象一被聯繫的壓力。

研究對象二下班後前往演唱會的路上,在計程車上突然想到工作事項尚未交 待,雖然非當日需完成之事,「在車上想到有工作的事情,與其留到明天,到不如 現在儘快交待出去,傳訊息給廠商沒回,所以想說打電話比較快」,因為在行動間 也可即時溝通聯繫的認知,形成研究對象二想要利用時間儘快聯繫的壓力。

與親友之間,研究對象二認為以手機向男友告知行程、回應對方訊息是件必 要的事情,「傳給男友說現在要出門了,隨時出門要報告行程是種潛規則,如果連 用手機傳個訊息也不做,感覺說不過去,有時沒回也會不好意思」。由於「即時通 訊」被視為可隨時透過手機觀看的內容,因此研究對象二需以較高的觀看頻率以 符合對方的期待。另外,研究對象六則是希望確保沒有遺漏任何即時通訊的訊

紙、網路新聞大幅度報導;反觀研究對象一的 Facebook,是由個人帳號所控制 的私人社群空間,在該社群空間裡,只有她所允許的朋友或特定關注的對象資訊 才能出現,且帳號所有人還可依個人喜好陸續調整資訊露出與否(不追蹤/取消朋 友),屬於受個人掌控的私人社群空間。而研究對象一習於從符合個人偏好的私人 社群中,觀看公共空間的資訊(Facebook 好友轉載的新聞、電視政論節目片 段、學運意見領袖觀點等),通勤時用手機觀看 Facebook,成為她認識社會事件 的重要管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同樣期待透過藏私發掘世界的還有研究對象三、研究對象四。研究對象四在 Facebook 訂閱多個新聞性質的「粉絲團」,以期於社群介面中隨時都有即時新 聞,讓他在觀看朋友動態之餘,亦不錯失重要公共議題資訊,「我喜歡看新聞,有 趣的事情,臉書上我有很多新聞粉絲團,不止一個,我加入粉絲團是在看資訊 的」。研究對象三則偏好於通勤時用手機觀看「蘋果日報 App」,對她來說,這是 她用來知道世界樣貌的方式,她說「我想知道世界上發生什麼事」。

另外,本章第二節探討「行動方式」時曾指出,研究對象搭乘「私家車」

時,因具有「與同車者的互動」而影響手機觀看行為,例如與老公聊到看電影,

而即時查詢電影時刻表(研究對象五),或挑選歌曲於男友車內播放(研究對象 三),本研究認為,這也是研究對象在與親友相處的私人互動中,為配合互動內容 所需,藉由手機觀看尋求公共資訊的協助,由「私」向「公」的延伸。

「公」與「私」空間的對立藉由「流動的藏私」打開了交會,讓人們在公共 之中嚮往私人感受,但進入觀看的私人領域後,視線卻又望向世界,以私人角 度,窺探公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第五節 分享

一、 分享的頻率

依照研究對象「分享」的方式,將「分享」行為歸納為二種:第一、研究對 象在觀看手機的同時,將手機分享給身旁的人一同觀看,本文稱之為「分享觀 看」;第二、將手機觀看的內容,以即時通訊、電子郵寄、上傳至社群等方式,分 享予特定對象、群體,本文稱為「分享內容」。

針對研究對象之分享行為次數整理如下:

單位:次 對象一 對象二 對象三 對象四 對象五 對象六 總計 頻率

手機觀看行動數 25 23 19 18 21 20 126

分享觀看 0 1 1 2 0 0 4 3.17%

分享內容 0 1 1 3 0 0 5 3.97%

表格 19 行動間手機觀看分享次數一覽表

研究資料中,「分享觀看」紀錄僅有四次,分別是研究對象二將在 Facebook 上看到的寵物新聞照片,分享給駕車的母親及坐後座的姊姊;研究對象三與駕車 的男友分享剛收到的 LINE 訊息內容;研究對象四與丈夫分享女兒的照片、以及 拍攝女兒的照片給女兒看,共四次紀錄。

以上四個「分享觀看」之情境,有二個共同點,第一是於搭乘「私家車」時 發生,第二是分享對象為個人較親密的家人、伴侶。

而呼應本章第二節討論時指出,搭乘「私家車」行動時,觀看手機的情境會 更具互動性,增加了與同車者的互動(家人/伴侶),彼此的談話也可能帶動手機 觀看,並彼此分享。而這也回應第二個共同點,「私家車」大部份是由家人、伴侶

而呼應本章第二節討論時指出,搭乘「私家車」行動時,觀看手機的情境會 更具互動性,增加了與同車者的互動(家人/伴侶),彼此的談話也可能帶動手機 觀看,並彼此分享。而這也回應第二個共同點,「私家車」大部份是由家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