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手機觀看—以行動間觀看為研究焦點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手機觀看—以行動間觀看為研究焦點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關尚仁博士. 政 治 大. ‧. ‧ 國. 學. 立 手機觀看—以行動間觀看為研究焦點.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王筱智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立. 治 政 本論文榮獲大. ‧ 國. 學. 103 年度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博(碩)士論文. ‧. 研究獎助.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

(3) 摘要. 手機已不再只是用來「講」的,而更是用來「看」的。手機觀看已成為現代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情境,尤其是搭乘交通工具時,不論是公車、捷運或計程 車上的乘客,甚至是步行於街道上的人們,都時常低著頭看著手機,沉浸在個人 的手機觀看世界裡,那不捨從手機螢幕上離去的目光,象徵著這股持續蔓延的手 機觀看風氣,即是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 本研究旨在針對現代人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進行描繪,藉由日誌法與深度訪 談,以手機觀看的五大行為面向:「時間」、「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動. 政 治 大 觀看的行為樣貌,呈現當代手機觀看文化行為的真實面容;並以 Raymond 立 Williams(1974)的「流動的藏私」(mobile privatization)理論觀點進行研究探 機」以及「分享」進行研究,透過各面向的行為紀錄與分析,勾勒出行動間手機. ‧ 國. 學. 討,探掘手機觀看行為背後更深入的動機描述與文化意涵。. ‧.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鍵字:手機、觀看、流動的藏私. Ch. engchi. i n U. v. 2.

(4) 目錄 第壹章、緒論 ...................................................................................................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手機觀看風氣蔓延 ................................................... 7 第二節 研究宗旨與目的 ........................................................................ 8 第三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行動間手機觀看 ............................................ 9 一、 觀看 .......................................................................................... 9 二、 手機 ........................................................................................ 11 三、 行動間 .....................................................................................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概述 .......................................................................... 1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14. 政 治 大 社會與科技的因果關係 — Williams 的觀點 ........................... 16 立 「流動的藏私」 ...................................................................... 18. 第貳章、文獻檢閱 .......................................................................................... 16 第一節 第二節. ‧ 國. 學. 第三節 相關研究的觀點 ...................................................................... 20 一、 「公」、「私」空間界線模糊 ..................................................... 20. ‧. 二、 團體認同或不認同 / 融入環境或疏離 ..................................... 22 三、 社交生活的維繫或撤退 ............................................................ 24 四、 個人特性的展現 ...................................................................... 25.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參章、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選擇研究方法 ..........................................................................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強化 ...................................................................... 28 一、 研究資料的多元交叉比對法 ..................................................... 28 二、 適當的天數規劃:有效日誌七天 ............................................. 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0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 32 一、 研究設計 ................................................................................. 32 二、 日誌設計 ................................................................................. 34 三、 日誌撰寫規劃 .......................................................................... 35. Ch. engchi. i n U. v. 四、 研究對象溝通 .......................................................................... 36 五、 深度訪談 ................................................................................. 36. 3.

(5) 第肆章、資料分析與討論 ............................................................................... 38 第一節. 時間 ........................................................................................ 39 一、 觀看頻率 ................................................................................. 39. 二、 觀看時段/平日與假日 .............................................................. 41 三、 時間長短 ................................................................................. 44 四、 時間小結 ................................................................................. 47 第二節 行動方式 ................................................................................. 49 一、 行動方式與手機觀看頻率 ........................................................ 49 二、 交通工具分類與觀看頻率 ........................................................ 51 三、 行動方式小結 .......................................................................... 53 第三節 觀看內容 ................................................................................. 54 一、 最常觀看的內容 ...................................................................... 54 二、 觀看項目 ................................................................................. 57 三、 觀看內容小結 .......................................................................... 59 第四節 觀看動機 ................................................................................. 62 一、 觀看動機分析 .......................................................................... 68 二、 觀看動機小結 .......................................................................... 70 第五節 分享 ........................................................................................ 73 一、 分享的頻率 .............................................................................. 73 二、 分享小結 ................................................................................. 7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76. n. al. er. io.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76 一、 時間: ..................................................................................... 76. Ch. i n U. v. (一) 手機觀看頻率達 86.9%,顯示對行動間享受藏私的熱衷 ...... 76 (二) 平日觀看頻率較高,工作情境下使人對連結私領域的需求提升 ...... 76 (三) 不論行動時間長短,不忘手機觀看 ...................................... 77 (四) 各時段觀看頻率相近 ............................................................ 77 二、 行動方式 ................................................................................. 77. engchi. (一) 搭乘大眾運輸、電梯的觀看頻率最高,渴望抽離、降低/拒絕互動.. 77 (二) 搭乘「私家車」,與同車親友的互動影響觀看行為 ............... 78 三、 觀看內容 ................................................................................. 78 (一) 最常觀看「即時通訊」與「社群」 ...................................... 78 (二) 觀看內容的「多元性」、「重覆性」,且依個人偏好具有「個人性」 79 四、 觀看動機 ................................................................................. 79 (一) 七大動機,觀看動機也具多元性 .......................................... 79 (二) 即時的「溝通聯繫」,更多的「社交與聯繫壓力」?............ 80 (三) 從手機觀看「獲取資訊」,藏私的領域向外窺探、認知世界 . 80 4.

(6) 五、 分享 ........................................................................................ 81 (一) 「分享」頻率不高,但要分享就要代表自己 ........................ 81 第二節 研究延伸觀點與建議 ............................................................... 82 一、 科技會變,但流動與藏私依舊美麗 .......................................... 82 二、 手機觀看公與私的反覆交流,是否形成另種手機真實? .......... 8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84 參考書目 ........................................................................................................ 86 一、中文部份 .......................................................................................... 86 二、英文部份 .......................................................................................... 88 附錄 9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7) 表格目錄. 表格 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31. 表格 2. 研究對象研究期間 ............................................................................... 36. 表格 3. 研究對象紀錄次數一覽表 .................................................................... 38. 表格 4. 全體研究對象 行動間手機觀看頻率(不限行動方式) ....................... 39. 表格 5. 研究對象每日觀看次數一覽表 ............................................................. 39. 表格 6. 研究對象平均行動間手機觀看頻率 ...................................................... 40. 表格 7. 研究對象各時段觀看次數一覽表 ......................................................... 41. 表格 8. 不同時段觀看頻率一覽表 .................................................................... 41. 表格 9. 政 治 大 平日與假日觀看次數一覽表 ................................................................ 42 立. ‧ 國. 學. 表格 10 平日與假日觀看頻率比較 .................................................................... 43 表格 11 不同行動方式之觀看頻率 .................................................................... 49 表格 12 搭乘交通工具/電梯/步行之觀看頻率 ................................................... 51. ‧. 表格 13 不同交通工具之觀看頻率 .................................................................... 51 觀看內容次數一覽表 ......................................................................... 55. 表格 15. 整體觀看內容次數排名...................................................................... 55. 表格 16. 研究對象最常觀看的內容前五名 ....................................................... 56. 表格 17. 研究對象單次行動間觀看項目數一覽表............................................. 57. 表格 18. 七日內觀看內容種類數...................................................................... 59. 表格 19. 行動間手機觀看分享次數一覽表 ....................................................... 73.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格 14. Ch. engchi. i n U. v. 6.

(8)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手機觀看風氣蔓延. 手機已不再只是用來「講」的,而更是用來「看」的。手機觀看是現代日常 生活中常見的生活情境,更常見於搭乘交通工具的乘客身上。每每坐上捷運,都 會看到認真觀看手機的乘客,不論他或她是坐著或站著,專注地盯著手中的手 機,看著時下最受歡迎的連續劇、朋友社群動態、網路新聞,看得目不轉睛,也 似乎能就忽視身旁的陌生乘客,在抵達目的地前,手機是他們視線的重要停靠 點。而這群在通勤時熱衷於手機觀看的人們,引起了本研究的興趣。. 政 治 大 台灣的行動電話高度普及,手機螢幕越來越大、螢幕畫面越來越細緻。智慧 立. ‧ 國. 學. 型手機的多元功能,搭配成熟的行動寬頻技術,台灣社會的手機觀看風氣日盛。 而這股手機觀看的風潮,也讓手機業者積極強化手機的觀看性能。依資策會 MIC 統計,2013 年 Q2 新推出之手機機型,43.8%的手機螢幕大於 4 吋,較前年同期. ‧. 成長逾四成(資策會,2013 年 8 月),螢幕尺寸的提升也為提供更好的觀看品. sit. y. Nat. 質,讓市場上所謂的「大螢幕手機」成為高階手機的發展趨勢。除了手機螢幕尺. io. 創新,皆為提供現代人更好的手機觀看體驗。. n. al. Ch. engchi. er. 寸外,與觀看效能有關的螢幕顯示器、相機、音效、播放元件等手機規格也不斷. i n U. v. 而台灣人熱愛手機觀看的現象,也從社會環境中的眾多討論可窺知一二。這 群熱衷於手機觀看的人們被媒體稱為「低頭族」,相關的新聞報導屢見不鮮。在社 會安全方面,政府機關為了防範汽機車駕駛觀看手機影響行車安全,原本僅規範 汽機車駕駛不得撥打及接聽電話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例」,也於 2012 年將觀看 及操作手機納入限制行為之中(2012 修正案) ,並積極宣導行人走路勿做低頭 族。而手機觀看對健康造成的傷害,許多報章雜誌都引用醫生的觀點來呼籲民 眾,長時間的手機觀看會造成視力退化、脊椎長久的健康危害(林頌凱,2012 年 11 月),而孩童觀看手機所造成的視力危害比成人更為嚴重,還有可能影響孩童 人際互動或閱讀能力(呂奕熹,2012 年 11 月)。時下更有專書出版教導低頭族的 保健之道(梁智凱,2013)。這些與手機觀看相關的社會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十 分常見,足見手機觀看對社會文化影響之深與廣。 7.

(9) 英國文化學者 Raymond Williams 於 1974 年所出版的著作中提出「流動的藏 私」(mobile privatization)概念,指出當時的民眾透過觀看電視,獲得以「家」 為中心,但同時體驗外在世界流動的感受,將公共空間事物帶入了私人空間。而 同樣的,也有學者認為手機是現代社會的「流動的藏私」(Hjorth, 2006),手機的 溝通聯繫將現代人生活中的「公」、「私」空間彼此迅速交流,讓人在流動的藏私 中體驗與世界既連結又疏離的微妙感受。而本研究也認為,近代興起的手機觀 看,不論是觀看影片、攝影拍照、文字或圖像訊息傳遞,或是操作各式各樣的應 用程式,手機觀看可以是靜態的、獨享的,不與週遭環境互動,讓流動藏私的私 密感受更加強烈,而人們沉浸在手機觀看的世界裡,形成了現代社會的新文化活 動—「手機觀看」。這股在流動中尋覓藏私的期待,更明顯表現於行動間,在經歷. 政 治 大. 空間轉換的同時,看著手機享受自己專屬的觀看感受。. 學. 第二節. ‧ 國. 立. 研究宗旨與目的. ‧. 當手機觀看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無法忽視的新文化現象,對我們的生活、健. sit. y. Nat. 康、教育、文化產物等各方面均產生影響,此傳播科技的使用行為正深切地影響. io. er. 現代人傳播文化與社會變遷。本研究重視此議題之重要性,身為當代傳播研究 者,應進一步瞭解當代社會正在蔓延的手機觀看文化,並準備迎接未來將持續擴. n. al. Ch. i n U. v. 大的傳播文化情境與發展現象,本研究將針對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進行研究,以. engchi. 深入瞭解行動間手機觀看的行為樣貌。. 基於以上宗旨,本研究旨在針對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進行瞭解,透過五大行 為面向:「時間」、「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動機」、「分享」,來描繪行動 間手機觀看的行為樣貌,呈現當代社會真實情境的行為描述,並以「流動的藏 私」觀點: 「公、私空間界線模糊」、「團體認同或不認同/融入環境或疏離」、「社 交生活的維繫或撤退」、「個人特性的展現」等角度進行探討。. 8.

(10) 第三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行動間手機觀看. 以下針對本研究中重要名詞進行定義,以利研究聚焦。. 一、 觀看 (一)觀看:建構與事物之間的關係 所謂的「觀看」,是一種感官靜態接受訊息的行為,依教育部國語字典對觀看 的定義為「觀賞察看」。視覺之於人類是感官得到影像資訊的唯一方式,而觀看除. 政 治 大 關係及社會事物意義的方式,具有與社會影像連結的社會意義。英國文化學者 立. 了視覺感知的影像吸收外,以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觀看則是人類透過視覺產生. ‧ 國. 學. John Berger(2008)認為,人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透過 觀看所產生的關係,由個人的知識、經驗來詮釋與體驗,同樣的影像對不同人來 說,代表的意義也不同。. ‧ sit. y. Nat. 例如火焰,對中古世紀的人而言是地獄的象徵,但對現代人來說,火焰也可 能聯想到鬥志、溫暖、堅強等象徵意涵,同樣的影像對不同時代的人來說,具有. io. n. al. er. 不同的觀看意義。東方人所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也是一樣的道理,愛人眼中. i n U. v. 所獲得的感受,可能也不同於其他人的詮釋,事物的美不美不是客觀的決定,而. Ch. engchi. 是由個人所感覺(John Berger, 2008/吳莉君譯,2010)。 而觀看意義的詮釋也與觀看情境有關,觀看者所擷取的影像意義,受到觀看 環境所影響。影像不是真空的出現,而是呈現於情境之中,人類觀看的過程被環 境脈絡所圍繞,再加上觀看者本身的聯想,共同影響著個體對影像的詮釋。以觀 看廣告為例,廣告商無法保證觀看者將會如何解讀所看到的廣告影像,因為廣告 呈現時的環境因素,都會影響到觀看者如何理解影像內容(Sturken & Cartwright, 2000/陳品秀譯,2009),廣告觀看情境影響著觀看者的詮釋(留淑芳、練乃 華,2003)。. 9.

(11) 而本文之所以注重「觀看的個人詮釋意義」,而非單純「感官上視覺訊息接 受」,是因為本研究所關注的手機觀看行為,具有十分多元的觀看內容,以及伴隨 而來的操作、分享動作,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而這些觀看與動機的謀合,非僅 止於「看到」而已,而相應伴隨著對觀看內容意義的感覺與詮釋,將於下段接續 說明。. (二)手機的觀看 人類透過「觀看」與社會事物建立關係、產生對個人的意義,並非僅只是單 純的看見影像的感官反應。而人們手機觀看事物的同時,即透過觀看的方式與事. 治 政 大 片、社群朋友動態、影片等,在觀看的同時建構出事物對觀看者的意義。 立. 物、世界產生連結,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透過手機觀看親友傳送來的訊息、照. ‧ 國. 學. 然而,手機觀看也像電視觀看、書籍觀看一樣,它有時候也需要搭配觀看的 操作動作,就像觀看電視時要轉遙控器、看書時要翻頁,手機觀看則需搭配手指. ‧. 滑動螢幕、文字輸入等動作;也因為現代手機觀看內容互動性高,觀看的過程也 需要有操作動作的輔助,得以達成手機觀看的目的,例如:觀看手機裡朋友傳來. y. Nat. sit. 的訊息,觀看者同時也要輸入文字回覆對方,以獲得下一段觀看訊息;瀏覽網頁. al. er. io. 或電子書時,用手指點選網站分頁、書籍章節標籤,以進行觀看;以及在社群網. n. v i n Ch 手機觀看意義之產生,而本研究如欲針對手機觀看行為有較完整的認識,則不應 engchi U. 站上的按讚分享、用手機拍攝相片、使用手機 Apps…等。這些手機的操作參與了. 將相關的手機操作排除,而應該將與手機觀看同時進行的相關手機操作視為手機 觀看的一環。. (三)本研究之「觀看」定義範圍 根據以上思維,本文所研究之手機觀看情境範圍包含:靜態手機觀看,以手 機觀看照片、圖像、影片、文字…等;以及手機觀看過程中的操作,如:傳送訊 息、瀏覽網頁、拍攝/編輯照片、輸入行事曆、分享觀看內容…等與觀看搭配之操 作行為。. 10.

(12) 二、 手機 本研究所界定之手機範圍如下:. (一)智慧型手機 手機,手持式電話的簡稱,亦稱為行動電話,台灣地區的手機普及率高達 130.6%(資策會,2013 年 8 月)。手機科技從發明至今約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其 中手機形式、功能不斷創新且持續發展至今。 根據本研究整理,台灣地區的手機科技使用歷史,從 1996 年政府交通局開放. 政 治 大. 行動電話通信業務,一直到 2002 年以前,台灣的手機科技使用為 2G 系統,手機. 立. 的使用範圍僅能進行語音電話(講電話)、文字訊息(傳簡訊)以及較基礎的手機. ‧ 國. 學. 功能(通訊錄、鬧鐘…等)。而 2002 年後,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3G)啟用,初 期搭配擁有初階照相功能的彩色螢幕手機,開始讓手機添增了些許觀看時機,具. ‧. 備瀏覽以文字為主的網頁、電子郵件,以及拍攝較低相素照片的觀看功能。而隨 著台灣的行動通訊科技持續的進步,擁有較佳觀看性能的「智慧型手機」. y. Nat. io. 2011;本研究整理)。. al. er. sit. (smartphone)風潮就在近幾年吹起(陳信宏、王蒞君、陳春秀、佘蘭妮,. n. v i n Ch 目前市場上推出的手機,通常被分為「智慧型手機」及「功能型手機」 engchi U (feature phone,非智慧型手機)二種,雖然不論是智慧型手機或是功能型手 機,都具有螢幕可以觀看,但承如本文第一節所述,相較於「功能型手機」,「智 慧型手機」因具有較大的螢幕及配備更多支援使用者觀看的功能,因此提供了更 豐富的手機觀看情境以進行本研究主題之探討。雖然,手機觀看的意義並不僅限 於智慧型手機的觀看,但「智慧型手機」的形式確實將手機觀看的影響擴大。 考量取得手機觀看情境的豐富度,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形式為目前持續發 展的手機使用趨勢,可使本研究結果更符合當代社會,甚至是未來的社會情境, 因此本研究主要將手機觀看之手機界定為「智慧型手機」。. 11.

(13) (二)手機的跨界:平板、平板手機 除了智慧型手機,另一種也具有行動觀看性能的智慧裝置是—平板電腦,簡 稱平板。平板電腦是一種小型、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以觸控式螢幕作為基本的 輸入裝置。它與智慧型手機相同之處在於,同樣具有觸控式螢幕,以及智慧化應 用程式做多元的應用,能夠連結上無線網路,並且它的機身大小亦可提供於使用 者攜出外用,行動間進行觀看,基本上功能與智慧型手機十分相似。 而手機與平板之間的分野,在市場上通常是以「機身尺寸」以及「是否有通 話功能」來判別,但根據本研究觀察,此歸類方式隨著行動科技迅速的創新,已. 政 治 大 性提升,且有些機款亦擁有如手機般語音通話功能。甚至有業者推出了新名稱 立. 經越來越模糊。手機螢幕尺寸日益加大,觀看性更佳;平板則是越做越小,攜帶. ‧ 國. 學. 「平板手機」(phablet),標榜著二者兼具的形式,這也代表對使用者來說,手機. 與平板的使用情境具彼此交疊的可能,互相替代或整合使用,它們都具有良好的 移動性及觀看性,且是私人物品,擁有較高的觀看隱私,智慧型手機、平板、手. ‧. 機平板三者除了尺寸外形略有差異外,在觀看的情境上確實具有相似處。因此,. sit. y. Nat. 本研究雖主要聚焦於智慧型手機之觀看行為研究,但也不排除研究過程中,將研. io. n. al. er. 究對象所補充其觀看平板之行為做為參考。. C. hengchi (三)本研究之「手機」定義範圍. i n U. v. 本研究中手機的定義,將以提供較佳觀看經驗的「智慧型手機」為主,而因 考量手機科技跨界多元,於研究過程中,亦不排除將智慧型手機觀看者之平板觀 看經驗納入研究參考中。. 12.

(14) 三、 行動間 人的一天當中,常經歷著許多實體空間的轉換過程,例如:從住家到辦公 室、從辦公室到餐廳、再從餐廳到電影院…等,從一個空間移動到另一個空間的 過程,即為本文所謂的「行動間」概念。當人們處於空間轉換的過程中,在實體 空間流動的時刻,身處於該行動情境下所產生的手機觀看,為本研究所欲探討之 行為。 眾多的行動方式中,本研究排除「自行駕車」、「自行騎乘機/單車」的行動方 式,由於駕車、騎車時觀看手機具安全上的疑慮,並且行動情境與其他方式大不 相同,因此不包含於本研究行動範圍中。. 政 治 大 綜合以上,本文的行動間定義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體空間轉換時,從一個定點 立. ‧ 國. 學. 移動到另一個定點中間所經歷的交通與步行時間,不限行動目的,不限時段,排 除「自行駕車」、「自行騎乘機/單車」之行動方式,以搭乘交通工具的行動,如: 搭乘公車、捷運、火車、電梯、他人駕駛的私家汽/機車,以及步行為主。. ‧ y. Nat. io. al. sit. 研究方法概述. er. 第四節. v i n Ch 為面向(時間、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動機、分享)進行資料蒐集,透過各 engchi U 面向的行為紀錄與分析,勾勒出行動間手機觀看的行為樣貌;並以「流動的藏 n. 本研究將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首先針對研究對象於行動間手機觀看的五大行. 私」理論觀點進行討論,探掘手機觀看行為背後更深入的動機描述與文化意涵。 在社會研究中,為了要瞭解特定族群的行為意義,研究者常使用「參與觀 察」與「深度訪談」進行研究(郭靜晃,2007)。但考量手機觀看常為私人觀看 行為,且容易受到環境、旁人的出現而被打斷,為避免影響手機觀看行為的原始 樣貌,因此本研究將以「日誌法」進行手機觀看行為之資料蒐集方法,由研究對 象針對自身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進行日誌紀錄,以期呈現最不受研究干擾的行為 紀錄。而為了強化日誌法資料紀錄的完整度,也將輔以「深度訪談」,針對日誌紀 錄之內容進行訪談,以獲得更完整且深入之研究資料。 13.

(15) 有關於研究方法選擇、研究對象挑選,以及研究內容設計,將於第參章詳細 說明。.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文始於對現代人行動間手機觀看風氣興起之關注,引發了研究動機。本研 究欲具體描繪現代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以幫助我們更瞭解當代社會還在持續蔓 延的手機觀看文化與情境,另經由相關文獻的檢索,將 Williams「流動的藏私」 觀點與問題意識結合,延伸出本研究更深入的探討角度,形成本研究之宗旨與目 的。. 政 治 大 而在文獻探討的過程中,也幫助本研究發展出適合之研究方法設計:「日誌 立 法」與「深度訪談」。首先,以「日誌法」進行第一手研究資料蒐集,由研究對象. ‧ 國. 學. 紀錄個人的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每日進行「行動間手機觀看日誌」撰寫;在日 誌撰寫期間,輔以每日「深度訪談」,針對研究對象已紀錄之日誌內容進行訪談,. ‧. 以獲得更完整且深入之研究資料。. y. Nat. io. sit. 研究資料取得後,將經由資料的陳述、分析與討論等研究步驟,來獲得研究. n. al. er. 發現。質化研究偏重於以文字呈現人是在何種情境中形成決策、產生行為,而質. i n U. v. 性研究者的任務就是將個案故事呈現出來(蕭瑞麟,2007)。因此,本研究中透. Ch. engchi. 過「日誌法」、「深度訪談」所取得的研究資料,即應以原貌呈現於本研究之資料 陳述中,包含受訪者的用字遣詞、情境描述等。而於研究資料陳述後,再依研究 目的針對資料進行分析,結合文獻觀點進行討論,獲得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而研究資料分析與討論的結果,必然會產生與文獻的再對話,不論是呼應文 獻的延伸發現,或是與文獻理論衝突的新觀點,均可作為未來延伸發展之研究方 向,將於本研究最後章提出研究建議。以上研究流程說明,可參考下圖。. 14.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流程圖. 15.

(17) 第貳章、文獻檢閱 流動的藏私 1964 年,Williams 在他的小說《第二代》中孕育出「流動的藏私」(mobile privatization)概念,但當時他還沒為這個概念正式命名。一直到 1974 年他的另 一本著作《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Form) 才正式為這個概念命名為「流動的藏私」(Williams, 1974/馮建三譯,1996)。 Williams 為了描述工業時代來臨時,私人轎車、電視等「私有財」帶給人類「流 動的藏私」感受,因而提出此觀點。而手機問世後,社會學者們也指出手機即是. 政 治 大. 現代流動藏私的體現。回歸到本研究所探討的現象,「手機觀看」是智慧型手機的. 立. 重要的使用行為之一,手機的使用從「講電話」到「看電話」,觀看的本質帶來了. ‧ 國. 學. 更高的藏私性,且行動間也能自由觀看,讓「手機觀看」不論是在觀看情境、觀 看內容都擁有更高的流動性,也因此現代人於行動中樂於透過手機觀看來獲得流. ‧. 動藏私的感受。而本研究後續也將透過「流動的藏私」相關觀點,來探討現代人 手機觀看行為與動機。. sit. y. Nat. io. er. 本章將分別針對「流動的藏私」背後所支撐的社會與科技因果關係思維、「流 動的藏私」本身的概念探討,以及相關研究的延伸觀點等三個部份來進行文獻檢. n. al. Ch. i n U. v. 閱,透過對理論觀點的瞭解並與研究目的連結,以利後續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engchi. 社會與科技的因果關係 — Williams 的觀點. 到底是科技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變了科技?關於這個命題,Williams (1974)於著作中提出他的研究與觀點。首先,他先說明二種因果關係論點:第 一種論點是「科技決定論」,它主張科技的出現改變了社會,人類的生活隨著科技 受到影響,世界也因此而改變。這派觀點認為科技的生成自有其自己的邏輯,並 且肯定科技對社會變遷有決定性的影響。以這樣的觀點來看,所有新科技發明的 歷程,即等同於社會變遷的發展史。. 16.

(18) 第二種觀點,則是將科技視為社會變遷的「表徵」,當社會正在進行某種改 變,或是已經產生變化時,科技發明是相應出現的變遷表徵,是社會變遷過程中 的副產品。在此觀點中,科技對社會變遷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科技只是在社會 變化的過程中,一併發生,而讓社會發生改變的另有其他原因,並不是科技發 明。這個觀點與科技決定論的不同之處在於,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力在此種觀點中 並不成立。 以上二種科技與社會變遷之間的因果關係論點大不相同,但 Williams 認為二 種論點都有盲點,盲點在於這二種論點都把科技視為獨立存在的研究發展,處於 孤立於社會以外的位置。似乎科技的發明都是在自有系統中封閉的運作,一直到. 治 政 社會而被社會所採用。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被大 Williams 所認同,因此他提出 立 了「意向」(intention)的概念,讓科技與社會的因果關係有了更細緻的連結。 新科技發明出來後,一者是強勢的影響社會造成變遷,另者是搭配上正在變遷的. ‧ 國. 學. Williams 提出「意向」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具有關鍵性的地位。人在心中先. ‧. 有了期待,才去進行科技研究及發明,而在發明的過程中或是科技出現後,又可 能會引起延伸的意向或是吸引到截然不同的新意向而推動發明,科技就在不斷地. y. Nat. sit. 與人類意向互動中創新延伸,滾雪球一般向前。人類意向是科技與社會二者之間. n. al. 類、社會、科技三者彼此互動交織而形成變遷。. Ch. engchi. er. io. 的黏著劑及催化劑,而人類意向的產生是孕育自當代的時空背景及文化脈絡,人. i n U. v. 手機觀看是當代社會中所出現的新文化現象,人類的手機使用行為從手機科 技發明以來一直在改變。手機的發明從 1980 年代開始,到現在約三十年的發展 歷程,手機的形式、功能不斷演變,從初期使用範圍僅限語音通話、文字訊息及 基礎手機功能(通訊錄、鬧鐘等)的「功能型手機」,到能夠瀏覽文字網頁,以及 低螢幕畫素的彩色螢幕手機,直到現在具備多元功能及高品質觀看性的「智慧型 手機」。是手機演變的過程,也是人類手機使用文化的改變,新的文化現象「手機 觀看」出現。 以 Williams 對科技與社會因果關係觀點來看,台灣社會手機文化的改變、手 機觀看文化的形式,並非僅因全新的手機科技出現或行動網路技術的創新而決 17.

(19) 定,也並非只是台灣社會變遷或變遷中而形成的表徵;而是由人民心中的期待, 引導科技的變革及採用,交互形成當代的手機觀看現象。這也是為何本研究期待 從人文的角度出發,來詮釋、理解當代之手機觀看行為。. 第二節. 「流動的藏私」. 從人類意向與科技互動進而影響社會變遷的因果角度出發,探討工業時代 後,諸如:電視、私人轎車、收音機…等科技「私有財」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 Williams 提出與社會情境緊密結合的觀點—「流動的藏私」(mobile privatization)。此概念也有學者譯為「流動的利已性」(du Gay, Hall, Janes,. 政 治 大. Mackay and Negus , 1997/霍煒譯,2003) 。. 立. 承本章第一節所探討,科技與社會的關係重在社會脈絡下人類意向的銜接,. ‧ 國. 學. 諸如家庭裡的電視、駕駛於道路上的私人轎車等科技物的出現,滿足了人類對於 「將流動予以私藏的意向」。就像坐在家裡的沙發上看著電視,竟可以將國內外新. ‧. 聞大事盡收眼底一般,私藏在自己的電視中、家中、自己的眼中。. Nat. sit. y. Williams 因關注電視為何能成為重要的新文化形式,著眼於研究當時的社會. al. er. io. 情境及人類生活狀態而發展出此概念。Williams(1974)描述電視發展的歷史背. v i n Ch 與傳統文化不同;第一,有別於往昔的小規模社會與小型生產勞動,工業化、都 engchi U 市化形成較大的社區和工業組織,擴大了人們生活移動的範圍,拉長了工作與居 n. 景,1920 年代,在工業化及資本主義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形態已. 住地方的距離,城市中人們與事物的空間流動性越來越高,社會步調加速。第 二,核心家庭數量增加,逐漸取代了傳統大家庭,成為社會上新的家庭形態。第 三,工作制度的改善,使得人民工資略有提升,人們購買屬於個人、家庭私有財 產(如:電視)的消費力增加。文化脈絡使然,於是乎繁榮的城市創造出更豐 富、多元且流動不息的新事物;而人們卻也因家庭形態的濃縮及私人財富的累 積,而越趨享受在私人空間的活動,形成了一種同時想要滿足外在流動,但又以 家庭為生活中心的現象。 除了電視,另一個例子則是汽車。駕駛者坐在汽車裡,手中掌握著方向盤, 18.

(20) 自在享受城市間馳騁的樂趣,穿梭於流動的空間之中;不僅如此,汽車也是與外 界隔絕的私人空間,車內音響可以放著自己最愛的音樂,享受私人空間的自在, 又能帶人前往遠方。從電視與汽車的例子,讓我們能充份理解流動藏私的概念。 「整個社會結構發生震蕩,節奏變快,空間轉換頻仍,一切都在流動不居。 但是另一方面,人們大部份時間卻生活在封閉的”私藏”(私人)空間裡。」(易前 良、金昌慶,2009)。 除了像 Williams 提到的汽車與電視,在高度流動的社會中產生對人們流動藏 私的意義外,文化研究學者則提到隨身聽(Walkman)的故事。隨身聽讓人隨身 攜帶,為經常在外到處走動的人或旅行者所設計,這樣的科技發明便是為了一個. 政 治 大. 流動性不斷增加的世界(du Gay et al.,1997/霍煒譯,2003) 。原本只能在安定. 立. 的室內享受聆聽音樂的樂趣,而隨身聽的出現,讓人在戶外也能享受原本只能在. ‧ 國. 學. 室內擁有的私人音樂享受。很顯然的,隨身聽也是流動藏私的代表之一。. ‧. 「流動的藏私」雖然最初是用來描述 1920 年代後的現象,但直至今日,「流 動的藏私」的概念也還是適用於現代社會。本研究認為「流動的藏私」中「流. Nat. sit. y. 動」的概念,在現代社會中包含了空間性的轉換:通勤、遷徙,搭配著繁忙的生. al. er. io. 活步調,常需要快速地移往下一個目的地的生活經驗;也包含了資訊性的流動,. v i n Ch 式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以網際網路、廣告、電影、商業活動等訊息傳遞的形式, engchi U 讓現代人生活中充斥著高度流動的訊息,思想也因此流動不已。而「藏私」所代 n. 巨量的資訊是現代人唾手可得的資源,大量的資訊從世界各地透過各式各樣的方. 表的私人空間,也順應著時代的改變,不僅僅只代表在家庭裡、轎車內的空間, 而更延伸至即便在戶外的流動世界,戴著隨身聽也能讓人感覺有如身處於藏私空 間般的私人感受。 手機問世後,學者們視手機無疑是現代社會中「流動的藏私」的延伸,手機 讓人即便身在家中,也能獲得與外界的連結,有如被傳送到另外一個地方 (Hjorth, 2005)。在生活步調如此急促的現代社會中,「手機觀看」能滿足現代社 會的高流動性,隨身攜帶的手機陪著現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斷地移動,從住所 到辦公室,從辦公室到餐廳用餐、商店購物、朋友聚會,結束一天的行程後再回 19.

(21) 到家中,它伴著人們經歷一整日不間斷的空間移動。而且手機觀看也讓大千世界 的資訊盡收眼底,在人們手上、眼中的是不斷更新的資訊、影像,讓人不只是在 身體空間上達成流動的需求,更是連眼中的觀看都有流動不息的體驗。 同時,手機觀看也是種私人的觀看,手機通常是私人物品,不像電視要跟家 人共享使用,也因為手機螢幕的大小較適合一個人觀看,觀看內容也較不容易被 人看到。也就是這種私藏的觀看,同時聯繫著外在流動的世界資訊,也能讓人穿 梭於空間的流動中,「手機觀看」即是以這樣的方式實踐現代化的流動藏私。. 第三節. 相關研究的觀點. 政 治 大. Williams「流動的藏私」被國內外學者應用於探討隨身聽、手機、行動電視. 立. 一、「公」 、「私」空間界線模糊. 學. ‧ 國. 等研究中,相關研究觀點檢閱如下:. ‧. 「流動的藏私」所描述的是身在家中卻可擁有流動於外的生活體驗,也同時. Nat. sit. y. 呈現了空間屬性的衝突感。家庭,通常被視為私人的封閉空間,而流動於外的社. al. er. io. 會體驗,則應該在開放的公共空間中才能擁有,如果將外界的流動帶進家中也就. v i n Ch 念常被學者引用於相關研究之中。當人們在家觀看電視,電視將世界各地的資訊 engchi U 帶進家中,讓人在家中觀看電視,即可獲得有如身處於流動世界的體驗,電視讓 n. 是這兩種空間的融合,或稱兩者之間的界線模糊。「公」、「私」空間界線模糊的概. 外面世界的特定影像及聲音進入特定空間,使得公共與私人空間結合(Groening, 2010, p.1333)。 而汽車則是讓個人或家庭,能夠離開住所,馳騁於公共空間之中,奔向城市 的每個角落;而且,汽車內也是封閉的私人空間,隔離了外在環境,駕駛者只要 在符合交通規範的原則下,即可隨意奔馳,享受流動於公共空間的自由自在 (Moores, 1993)。而前文曾引述 du Gay 等人(1997)的隨身聽文化研究,該研 究指出隨身聽的可攜帶性,將私人化的樂趣(獨自聆聽音樂)帶進公共空間裡進 行,自由地在路上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獨自享受,不與公眾分享,私人娛樂闖 20.

(22) 進了公共領域。而這些例子都顯示出「流動的藏私」如何模糊了「公」、「私」空 間彼此的界線。 而何謂「公」?何謂「私」呢? 文化研究學者視空間的「公共」與「私人」可依「實質性」和「象徵性」來 進行劃分(du Gay et al.,1997/霍煒譯,2003)。 直觀的以「實質性」來進行劃分,是種很容易的分辨方法,以有形空間進行 判斷,該空間非私人所擁有,且由眾人所共同使用的實體空間,即可被歸類於 「公共空間」,例如:辦公室、火車站、政府機構、公園、市立美術館、法院、學. 政 治 大. 校…等;反之,私人所擁有、不為眾人所共用的空間即為「私人空間」,例如:. 立. 家、房間、私人轎車內。. ‧ 國. 學. 然而,空間的「象徵性」則是以無形的空間屬性來判斷,或以事物的屬性進 行分類。如果該事物是公眾性議題、與眾人事務相關者,則象徵性屬於「公共」,. ‧. 例如:國家機構事務、社會經濟、政治法規、工作領域…等,而這些公共事務的. sit. y. Nat. 象徵也是理性的、集體的、公開的;如果該事物屬於個人的、情感的、家庭事務. io. n. al. er. 相關的,即屬於「私人」。. i n U. v. 雖然,學者為「公」與「私」空間提供了「有形」與「無形」的定義方式,. Ch. engchi. 但現代社會中,「公」與「私」的辨別卻又越來越複雜。每個人對空間是「公共」 或「私人」的判斷都會一樣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對於在外工作一整天的疲勞 上班族來說,回到家裡坐在客廳中便是令他自在的私人空間;但對於正值叛逆期 的青少年而言,客廳是與家人一起使用的空間,還要面對父母的嘮叨、觀看電視 節目的限制、被指派做家事…等,雖然身處於家裡,但卻是接近公共空間的感 受,這也顯示出空間屬性「實質性」與「象徵性」的不同。客廳的實質性,屬於 家的一部份,私人所擁有,是「私人」空間的一部份,但對青少年「象徵性」的 感受,卻又有「公共」的不自在感,從此可發現,空間的屬性在特定情境下,也 是由個人所判斷與詮釋。 除了電視、汽車、隨身聽,學者也認為,手機同樣帶來了「公」、「私」空間 21.

(23) 的混淆。人類只要有擁有手機,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裡可以做的事就彼此交流了 (Hjorth, 2005a & 2006)。而香港學者以另一個角度切入,原本只能在家裡進行 的私人電話,自從手機問世後,在公共空間中也可以隨時隨地接聽私人電話,而 在公共場所使用手機時,大聲的聊天、手機鈴聲大作等不良的手機使用行為,也 都是讓「公」與「私」界線模糊的表現(Wei & Leung, 1999)。 而當現代人從講手機,進入到觀看手機,「公」、「私」界線的模糊也將更顯 著。手機觀看除了維持手機隨身攜帶的流動性外,更加上了觀看的隱私性,兩者 相結合,使得「公」與「私」空間的連結更加容易。現代人隨身攜帶手機已成為 必要的生活習慣,它伴隨著人們一整天的空間穿梭,相較於「講電話」還可能會. 治 政 大 私人事物(照片、訊息等),或是觀賞影片有如體驗家庭娛樂。手機觀看所引發的 立 公、私融合,不僅是實體空間上的流動,也將使人類對於「私人」及「公共」領. 域的個人感受進行交錯。. 學. 二、團體認同或不認同 / 融入環境或疏離. Nat. y. ‧. ‧ 國. 讓身旁的人聽到對話內容,靜態的手機觀看更可以保有溝通的隱私,自在地觀看. sit. 英國學家 Moores(1993)的研究以文化地理學角度談「流動的藏私」,探討. al. er. io. 「觀看電視」與「團體認同」的關係。該研究中,以英國廣播電視台(BBC)發. n. v i n Ch 電視台的服務具有推廣及維護國家文化之功能,觀看電視成為有助於國民凝聚國 engchi U 展歷程為例,分析英國觀眾為何想看英國廣播電視台,又為何不想看?英國廣播. 家共識的行為,讓觀眾產生身為國家子民的歸屬感。但衛星電視出現後,觀看衛 星電視的民眾,卻是為追求與觀看國家廣播電視台截然不同的觀看意義,部份英 國民眾選擇觀看衛星電視節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受夠了傳統老派的國家廣播電 視,厭倦了涉入特定的社會氣氛中,因此觀看衛星電視反而成為了民眾表達「不 認同」特定社會組織團體的方式—對國家廣播電視的不認同、對國家特定意見氣 氛的不認同。 透過電視觀看,可以表現出觀看者對特定團體的認同或不認同,那「手機觀 看」是否也反應出對社會或團體認同與否的態度呢?回到「隨身聽」對社會情境 的影響,許多批評家認為「隨身聽」是一種使個人與公眾脫離的科技發明(du 22.

(24) Gay et al.,1997),因為即便人身處於公共空間,只要戴上隨身聽,就有如與外界 隔絕,不會聽到路人的對話,路人也無法知悉你耳裡正在聆聽的音樂,將個人從 環境中脫離。而本研究認為,此舉其實也是種表達團體不認同的方式,戴上耳 機,聽著隨身聽裡的音樂,將自己從環境中抽離,也免去與環境主動(主動攀 談)、與被動(被攀談、聽到別人談話或不悅的環境音)的互動需要。 而當人們在「手機觀看」的時候,將自己的視線及思緒投入手機螢幕,觀看 著手機裡的影片或訊息,避免與旁人互動或眼神交集,便可以忽視身旁的一切, 將自己於環境或群體中疏離。而且,觀看手機的這個動作本身,在旁人看來,也 有表達不想參與團體互動的觀感,例如:為了工作上與客戶的應酬,被迫參加自. 治 政 大 傳送訊息,將身旁的應酬文化與自己的關係降到最低,而旁人也會感受到這一直 立 在觀看手機的動作,是在表現著不耐煩或拒絕參與的態度。 己覺得無聊的聚會,不情願地坐在餐聽裡,只好拿出手機觀看有趣影片或與好友. ‧ 國. 學. 然而,「手機觀看」卻同時也可以是一種團體認同的方式,透過「手機觀看」. ‧. 與另一群人產生關係。在本研究第壹章曾提到,觀看是人們用以與社會事物產生 關係的方式(Sturken & Cartwright, 2000/陳品秀譯,2009),透過手機觀看,. y. Nat. sit. 人們與遠方的事物連結,例如:手機觀看著朋友的 Facebook 動態、追蹤偶像的. n. al. er. io. 粉絲團、收/發公司的電子郵件、向家人傳送訊息…等,與自己所喜歡或是感興趣. i n U. v. 的人、事、物保持連結,將視線投入手機,也投入自己對特定團體的認同。. Ch. engchi. 從以上二個角度來看,手機觀看一方面可表達對團體的不認同,將自身從週 遭環境中抽離;但同時也是透過觀看將自己融入特定團體的方式,與自己所認同 的對象建立關係並保持聯繫。. 23.

(25) 三、社交生活的維繫或撤退 「流動的藏私」讓人類的社交生活戲劇性的撤退到私人環境裡了(Moores, 1993);手機這類型的現代化科技,除了提供人類與世界連結的方式,也同時提 供了孤立於世界的機會(Groening, 2010)。 學者 Hjorth(2004)研究中指出,許多學生認為手機的好處是讓他們與朋友 維持友誼,特別是能夠隨時隨地被朋友找到,並且便利的朋友相約見面。而這種 希望自己總是能被朋友、家人或同事所聯繫的狀態,被學者稱為手機所帶來的 「永恆的聯繫」(Kats & Aakhus, 2002)。不論是想要聯繫他人,或是被他人聯. 治 政 大 問世,智慧型手機的 App 及行動網路功能建構了一個新的平台,讓使用者們能夠 立 透過它進行社交行為、工作,甚至是政治參與,讓人能夠更快速、方便地聯繫溝 繫,都因手機而變得隨時隨地可能(曹家榮、黃厚銘,2011)。而當智慧型手機. ‧ 國. 學. 通,成為他們與朋友維持關係及友誼的方式(Watkins, Hjorth & Loskinen, 2012);另外,朋友彼此用手機傳送簡訊,即時分享生活中的點滴,也創造出一. ‧. 種「共同在場」(co-presence)的感受(羅紓筠,2008),雖然實際上並非處於. sit. y. Nat. 同個空間,但卻有如彼此參與對方生活的感受,讓朋友之間更緊密連結。. al. er. io. 手機一方面讓人們的社交生活變得更緊密、更即時,但另一方面卻也創造了. n. v i n C h2010),經由過濾來電,手機提供了選擇性的聯 了現代人的社交負擔(Groening, engchi U 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屏障。手機成了現代人逃避都會生活中高度刺激的手段,降低. 繫,選擇性地接聽特定對象的來電,不論是家人或同事,手機隔離了部份人們不 想接受的聯繫;在需要的時候,讓自己與朋友保持一段距離,讓人們的社交生活 向後撤退到私人裝置裡,有如向內撤退一般(Moores, 1993)。. 而手機這種既連結又隔離的狀態,滿足了現代人崇尚流動的自由,卻又想保 有安全感的需求(曹家榮、黃厚銘,2011),要不是手機能夠為現代人築起一道 隔離外在聯繫的屏障,手機也不會像現在如此受到人類歡迎(Groening, 2010)。 不論是手機所強化的社交聯繫,或是讓人向內撤退到私人裝置之中,「手機觀 看」是否更深化了上述兩種狀態?手機觀看的同時,是在建立及維持人與事物的 24.

(26) 關係,不論觀看的是朋友的相片、社群貼文或是訊息的閱讀與傳送,手機觀看隨 時隨地進行的可能,讓社交維繫比以前更加即時、緊密;而透過觀看朋友間分享 的影像、照片、資訊,觀看後所產生的情感意義,也或許能讓「共同在場」的感 受更為強烈。 然而,手機觀看少了語音溝通元素、幫助避免面對面時的社交舉止,手機觀 看也為人們與世界保留了一個舒適的安全距離,觀看者可以獨自、有選擇性、不 讓別人參與的狀態下進行觀看,而這時的手機觀看就又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保持 更多的距離。而同樣的,拿起手機觀看的動作本身,也在觀看者與環境之間劃出 一條界線,請勿打擾,又是一個成功的社交撤退。. 四、個人特性的展現.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公共場所戴著耳機聽音樂,在公共空間享受私人樂趣,那如果每個人都在 公共空間做著私人的事情,那公共空間還算公共空間嗎?這是批評家對「隨身. ‧. 聽」的批判,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不存在了,個人都與公眾脫離,那社會的 意義也就變了調(du Gay et al.,1997);而年輕人戴著耳機、聽著隨身聽裡的音. y. Nat. sit. 樂,在眾人之中卻也展現出個體的獨特性。而這種由「流動的藏私」帶給個人展. al. er. io. 現獨特性的機會,即是建立在如何透過藏私來展現自己與公眾的不同;其中,「展. n. v i n Ch 汽車為例,汽車內雖是封閉的空間,但汽車的車窗卻是種對外的展示,有如對車 engchi U 示」是必要元素,個人的獨特性必須是要可以展示給別人看到的,以前文提到的. 外的人展示車廂內的私人專屬領土一般(Groening, 2010)。. 國內外已有不少對於手機配件如何展示使用者個人特性(individuality)的相 關研究,在手機外觀方面,可愛的手機吊飾、獨特的手機鈴聲、個人專屬的螢幕 保護程式,或甚至是選擇不要裝飾手機,都是手機使用者個人態度的展現 (Hjorth, 2005b & 2006)。除了手機的外觀裝飾,在公共空間裡使用手機的動作 也是種展示,展示著自己專屬的可攜式私人空間,而這也是為什麼行動科技如此 受到歡迎的原因,因為「流動的藏私」成為展示個人特性與自我疆域的方法,而 使得這類型科技發明如此地迷人(Groening, 2010)。. 25.

(27) 而「手機觀看」是否也是種向眾人展示自己擁有的專屬觀看領域的方式?沉 浸在獨享的觀看內容中,別人唯一能知道的是,你正在享受著旁人所無法體會的 觀看經驗, 「流動的藏私」讓人有能力在公共領域中創造出自主的展示空間。 另外,智慧型手機的相機、照片編輯功能讓觀看者能創造出符合個人風格的 獨特影像(Hjorth & Gu, 2012);建立照片、影像所代表的個人色彩,以及個人意 義。而在觀看與編輯影像的過程中,將影像風格化、個性化,一方面是對自己的 展示與自我認同,另一方面則是期待當照片對外展示時,能夠充份表現出自己的 個人特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6.

(28) 第參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 選擇研究方法. 社會研究領域中,為了要瞭解特定族群的行為意義,研究者常使用民族誌研 究,包含以「參與觀察」或是「深度訪談」的方式來蒐集、紀錄研究資料,並以 社會或文化研究理論來加以詮釋;「意義」是質性研究的主要焦點,去瞭解身處的 世界並賦予意義(郭靜晃,2007)。在民族誌的研究取徑下,透過觀察與訪談, 嘗試描述及詮釋處於某個文化脈絡中族群的實踐行為(Jensen & Jankowski, 1991/唐維敏譯,1996)。. 政 治 大 然而,本研究認為「參與觀察」並不適合用於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之資料蒐 立. ‧ 國. 學. 集。由於手機觀看行為時常為獨自進行,觀看內容可能涉及穩私,容易受到環境 或旁人影響而打斷或改變原始的觀看行為,造成觀看情境偏離原貌,例如:研究 對象覺得有人在身旁觀察,而停止觀看私人訊息,或是為了要與研究者對話而放. ‧. 下手機停止觀看…等,研究者的存在反而成為影響真實行為情境之干擾。因此,. io. sit. y. Nat. 本研究將改以「日誌法」做為瞭解研究對象其手機觀看情境之資料蒐集方法。. n. al. er. 閱聽人媒介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中,常使用「日誌法」為研究方式;收集閱. i n U. v. 聽人的媒介使用行為流水帳,包含:使用種類、內容、時間、個人對媒介使用的. Ch. engchi. 經驗及感想等(盧嵐蘭,2000;轉引自盧嵐蘭,2007)。而國外也有透過紀錄手 機簡訊傳送的時間、內容、地點及傳送對象來進行手機使用者傳送簡訊的行為研 究(Kasesniemi & Rautiainen, 2002)。 使用「日誌法」研究手機觀看行為之優點有以下三點: 第一,降低研究者對手機觀看行為人的影響及干擾,讓研究對象的行為在最 自然的環境下發生。第二,由觀看者本人進行的觀看行為紀錄,紀錄內容將更貼 近研究對象本人認知的動機與情境感受,諸如:無聊的、緊張的、不想與人互動 的…等。就如同國外學者研究中所描述,撰寫日誌的被研究者,有如研究調查中 的線民一樣提供資訊,因為只有他們才是自己生活的專家,對自己瞭若指掌,更 勝過只是做個被動的研究主題或受訪者(Kasesniemi & Rautiainen, 2002)。 27.

(29) 第三,日誌紀錄可與深度訪談相輔相成,藉由研究對象將自身的觀看行為紀 錄於日誌中,研究者再針對日誌內容進行深度訪談,除可讓訪談內容確實聚焦於 實際的行為案例上,日誌內容也透過訪談的補強而更加完整、豐富。 日誌法所獲得的資料內容通常需要經過後續研究或訪談作為補充,使得研究 資料更加完整(Rieman, 1993)。「深度訪談」可讓研究者透過與受訪者面對面的 言語互動,引發受訪者對某項事務的意見與看法,以了解其主題經驗(范麗娟, 2004)。透過訪談,能夠將研究對象未能於日誌中完整表達的觀看經驗與感受, 或更深層的行為動機予以發掘,而輔以日誌中的觀看紀錄,訪談過程也將更聚焦 於研究對象的實際行為經驗,獲得明確且飽和的研究資料。. 政 治 大. 而在深度訪談的互動當中,研究者也將能夠同時獲得受訪者非語言的溝通訊. 立. 息(Marshall & Rossman, 1998/李政賢譯,2006),例如:音調、情緒等,為. ‧ 國. 研究方法的強化. Nat. al. er. io. 一、 研究資料的多元交叉比對法. sit. y. ‧. 第二節. 學. 研究資料增添額外的意義,也將有助於研究者理解受訪者的想法與觀點。. n. v i n 關於使用「日誌法」來蒐集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紀錄,在資料完整度上可能 Ch engchi U 會受到的疑慮,本文於研究方法選擇評估時,也已謹慎思考如何強化研究方法的 有效性,以避免資料蒐集上的疑慮。 如本章之初所述,手機觀看行為易受到環境所影響,而改變行為原始樣貌, 因此選用「日誌法」做為研究方法;但本研究也意識到以「日誌法」進行手機觀 看行為的紀錄,可能會面臨二個資料完整性上的質疑,說明如下: 第一,考量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的時間與內容較為零碎,紀錄撰寫較不易; 本研究在日誌法資料蒐集的過程中,將參考另一種常見於媒介使用行為研究的 「24 小時回憶法」之操作方式,每日晚間請研究對象回擲當天日誌,經由研究者 檢視後,隨即進行訪談;透過訪談,針對日誌紀錄中缺漏、填寫不詳之處,請研 28.

(30) 究對象以回憶方式補充,以確保日誌紀錄內容的完整性、詳細度,而訪談內容也 將獲得更深入的觀看動機與自身感受之描述。因此,透過「日誌法」搭配「深度 訪談」 ,研究資料將兼顧「日誌法」的真實與豐富,以及「深度訪談」對於行為動 機描述的深度。 透過二種以上的研究資料來源交叉對照,提升研究資料的可信度(Padgett, 1998/王金永等人,2000)。本研究即是以日誌法與深度訪談,二種研究資料來 源進行交叉比對,確保研究的完整性與深度,強化本研究資料之可信度。 第二,如果行動間手機觀看已成為研究對象的反射性的行為,可能會被研究 對象忽略而未紀錄於日誌上;或者,某些特定觀看內容被研究對象刻意選擇性地 忽略,未詳加紀錄。.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針對前者狀況,依據資料交叉比對原則,可透過「深度訪談」針對反射性的 手機觀看行為之研究資料進行補強,也可藉由研究資料蒐集前,與研究對象妥善. ‧. 溝通、提醒,提升研究對象紀錄撰寫之完整性。. sit. y. Nat. 然而,關於研究對象刻意隱瞞研究資料之情況,恐怕是所有社會科學相關研. io. er. 究中,都可能面臨到的問題,例如:調查法中,受訪者未依個人真實態度或經驗 勾選問卷、焦點小組訪談成員受到團體內強勢意見影響,而未發表真正的個人意. n. al. Ch. i n U. v. 見,致使資料產生偏差等。而針對這部份,研究者則應強化事前與研究對象的溝. engchi. 通,確保其提供完整且真實研究資料之意願。. 二、 適當的天數規劃:有效日誌七天 基於手機觀看行為紀錄的內容較為繁瑣,為避免紀錄期間過長而造成研究對 象疲乏、影響資料蒐集品質,日誌紀錄期間不宜太長,以保有研究對象撰寫的意 願及耐心;然而,紀錄期間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長度,才能從連續的行為紀錄 中,獲得研究對象行為特徵的累積。因此本研究擬規劃每位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七 天之日誌紀錄。以期同時保有研究對象撰寫日誌的熱忱,並獲得充足且連續的研 究資料以進行研究。 29.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在量化研究中,研究者需取得一定數量的樣本來類比母體,以達到信度與效 度的要求,但在質化研究中個案是主要表現手法,個案研究不是為了找出不變的 規律與法則,而是要以個案呈現一個故事,讓現象被看見(Eisenhardt, 1989;轉 引自蕭瑞麟,2011)。質化研究的樣本選擇是為了解釋某一個社會現象,選擇樣 本時該考慮的是個案與理論的相關性;而為了找到能夠提供豐富研究資料之研究 對象,採用立意抽樣,尋找能夠提供本研究豐富手機觀看經驗之研究對象,以利 研究。 首先,本研究先將研究對象鎖定為台灣地區智慧型手機擁有率最高之族群,. 政 治 大. 25 歲至 39 歲之男女上班族(Nielsen Media Index Taiwan,2013 第四季)。研究. 立. 對象日常行動之交通工具,以搭乘捷運、搭乘公車、步行…等非自行駕駛汽/機車. ‧ 國. 學. 為主,進行包含:通勤、拜訪客戶、用餐、赴約、前往購物…等不限目的之行 動。考量具有不同職業、生活特性之研究對象將可提升研究資料的多元性,因此. ‧. 研究對象之職業、家庭狀況…等人口統計變項並不予以設限。. sit. y. Nat. 在研究對象挑選時,需盡量確保研究對象對於參與研究具有高度意願,願意. io. er. 盡可能依照研究者要求進行日誌撰寫,提供真實的行為描述與意見發表。而研究 對象也應被明確告知,本研究之受訪者資料蒐集僅用於本學術研究,相關研究結. n. al. Ch. i n U. v. 果的陳述與發表,研究對象資料將以匿名方式處理,使研究對象均能夠放心參. engchi. 與,並安心配合相關研究資料的提供。. 30.

(32) 基於以上研究對象條件設定,進行研究對象的挑選與溝通後,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共六名,基本資料如下:. 研究對. 性. 年. 象編號. 別. 齡. 對象一. 女. 對象二. 職業. 婚姻. 手機. 33. 律師. 未婚. iPhone 5. 女. 29. 活動企劃. 未婚. Sony Xperia Z. 對象三. 女. 28. 行銷. 未婚. Sony Xperia Z. 對象四. 男. 38. 對象五. 女. 31. 立. 行銷. 31. 資料分析. 步行、計程車、親友汽車 通勤、赴約 步行、計程車、親友汽車 通勤、赴約. 政 治 大. 未婚. Sony Xperia Z. 已婚 (2 子女). 已婚. 步行、捷運、公車、親友汽/機車 通勤、拜訪客戶 步行、捷運 通勤、購物、赴約. iPhone 4S. 步行、捷運、公車、親友汽車 通勤、購物、赴約. HTC One. 捷運、公車、步行、親友機車. ‧. ‧ 國. 表格 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io. sit. y. Nat. n. al. er. 男. 指導. 通勤、赴約、開庭. 學. 對象六. 廣告創意. 主要行動情境. Ch. engchi. i n U. v. 31.

(33)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一、 研究設計 參考媒介使用行為研究中,學者透過日誌瞭解媒介使用的種類、內容、時 間、個人使用經驗與感覺(盧嵐蘭,2000;轉引自盧嵐蘭,2007) ;以及國外學 者針對青少年傳送手機簡訊之研究中,以日誌蒐集青少年簡訊傳送的時間、內 容、地點及傳送對象等研究面向(Kasesniemi & Rautiainen, 2002) 。本研究擬以 同屬於研究手機使用行為的 Kaeseniemi 與 Rautiainen 之簡訊研究日誌類目為基 礎,進行調整,使其更適用於呈現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之樣貌。. 治 政 大 保留「時間」、「內容」兩面向,將「地點」調整為「行動方式」 ,以符合本研 立 究聚焦於行動間觀看的情境。也由於手機觀看除了可以傳送訊息,也會有分享觀 ‧ 國. 學. 看之行為,因此將「傳送對象」調整為「分享」,以包含將觀看內容傳遞予他人, 或是與旁人共享觀看手機之行為;最後,依本文研究目的,新增「觀看動機」研. ‧. 究面向。則本文之五大研究面向為:時間、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動機、分. sit. y. Nat. 享。. n. al. er. io. 針對五大研究面向進行研究資料蒐集,包含日誌表之設計,以及深度訪談題. i n U. v. 綱之規劃,「時間」、「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動機」、「分享」各面向之研. Ch. engchi. 究資料,除可獨立進行研究外,也可將各面向研究資料進行交叉比對分析。而一 個完整的觀看行為,也是由此五大行為面向所共同組成,彼此之前的相互影響, 也將是可深入進行分析與討論的方向之一。 本研究之資料整理與分析架構如下圖說明。. 32.

(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整理與分析架構. 33.

(35) 二、 日誌設計 依本研究資料蒐集之五大面向架構:時間、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動機 及分享,進行日誌表格式設計。日誌表格設計需注重是否能夠確實取得本研究所 需之研究資訊,日誌表格的項目需與研究分析架構緊密呼應。 有關手機觀看「時間」面向,將以觀看頻率、觀看時段、假日/平日觀看,以 及單次行動間觀看手機時間的長短等類目來進行資料整理。研究對象之「行動方 式」資料蒐集,除了主要可分為搭乘交通工具、步行二種分類外,本研究也將常 見於上班族行動中的「搭乘電梯」納入研究行動方式類目中,而搭乘交通工具的. 政 治 大. 情境下,又可再細分為不同種類之交通工具行動方式。. 立. 「觀看內容」將請研究對象明確紀錄該次行動中所觀看的所有內容,包含:. ‧ 國. 學. 手機內建功能名稱、應用程式(App)名稱、網頁名稱…等,而如遇觀看內容為 傳送/接收他人訊息,則為確保研究對象隱私,研究對象僅需紀錄傳送/接收對象之. ‧. 稱謂或關係描述,如:朋友、同事、男朋友…等,以不過度涉入研究對象社交隱 私為原則,但還是保有本研究所需之研究資訊。而與觀看內容相對應的行為面. y. Nat. io. 於不同的觀看動機。. al. er. sit. 向,則是「觀看動機」的資料蒐集,研究對象針對不同的觀看內容,將可能發自. n. v i n Ch 最後,本研究希望能獲得手機觀看「分享」行為之紀錄,分享行為可能包含 engchi U 有二:其一,研究對象在觀看手機的同時,將手機分享給身旁的人一同觀看,本 文稱之為「分享觀看」,即將自身的觀看行為與旁人分享。其二,將手機觀看內 容,以即時通訊、電子郵寄等方式分享給他人,或是上傳至網路社群等平台分享 給多人的分享行為,本文稱為「分享內容」。 綜合以上研究架構的資料需求,本研究「行動間手機觀看日誌」紀錄類目如 下:日期、行動時間、行動目的與事由、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時間長短、 觀看動機、分享方式、分享對象。 另外,研究日誌的設計也需注重表格撰寫的流暢度,例如:適當的表格尺 寸、符合思考邏輯的題目排序、表格類目清楚易懂、文字輔助說明…等。而為提 34.

(36) 升日誌表格填寫的流暢度,本研究也進行日誌表撰寫前測,挑選符合研究對象範 圍界定但非後續正式研究對象者共六位,進行撰寫測試,共獲得前測日誌六份。 參考前測中對日誌表格撰寫流暢度所提供之建議,優化日誌表格設計。本研究 「行動間手機觀看日誌」請參考附錄。. 三、 日誌撰寫規劃 每位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七天之「行動間手機觀看日誌」紀錄,七天內若研究 對象有一整天未外出行動,以致於該日無日誌紀錄時,則紀錄期間順延一天,直 至收集滿七天日誌為止。研究對象於紀錄期間內,以每一次行動為紀錄單位,例. 治 政 大 A 具有四次行動紀錄。 動單位,下班通勤回家為一次行動單位,則該日研究對象 立 如:研究對象 A,上班通勤為一次行動單位,下午拜訪客戶提案來、回為二次行. ‧ 國. 學. 除了自行駕駛汽、機車外,研究對象之行動方式、交通工具及行動目的不 限;而一次行動中將可能包含不止一種行動方式,例如:研究對象 A 步行至公車. 一次行動單位。日誌也應記載無觀看手機之行動紀錄。. Nat. sit. y. ‧. 站,搭乘公車至捷運站,再轉乘捷運至公司,以三種行動方式抵達目的地,屬於. al. er. io. 為避免影響行動間手機觀看的實際發生,或造成紀錄者執行上的困擾,研究. v i n Ch 完成該次行動之觀看紀錄。於每次行動結束後即完成紀錄撰寫,得使研究對象能 engchi U 於記憶最清晰的時候,將其觀看行為紀錄下來,而不會因時間推遲造成記憶偏 n. 對象不需於行動過程中一邊撰寫日誌,而是於每次行動結束抵達目的地後,儘速. 誤,使得日誌內容不完整。例如:研究對象 A 上班通勤,抵達辦公室座位的第一 件事情即應完成日誌紀錄撰寫;或研究對象 A 下班後,前往餐廳與朋友聚餐,則 抵達餐廳時即應撰寫日誌紀錄。透過此撰寫時機之規劃,以期在最不干擾研究對 象觀看行為的原始樣貌下,獲得最接近實際觀看行為之研究紀錄。 每日晚間,請研究對象將當日完成之日誌(研究對象需確定當日已不會再外 出行動),以拍照/掃描/整理成電子檔案等任一方式回擲予研究者,研究者於 24 小時內,進行紀錄內容訪談,並針對日誌項目填寫疏漏之處,請研究對象透過回 憶法進行補充。 35.

(37) 四、 研究對象溝通 研究前與研究對象之溝通亦十分重要,應仔細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流程、日 誌/訪談的規劃、後續資料處理方式,以及未來研究結果的呈現形式。徵詢研究對 象參與意願的同時,即當面進行溝通說明,輔以相關文件協助釐清疑慮,以利於 後續研究順利進行,並保持研究對象參與本研究之安全感與配合意願。 六位研究對象之研究期間將採用波段式安排,期間彼此錯開之安排將有助於 研究者觀察研究初期狀況,做為與後續研究對象溝通時的參考。六位研究對象之 研究期間安排如下:. 研究對象編號. 立. 4/14 (一) 至 4/20(日). 學. ‧ 國. 研究對象一. 政 治 大研究期間. 研究對象三. 5/15 (四) 至 5/21(三). 研究對象四. 5/19 (一) 至 4/25(日). 研究對象五. 5/20 (二) 至 5/26(一). 研究對象六. 6/4 (三) 至 6/10 (二). er. io. sit. y. ‧. 5/5 (一) 至 5/11 (日). Nat. 研究對象二. n. a l 表格 2 研究對象研究期間 i v n Ch U engchi. 五、 深度訪談 本研究訪談採「半結構式訪談」,訪談過程依據訪談大綱進行,過程中也可依 受訪者發表內容進行延伸訪問。 研究者於收到研究對象每日所回擲之日誌內容後,應於二十四小時內與研究 對象進行訪談,訪談形式以面對面訪談為主.但考量研究對象將連續接受訪談至 少七天,為提升研究方式的可執行性,研究對象可要求研究期間,以面談及電話 訪談方式混合進行。. 36.

(38) 進入訪談後,研究者將先請研究對象針對日誌內容進行逐項回顧,包含每項 紀錄之日期、行動時間、行動目的與事由、行動方式、觀看內容、觀看時間長 短、觀看動機、分享方式、分享對象,以及其他環境與感受的補充。 逐項回顧後,再針對特定紀錄內容進行較深入的訪問,詢問更詳細的情境資 訊。訪談大綱如下:. 一、. 請針對您今日的行動間手機觀看日誌紀錄,依紀錄之順序進行回顧。. 二、. 針對第 N 項行動紀錄,請您就______再詳細說明。. 政 治 大. (僅需針對日誌紀錄,或前題說明不詳之處進行詢問). 立. 觀看時間. 2.. 行動方式. 3.. 觀看內容. 4.. 觀看動機. 5.. 「分享觀看」的對象與內容. 6.. 「分享內容」的對象與內容. 7.. 環境與感受. ‧. ‧ 國. 學. 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7.

(39) 第肆章、資料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透過日誌與訪談,針對研究對象的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進行資料蒐 集,獲得六位研究對象之行動紀錄共 145 次,其中具有手機觀看之紀錄達 126 次。依不同行動方式進行紀錄統計,「搭乘交通工具」行動紀錄共 76 次,其中手 機觀看計有 67 次、「步行」98 次中手機觀看計有 86 次、「搭乘電梯」行動紀錄 22 次中手機觀看計有 20 次。 由於研究對象每一次完整的行動中,可能包含不止一種行動方式,例如步行 後搭乘捷運、捷運後轉乘公車,因此,以行動方式分別統計之紀錄數加總將大於. 政 治 大. 145 次,詳細紀錄次數整理如下表。. 立. ‧ 國. 20. 21. 21. 有觀看. 25. 23. 19. 18. 21. 17. 8. 13. 8. 15. 7. 13. 8. 21. 14. 12. e n g13c h i. 方. 126 次. 13. 17. 76 次. 11. 67 次. v8. 25. 98 次. 9. 8. 20. 86 次. 13. 行動數 有觀看. 18. C 18 h. 行動數. 0. 7. 10. 2. 2. 1. 22 次. 有觀看. 0. 5. 10. 2. 2. 1. 20 次. 步行. 式. al. 20. n. 動. 有觀看. io. 工具 行. 145 次. er. 搭交通 行動數. 29. y. 27. sit. 27. Nat. 行動數. 總計. ‧. 全體. 學. 單位:次 對象一 對象二 對象三 對象四 對象五 對象六. 18. i n U. 電梯. 表格 3. 研究對象紀錄次數一覽表. 接下來,本章將依據行動間手機觀看行為的五大面向:「時間」、「行動方 式」、「觀看內容」、「觀看動機」及「分享」進行資料整理與陳述。本章各節的撰 寫方式,將先針對資料進行整理並呈現,而後再接續進行資料比對、分析與討 論。.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o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首先,在前言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此項研究,動機為何?製程的選擇是基於

全部資料 4.15 1.10 剔除 3 位後資料 4.47 0.70 剔除 4 位後資料 4.48 0.70

本研究以大甲鎮瀾宮和三清總道院為對象,採用參與觀察法、歷史文獻分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