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解釋融貫性

一、解釋融貫性的意涵

Thagard(1992)在概念革命一書中,描述了在科學史上的一些重大理論 被取代的現象,如燃素論的衰微,燃燒的氧理論興起,或是達爾文的天擇 演化論優於神創說等,說明一個假說之所以成立或是被取代,皆是取決於 其解釋融貫性(explanatory coherence),而取代的過程則稱之為「概念革 命」,並發展一程式ECHO來運算假說的解釋融貫性。融貫(coherence)於 日常的語言是表示相互扶持(hold together)之意,而解釋融貫性則是因為解 釋關係而相互扶持。

解釋融貫性理論(the theory of explanatory coherence,簡稱TEC)是科學 概念改變原理的核心,概念革命需要一個能引導人們放棄舊的概念,並採 納新的概念系統的機制,亦即我們需要一個更全面的機制來設置一個新的 概念系統,用來說明具新假說的概念系統如何取代舊概念系統的過程。概 念革命意指相關概念與命題系統結構的轉變,且這樣的轉變是由於新的命 題系統使用新概念時擁有更廣大的解釋融貫性。而在命題系統中的各個命 題之間,必涉及「解釋」或是「反駁」此兩種陳述上的不同表現,若是各 命題之間能彼此解釋,則有較高的解釋融貫性。

解釋融貫性在許多領域上皆受到重視與應用。在哲學上對於解釋性假 說(explanatory hypotheses)已有長久的討論,若一解釋性假說有著最佳解釋 的推論,則將被接受;在科學上更是不斷地思考著如何以解釋的力量來評 估理論;而在社會心理學上,歸因理論考慮人們如何於每天生活中形成假 說以解釋事件(Fiske & Taylor,1984)。

二、 解釋融貫性的原理

Thagard(1992)綜合在哲學、心理學以及科學方面對於解釋融貫性的一 些探討,提出解釋融貫性理論,旨在說明大範圍的解釋推論,並在解釋系 統S中建立評估命題之可接受性。S包括命題P,Q,與P1...Pn。以連結主義 為基礎,發展一個電腦程式ECHO 以驗證某一假說中各個命題之間的融貫 性,而命題包含了證據與子假說兩類。此程式可以輸入證據與子假說之 間,或是子假說與子假說之間的關係,然後讓輸入的資訊以人工智慧的方 式,進行彼此間的相互影響,進而歸結出這些資訊之間的解釋融貫性,而 其計算奠基於七個原理:

(一)對稱(Symmetry):主張成對命題間之融貫性和不融貫性是對稱的關 係,就好像日常相互扶持的感覺一樣。

(1)若P與Q融貫,則Q與P融貫。

(2)若P與Q不融貫,則Q與P不融貫。

(二)解釋(Explanation):是目前評估解釋融貫性中最重要的原理,因為 它建立大多數融貫性的關係。若P1...Pm能解釋Q 則:

(1)在P1…Pm 中的每個Pi皆與Q融貫。

(2)在P1…Pm 中的任一Pi與Pj皆彼此融貫。

(三)類比(Analogy):類比並非簡單地認為任何兩個類似的命題都融貫,

還必須有一個解釋類比,而以兩個類似的命題來解釋彼此是類似的其他 兩個命題。

若P1 解釋Q1,而P2 解釋Q2,又P1 類似P2,與Q1類似於Q2,則P1與P2融貫,

Q1與Q2 融貫。

(四)資料優先權(Data Priority):聲明某命題可描述某觀察結果的行為,

有某種程度的可信度,如同在不同層面上,我們對於謹慎審查之科學期 刊中實驗結果的可靠性依舊保有信心。敘述觀察結果之命題,也就是證 據,本身有一定的可接受程度。

(五)矛盾(Contradiction):若P與Q矛盾,則P與Q不融貫。

(六)競爭(Competition):除非另有理由,否則應該相信解釋相同事實證 明的假說是互相競爭的。

若P與Q兩者解釋Pi,假如P與Q不能被連貫地解釋,則P與Q不融貫。若 有以下的狀況成立時,這裡P 和Q的解釋就是連貫的:

(1)P是Q解釋的一部分。

(2)Q是P解釋的一部分。

(3)P和Q一起是一些命題Pj的部份解釋。

(七)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1)命題P於系統S中的可接受性取決於它與S中其他命題的融貫性。

(2)假如許多有關實驗的觀察結果都無法解釋,則僅解釋少部份的 命題P的可接受性就減少了。

由以上七個原理,曾舒平(2004)整理歸納出以下幾點:

1.命題之間若擁有解釋關係,則可以視相關命題為彼此融貫,而這樣的融 貫性稱為解釋融貫性。

2.在一假說系統中,由於證據命題較子假說命題更能獲得較高之可接受 性,所以與證據命題融貫之子假說命題之可接受性較高。

3.命題之可接受性越高,則表示其之於整個假說系統的解釋融貫性越高。

三、解釋融貫性之相關研究

Clough & Driver(1986)利用晤談的方法,研究學生科學概念在不同 問題情境中是否具有一致性,結果發現,學生解釋兩個不同情境的現象所 使用的概念具有一致性,且他們的解釋模式普遍存在相似的理解特性;相 對的,學生的科學概念並不似科學社群建構的理論,在廣域的推論上具有 高度普遍一致性的特性。

Reiner(1991)在一項了解高中生對「光」的概念理解之研究中發現,

學生在面對不同的情境時,會用不同的概念回答,這些與情境有關的知識

稱之為表面結構知識(surface structure knowledge)。然而,有些較為強而有 力的觀點,卻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穩定的出現,也就呈現較高的一致性,

而且,這些知識是構成學生陳述觀念的基本元素,稱為深層結構知識(deep structure knowledge)。此外,有些學者以「科學解釋」的角度提及學生概 念的不穩定性或變動性,例如Nakhleh & Samarapungavan(1999)研究學生 對 於 物 質 的 信 念 時 發 現 : 學 生 缺 乏 真 正 的 說 明 架 構 (true explanatory frameworks)。

Thagard(1992)指出不同科學理論有不同層面的「解釋融貫性」,而「解 釋融貫性」是概念革命最主要的機制,例如氧化說取代燃素說,即是因為 氧化說有較大的解釋融貫性。他進一步在討論兒童與科學家的概念改變之 異同時,認為在科學家與兒童兩者之間,無須去探討兩者在「概念產生」

與「獲得新的概念」的機制上有何不同,比較值得深思的是兒童與科學家 對於(概念)理論的「解釋融貫性」的評估是否一樣。

曾舒平(2004)以Thagard的解釋融貫性理論來探討高一學生對於「板塊 構造運動」的理論架構之解釋融貫性,以其所提出的ECHO程式加以檢驗,

探討擁有不同解釋融貫性的學生在學習成效上的差異,及其在概念改變的 程度上有何相異之處,並在教學中採用反駁式文本以及自我解釋的教學技 巧,促使學生歸納出具有最佳解釋融貫性的理論架構。簡述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促進自我解釋的活動可以使得學生之學習成就明 顯較佳,而對於學生所持有之概念架構之解釋融貫性也有明顯的影響。(二) 學生所持有之原有概念架構之解釋融貫性越高,其在後測與延宕測驗中回 答改變之題數越少,顯示其概念架構越難以改變。反之,原有解釋融貫性 越低者,其進步幅度越大,推論是較容易改變其概念架構的原因,使其在 教學之後的學習成就進步較多。

上述之文獻著重於探討學生在不同情境下所展現的理解情況,即在探 討學生在概念架構與提出解釋方面,其穩定性或一致性的情形為何。

Thagard 亦建議科學教育應著手進行一些相關議題,如:解釋融貫性在信 念修正(belief revision)與拋棄舊概念系統的角色,以及如何教導學生對於 解釋融貫性有較高的敏感度,而提高敏感度能否促進學生學習新的科學理 論等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科學教師於一系列相關性實驗活動中,其所持有 的科學概念的穩定性,以及提出的科學解釋是否符合前後融貫性的原則。

第六節 POE 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ㄧ、 POE 的起源

POE是Predict-Observe-Explain 的簡稱,最初是由美國Pittsburgh大學 Champagne 、 Klopfer & Anderso 於 1980 年 發 展 的 DOE 是 (Demonstrate-Observe-Explain)「示範-觀察-解釋」概念晤談教學策略改良 而來的。DOE概念晤談教學策略為首先對學生進行紙筆測驗,接著由教師 進行實驗示範讓學生觀察,隨後要求學生回答測驗裡的題目並且提出說 明,當時有些DOE的問題情境會要求學生於觀察之前先對該項實驗的結果 進行預測。該工具用於探討大一學生學習古典力學時,對於物體運動 (Motions)的原有想法,研究者要求學生觀察在不同情況下,自由落體於阿 特武機(Atwood machine)的運動,並要求學生描述他們的觀察以及回答有 關物體運動的問題。在活動中,研究者要求學生在觀察之前先預測運動的 現象。最後,學生將他們所有的回應記錄在事先印好的答案卷上。其研究 發現學生即使在高中修習了至少一年的物理課,他們還是存有許多有別於 正統牛頓力學的概念,例如「當一力施於一物體,將會產生運動」、「在 一固定力的作用下,物體將會等速運動」等另有概念(Champagne, Klopfer &

Anderson,1980)。

Gunstone & White(1992)認為預測的理由不僅能呈現學生原本的認知 架構,還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強調預測階段對了解學生概念及提 升教學成效的重要性,因此將DOE策略設計改良成POE教學策略,以期更 富教學成效。於是他們提出了POE策略運用於探究學生概念之改變,其策 略的主要步驟有三:

(一)預測(Prediction):學習者運用其原有的知識去預測一個事件的結 果,其預測必須要有其支持的理由,才能提出。

(二)觀察(Observation):在事件完成之後,學習者去描述所觀察之事件 的真正結果。

(三)解釋(Explanation):由學習者解釋其預測和觀察結果之間的矛盾,

通常學習者遇到困難時,此歷程便具有認知衝突(cognitive conflict)的特色;

教學者要鼓勵學生去考慮所有的可能因素,此時的鼓勵是重要的,因為學 生在這個步驟中會展現出他們對於事件的理解,若發生的現象與學習者所 作預測不一樣時,便能更進一步探索學習者如何解釋自己的觀點與現象間 的差異。

而POE 除了強調預測的部分外,更重視在「預測─觀察─解釋」的歷 程中,學生在觀察後所提出的解釋;洪淑凌(2007)提及POE最重要的關鍵

而POE 除了強調預測的部分外,更重視在「預測─觀察─解釋」的歷 程中,學生在觀察後所提出的解釋;洪淑凌(2007)提及POE最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