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計畫行為理論發展脈絡…

一、發展脈絡與架構

許建民 (2004) 指出,在行為科學中,曾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理論模式來預測人們的 行為,這些理論模式就像發展於 1950 年代的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s Model) 、 1970 年代的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以及 1980 年代的計畫 行為理論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上述這些理論模式在預測人們的運動行 為時,雖然採取不同的架構內涵,但之間仍有一些共通之處,也就他們都試圖想從動機 與認知層面,來解釋與預測人們的意圖與行為。

24

而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是衍自於 Fishbein 與 Ajzen 於 1975 年所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 而來,並於 1985 年由 Ajzen 所提出。基於理論發展先後順序,在敘述計畫行為理論前,研究者先將理性行為理論架 構先做說明。

(一) 理性行為理論與其架構

理性行為理論由 Fishbein 與 Ajzen 於 1975 年首次提出,著重於探討信念(beliefs) 、 態度 (attitudes) 、意圖 (intensions) 以及行為 (behavior) 之間的關係,並提出理性行為 理論的架構,強調理論及方法論層面的問題及爭議。

Ajzen and Fishbein (1980) 所著作的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一書中,著眼於實際應用,使讀者熟悉理論及其方法,並分章敘述理性行為理 論於各項議題的運用,如減重、婦女職業定位、家庭生育計畫、消費者行為、英美二國 的選舉投票行為、美國公投及酗酒行為的改變,藉此預測、解釋並進一步影響人類行為。

Ajzen and Fishbein (1980) 假定行為由顯著訊息 (salient information) ,或稱顯著信 念 (salient beliefs) 組成。對於一給定行為,人們可以容納各式各樣的信念,但在給定時 間內僅能專注於相對少數的想法。顯著信念被普遍認為決定了一個人的意圖和行動,下 列二種形式彼此間有所區別:行為信念 (behavioral beliefs) 影響對於行為的態度,規範 信念 (normative beliefs) 則建構主觀規範的基本要素。

依據 Fishbein 與 Ajzen 於 1980 年發展出的理性行為理論,該理論認為影響行為 意圖的兩大決定因素為態度與主觀規範,茲就態度及主觀規範之內涵說明如下:

1. 態度

一般來說,通過將信念與特定的屬性,如其他的物體、特徵或事件相連結,信念即 形成。對於每一個行為屬性,任一信念與行為相連結後必會形成一結果,例如執行行為

25

所產生的成本。透過被評價為正面或負面的行為屬性,行為人自動獲得對行為的態度,

具體而言,結果的主觀價值與信念強度成正比。

A ∝ ∑ biei

n

i=1

,

b: 行為信念(beliefs) e: 結果評價(evaluation)

Ajzen (1991) 對態度所下的定義指出,態度指一個人對其偏好或不偏好的價值觀,

或是面對問題所反應出的行為。

2. 主觀規範

規範信念所關心的是對於一給定行為,個人或團體允許,或曰認同,其執行與否。

每個規範信念的強度乘以該人的動機,其乘積的總和與主觀規範 (SN) 成正比關係。

SN ∝ ∑ nbjmcj

m

j=1

nb: 規範信念(nomative beliefs) mc: 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

Ajzen (1991) 對主觀規範所下的定義指出,主關規範指的是對表現或不表現出的行 為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

Ajzen 與 Fishbein (1980) 指出,理性行為理論的基礎假設為人類是理性的,並且會 有條理地使用手中掌握的資訊。其理論著重於預測及了解人類行為的「核心」觀念和變 數,相對於其他方法,Ajzen 與 Fishbein (1980) 並不會透過人格特質、對於目標物的態 度及人口統計變項來解釋行為。雖然他們並沒有否認「外在」變數有時會與行為相關,

但認為上述變數只會間接的影響行為,也就是說,外在變數與行為有關僅發生在理論所 指定的變量。

26

外在變數與行為的關係可以藉由多種方式來傳達,Ajzen 與 Fishbein (1980) 所著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一書主要以教育程度與吸菸的關係 為例。一般認為,高教育程度之族群會有較少抽菸的人,卻忽略了即使教育程度高低影 響吸菸比例,即影響個體對於吸菸後果的認知,但對於吸菸一事的態度,二者極有可能 是無異的。舉例來說,雖然教育程度高的人有更多的顯著信念(salient beliefs),但相對地,

他們對於吸菸一事的額外信念,也可能伴隨正面及負面的效果。即使二行為相似,而其 中一行為與某些外在變數相關,並不代表它會與另一行為有關。行為會隨著目標、背景、

時間要素及行動而變化,當其中任一元素改變,其結果評價與主觀信念也會跟著不同。

以吸菸為例,一人抽菸與吸大麻的信念明顯有別 (目標元素) ,同樣的,吸菸的場 所如電梯與自己的辦公室也會改變信念 (背景元素) ,早餐前吸菸和晚些時候再吸菸不 同 (時間要素) ,最後,信念亦隨著動作元素轉變而有所變化,如不吸菸改賣菸 (行動 元素) 。

最後結果顯示,某外在變數或許會和一組信念有關,但沒有理由期待它會和所有的 信念都有相同的關係。由於人格特質、對於目標物的態度及人口統計變項對於信念並無 一致影響,因此 Ajzen 與 Fishbein (1980) 主張外在變數與任何特定行為並無必要關係。

經由上述對於態度、主觀規範及外在變數的說明,茲將增加外在變數之理性行為理 論架構圖歸納如圖 2-1 所示:

27

---﹥外在變數與行為關聯的可能解釋 信念與行為間穩定的理論關係

圖 2-1 外在變數對於行為的間接影響

資料來源:修改自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84.

(二) 計畫行為理論與其架構 性能和認知任務的表現 (performance on psychomotor and cognitive tasks) 、人的感知和 歸因 (person perception and attribution) 。一般認為,行為控制含括在更普遍的人類行為 模式中,如促進因素 (facilitating factors) 、機遇的背景(the context of opportunity) 、資 源 (resources) 以及動作控制 (action control) 等等。

28

雖然有些行為實際上可能滿足此一要求,但行為表現某種程度上取決於非動機性 (nonmotivational) 要素,如同必要機會和資源的可得性 (如時間,金錢,技能,其他的合 作情況) (Ajzen,1985) 。總的來說,這些要素代表人們對於行為的實際控制權,如果一 個人有必要的機會和資源,並有執行行為的意圖,那麼他應會成功。

實際行為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人的資源和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行 為實現的可能性。知覺行為控制是計畫行為理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注意的是,

知覺行為控制和 Rotter 提出的心理控制源 (perceived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有很大的不 同。兩者皆強調對於特定事件的相關行為要素,但知覺行為控制特指人們對於特定行為 認知上的難易程度;然而,心理控制源則是橫跨各種行為的廣義預期。

知覺行為控制的當前觀點與 Bandura 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perceived self-efficacy) 最兼容,意即「對於預期情況,某人執行行為的應對評論」。許建民 (2004) 指出,它包 含內在 (能力、情緒) 與外在 (時間、機會) 的控制能力,並且由控制信念所構成。現今 我們獲得的許多相關知識皆來自 Bandura 以及同事們的系統研究計劃,這些調查顯示人 們的行為表現強烈地受到自我信心,即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

呂宛蓁 (2006) 與駱碧蓮 (2010) 皆指出,「知覺行為控制」是由個人對自己所擁有 表現某項行為所需資源、機會或阻礙多寡之認知的控制信念 (control beliefs) 乘上這些 資源、機會或阻礙對該行為影響程度的知覺強度 (perceived power) 所構成,反映個人對 某一行為之經驗與預期阻礙。亦即,每個控制信念乘以某特定控制要素促進或抑制行為 表現的感知力,最後將 q 個顯著控制信念加總,就此產生知覺行為控制 (PBC) 。

29

PBC ∝ ∑ cbkppk

q

k=1

cb: 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 pp: 知覺強度(perceived power)

Ajzen (1991) 對知覺行為控制所下的定義指出,知覺行為控制是知覺行為所感受到

資料來源:修改自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ν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p.182.

行為信念 (b

30

計畫行為理論自發展至今,運用的領域相當廣泛,包含運動、健康、消費行為、

教學、旅遊等,以下兩節特別針對計畫行為理論運用於運動相關領域,以及計畫行為 理論運用於網路購物的相關研究作一綜整性的整理。

第四節 計畫行為理論於運動相關領域研究

計畫行為理論最主要由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所組成,並試圖預測其行 為意圖與實際行為。從理論發展至今,運用至運動相關領域非常廣泛,舉凡職業棒球 球迷參與行為、觀賞曲棍球賽之意圖、打獵意圖、民眾從事健走行為意圖、大學生參 與壁球運動行為、從事規律運動意圖和行為、大專教師的規律運動行為、國小教師健 身運動行為、參與運動代表隊意圖、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意圖、水域遊憩活動行為、水 域運動觀光客行為意圖等。以下研究者將相同性質之文獻分別歸類,並探討其結果之 異同。

一、運動觀賞行為

在運動觀賞行為相關文獻方面,以職棒球迷觀賞臺灣中華職棒之相關研究較多,在 國外則有觀賞曲棍球賽事之行為意圖研究,其研究結果在主觀規範部份有不同結果。

Cheng 等 (2012) 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於職棒球迷參與行為研究中指出,主觀規範沒有直 接影響行為意圖,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主觀判定對於行為沒有效果,因此能夠提升主 觀意識的決策應該要更被注重。呂宛蓁、鄭志富 (2008) 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於職棒觀眾 觀賞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結論指出,該研究最主要的貢獻在提出觀眾觀賞現場職棒的 行為意圖整合模型,並利用結構方程模型驗證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 圖間的關係。由研究結果可看出以計畫行為理論建構之「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

已達適配水準。再者,於行為意圖的影響因素上,以「知覺行為控制」最大,「態度」次

31

之,「主觀規範」則不具顯著影響效果。許建民 (2006) 針對職棒比賽現場觀賞行為意圖 之研究的研究結果也發現,直接測量模式對意圖的解釋力優於間接測量模式, 其中又 以知覺行為控制對意圖的影響最大, 其次為態度, 最小的則是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 制對行為意圖的影響最大,這個結果也顯示出知覺行為控制在一些非例行性行為,或非 完全由個人意志所控制行為中的重要性。

從上述文獻指出,計畫行為理論運用職棒觀賞行為意圖之研究結果顯示,主觀規範

從上述文獻指出,計畫行為理論運用職棒觀賞行為意圖之研究結果顯示,主觀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