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 討論及建議

取選取法案的方式,以 Wilson(1986)的理論意涵為基礎,選出較具理論代表性,

或者在政治場域上較受到關注或較為典型的法案,並且以這些法案來檢證理論的 解釋力。其次,本研究的研究價值也受限於只針對一個屆期的立法院作研究,並 沒有包含不同屆的比較、跨時的分析,或者考量到制度的變化(如:選舉制度、

連署制度、委員會制度等),對於立委參與提案連署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對於研 究者完整的掌握立法院當中的提案連署現象,仍然有所不足,期待未來有更多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究的投入,以豐富我們對於提案連署的了解。

本研究的後續研究議程可以分為三大方向。第一,可嘗試將所有的提案都列 入分析範圍,以及繼續探討立委在不同類型法案當中的提案連署參與模式。第二,

將研究的範圍擴展到第七屆以前或第七屆以後的立法院,並且考慮制度及脈絡的 變化。第三,進一步探索立法院當中的網絡運作模式,並且分析網絡對於立法過 程的影響。

一、不同類型法案上的提案連署參與模式

根據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設計以及最後的研究發現,首先,研究者仍必須對 於立法院當中的提案連署行為,有一個蓋括性的了解,研究者可將所有的提案都 列入研究範圍,並且觀察不同類型的法案會產生出不一樣的提案連署參與模式。

以本研究所選擇的三種類型的法案為例,政黨競爭型法案、環境保護型法案、特 殊利益型法案,雖然本研究所建構的理論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的解釋,但是仍然可 以發現到影響立委參與提案連署的因素在不同類型的法案上似乎不盡然相同。所 以,未來的研究者可以朝著含括範圍更廣,並且比較不同因素在不同類型法案上 的重要性的方向前進,嘗試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理論。

二、不同屆期的提案連署參與

除了將專注力放在不同類型的法案的異同之外,不同屆期當中的提案連署參 與模式也可能存在差異,尤其是立委選舉制度在第七屆之後,已改成單一選區兩 票制,立委參與提案連署的誘因,也可能因而產生改變。或者,研究者可以嘗試 比較立法院在早期的民主化時期、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時期、2008 年第 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時期,三個不同時期,立委在參與提案連署行為上的演變。除 此之外,研究者也可以關注不同屆期當中,有哪些外部因素,會影響立委的提案 連署參與行為。舉例來說,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於第七屆立法院之後,開始針對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委的一些行為實施評分制度,而提案及連署是列入評分的項目之一。因此,研究 者可以進一步去觀察,外部的監督力量如何影響立委在立法院內的行為表現。

三、立法院當中的網絡運作

本研究在解釋立委的提案連署參與行為時,曾經討論到網絡對於立委參與提 案連署的影響。並且列舉出,立法院中可能存在的網絡類型,如:政黨、委員會、

選區,甚至人際網絡等等。然而,即便研究者認知到這些網絡可能已存在立法院 當中許久,卻尚未釐清這些網絡在立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重要性為何。以美 國國會研究的例子來說,Cho 與 Fowler(2010)嘗試分析美國國會議員如何運用自 己在國會當中的人際網絡來通過立法,他們發現,人際網絡愈強的國會議員,愈 有能力通過法案。所以,筆者認為,立法院當中的網絡研究或許也是未來另外一 個值得研究者發展的方向。

屆〉,《台灣政治學刊》,16(1):3-60。

洪永泰、林瓊珠,2001,《2001 年台灣政治紀實》,台北:韋伯出版社。

98-2410-H-004-085-MY2),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

---,2011,〈選區服務與立法問政:選制變遷前後的比較〉,國家科學委員 員會研究計畫(NSC 85-2417-H-031-001),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研究計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蕭怡靖,2007,〈我國立法委員選擇常設委員會之研究〉,《東吳政治學 報》,25(3):131-182。

羅清俊,2001,《台灣分配政治》,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9,《重新檢視台灣分配政策與政治》,台北:揚智出版社。

II. 外文部分

Aleman, Eduardo, Ernesto Calvo, Mark P. Jones, Noah Kaplan. 2009. “Comparing Cosponsorship and Roll-Call Ideal Points.”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34(1):87-116.

Bernhard, William and Tracy Sulkin. 2009. “Cosponsorship and Coalition Building in the U.S. House.”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

Cain, Bruce, John Ferejohn, and Morris Fiorina. 1986. “The Constituency Service Basis of Personal Vote for U.S. Representatives and British Members of Parlia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1): 110-125.

Campbell, James. 1982. “Cosponsoring Legislation in the U.S. Congress. ”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7(3): 415-422.

Carey, John M. and Matthew Soberg Shugart. 1995. “Incentives to Cultivate a Personal Vote: A Rank Ordering of Electoral Formulas.” Electoral Studies 14(4):

417-439.

Cho, Tam K. Wendy and James H. Fowler. 2010. “Legislative Success in a Small Worl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Dynamics of Congressional Legis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72(1): 124-135.

Cox, Gary W. and Mathew D. McCubbins. 2005. Setting the Agenda: Responsible

Party Government in the U.S. House of Reprresenta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l, Dafydd. 2006. “Democratization of Candidate Selection in Taiwanese Political Parties.” Journal of Electoral Studies 13(2):167-198.

Fenno, Richard. 1973. Congressman in Committees. Boston: Little Brown Press.

Fowler, James. 2006a. “Connecting the Congress: A Study of Cosponsorship Networks.” Political Analysis 14(4): 456-487.

---. 2006b. “Legislative Cosponsorship Networks in The U.S. House and Senate.”

Social Networks 28(4):454-465.

Goodliffe, Jay and Lawrence S. Rothenberg. 2005. “From Goals to Actions: The Dynamics of Cosponsorship Reconsidered.”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U.S.A.

Gross, Justin. 2008. “Cosponsorship in the U.S. Senate :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Detecting the Subtle Influence of Social Relational Factors on Legislative Behavior.” Unpublished Paper.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Lancaster, Thomas D. 1986. “Electoral Structure and Pork Barre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1): 67-81.

Kessler, Daniel and Keith Krehbiel. 1996. “Dynamics of Cosponsorship.”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0(3): 555-566.

Koger, Geogory. 2003. “Position Taking and Cosponsorship in the U.S. House.”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28(2): 225-246.

Krehbiel, Keith. 1990. “Are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Composed of Preference Outlier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4: 149-163.

---.1991. Information and Legislative Organiza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 1995. “Cosponsors and Wafflers from A to Z.”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9(4): 906-923.

Massicotte, Louis and Andre Blais. 1999. “Mixed Electoral System: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Survey.” Electoral Studies 18: 341-366.

Mayhew, David. 1974. Congress: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Warran E. and Donald E. Stoke. 1963. “Constituency Influence in Congr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7(1): 46-56.

Weingast, Barry and William Marshall.1988.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Congres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6: 132-163.

Wilson, James Q. 1986. American Government:Institutions and Politics 3rd ed.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Wilson, Rick and Cheryl Young. 1997. “Cosponsorship in the U.S. Congress.”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22(1): 25-43.

Woon, Jonathan. 2008. “Bill Sponsorship in the Congr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genda Positions on Legislative Proposals.” Journal of Politics 70(1): 201-2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附錄一、立法委員為何參與連署的變數摘要表 依變數 立法委員是否在提案上參與提案或連署 自變數 勝選幅度(僅用於分析區域立委)

資深程度 執政黨立委

與首提案人是否具相同黨籍 與首提案人是否屬同一委員會 控制變數 區域立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社會福利型法案 老人福利法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勞工退休金條例 農民健康保險條例 社會救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