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實施步驟以流程圖呈現,如圖3-2 所示:

圖3-2 研究流程圖 選取施測學校

自編代數分年細目指標測驗 歸納代數知識概念

專家、國小教師審查試題

修正試題以成正式試題

蒐集與探討相關文獻 分析現行教材

預試

正式施測

施測結果

分析不同群組受試者之分年細目 模糊關係矩陣

分析並比較不同群組之分年細目 ISM圖

撰寫報告

進行α-cut截矩陣分析並繪製各 群組受試者之分年細目ISM圖

進行模糊集群分析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處理分析包含五個部分:IRT模式分析、模糊集群分析、模糊 取向之詮釋結構分析、分年細目ISM圖的比較以及資料分析之重點。茲將分析方 式說明如下:

壹、IRT模式分析

一、適合度考驗

應用試題反應模式 (IRT) 分析軟體BILOG-MG,輸入受試者的原始作答資 料進行模式之適合度考驗,設定α=.001情況下,一到三年級在one-parameter logic model (1PL) 下各有8、12、6 題試題的Chi-square值達顯著水準;在two-parameter logic model (2PL) 下有各有2、 4、3題試題的Chi-square值達顯著水準;在 three-parameter logic model (3PL) 下則各有4、5、4題試題的Chi-square值達顯著水 準,因此,本研究較適合以2PL模式進行研究資料之分析。

二、計算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的精熟度矩陣

1.將原始作答反應,以BILOG-MG分析所得的受試者能力值、鑑別度參數、難度 參數,以2PL模式進行分析,可到得能力值θ 的受試者在M個試題上的答對機率k 矩陣為

[

P1(θk) P2(θk) ... PM(θk)

]

2.假設有M個試題,共測量L個分年細目,可形成一個二元關係的試題分年細目 屬性矩陣 (attribute matrix)A=(aml)M×L,如表3-3、表3-4、表3-5所示。

3. 令 M L l L

m

ml a

a

SA × ×

=

=

=

1 1

1

) ( )

( 表示測量分年細目l的總題數之矩陣。因此,能力值θk 之受試者在每個分年細目的精熟度矩陣為:

[ ]

各群組之中心向量,以察覺的模糊邏輯模式 (fuzzy logical model of perception,

簡稱 FLMP) 運算分析。

三、將分年細目截矩陣作詮釋結構模式分析,繪製出各群組的分年細目ISM圖。

肆、分年細目 ISM 圖的比較

本 研 究 在 進 行 分 年 細 目ISM 圖 之 比 較 , 分 年 細 目 ISM 圖 量 化 的 方 法 採 Goldsmith, Johnson and Action (1991) (林原宏、游森期,2006)的集合交集與聯集之 比值計算,其公式如下:

四、分析受試者的分年細目ISM圖與專家的分年細目ISM圖之相似性係數,並 探討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五、分析不同群組受試者分年細目ISM圖之間的相似性係數,探討是否具有顯 著差異。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在呈現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根據本研究目的,共分為四節。第一節 為模糊集群分析;第二節是不同群組的分年細目ISM圖之比較;第三節是分析不 同群組受試者在試題內分年細目ISM圖之異同;第四節是不同群組受試者之間的分 年細目ISM圖,以及與專家的分年細目ISM圖差異性之統計檢定。

第一節 模糊集群分析

將一至三年級施測所得的資料,分別以 2 群、3 群、4 群、5 群、6 群進 行模糊集群分析運算,取收斂標準為105q=2,分析結果如下:

壹、一年級受試者的資料分析

全體受試者以分成 2 群為最佳,此時分割係數F(U;C)值為 0.839096 最大,

分割亂度H(U;C)值為 0.274677 最小,分析結果如表 4-1 所示。

表4-1 一年級受試者模糊集群分析之結果 )

C

; U (

F H(U;C)

2 群 0.839096 0.274677

3 群 0.760091 0.430772

4 群 0.692887 0.574248

5 群 0.635141 0.714161

群組數

6 群 0.591604 0.826376

群組1 V1=[0.445109 0.386004 0.404951]

兩個群組的群

中心向量值 群組2 V2=[0.929111 0.91037 0.852695]

以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的精熟度為變數,進行集群分析,所得的群中心向量,

代表該群組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精熟度的高低。由上表可知,群組 2 的受試者對分 年細目的精熟度高於群組 1 的受試者。將兩群組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的精熟度繪製 成折線圖,如圖4-1 所示。

0 0.2 0.4 0.6 0.8 1

1 2 3 分年細目

群組1

群組2

圖4-1 一年級兩群組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精熟度之折線圖

另外,受試者的隸屬度模糊矩陣U 如表 4-2 所示 (由於篇幅限制,在此僅列 出前20 筆受試者資料)。

表4-2 一年級前20位受試者隸屬度模糊矩陣U

受試者編號 群組1 隸屬度 群組2 隸屬度 隸屬群組

s001 0.929484 0.070516 1 s002 0.394688 0.605312 2 s003 0.194934 0.805066 2 s004 0.032371 0.967629 2 s005 0.038924 0.961076 2 s006 0.016182 0.983818 2 s007 0.840676 0.159324 1 s008 0.019139 0.980861 2 s009 0.219126 0.780874 2 s010 0.018482 0.981518 2 s011 0.016182 0.983818 2 s012 0.016182 0.983818 2 s013 0.13255 0.86745 2 s014 0.999311 0.000689 1 s015 0.446768 0.553232 2 s016 0.885266 0.114734 1 s017 0.08675 0.91325 2 s018 0.840787 0.159213 1 s019 0.999311 0.000689 1 s020 0.475056 0.524944 2

當受試者之群組 1 隸屬度大於群組 2 隸屬度時,即代表該受試者隸屬於群組 1;反之則隸屬於群組 2。表 4-3 表示一年級 936 位受試者隸屬二群組人數之情形,

分群結果:隸屬於群組1 有 245 位受試者,其平均答對題數為 5.9 題;隸屬於群組 2 有 691 位受試者,其平均答對題數為 12.9 題。

表4-3 一年級受試者隸屬群組個數情形

群組 人數 最低答對題數 最高答對題數 平均答對題數 標準差

群組1 245 0 9 5.90 2.86

群組2 691 8 15 12.90 1.80

貳、二年級受試者的資料分析

全體受試者以分成 2 群為最佳,此時分割係數 F(U;C)值最大為 0.782571,

分割亂度 H(U;C)值最小為 0.353079,分析結果如表 4-4 所示。

表4-4 二年級受試者模糊集群分析之結果 )

C

; U (

F H(U;C)

2 群 0.782571 0.353079

3 群 0.688383 0.545753

4 群 0.610114 0.725835

5 群 0.565241 0.858648

群組數

6 群 0.54459 0.948362

群組1 V1=[0.564102 0.261639 0.507016 0.387506]

兩個群組的群

中心向量值 群組2 V2=[0.948799 0.83056 0.908758 0.867049]

由上表可知,群組2的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的精熟度高於群組1的受試者。兩群 組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的精熟度,其折線圖如圖4-2所示。

0 0.2 0.4 0.6 0.8 1

1 2 3 4 分年細目

群組1

群組2

圖4-2 二年級兩群組受試者對分年細目精熟度之折線圖

受試者的隸屬度模糊矩陣U如表4-5所示 (由於篇幅限制,在此僅列出前20筆 受試者資料)。

表4-5 二年級前20位受試者隸屬度模糊矩陣U

受試者編號 群組1 隸屬度 群組2 隸屬度 隸屬群組

s001 0.040641 0.959359 2 s002 0.367093 0.632907 2 s003 0.289681 0.710319 2 s004 0.799601 0.200399 1 s005 0.124811 0.875189 2 s006 0.902893 0.097107 1 s007 0.189904 0.810096 2 s008 0.983517 0.016483 1 s009 0.720416 0.279584 1 s010 0.720416 0.279584 1 s011 0.848969 0.151031 1 s012 0.818406 0.181594 1 s013 0.767304 0.232696 1 s014 0.087246 0.912754 2 s015 0.598668 0.401332 1 s016 0.012986 0.987014 2 s017 0.040641 0.959359 2 s018 0.57304 0.42696 1 s019 0.087246 0.912754 2 s020 0.887922 0.112078 2

表 4-6 表示二年級 942 位受試者隸屬二群組人數之情形,分群結果:隸屬於

受試者的隸屬度模糊矩陣U如表4-8所示 (由於篇幅限制,在此僅列出前20筆 受試者資料)。

表4-8 三年級前20位受試者隸屬度模糊矩陣U

受試者編號 群組 1 隸屬度 群組 2 隸屬度 隸屬群組

s001 0.028255 0.971745 2 s002 0.310563 0.689437 2 s003 0.112643 0.887357 2 s004 0.951821 0.048179 1 s005 0.007198 0.992802 2 s006 0.007198 0.992802 2 s007 0.028255 0.971745 2 s008 0.909845 0.090155 1 s009 0.048034 0.951966 2 s010 0.048034 0.951966 2 s011 0.048034 0.951966 2 s012 0.310563 0.689437 2 s013 0.871084 0.128916 1 s014 0.902635 0.097365 1 s015 0.048034 0.951966 2 s016 0.01796 0.98204 2 s017 0.972905 0.027095 1 s018 0.969423 0.030577 1 s019 0.555103 0.444897 1 s020 0.943568 0.056432 1 表 4-9 表示三年級 1003 位受試者隸屬二群組人數之情形,分群結果:隸屬於 群組 1 有 349 位受試者,其平均答對題數為 4.8 題;隸屬於群組 2 有 654 位受試者,

其平均答對題數為 10.4 題。

表4-9 三年級受試者隸屬群組個數情形

群組 人數 最低答對題數 最高答對題數 平均答對題數 標準差

群組 1 349 0 9 4.80 2.47

群組 2 654 6 13 10.40 2.00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至三年級的受試者均以分為兩個群組為最佳,且群組 2 的受試者之平均答對題數均較群組 1 的受試者之平均答對題數為高,顯示群 組 1 可視為低分組、群組 2 則為高分組。而使用目標函數法之集群分析,可以得 知每一位受試者隸屬於哪一個群組,有助於教師實施分組教學。

第二節 不同群組分年細目 ISM 圖之比較

將群中心向量做 FLMP 運算,再經由 AISM 軟體分析後,可分別獲得一到三 年級兩個群組受試者之分年細目 ISM 圖,分別如圖 4-4、圖 4-6、圖 4-8 所示。

根據圖 4-4、圖 4-6 和圖 4-8,兩群組受試者之分年細目 ISM 圖,其結構與 及特徵共同的部分可歸納為以下數點:

(一)兩個不同群組的分年細目 ISM 圖,其分年細目所在的階層位置,以及彼此 的連結指向關係都不盡相同。

(二)群組 1 之受試者,對每個分年細目的精熟度皆低於整體受試者;群組 2 之受 試者,對每個分年細目的精熟度皆高於整體受試者。

(三)在同一群組的分年細目 ISM 圖內,受試者對越低階層的分年細目之精熟度 越高。

以下列出一至三級的資料分析,並分別討論分年細目 ISM 圖其結構與特徵:

壹、一年級受試者的資料分析

表 4-10 一年級受試者之分年細目截矩陣 (取α= .60)

分年細目 A1 A2 A3

A1 1 1 1 A2 0 1 0

群組

1

A3 0 1 1

分年細目 A1 A2 A3

A1 1 1 1 A2 0 1 1

群組

2

A3 0 0 1

由圖 4-4 可知:

(一)分年細目 1 (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等號兩邊數量一樣多的意義) 在群 組 1 與群組 2 的分年細目 ISM 圖中,同樣位於第一層級,表示兩群組 的受試者均對分年細目 1 的精熟度最高。

(二)分年細目 2 (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並運用於 簡化計算) 在群組 1 的分年細目 ISM 圖中,為最高層的分年細目,顯 示群組 1 的受試者對其精熟度最低。

(三)群組 2 的受試者則對分年細目 3 (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減互逆) 的精 熟度最低。

<第三層>--- .378

<第一層>--- .443

<第三層>--- .837

群組1 群組2

圖4-4 一年級不同群組的分年細目ISM圖 表4-11 一年級受試者對每一個分年細目之精熟度 分年細目

編號

包含該分年細目之 試題編號

全體受試者 平均精熟度

群組1 受試者 平均精熟度

群組2 受試者 平均精熟度 1 1、2、3、4、5、6、

7 0.796 0.443 0.916

2 6、7、8、9、10 0.762 0.378 0.901 3 1、2、3、4、5、11、

12、13、14、15 0.725 0.404 0.837

為了更清楚比較不同群組受試者,其對分年細目精熟度的高低,本研究進 一步整理一至三年級全體受試者、群組1 受試者、群組 2 受試者對每一個分年細 目的平均精熟度如表4-11、表 4-13、表 4-15 所示,並繪製成圖 4-5、圖 4-7、圖 4-9。

<第二層>--- .404 <第二層>--- .901

<第一層>--- .916

精 熟 度

0 群組 1

0.5 群組 2

1 圖4-5 一年級兩群組分年細目 ISM 圖精熟度之比較圖

貳、二年級受試者的資料分析

表4-12 二年級受試者之分年細目截矩陣 (取α= .60)

分年細目 A1 A2 A3 A4

A1 1 1 0 1 A2 0 1 0 0 A3 0 1 1 1

群組

1

A4 0 1 0 1

分年細目 A1 A2 A3 A4

A1 1 1 1 1 A2 0 1 0 0 A3 0 1 1 1

群組

2

A4 0 0 0 1 由圖 4-6 可知:

(一) 分年細目 1 (能用<、=與>表示數量大小關係,並在具體情境中認識 遞移律) 在群組 1 與群組 2 的分年細目 ISM 圖中,皆位於第一層級,

表示分年細目 1 是兩群組受試者最容易達精熟且最基礎的能力。

(二) 分年細目 2 (能將具體情境中單步驟的加、減問題列成算式填充題,並

解釋式子與原問題情境的關係) 在群組 1 與群組 2 的分年細目 ISM 圖 中,皆位於最高層級,顯示分年細目 2 為兩群組受試者較難以精熟的 能力。

(三)不同群組之 ISM 圖其每層之分年細目數量不盡相同,且分年細目亦有所 差異。觀察圖4-6 可發現,能力值較高的群組 2 其分年細目 ISM 圖中最 上層之分年細目數量較多,而下層的分年細目數較少。此結果與陳紹銘 (2006) 針對六年級學童所做的等量公理概念之模糊詮釋結構模式分析探 討和祝淑梅 (2007) 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所做的小數概念階層之模糊詮釋 結構模式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結果相同。

群組1

群組2

圖4-6 二年級兩個群組的分年細目ISM圖

<第二層>--- .896

<第一層>--- .952

<第三層>--- .254

<第三層>--- .841 ~ .851

<第二層>--- .376

<第一層>--- .498 ~ .517

表4-13 二年級受試者對每一個分年細目之精熟度 分年細目

編號

包含該分年細目之 試題編號

全體受試者 平均精熟度

群組1 受試者 平均精熟度

群組2 受試者 平均精熟度

1 1、2、3、4、5 0.824 0.517 0.952 2 6、7、8、9、10 0.658 0.254 0.841 3 11、12、13、14、15 0.788 0.498 0.896 4 6、7、8、9、10、16、

17、18、19、20 0.721 0.376 0.851

0 群組 1

0.5

群組 2

1

圖 4-7 二年級兩群組分年細目 ISM 圖精熟度之比較圖 精 熟 度

參、三年級受試者的資料分析

表4-14 三年級群受試者之分年細目截矩陣 (取α= .60)

分年細目 A1 A2

A1 1 0

群組

1 A2 1 1

分年細目 A1 A2

A1 1 1

群組

2 A2 0 1

由圖 4-8 可知:

(一)不同群組其兩個分年細目的指向關係恰好相反。

(二)分年細目 1(能將具體情境中單步驟的乘、除問題列成算式填充題,並能解釋

(二)分年細目 1(能將具體情境中單步驟的乘、除問題列成算式填充題,並能解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