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認知診斷評量

對於學生個人的評量結果,教師可以暸解學生已具備的知識與經驗。針對全 班評量結果的共通錯誤,也可以反映教師本身教學上的疏失,並可據以改進。教 育測驗與評量的目的,除了要能夠評量出學生的學習表現之外,若能測出學生的 學習缺失,就可以及時發現學習困難所在,以便進行補救教學。Bloom et al.(1956) 提出教學目標可分認知、情意和動作技能等三類,其中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可分 成六個階層: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與評鑑,傳統測驗的編製就是依據 上述六個認知教學目標,然而以這種方式所評量出的結果,只是一種統括性的描 述,並無法顯現受試者在該領域的知識結構(涂金堂,2003)。

美國在2002年通過了一個No Child Left Behind Act教育改革法案,簡稱為 NCLB,規定全美國3-8年級的學生每年須接受各州政府所辦理的數學與閱讀測

驗,而測驗的結果應提供給老師、學生、家長,關於學生在數學與閱讀學習上優 缺點的診斷訊息。

Nichols(1994)認為傳統評量無法有效的提供學生在學習上的錯誤類型,故 提倡將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與心理計量學(psychometrics)結合,以 心理學所發展出的理論為基礎,編製一份可以得知受試者學習狀態的測驗,進而 達成教育測驗評量所追求的目標。Nichols將這種新的診斷評量方法,稱為認知 診斷評量(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 CDA)。

本研究中所用的 DINA 模式(Deterministic Inputs, Noisy “and” Gate Model)是認知診斷模式中的ㄧ種,是一種以選擇題方式測驗的二元計分的模式,

創建於 Junker & Sijtsma(2001)的研究,DINA 模型僅涉及到“粗心(slip)”

和“猜測(guessing)”兩參數,也就是對於解答某ㄧ試題時,學生必須具備解 答該試題所需的所有概念才能答對,若是缺少其中的一個概念,則答對的機率相 當低;若是具備所有概念的學生答錯時,則是屬於「粗心」;若是不具備所有概 念的學生答對時,則屬於「猜測」。

DINA模式在教學評量上,是將學生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具備解答該試題的 所有概念,另一種是在解答該試題時欠缺至少一種概念。所以當DINA模式要診斷 一個具有K個概念的測驗時,給了每個學生在K個概念上的二元向量(不是精熟就 是未精熟,1代表精熟,0代表未精熟)。對於學生而言,每個概念都有2種可能,

當測驗具有K個概念,則學生會有

2

k種可能的認知狀態,例如當K=3時,所有可能 的認知狀態會有8種:(0,0,0)(1,0,0)(0,1,0)(0,0,1)(1,1,0)(1,0,1)(0,1,1,)

(1,1,1),如果一個學生的認知狀態表示為(0,1,1),即表示他精熟第2和第3個 概念,對第1個則不夠精熟。

教師想藉由測驗來了解學生精熟或未精熟哪些概念、技能,必須先清楚知道 試題與概念之間的關係,故需建立一個由數值0與1,形成試題與概念的集合,即 為所謂的關聯矩陣(incidence matrix,通常以Q矩陣表示, Tatsuoka, 1985),

用來表明每個試題所需具備的概念,若一份測驗中有J個試題及K個概念,則Q矩 陣的大小為J×K。

以下表2-6因數與倍數相關概念及表2-7來說明DINA模式的Q矩陣:

表 2-6 因數與倍數相關概念

概念 敘述

1 能理解因數和倍數

2 能了解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 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 認識質數 4 認識合數 5 認識質因數 6 了解質因數分解 7 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

表 2-7 Q 矩陣 概念

試題 1 2 3 4 5 6 7

1 1 0 1 0 0 1 0

2 1 1 0 1 0 0 1

3 1 0 0 0 1 0 0

4 1 0 1 1 0 1 1

5 1 1 0 0 1 0 0

6 1 1 0 1 0 1 0

7 0 1 1 0 0 0 1

8 0 1 0 1 1 0 0

9 0 0 1 1 1 1 1

10 1 1 0 1 0 1 0

由上表可發現,第1題需要概念1、3、6,第2題需要概念1、2、4、7,依此 類推。

Q矩陣內元素的定義如下:

題;第二位受試者缺少答對第6題所需的所有概念,其值為0,代表不會答對該試 題;第三位受試者雖然缺少1個答對第6題所需的概念,其值仍然為0,代表不會 答對該試題。所以只有在完整具備題所需的所有概念時,

ij值才會為1。

DINA模式假設具備解該題目所需之所有概念時,即能答對該題,但是試題答 對的機率,仍會受到粗心(slip) 及猜測(guessing) 兩個參數的影響,其模式 定義如下:

DINA模式的核心觀念在於認定受試者在解題時,如果缺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 概念,他的答對機率都會很低(

P

26

P

36

 0 . 2

),即使是答對了也只能歸因於是猜 對的;且在該模型中認為受試者完全具備回答第

j

個試題的概念,即使受到粗心 參數的影響,其答對的機率仍高於受試者未完全具備回答第

j

個試題的概念而猜 對的機率,

P

16

 0 . 9  P

26

P

36

 0 . 2

,也就是(1-

s

j)>

g

j

受試者i在試題j的反應程序如下圖表示:

圖 2-1 DINA 反應程序圖

受試者是否具有答對第j個試題所需的所有概念(

ij),是受到受試者i所擁 有的概念狀態(

ik)與答對試題j要具備的概念(

q

jk)作用,當受試者i擁有答對 試題j要具備的概念時(

ij

 1

),答對的機率是 ;當受試者i缺少至少一個 答對試題j要具備的概念時(

ij

 0

),答對的機率是

g

j

s

j

 1

i i ik

i

  

 

1

,

2

,  , q

j

  q

j1

, q

j2

,  , q

jk

ij

g

j

1  s

j

Y

ij

0 1

認知診斷模式可以藉由測驗來幫助老師、學生、家長了解學習成效,進而更 有效率的學習,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入不同模式開發、實際應用的研 究,根據王文卿(2010)的研究,是以在不同概念數、不同樣本數、不同試題參 數下,分別以DINA模型及G-DINA模型估計成效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模擬資料以 DINA模式估計較以G-DINA模式估計準確。在陳亭宇(2011)的研究中,透過模擬 樣本資料的實驗設計,探討在不同認知屬性分佈、不同能力分佈、以及不同樣本 人數之下,分別以DINA 模式與G-DINA模式進行估計,來比較參數間是否具有不 變性的存在,研究結果顯示參數不變性的情況DINA模式比G-DINA模式來得好。故 本研究是以DINA模式來分析研究,不再探討其他認知診斷模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