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幾乎」的語用研究

一、 語用的相關理論和概念

(一) 「合作原則」

美國哲學家格賴斯(H. P. Grice,1967)6認為在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 使話會順利進行,說話人與聽話人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原則,特別是合作原則

(Cooperative principle)。他將合作原則分為四個範疇,每個範疇又包括一 條準則和一些次準則:

甲、 量準則(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應是交際所需的,且不 多也不少。

1.所提供的話語應包含交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所提供的話語不應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乙、 質準則(Qual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應是真實的。

1.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

2.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丙、 關係準則(Relevant Maxim):所提供的信息要關聯或相關。

丁、 方式準則(manner Maxim):提供信息時要清楚明白。

1.避免晦澀。

2.避免歧義。

3.要簡練(避免囉嗦)。 4.要井井有條。

格賴斯在此次演講中並未提到與交際關係十分密切的其他原則,如「禮 貌原則」,說話人不遵守合作原則,有時是由於禮貌上的需要,所以在討論 合作原則的同時,也要考慮禮貌原則等人際關係的制約性因素。

(二) 「禮貌策略」

6 摘自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67-68 頁。

禮貌是語用現象之一,禮貌行為可以透過語言行為、非語言行為或某些 特殊的禮貌表達方式來表達。英國學者利奇(Leech,1983)7將禮貌原則

(Politeness Principle)化分為六類,每類包括一條準則和兩條次則:

甲、 得體準則(Tact Maxim):減少表達有損於他人的觀點。

1.盡量讓別人少吃虧;2.盡量讓別人多受益。

乙、 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減少表達利己的觀點。

1.盡量讓自己少受益;2.盡量讓自己多吃虧。

丙、 讚譽準則(Approbation Maxim):減少對他人的眨損。

1.盡量少眨低別人;2.盡量多讚譽別人。

丁、 謙遜準則(Modesty Maxim):減少對自己的表揚。

1.盡量少讚譽自己;2.盡量多貶低自己。

戊、 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減少自己與別人觀點上的不一致。

1.盡量減少雙方的分歧;2.盡量增加雙方的一致。

己、 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減少自己與他人在感情上的對立。

1.盡量減少雙方的反感;2.盡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禮貌原則強調的是對交際對象,即聽話人或第三者的禮貌,而非說話人 自己,交際時說話人往往都是設法多給別人一點方便或使別人多受益,盡量 讓自己多吃虧或少受益,從而使對方感到受尊重,反過來對說話人產生好 感,因此禮貌原則是相互的。

(三) 維護及威脅面子的言語行為

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1978,1987)8所提出的禮貌論與 面子觀對言語行為的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謂「面子」就是每個人意欲 為自己爭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布朗和列文森將面子分為兩種:一種是正面 面子(positive face),指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認同、肯定或讚許。一是負面 面子(negative face),指希望自己的言行或行為不受對方的阻擾,有自主的

7摘自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101-104 頁。

8 同上。98-99 頁。

權利,有選擇的自由。在會話等言語交際中,通常說話人會採取一定的禮貌 措施來維護說話人、聽話人或第三者的面子;但有時候上述的兩種面子也可 能受到威脅,不是說話人的面子受到威脅,就是聽話人甚至第三者的面子受 到威脅,此時的話語或言語行為就是「威脅面子的言語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s)。

(四) 「語用含糊」與「模糊限制語」

甲、 語用含糊

何自然(1990)認為含糊(vagueness)在語用中包括語言表述的模糊 性、不確定性、或然性、歧義性和籠統性等非「二值邏輯」所能分析的含糊 概念。由邏輯-語義的符號通常都有十分明確的定義,命題的變域實際上是 真、假兩個元素組成的集合,即非真即假。但在語用中,話語的命題是非離 散性的(non-discrete);處於真、假之間或真、假難定的語言現象普遍存在,

其表達的意義往往是含糊的,因此只有語用學才能對含糊進行系統分析。

何自然、冉永平(2009)指出「語用含糊」(pragmatic vagueness)是從 語言使用和語言理解的角度討論語言信息的不確定性。語言使用的含糊應該 從語用的角度,也就是從語言的使用與理解兩個角度去分析才有意義。單個 詞彙意義的不確定性只有在語用中特定的語境視角才能解決。在語用中,含 糊包括語言表述的模糊性、不確定性、或然性、兩可性、約略性、含混、籠 統性等非二值邏輯(真假二值)所能分析的含糊概念。

「語用含糊」大致分為如下四種:

1.連續體型含糊:指命題真假之間存在一種界限不明的延伸。顏色詞是 最能說明連續體型含糊的特性。如金色、橙色等。

2.類屬範疇型含糊:指某個類屬範疇內產生的含糊概念。語用上如使用 上位類屬概念詞語,勢必存在一系列不確定下位類屬概念,從而導致話語含 糊。如例(50),「狗」是一個上位類屬概念詞,可以指警犬、牧羊犬、哈巴 狗等一系列下位類屬概念。

(50)我看到一條狗。

3.命名評價型含糊:指說話人對命題進行主觀評價時出現的含糊。如例 (51)和(52),各命題都是表達說話人的主觀評價,不同的說話人對同一事物 或事情存在不同的主觀判斷。「好學生」的標準為何?什麼樣的姑娘才算「美 女」?

(51)他是個好學生。

(52)那是個美女。

4.模糊限制型含糊:「模糊限制語」導致的語用含糊均屬此類型。有的 模糊限制語用於對話語的真實程度或涉及範圍作出修正;也有的用於說話人 對話語內容作主觀測度,或提出客觀依據以便對話語進行間接評估。

乙、 模糊限制語

萊可夫(George Lakoff,1972)9提出了「模糊限制語」(hedge),就是 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詞語」,它可以對話語的真實程度和話語內容 涉及的範圍進行修正,也可以表明說話人對話語內容作出主觀測度,或提出 客觀根據,對話語作出間接評估等。在語用學研究中,人們把模糊限制語的 運用與合作原則、禮貌原則等結合起來,解釋言語交際中的許多語用現象。

比如,當說話人不可避免要使用威脅或傷害對方面子的言語行為時,為了實 現交際目的,但同時又要削弱威脅面子行為的威脅力度,此時便可選擇恰當 的模糊限制語進行掩飾與調控。如例(53a)是典型的威脅對方面子的言語行 為,有損對方形象;而(53b)中說話人使用了「有點兒」這一模糊限制詞語,

從而遵守了禮貌原則中的讚譽準則(盡量少眨低對方)。可見模糊限制語的 運用可緩和批評的語氣,具有降低威脅對方面子力度的語用功能

(53a)你的衣服髒了。

(53b)你的衣服有點兒髒了。

E Princeetal(1982)從語用角度10,根據命題的真值條件將模糊限制語 按其語用功能分為兩大類型:變動型模糊限制語(approximators)及緩和型

9 摘自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177 頁。

10 摘自段士平(2009)〈模糊限制語的語境順應性詮釋〉《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28)5。

模糊限制語(shields)。變動型模糊限制語能改變話語結構的原意,或根據 具體情況對原來話語的內容進行了某種程度的修正或給出一個大體的變動 範圍,屬語義範疇。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並不改變話語結構的真值條件或原 意,而是使其肯定語氣趨向緩和的詞語,屬語用範疇。

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又可分為程度模糊限制語(adaptors)和範圍模糊限 制語(rounders)兩種類型。前者指限制變動程度的模糊性詞語或結構,表 示話語真實程度的變動。它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確但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確的話 語,說得更得體一些,與實際情況更接近一些,從而避免說話過於武斷。副 詞「幾乎」、「差不多」、「或多或少」等均屬之。後者指限制變動範圍的模糊 性詞語或結構,這時說話人不必講究實際情況與所說話語的接近程度,因為 在話語中往往談及具體的數字。如「大約」、「相當於」等。

何自然、冉永平(2009)說明人際交往中若說話人的言語行為本質上威 脅到聽話人的面子,就是一種威脅面子的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儘管 交際雙方都希望給對方留面子,但有些言語行為本身就存在潛在的威脅。比 如甲對乙的觀點表示不同意,便會傷害乙的正面面子;若甲對乙提建議時,

如果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就會影響乙的負面面子。因此我們通常需要選 擇恰當的語言形式或策略。若不可避免的要使用面子威脅行為時,說話人需 努力降低其威脅的力度,說話人就必須採用一定的策略。而「模糊限制語」

的運用,便是其中的策略之一。

(五) 預設關係(前提關係)

「預設」是指說話者或寫作者假定對方已知曉的信息11。60 年代「預設」

(presupposition)的概念開始進入語言學的領域,最早出現於語義學研究,

常用來說明語義和邏輯的現象,成為邏輯語義學的一個重要概念。70 年代 語言學家注意到「預設」與語境的關係密切,且是交際雙方的共知信息。直 到 80 年代,菲爾莫爾(Fillmore, 1985)、佛孔尼爾(Fauconnier, 1985, 1997)、

11 本文採用(2005)《朗文語言教學與應用語言學詞典》第 3 版英漢雙解,536 頁,所翻 譯的中文名稱「預設」,其原文註釋為:what a speaker or writer assumes that the receiver of the message already knows.

萊可夫(Lakoff, 1987)等學者更將「預設」融入認知語義學的理論架構中。

因此,「預設」便分成「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 學者認為「語用預設」是語用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一種推理關係,不 僅涉及語言結構,還與語境因素密切聯係,對話語理解中的語用推理起著重 要作用12。如例句(54)和例句(55),當說話者認為「這場雨馬上會停止」時,

說話者必定有一個已知的信息,而且是說話雙方所知道的信息,在例句(54) 中我們可以有許多的假設,如「現在正在下雨」、「這場雨已經下很久了」或

「現在雨已經變小了」等。我們可以說「例句(54)「預設」例句(55)」;或說

「現在雨已經變小了」等。我們可以說「例句(54)「預設」例句(55)」;或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