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3 論文架構

圖一:減肥治療 / 減重計劃流程圖 (Treatment Algorithm)

本論文研究之重點在於減重計劃流程圖中,步驟 8 及步驟 9 的部分,欲藉由實驗 組 (網路班) 及對照組 (傳統班) 之實施媒介之不同,來探討網路減重計劃班之有效 性;其研究流程及概念如圖二所示。

圖二:研究流程示意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肥胖的定義與治療

肥胖是脂肪性組織失序儲積的結果。肥胖之定義是根據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 kg/height (m) 2. )進行流行病學相對風險之分類。BMI 值 22 為理想 之健康狀態,若超過 23 為過重,超過 27 為肥胖,若超過 35 則為極度肥胖。過重或 肥胖相對的增加了一些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心臟疾病、膽囊疾 病、骨關節炎、惡性腫瘤、腦血管病變等等。肥胖治療的主要目標為超重和肥胖患 者 (BMI 大於 23)、腰圍過大 (男性大於 90 cm;女性大於 80 cm)、體脂率過高 (男 性大於 25%;女性大於 30%)、以及有家庭肥胖史者。

治療目標為六到十二個月的期間之內,減輕原有體重之 5 到 10%,並且此減輕 之體重得以長期維持[Korner J et al, 2003]。

治療過程包含評估及管理兩個階段;評估階段必須對病患肥胖的程度以及相關 疾病風險進行診斷;而管理階段則是訂定減重的進程及量化目標、如何保持減 重成果,以及控制相關之疾病風險[Baranowski T, 2004]。

治療方法包含非藥物治療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 如行為療法、體能 活動、低卡飲食等)、藥物治療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或是手術治療 (Surgery)[Riley RE, 1999]。

目前國內各醫療院所開設之減重計劃班,大多以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之混合 型式為主,視患者個人體質與計劃之實施進程而調整。

2.1.1 肥胖的種類

肥胖的種類,分為原發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

z 原發性肥胖:又有單純性和水鈉儲留性之分類,單純性肥胖較常見,佔肥 胖症的 90% 以上,並沒有特別的成因,因為飲食過度和運動不足所造成 的就是單純性肥胖。水鈉儲留性肥胖則多見於青、中年的婦女,胖中帶水 腫,晨輕暮重,體重於站立時短期內急遽增加,平臥時減輕。

z 繼發性肥胖:是繼發於其他內分泌疾病或遺傳疾病所引起的肥胖,其所佔 肥胖症的比例約在 5 %以下。【經允許引用市立萬芳醫院 / 肥胖防治中 心網頁 /肥胖的種類有哪些;http://www.anti-fat.idv.tw/open.html】

2.1.2 肥胖的治療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 在 1998 年六月發行 Clinical Guidelin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Evidence Report,運用實證醫學的方法,發展出評估治療 超重及肥胖病患的醫護人員 (醫師、護士、營養師、醫療保健作業執行者) 臨 床指導手冊;以此為依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以及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在 2000 年十月出版的 ”The practical guid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提及,對於肥胖的治療,可依據以下十個步驟 進行:

1. 測量患者的身高體重,以便計算其 BMI 值:BMI 提供體脂肪相對於體重的 比較,適用於不論性別的所有成人患者。其他方法如身高體重對照表

(height-weight tables) 或是生理阻抗量測 (bioelectricimpedance),其臨床效益均 不及 BMI 。當評估肌肉型的患者時,需注意肥胖程度可能高估;而對於年長 的患者,由於肌肉組織的退化,可能產生低估的情形;上述兩種情況建議以其

他評估方式進行較為恰當,如體脂肪或腰圍測量。此外,性別/種族、患者是否 Note : 疾病危險度所指之疾病包含 Type II Diabetes, dyslipidemia,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CVD )

表格設計參照文獻 :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of Obesity. Repor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ultation of Obesity. WHO, Geneva, June 1997.26

4. 依據步驟 1 – 3,決定患者是否應該接受治療:在此除了依據 [表二] 的內 容來評估之外,亦應注意有些患者可能短期或長期的不適合接受減重治療,例 如懷孕或餵乳的婦女、有嚴重壓抑傾向或無法自制的精神病患、有厭食症或善 饑癖病史的患者等等;在進行評估時應格外謹慎。

5. 評估患者是否作好準備並決心減重:患者的動機及理由是否強烈;上次失敗 原因;家庭 / 社會支持程度;對於危險及好處等了解的程度;對體能活動抱持 的態度;是否有充裕的時間…

6. 決定節食計劃 / 單日卡路里攝取量: 依據患者的性別、肥胖程度及相關之 疾病風險因素等,訂定病患單日的熱量攝取,使得多餘的脂肪漸漸得以消耗,

進而達成減重的目的。

7. 討論體能活動目標:對於成人長期體態的維持來說,每天卅分鐘中級強度的 體能活動是必須的,此類的活動能夠幫助身體每天消耗約 150 卡,每週約一大 卡的熱量。但肥胖病患的體能活動需漸進式的增加以避免運動傷害;因此根據 患者目前狀況,設定短、中、長期的體能活動目標,對於減重計劃來說,是相 當重要的一部份。

8. 每週檢討膳食及體能活動記錄:在決定了節食計劃以及體能活動目標之後,

每週與患者共同檢討過去一週的進展,以及訂定下週之目標。如此有助於減重 計劃的執行,並藉由此互動,從旁給予患者心理層面的支持與鼓勵。

9. 提供患者膳食/熱量相關資訊:將膳食熱量表提供給患者作為飲食的參考依 據。

10. 利用減重計劃表,填入患者記錄以及未來努力的目標

2.1.3 節食計劃

絕大多數的肥胖病患應調整飲食內容,並採行長期的節食計劃以降低熱量的攝 入。熱量的單位為卡路里 (calorie),常見的熱量表示方式為千卡 (或稱為大卡,Kcal ; 1Kcal = 1,000 calories)。

節食治療以低熱量飲食(LCD, low calorie diet)為主,女性患者單日熱量攝取標準 約略為 1,000 到 1,200 千卡,而男性或是體重超過 75 公斤的女性則為 1,200 到 1,600 千卡。節食治療需同時考慮營養成份的組成,除了降低相關之疾病風險之外,也避 免在節食治療的執行過程中出現營養失衡的狀況,例如對於維他命以及礦物質的攝 取;尤其女性需特別注意鈣質的攝取,需維持在每天 1,000 至 1,500 毫克的水準,以 免未來遭受骨質疏鬆症的威脅。某些特殊情況下醫療專業人員可能採行超低熱量飲 食(VLCD, very low calorie diet),但病患必須在受到良好監護及營養諮詢下才能實施。

在節食治療實施了一段時間後可針對病患的狀況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例如病患 的單日熱量攝取標準設定在 1,600 千卡而體重並沒有降低,那麼可將其調整至 1,200 千卡的水準;而病患的單日熱量攝取標準設定在 1,200 卻常感饑餓,那麼可向上修 正約 100 到 200 千卡。營養課程可以有效的輔助低熱量飲食療程,其涵蓋之內容包 括不同食物的營養成份、熱量計算、烹飪方式等等,有助於患者進一步了解其飲食 內容及調整方向,以達成減重目標。

2.1.4 體能活動

減重計劃中的三大主要目標為減輕體重、維持理想體重以及降低危險因子,節 食所能帶來的影響主要在於減少熱量的攝取以達成體重的降低。但體重降低過程中 所消耗的熱量不僅源自於脂肪,也可能來自於肌肉;體能活動不但去除多於脂肪,

更重要的是在減重過程中幫助維持肌肉強度。另外,體能活動還能夠降低相關疾病 因素如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發病的可能性,以及避免復胖。

除了消耗熱量之外,體能活動在減重計劃中扮演的最主要角色為維持理想體重 以及幫助身體達到較高的新陳代謝率,同時維持均衡的體態;選擇低衝擊有氧運動

來作為減重計劃之體能活動內容,其具有的好處在於限制少、學習容易、危險性低、

脂肪燃燒效果好等優點,因此大多數之減重計劃均採行此體能活動;如果患者擔心 參加減重計劃之體能活動,在減重後肌肉線條太過發達,彼拉提斯 (Pilates) 可能會 是較符合個人之選擇。

z 低衝擊有氧運動

所謂的低衝擊有氧運動是指在運動期間內,不論在任何時候,至少有一隻 腳與地板保持接觸,且雙手擺動不超過頭部的運動方式;超過這兩個條件者均 屬於高衝擊有氧運動。低衝擊有氧運動的好處在於比較簡單、容易學習,而且 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此外,高衝擊運動所進行的跑、跳等動作,

會因為年齡、體型、體重等因素的考量而有所限制;低衝擊有氧運動的相對好 處,即為沒有上述限制因素的困擾。

低衝擊有氧運動是為了燃燒脂肪而設計的運動,因此可以有效幫助減重者 減重。在進行低衝擊運動時,只要心搏速率達到一定的水準以上時,動作本身 所產生的效果即為脂肪的直接燃燒;若心搏速率過高時,動作本身所產生的效 果為心肺功能之增強,對於脂肪的燃燒反而沒有幫助。

低衝擊運動的範圍很廣,像是走路、游泳等,都算在低衝擊有氧運動的範 圍內;低衝擊有氧運動其種類之不同,展現於造成心搏速率變化之差異,如走 路和游泳是屬於心搏速率較低的低衝擊有氧運動,運動前後的心搏速率差異可 能在 10%的範圍之內,因此若是中途停止運動,對於心臟的負荷影響較小;但 是進行會讓心搏速率超過 10%的低衝擊有氧運動時 (如低衝擊有氧舞蹈),需 特別注意不可貿然的停止動作,以免造成身體的不適。

低衝擊有氧運動的動作設計完全取決於教練,教練通常會視學習者的學習 狀況而進行難易度的調整;在進行低衝擊有氧運動時會有身軀之局部性運動,

因此當訓練到相關肌肉或關節時,該局部因病變等因素而受到限制的學習者,

可能就不適宜從事此類活動。不適合進行低衝擊有氧運動某些動作的因素包

括:膝關節病變、脊椎病變等等,在訓練過程中,教練會提醒參與者注意,或 是視當時狀況來進行動作之調整或更換。

z 彼拉提斯(Pilates)

20 世紀初,德國人約瑟夫.彼拉提斯(Joseph H. Pilates)為鍛鍊身體,從 瑜伽、太極拳和其他運動擷取菁華,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精髓,自創了一套運動 方式,藉由各種地板運動及輔助器械,配合呼吸及集中心念來強化核心肌群

20 世紀初,德國人約瑟夫.彼拉提斯(Joseph H. Pilates)為鍛鍊身體,從 瑜伽、太極拳和其他運動擷取菁華,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精髓,自創了一套運動 方式,藉由各種地板運動及輔助器械,配合呼吸及集中心念來強化核心肌群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