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工作壓力相關理論與模式

自生理學家1914年Walter Cannon開始就與壓力有關的情緒與生理反應進行研 究後,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及組織學等領域學者專家紛紛投入有關壓力之研 究,由於研究角度的不同,其理論與模式各有其立論依據。

一、工作壓力理論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文獻與陳世志(2002)之研究,將工作壓力之理論歸納為心 理學、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生物學等四個層面(廖敏志,1993),分述如下:

(一)心理學理論

從心理學的觀點而言,當個體的行為與心理歷程無法應付生活上 的種種要求時,就會產生壓力。又可分為激發理論、精神分析理論、

行為理論及認知理論等四種觀點。激發理論著重在生理及心理的喚 起;精神分析理論著重在潛意識的作用;行為理論則重視刺激與反應 的聯結;認知理論則著重在個人認知的歷程。

(二)社會學理論

從社會學的觀點而言,當人與人之間互動形式與其所構成的團體 有問題時,就會產生壓力。又可分為衝突理論及角色理論兩類觀點,

前者著重在利益或權力衝突與不協調;而後者著重在受外力影響致無 法執行其角色義務時。

(三)社會心理學理論

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而言,當個人與環境兩方面的因素無法適配 時,就會產生壓力。又可分為勒溫學派及社會系統理論兩類觀點,前 者強調場地中相斥的動力或人格需求與環境壓力無法配合時;而後者 著重在人格與角色無法適配時。

(四)生物學理論

從生物學的觀點而言,認為個體的生活方式,若太偏離原始人類 在進化過程所採取的生活型式,就會產生壓力。又可分為生物精神醫 學及一般系統理論兩類觀點,前者認為工作壓力會引起生理症狀,而 生理症狀又再使工作壓力更形惡化;後者認為工作壓力為系統不平衡 的結果。

二、工作壓力模式

各學者依其觀點發展出不同的工作壓力模式,僅就下列工作壓力之社會環境 模式、職業壓力指標OSI模式、工作壓力之一般模式及工作壓力來源分述如下:

〈一〉工作壓力之社會環境模式

Katz與Kahn(1978)所提出的工作壓力之社會環境模式提供了角色對 於健康之影響的研究架構,並可做為工作與壓力後續研究的基礎,由於此 種模式強調工作壓力之產生是由於人與環境的不能配合,故稱之為人與環 境的配合模式,是由員工知覺在組織所有的環境開始,即客觀環境﹔經個體知 覺客觀環境的表現過程(A→B 階段),即心理環境﹔當客觀環境被員工評價 後,立即會出現生理的、行為的、情緒的反應(B→C階段),而生理的反應包 括心跳與血壓增加等,行為的反應包括倦怠與退縮等,情緒的反應包括工作不 滿足與增加壓力症狀等,此即反應﹔最後將導致影響精神上與心理上的健康與 疾病(C→D 階段)。上述過程會因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包含個人持久性特 徵與人際關係。

王孔誠(2006)分析工作壓力之社會環境模式(見圖2-1),認為客觀 的環境為組織中所有可能引起員工知覺的任何事務,心理環境表示個人知 覺目標環境的過程。一旦環境被評估之後,就會有一些包括心理上、行為 上或感情上的回應,從而可能引起不好的心理或生理的改變,進而影響健 康甚或造成疾病,這就是壓力。而整個模型過程可能會因為個人的特質及 人際關係等而有所不同。此模式常以組合一些傳統上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學 的構面,用以研究壓力與工作之關聯性,然此論述無法證明個人處於組織

變革中因應壓力或壓力反應結果之獨特性,亦無法解釋組織外之社會心理 因素之介入或干擾對個體產生之影響,且忽略個體之情感理性與工具理性。

〈二〉職業壓力指標OSI之模式

學者Cooper於1988年發展出一套衡量壓力源與工作壓力結果的工具,稱為

「職業壓力指標」(Occupational Stress Index,OSI)(見圖2-2),用以說明工作 壓力的來源,如工作本身的因素、經理的角色、與其他人的關係、生涯與 成就、組織結構與氣氛、家庭與工作的互動等;工作壓力的結果,如工作 滿意度、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缺勤、工業傷害事故等;工作壓力後果會 因個人因應方式及人格特質而有程度的差異。

組織行為研究學者亦運用職業壓力指標OSI的模式來說明職業壓力。這 種模式係認為由於個人層面(含角色負荷、角色衝突、角色模糊、工作責 任)、團體層面(含管理者行為、缺乏團體一致性、團體衝突、地位不協 調)、組織層面(含組織氣候、管理型態、組織設計、專業技術)、組織

6.人際關係

4.生理的心理 的健康與疾病 3.反應(生理、

行為、情感)

1.客觀的環境 .2.心理上的環境

A B C D

5.持久性的個人特徵 (遺傳、人口統計特徵、人格)

圖 2-1 工作壓力之社會環境模式

資料來源: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肥公司員工為例。陳村河,

2002,頁31。

外層面(家庭與專業間之衝突、個人社會經濟地位、缺乏變動、生活品質)

等壓力源因素之衝擊,因個別差異(包括遺傳、年齡、性別、平日飲食、

社會支持度、個人調適、人格特質)之因素介入,對個人產生不同之壓力,

產生行為(含不滿意、工作表現不良、缺席、離職率高、工作意外、酗酒 等物質濫用)、認知(含未能展現決策能力、難集中注意力以及健忘)以 及生理(含血壓上升、膽固醇過高、心臟病)等壓力結果(王孔誠,2006)。

情境 個人 結果

圖2-2 職業壓力指標OSI 模式

資料來源:組織變革知覺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為例。

胡馨心,2007,頁27。

工作滿意度

․成就價值與成長

․組織設計與結構

․工作本身

․組織歷程

․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

․身體健康

․缺勤

․工作傷害事故 因應策略

․任務導向

․尋求社會支援

․邏輯策略

․時間管理

․投入/奉獻 壓力源

․家庭與工作互動

․工作本身因素

․與他人的關係

․組織結構與氣氛

․經理的角色

․生涯與成就

人格特質

․A 型性格

․控制傾向

〈三〉工作壓力之一般模式

此模式係由Beehr 與 Newman(1978)所提出。其把壓力分為環境、個人、

過程、人力影響、組織影響、時間、調適反應等七個構面。其中環境構面 包括工作特性、角色要求及組織結構等;個人構面包括人口統計變項、人 格、生理特徵等。其認為工作壓力來自於環境與個人之構面,經由過程構 面處理而產生人與組織的影響。當人力構面與組織構面遭受影響後,就會 顯現調適性反應,個人會尋求支援系統,組織在工作設上及環境方面也將 作調整修正,而時間構面串聯其間。因此,Beehr 與 Newman(1978)強調,

壓力藉由時間流動,表現於人與環境、組織、人力影響等三大構面之交互 作用,最後形成個體調適反應。然Beehr & Newman(1978)之論述,尚未深 入探討個體調適反應之反餽作用,但七大構面之探討,實可為壓力模式研 究之基礎(王孔誠,2006)。

個人人格特質

․能力

․需求

․動機

圖2-3 工作壓力之一般模式

資料來源:組織變革知覺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為例。

胡馨心,2007,頁27。

結果

․生理反應

․行為反應

․認知反應 工作壓力來源

․工作負擔

三、壓力來源

壓力來源亦謂壓力因子,是指可能激發組織成員「迎面對抗或反向逃避」(fight or flight)反應的一種刺激;若由壓力為刺激型的觀點而言,視壓力為環境的刺激,

使個體產生壓力反應或緊張,此環境的刺激即為壓力源(陳村河,2000)。從過去專 家學者的探究方式不儘相同,可以發現壓力源相當廣乏也有多樣的觀點,茲彙整 如下 :

(一)Mcgrath(1970),認為角色壓力是主要壓力來源,而所謂角色是指附 屬於某個地位(職位)的行為,即當個人扮演某種地位(職位)時所 應承擔的行為標準。一般而言,即不良的角色特性所造成的角色壓力 包括角色混淆、角色衝突及角色過度負荷等三個變項。(引自吳濟華、

陳協勝,2001)

(二)Jere E Yates(1979)由執行、職能、環境與領導等四面向將壓力源加以 區分:

1、就執行面向而言,工作者常面對的壓力源有工作枯燥乏味、不良的 工作場所、時間壓力與工作期限、過度的工作要求、資訊泛濫、工 作結構與專門技術等六項。

2、就職能面向而言,包括有角色衝突、角色模糊、責任及領域界限等 四個主要壓力源。

3、就環境面向而言,即與工作前途變化有關的環境壓力源,如升遷情 形、大才小用、小才大用、有無工作保障等。

4、就領導面向而言,主要壓力源除「組織結構與氣氛」外,另有「缺 乏參與」、無聊的官樣文章與繁文褥節、極端強調全體一致、吝予 回饋等四項。

(三)Ivancevich與Matteson(1980),將壓力源分為如下五種:

1、實體環境:包括溫度、燈光、噪音、通風、機械振動等。

2、個人方面:角色衝突、角色模糊、角色過度負荷、對人員的責任及 事業發展壓力等。

3、群體方面:包括缺乏群體凝聚力、不適當的群體支持、群體內或群 體間的衝突與人際關係等。

4、組織內:包括組織氣候、組織活動範圍、領導型態、工作特性、技 術、輪班政策等。

5、組織外:包括家庭、遷居、經濟或個人財務、種族和階級、居住環 境等。

(四)Smith(1981)認為員工在工作場所的壓力源有下列六項:

1、實體工作環境:通風、噪音、冷熱及照明等。

2、組織內的因素:組織支持、工作參與、工作涉入、事業發展等。

3、工作負荷:工作負荷過高或過低。

4、工作時間:時間壓力、值班、加班等。

5、工作角色:角色不明確、職權、自由式決控制、對他人的責任、工 作階級、工作衝突等。

5、工作角色:角色不明確、職權、自由式決控制、對他人的責任、工 作階級、工作衝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