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

張高賓(2005)訪問醫生、心理師、老師、家長、憂鬱個案所得之內容,整 理出國內實務現場所收集到的憂鬱症狀,編制而成的量表,研究樣本為國小三至 六年級和國中一至三年級之學生。量表中依照情緒、認知、行為、身體四個概念,

區分成四大項度:「憂鬱煩躁情緒」、「無望」、「自尊與認知功能低」、「身 體抱怨及反映遲滯」。此份量表從題目的發展到信效度的研究皆以台灣樣本為 主,更能貼切台灣本土文化。

(四)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測量表

由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委員黃國彥、張本聖、吳佑佑、葉雅馨、詹佳真 等人共同編制,適用於18歲以下青少年。此量表將憂鬱症狀分為情緒、行為、認 知和生理四個面向,共20題,以是非方式勾選,勾「是」得1分,勾「否」得0 分,量表總分越高代表青少年憂鬱情緒越嚴重。

貳、青少年憂鬱

一、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憂鬱症狀

精神科醫師對於憂鬱症的診斷主要是參考精神科診斷手冊(DSM-IV)所列出 的標準,其診斷標準為:九個症狀中至少有四個症狀以上,大部分時間如此且持 續超過兩週,就可能罹患憂鬱症,症狀包括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興趣與喜樂減少、體重下降(或增加) 與食慾下降 (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 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與體力變差、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無法專注與決斷、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 計畫)(孔繁鐘、孔繁錦,2002)。診斷手冊中並未特別列出青少年憂鬱症診斷 標準,因此在診斷上大致依循成人憂鬱症標準來判定,但想要早期診斷青少年的

憂鬱症相當不容易,因為青少年通常不具備成年人的典型症狀,如憂鬱、失去活 力、失眠或嗜睡、體重變化、注意力不集中等,反而更容易出現暴躁、易怒、尋 求刺激的行為(王建楠、吳重達,2003)。

沈詠萱、詹其峰、呂碧鴻(2003)指出青少年憂鬱症臨床上會表現出鬱悶、

自殺、功能障礙、飲食問題、社交退縮、學業退步、不當性行為、藥物濫用、行 為偏差、身體抱怨等症狀。王建楠等人(2003)也提出青少年憂鬱症之特點如突 然大叫、莫名躁動生氣或哭泣、對交朋友沒興趣、從事冒險行為(如飆車、打架)、

酒精或物質濫用、學校表現不佳、逃學、害怕死亡、生理不適(如頭痛、胃痛、

肌肉酸痛)等。周桂如於2002年整理相關文獻列出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重要的十 大大症狀:

(一)憂鬱情緒:悲傷、鬱悶、抱怨不舒服或疲倦、哭泣、焦慮、情緒不穩。

(二)興趣缺乏:不再從過去喜愛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尋求快樂活動的次數減 少,即使勉強去做但會抱怨無聊。

(三)社交退縮:社交活動參與降低。

(四)食慾改變:吃東西的量改變。

(五)睡眠障礙:通常憂鬱症兒童及青少年睡眠障礙之表現較多為睡眠時間減 少且多為失眠過程中睡著,較少睡過多、睡眠中斷或早醒,有些早上起不來或上 課中打瞌睡的孩子常會被誤以為是懶惰。

(六)疲累或失去活力:輕微的會感覺精力不足,不致影響生活作息,嚴重些 會影響學業及生活,動作遲緩且不能持久常需要休息,沒有力氣完成生活瑣事。

(七)思考與專注力減退:難以做決定,花過多的時間思考問題,記憶力減退,

容易忘東忘西,注意力無法集中使得課業表現明顯下滑。

(八)低自尊:易對自己有負面批評,容易遭受挫折且無法忍受挫折。

(九)消極的未來定位:對未來沒有夢想,覺得未來是無望的,常談論疾病、

自殺。

(十)其他症狀:說話無力、回答只用一兩個字不加解釋、身體疼痛或常生病、

張高賓、戴嘉南、楊明仁與顏正芳(2006)透過訪談相關人員包括精神科醫 師、心理師、老師、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個案和個案之家長,質性分析出兒童及 青少年憂鬱的主要症狀,將症狀歸類為四方面:

(一)認知想法:失去興趣、無價值感、低自我概念、自殺想法、悲觀、無助、

無望、自責、記憶力減退、難做決定、專注力減退。

(二)情緒表現:憂鬱心情、悲傷難過、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煩躁不安、易 怒、情緒不穩、意志消沉、焦慮和沮喪

(三)行為方面:疲倦、哭泣、缺乏活力、少話語、拒學、人際關係不好、學 業成就低落、外顯行為、自傷、交代的事無法完成、品行問題、退化行為和活動 量減低

(四)生理上:失眠或嗜睡、食慾改變、身體症狀抱怨、心理動作遲滯或激動 和體重減輕。

綜合以上相關論述可知要判定青少年是否可能罹患憂鬱症,除了 DSM-IV 所 列之核心症狀必須檢視外,尚有許多臨床症狀亦須觀察,有許多憂鬱症狀是青少 年所特有的,例如易怒、品行問題、從事冒險行為尋求刺激、退化行為、學校表 現不佳、抱怨身體不適等,而這些症狀常會讓大人們以為這是小孩不聽話的表 現,殊不知其實是青少年憂鬱的呈現方式,為了能夠早些幫助憂鬱的青少年,我 們對青少年獨有的憂鬱症狀更應深入瞭解,才不會錯失協助青少年走出憂鬱的機 會。

二、造成青少年憂鬱的原因

探討憂鬱症的成因時,大都認可憂鬱症是多重病因所致(劉淑言、蔡欣玲、

陳映雪、吳聖良、陳美碧,2005)。對於憂鬱症之病因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為 生物因素,如遺傳、腦神經傳導物質、內分泌系統等;二為心理社會因素,如人 格特質、家庭支持、人際關係等。

從生物因素來看,遺傳、腦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系統對憂鬱症之影響,是 較常被討論與研究的範疇。遺傳上,有研究顯示遺傳對憂鬱的影響,指出親屬中

如患有憂鬱症,則孩子罹患憂鬱症或較不適應的比例較高(Hammen, Burge, Burney, & Adrian, 1990),王建楠等人(2003)表示患有憂鬱症的父母親生下 的小孩,有較高機率出現各種精神異常症狀,包括憂鬱症。有人懷疑環境因子對 孩子之影響,因此將躁鬱症父母生下的小孩送給別人做養子,結果發現孩子罹患 躁鬱症的可能性仍高(王建楠等人,2003)。但有研究發現不同的結果,蔡均棠

(2005)分別對憂鬱組及正常組之婦女及其8至10歲之子代進行長期追蹤,發現 母親憂鬱與兒童憂鬱無關,母親憂鬱對兒童的憂鬱並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兒童 主動積極的因應策略與同儕之社會支持則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力; Spence、

Najman、 Bor、Callaghan和 Williams (2002)整理文獻也發現仍有研究指出憂 鬱父母的小孩並未發展出明顯的心理疾病,可是母親持續性的憂鬱對孩子將來發 展出憂鬱症狀有較高的危險性。綜合上述文獻,基因遺傳是否為青少年憂鬱症之 原因並未有定論,但不可忽略的是父母患有憂鬱症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只是無法確知影響來自於天生的基因遺傳或後天教養與生活環境。

從腦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系統來看,黃晶敏、蔡宛庭、郭思慧(2009)提 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失調,例如多巴胺(dopamin)降低、血清素(serotonin)

不足等,可能引發情緒困擾,身體機能的改變,例如女性經前憂鬱、產後憂鬱、

賀爾蒙的變化等,也可能造成憂鬱,甚至罹患某些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 氏症、癌症、焦慮症等疾病容易併發憂鬱症。王建楠等人(2003)表示下視丘、

腦下垂體及腎上腺的功能軸異常和憂鬱症有關,甲狀腺和生長激素等功能異常常 發生於憂鬱症患者身上,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癌症、巴金森氏症、腦外傷、糖 尿病等疾病容易引發憂鬱症。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系統對憂鬱症影響之研究仍 在持續進行中,目前研究認為神經傳導物質間的不平衡可能是造成憂鬱症的主要 原因,因此對於憂鬱症的藥物治療主要是增加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等傳導物質的濃度,來緩解症狀。

心理社會因素對憂鬱的影響,探討的範圍非常廣泛,包含人格特質、家庭功 能、人際關係…等。內政部統計處2003年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少年的壓力

或困擾七成五來自家長,其次46.75%為自己,再次為同學朋友占42.00%,由此可 知青少年自身,到身處的家庭和周圍的人際關係皆對其有重要的影響。青少年自 身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其憂鬱情緒的產生,研究顯示具有低自尊、完美主義、思想 悲觀、挫折容忍度低、依賴性人格特質的人容易罹患憂鬱症(郭志通,2001;柯 慧貞,2002)。劉淑言等人(2005)對門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罹患 憂鬱症的青少年較一般青少年容易出現憤怒負向轉移、對未來持負向看法、以偏 蓋全完美主義等因應行為與認知模式。周桂如(2002)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亦發 現負向歸因於內在因素的兒童及青少年有較高的憂鬱程度。綜合言之,青少年本 身的人格特質、認知模式對其是否患有憂鬱症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青少年人格特質、認知模式的形成可能與家庭脫不了關係,許多研究指出 早期的家庭經驗,容易對個人人格發展造成影響,而導致憂鬱的發生(徐世杰,

2003;蘇曉憶,2005);亦有相當多憂鬱與家庭的研究,發現家庭的功能、經濟 狀況、氣氛和家人間的互動等皆對個人憂鬱的發生具有相當的關連性(李仁宏,

2004;高啟賢,2004;陳毓文,2004;楊朝旭,2004)。可見家庭也是青少年憂 鬱相當重要的因子之一,除此之外人際關係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國內外研究皆 顯示沒有朋友、人際關係不佳會使得青少年憂鬱程度越嚴重(周桂如,2002)。

國內王淑鄉(2007)與蘇吉禾(2009)針對青少年憂鬱與人際關係相關研究亦發

國內王淑鄉(2007)與蘇吉禾(2009)針對青少年憂鬱與人際關係相關研究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