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中文部分

孔繁鐘 、孔繁錦(2002)。DSM-IV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和記。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18(7),154-165。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 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

王齡竟(2008)。家庭衝突及社會支持對青少年憂鬱情緒及偏差行為之影響:補 統計處網址 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

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 (2010)。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原 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沈詠萱、詹其峰、呂碧鴻(2003):青少年憂鬱症。基層醫學,18(4),84-90。

李明濱、廖士程(2006)。自殺原因與防治策略。台灣醫學,10(3), 367-374。

李仁宏(2004)。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性關係之追蹤研究。高 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桂如(2002)。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9(3),16-23。

周俐利(2011)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之改變對青少年憂鬱與偏差行為之影響。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湙絜、黃宗堅(2009)。家庭復原力概念應用於憂鬱症患者之處遇。諮商與輔導,

285,24-28。

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向 關係探討。臨床心理學刊,3(1),35-45。

林米庭(2006)。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東 吳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燕(2004)。台商在台子女依親對象管教態度、青少年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 相關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珠(1991)。憂鬱症患者家庭功能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柯慧貞(2002)。憂鬱症的心理因素。學生輔導學報,5,38-51。

胡韶玲、孫世維(2008)。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應 用心理研究,38,61-105。

洪毓璟(2004)。青少年家庭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計弘真(2010)。青少年家庭狀況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以桃園縣高職生為 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徐世杰(2003)。論親職功能與青少年憂鬱。諮商與輔導,211,33-37。

高啟賢(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之憂鬱情緒與家庭互動類型之關係。國立陽明大 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東華。

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4,465-504。

張高賓、戴嘉南、楊明仁、顏正芳(2006)。國內學齡兒童憂鬱症狀之分析研究。

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64-101。

張高賓、陳明哲、連廷嘉(2007)。台灣地區兒童憂鬱流行率之調查研究。台東 大學教育學報,18(1),29-72。

張高賓(2009)。「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量表」編制之研究。測驗學刊,

56(2),269-294。

郭志通(2001)。憂鬱症之診斷標準與協助治療策略。諮商與輔導,181,14-18。

郭志通、張進上(2012)。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診斷與治療。諮商與輔導,317,

38-45。

郭靜靜 (2003)。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道、蕭芝殷、許秀卿、蔡美華、王俊毅(2007)。家庭醫學科門診青少年憂 鬱症狀危險因子分析 。台灣家醫誌,17(3),158-166。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 刊,17(4),67-95。

陳為堅(2005)。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估及預防策略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報 之探討。輔導季刊,45(4),29-39。

黃小芬(2006)。成年燒燙傷患者之家庭復原歷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與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統計處(2011)。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2012 年 12 月 30 日取自教育部統 計處網址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31d75a44-efff-4c44- a075-15a 9eb7aecdf

楊浩然(2002)。青少年憂鬱疾患及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 社會因素之分析研究。榮總護理,22(1),81-91。

劉惠琴(2008)。行動中的家庭故事。應用心理研究,38,17-59。

劉淑芬(2009)。視力受損者家庭韌力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

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8,123-154。

蘇曉憶(2005)。青少年親子關係、完美主義、自尊與其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吉禾(2009)。青少年憂鬱與親子關係、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Coleman, M., & Ganong, L. H. (2002). Family Resilience in Multiple Contex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346-348.

Hawley,D. R.(2000).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Family Resili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8,101-116.

Hawley, D. R., & DeHaan, L.(1996).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family resilience :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family perspectives. Family Process, 35, 283-298.

Hammen, C., Burge, D., Burney, E. & Adrian, C. (1990). Longitudinal study of diagnoses in children of women with unipolar and biplolar affective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