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連廷嘉博士 鄭承昌博士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陳怡君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六 月

(2)
(3)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陳怡君 撰

指導教授:連廷嘉博士 鄭承昌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六 月

(4)
(5)
(6)

謝誌

回首五年的研究所生涯,從單身到結婚到生孩子,從跟著好友一起讀書到看 著好友畢業到隻身奮鬥,其中心情波動不可言喻。撰寫謝誌的心情依然複雜,不 是單純的為自己畢業而喝采,反而有更多的不捨與懷念。謝謝帶領我完成論文的 老師們:謝謝連老師給我空間與時間,讓我按照自己的步伐撰寫論文,在關鍵時 刻的求助,您總是有求必應;謝謝鄭老師的耐心指導,您清楚明確的教導,讓我 這個「憨人」可以繼續往下走,在我停滯不前時,您的建議、警惕和親切的關心,

都是我回復動力的重要泉源,謝謝鄭老師與師母在我懷孕時的照顧與包容,就像 親人般與我分享為人父母的經驗,因為你們,讓我有勇氣繼續隻身打拼;謝謝陳 老師的溫暖關懷與貼心提醒,論文計畫時的鼓勵與建議讓我受用無窮,聯繫口考 老師與時間時,您的細心提醒與支持讓口考事宜可以順利確定;謝謝蔡老師論文 口試時帶領我回到研究的初衷,讓我重新看待這折磨我四年的論文,感謝親切的 您願意撥空指導。

我的朋友們,雅萱、佳靜、彥岑、旻彥、瓊文,在研究所的生涯中的一路陪 伴,因為有你們,研究之路並不孤獨反而有趣,即使你們遠在天邊,卻依然給我 協助。謝謝雅萱和佳靜從遙遠的彼方到台東為我加油,多虧了你們,讓口順利完 成,謝謝佳靜多留的這幾天,陪伴我一起修改論文;謝謝旻彥提供溫暖的窩讓我 能夠安心打拼,希望畢業後仍能常回來與你相聚。

謝謝我的家人,因為你們的支持,讓我可以走完研究所之路。謝謝孫小斌的 支持,即使我沒有收入,即使照顧小孩的重擔落在你身上,你依然沒有怨言,你 的支持與包容讓我的人生走上很不一樣的路;謝謝老爸、老媽在撰寫論文的這段 期間幫我照顧小饅頭,真是辛苦了!謝謝兩位老姊在回收問卷時幫我輸入資料,

假日有空時幫我照顧小孩;謝謝旺仔(貓)在煩惱疲憊時給我樂趣。

謝謝一路上的貴人,此刻與你們分享完成研究的喜悅,祝福你們!

陳怡君 謹誌 102.7.5

(7)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作者:陳怡君

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暑期)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研究方法採用問 卷調查法,以台灣北部地區七、八、九年級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 1236 人。所使用的調查工具包括張高賓之「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量表」,及自編之

「家庭復原力量表」。依據資料,運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 多元迴歸分析法等統計方法驗證假設。所得結論如下:

一、青少年的家庭復原能力尚好。

二、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組織、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態度、學業成績與人際 關係對家庭復原力有顯著的影響。

三、青少年有憂鬱傾向偏低。

四、不同性別、年級、手足數、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態度、學業成績及人際關 係在憂鬱傾向上有顯著差異。

五、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呈現負相關。

六、青少年家庭復原力對其憂鬱傾向的解釋力為 14.8%,以家庭溝通模式解釋 力最高為 13.7%。

最後依據結論,針對家庭、學校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家庭復原力、憂鬱傾向、家庭信念、家庭溝通、家庭組織

(8)

A Study on Adolescents’ Family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

Yi Jun,Chen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discuss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family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based on Mr. Zhang, Gao-Bin’s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and the self-edited survey “Family Resilience“, was adopted as the study method. There were 1,236 seventh, eighth, and ninth graders selected in Northern Taiwan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collected data was processed in the manner of One-Way M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was concluded as follows of this study:

I. Adolescents have rather good family resilience.

II. Their genders, grades, family structure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parents'

attitude of discipline, school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ir family resilience.

III. Adolescents have rather low tendency for depression.

IV. Their genders, grades, number of sibling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parents'

attitude of discipline, school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tendency for depression.

V.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family resilience and depression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VI. The R-square of adolescents' family resilience to their tendency for depression is 14.8%, with family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scoring 13.7% as the highest prediction.

This study then proposes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families, schools, and future studies based on its conclusion.

Keywords: family resilience, depression, belief systems, organizational patterns,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9)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憂鬱理論與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家庭復原力的內涵與其相關研究 ... 19

第三節 家庭復原力應用於憂鬱 ...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5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 44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47 

第一節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憂鬱傾向現況分析 ... 4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家庭復原力的差異 ... 5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憂鬱傾向的差異 ... 73

第四節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 ... 100

第五節 家庭復原力對青少年憂鬱傾向之迴歸分析 ...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07

第二節 結論 ... 111

第三節 建議 ... 116

參考文獻 ... 121

(10)

附錄 ... 127 

附錄一 專家效度表 ... 127

附錄二 專家效度修改情形摘要表 ... 128

附錄三 家庭復原力預試問卷 ... 130

附錄四 家庭復原力正式問卷 ... 134

附錄五 「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量表」使用同意書 ... 140

(11)

表 次

表 3-3-1 家庭復原力量表預試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 32

表 3-3-2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 32

表 3-3-3 北部地區國中學生有效樣本分析 ... 33

表 3-4-1 家庭復原力量表之家庭信念系統因素分析表 ... 39

表 3-4-2 家庭復原力量表之家庭組織結構因素分析表 ... 39

表 3-4-3 家庭復原力量表之家庭溝通模式因素分析表 ... 40

表 3-4-4 家庭復原力量表構念與題項對照表 ... 42

表 3-4-5 家庭復原力量表α信度係數值表 ... 44

表 4-1-1 受測學生家庭復原力各層面之題平均數、題標準差 ... 48

表 4-1-2 受測學生家庭復原力各項目之題平均數、題標準差 ... 48

表 4-1-3 受測學生憂鬱篩檢量表各層面之題平均數、題標準差 ... 49

表 4-2-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50

表 4-2-2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51

表 4-2-3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1

表 4-2-4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52

表 4-2-5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53

表 4-2-6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3

表 4-2-7 不同家庭組織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54

表 4-2-8 不同家庭組織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55 表 4-2-9 不同家庭組織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5

表 4-2-10 不同出生序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56

表 4-2-11 不同出生序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56

表 4-2-12 不同手足數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57

表 4-2-13 不同手足數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58

表 4-2-14 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58

表 4-2-15 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59 表 4-2-16 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9

(12)

表 4-2-17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60

表 4-2-18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61

表 4-2-19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61

表 4-2-20 不同母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62

表 4-2-21 不同母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63

表 4-2-22 不同母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63

表 4-2-23 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64

表 4-2-24 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65 表 4-2-25 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65

表 4-2-26 不同人際關係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66

表 4-2-27 不同人際關係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67 表 4-2-28 不同人際關係青少年在家庭復原力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67

表 4-2-29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與家庭復原力變異數分析之綜合摘要表 ... 68

表 4-3-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74

表 4-3-2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74

表 4-3-3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5

表 4-3-4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76

表 4-3-5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76

表 4-3-6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7

表 4-3-7 不同家庭組織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78

表 4-3-8 不同家庭組織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79

表 4-3-9 不同出生序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79

表 4-2-10 不同出生序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80

表 4-3-11 不同手足數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80

表 4-3-12 不同手足數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81

表 4-3-13 不同手足數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2

表 4-2-14 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83

(13)

表 4-3-15 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83

表 4-3-16 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4

表 4-3-17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85

表 4-3-18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86

表 4-3-19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6

表 4-3-20 不同母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87

表 4-3-21 不同母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88

表 4-3-22 不同母親教養態度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9

表 4-3-23 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90

表 4-3-24 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91

表 4-3-25 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91

表 4-3-26 不同人際關係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 ... 92

表 4-3-27 不同人際關係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93

表 4-3-28 不同人際關係青少年在憂鬱篩檢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94

表 4-3-29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與憂鬱傾向變異數分析之綜合摘要表 ... 95

表 4-4-1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相關矩陣 ... 100

表 4-5-1 家庭復原力各層面對憂鬱傾向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4

(14)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29 圖 3-2-1 研究實施流程圖 ... 44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家庭復原力與青少年憂鬱之相關性。本章分四節,內容為研 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名詞釋義及研究範圍與限制,茲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憂鬱症是二十一世紀影響人類的三大病症之一,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 預測 2020 年後,憂鬱症將成為影響人類生活的第二大疾病(WHO,2005),憂鬱 症將是未來人類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在台灣,青少年的憂鬱症發生率也值得我們 注意,陳為堅(2005)針對臺灣北中南東 10 至 18 歲青少年憂鬱傾向推估之研究 結果顯示有 8.66%罹患重度憂鬱症,男生重鬱症點盛行率為 4.9%,女生為 12.8%,

由研究結果可知臺灣青少年憂鬱問題不容忽視。內政部統計處少年身心狀況調查 報告(2003)顯示:12 歲至 17 歲的青少年有 77.62%偶而或經常感受到壓力或困 擾,感到壓力或困擾時,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為憂鬱,占 40.00%,其中 12 到 14 歲青少年出現憂鬱的比例為 32.40%,15 到 17 歲出現憂鬱情緒的比例為 47.80%,

報告中也指出:23.71%的青少年感到困擾時不會求助他人,有 9.53%的青少年不知 道找誰協助。

綜合各研究數據,發現台灣青少年憂鬱症發生比率並不低,有相當高比例的 青少年經常感受困擾與壓力,且大部分都會出現憂鬱情緒,但有很多青少年在面 對困擾時是無人協助或不知所措的。憂鬱情緒的出現,常常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16)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自殺。國際自殺防治協會 2006 的資料顯示:平均每年約一百萬 人自殺身亡,自殺身亡者中高達 90%的人患精神疾患,其中尤以憂鬱症佔最大多 數,自殺身亡者中三分之二的人患有憂鬱症。在台灣,青少年自殺問題亦不容忽 視,衛生署 101 年統計資料顯示:15-24 歲青少年死亡人數為1,340 人,占青少年 死亡人數的14.6%,自殺為青少年主要死因的第二位(衛生署,2013)。就自殺死 亡個案而言,生前多數(84-100%)具有精神科診斷,主要為憂鬱症(李明濱、廖士 程,2006)。

研究顯示,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可能與憂鬱有關,偏差行為包括:藥物濫用、

自我傷害、性濫交及暴力等(沈詠萱、詹其峰、呂碧鴻,2003)。青少年自殺與 偏差行為,產生了許多校園及社會問題,近幾年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處理相關問題,

包括成立自殺防治中心,憂鬱症防制宣導等,學術、醫療方面也有許多青少年憂 鬱問題的相關研究。經過這些年青少年憂鬱防制的努力,到底成效如何是筆者想 進一步瞭解的,瞭解目前青少年憂鬱現況為本研究的主要動機之一。

目前國內針對青少年憂鬱問題之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份是針對青少 年個人為研究主題,包括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課業表現等,探討青少年自身狀 況與憂鬱問題之關連性;另一部份是針對青少年所處的家庭作研究,包括親子關 係、父母教養態度、家庭經濟等因素,討論青少年憂鬱問題與家庭狀況之間的關 係。筆者閱讀整理後發現既有的研究中,比較多是從問題中找問題,也就是從青 少年憂鬱問題中,找出個人或家庭哪裡出問題造成憂鬱的結果,例如:青少年完 美主義、自尊與其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蘇曉憶、戴嘉南,2008);青少年自我 概念因應與其憂鬱之相關研究(陳玲玲,2007);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 少年憂鬱傾向關係探討(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青少年家庭狀況與 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計弘真,2010)。在憂鬱問題裡找出造成憂鬱的原因,

發現是個人特質與家庭出現問題,期望從中找到解決方法,但往往會形成更多的 問題而無法解決,這是以往的研究可能會陷入的困境。近幾年,正向心理學的興

(17)

起,多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正向心理學」是指不以病理的角度詮釋個案的問 題,而是相信每個個案都有自己的優點,精神疾病只不過是因為優勢能力還沒有 被發展出來,而產生的適應困擾(Seligman,Rashid,& Parks,2006)。正向心理學著重 的是找出個案的優勢潛能,發掘個案已具有但卻尚未引出的能力,從中協助個案 解決問題,與以往從問題中找問題的思維大為不同。國外研究發現,正向心理學 的介入能夠減少青少年憂鬱症的發生率。過去的研究較少以正向心理學的角度著 眼,這篇研究中,筆者將以正向的新思維探討青少年憂鬱問題,期待從中找到一 些新的想法與解決策略,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筆者擔任國中老師多年,在教育現場中深感無力的就是家庭問題,很多時候 會發現孩子的問題是家庭所造成的,即使教導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 環境,仍然無法真正的改善問題,因為問題的源頭不是在他們身上而是家庭出了 問題。就系統觀來看青少年眾多的情緒行為問題,青少年的狀況是反應家庭問題,

孩子只是家庭問題的代罪羔羊,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應該是從家庭中開始著手,

才是根本之道,但這並不容易,身為老師或學校的立場,實在很難介入學生家庭 處理問題,因為大多是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老師才有機會發現這個家庭有狀況需 要協助改善,這樣的介入時機點,給予家長建議或家庭支援時,家長通常很難接 受,甚至造成老師與家長的衝突。談論家庭狀況是相當敏感的話題,所以很難跟 家長討論家庭中需要改善的問題,直接建議家長改變。近年來相當重視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期望的是在平常時候給予家長正確的親職觀念,協助家長修正不適當的 家庭教育。親職教育的宣導就可以避免上述問題,以中立的角度給予家庭建議,

可是觀察現行親職教育現況發現,大部分的宣導內容多是教導家長如何與青少年 溝通互動。如何正向管教等,但家庭中影響青少年發展的因素相當多,只改變家 長與孩子的互動顯然無法解決全部的問題。現有的研究裡,也較少談到如何評估 家庭狀況,如何給予這個家庭所需的親職教育資訊及相關支援,筆者期望能找出 一種方法,評估家庭狀況,瞭解家庭中所需的資源,讓親職教育不是只有片面的

(18)

宣導,而是真正具有實質幫助,此為研究動機三。

綜合以上所述之研究動機,本篇研究將以家庭復原力概念探討青少年憂鬱問 題。「家庭復原力(family resilience)」主要是研究家庭如何克服逆境,並進一步探 討家庭克服逆境的要素,Walsh(2006)認為所有的家庭都有度過危機的潛能,每 一個家庭都潛藏著度過危機的因子,只是需要去引發。家庭復原力的概念即是以 正向心理學的思維與態度來探討家庭遭遇困境時的狀況,家庭有何優勢能力面對 壓力,需要加強的能力又為何?家庭復原力的內涵,包含了家庭的信念、組織、

溝通多元面向,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家庭裡的狀況,從家庭復原力的角度評估家庭 優弱勢能力,期望能夠瞭解家庭狀況,協助青少年一同面對憂鬱。因此,本篇將 以家庭復原力的概念著手研究青少年憂鬱傾向是否可透過家庭復原因子所具備的 多寡來預測,如果家庭具備的復原因子能夠預測青少年憂鬱狀況的嚴重性,則可 由家庭復原力量表的施測結果瞭解此家庭已經具的復原因子和尚未引發的復原因 素,在青少年還沒有出現嚴重憂鬱問題時,提早預防,協助家庭具備更多的家庭 復原因子,減緩青少年憂鬱問題的產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青少年「憂鬱傾向」與「家庭復原力」之現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家庭復原力」之影響情形。

三、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憂鬱傾向」之影響情形。

四、探討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

(19)

五、探討青少年「家庭復原力」對「憂鬱傾向」之預測力。

六、根據研究發現歸納出結果,並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供相關實務者參考。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青少年

本研究所稱之青少年是指100學年度就讀於台灣北部地區(基隆市、台北市、

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國民中學一到三年級在學學生。

貳、憂鬱傾向

憂鬱是一種不愉快的感受,是一種負面的認知、情緒、影響我們的行為表現。

本研究所指之「憂鬱傾向」是以張高賓(2009)編制的「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量 表」得分為依據,此量表分為「憂鬱煩躁情緒」、「無望」、「自尊及認知功能 低」、「身體抱怨及反應遲滯」、「品行人際問題」五部分,得分愈高表示憂鬱 程度愈高;反之亦然。

參、家庭復原力 (family resilience)

Walsh於1998年提出「家庭復原力」的概念,意即家庭調節壓力,克服危機,

度過困境的過程與能力。家庭復原力的三個關鍵因素為信念系統、組織結構、溝 通模式。

本研究所指之家庭復原力是依據Walsh(2003、2006、2007)家庭復原力理論 自編而成,測得之分數來代表青少年家庭復原力之狀況,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 家庭復原力越好,得分越低,代表青少年家庭面對困境時復原狀況越差。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與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北部地區國中階段青少年,依據教育部(2011)統計的一百學 年度各縣市國中概況統計資料,取得北部五縣市(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 園縣、新竹縣、新竹市)之國中人數,按照北部地區國中學生總人數與五縣市學 生人數比例抽樣,進行研究。

選擇國中青少年進行研究主要是因此階段之學生不管是生理或心理皆開始產 生變動,生理上,賀爾蒙的改變,第二性徵更為明顯,心理上,開始追求獨立,

注意力從家庭移轉至同儕或社會,甚或開始面對學業、人際壓力,此時期之青少 年容易遭遇困擾產生憂鬱心情,進一步探究家庭對此階段青少年之影響,將有助 於協助憂鬱困擾之青少年,因此本研究以國中階段青少年為主要研究對象。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以家庭復原力為自變項,憂鬱傾向為依變項。憂鬱問題對青少年造成 之影響越來越嚴重,不但影響生活作息、學校表現,甚至釀成自殺,青少年憂鬱 症之成因多元複雜,家庭因素對其人格發展及生長環境皆有重要影響,因此本研 究欲探討家庭復原力與青少年憂鬱傾向之關係,瞭解家庭對於憂鬱傾向的可能影 響。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張高賓(2009)所編製之「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量表」,及研究 者自編之「家庭復原力量表」為研究工具,將問卷所得資料進行統計驗證,加以 相關文獻理論做為依據,探討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

(21)

貳、 研究限制

一、樣本抽樣

本研究樣本因受經費限制,故僅選取北部五縣市國中學生為抽樣對象,取樣 過程受到學校是否接受施測之意願影響,可能造成抽樣上的疏漏,是本研究無法 控制因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進行資料蒐集,問卷與其信效度皆經過謹慎篩選,但因無 法避免填答者亂瑱或隱瞞真實感受,或受限於填答者的理解程度,而影響研究結 果。

三、研究推論

研究樣本以北部地區國中青少年為主,因此,運用研究結果進行推論時必須 謹慎小心考量樣本的代表性,避免過度或錯誤使用研究結果。

(22)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三節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憂鬱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介紹 家庭復原力的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呈現目前憂鬱與家庭復原力的相關 研究。

第一節 憂鬱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憂鬱內涵

一、憂鬱的定義

「憂鬱」一詞定義廣泛,可能是指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一種症狀或疾病。

張春興(2006)將「憂鬱」視為一種感覺,是憂愁、悲傷、頹喪、消沉等多種負 面情緒綜合成的心理狀態。張家銘(2009)指出憂鬱是一種正常情緒,人遇到不 順心的事,難免都會不快樂,但是鬱悶情緒過於嚴重,持續太久,沒辦法控制,

可能就是憂鬱症。憂鬱是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是情緒的症狀、

症候群或疾病,會有退縮、情緒抑制、自我貶低等反應,從正常者到病態者都可 能有此現象,對不同個體有程度輕重與時間長短之差別,並經由生理、心理、情 緒及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蘇吉禾,2009)。

綜合言之,憂鬱是一種不愉快的感受,造成負面的認知、情緒,影響我們的 行為表現。如果憂鬱持續時間短暫且行為嚴重程度不致影響生活,屬於正常的表 現,且人人有之;反之,持續時間長,表現出來的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則屬病態,

一般將之定義為「憂鬱症」。憂鬱感受、情緒與憂鬱症其實只是程度上的差別,

一開始的憂鬱感受累積久了,很有可能會演變成為疾病。本研究欲探討的憂鬱傾

(24)

向,指的是負面的認知、情緒、行為表現,非視為疾病類別。

二、憂鬱的分類

過去將憂鬱分為反應性憂鬱及內因性憂鬱(張春興,2006),意即形成憂鬱 的成因為外在事件的反應或內在心理之影響來區分。Nurcombe(1994)以持續 的時間和嚴重程度來區分憂鬱,認為憂鬱可能是一種短暫的「感受」;可能是持 續一段時間的「情緒」;可能是一種負面想法與情感交織成的失落「情結」;可 能是一種因失落想法與情感導致異常行為的「症候群」;可能是一種經過遺傳、

生理、或結構異常的「假設性疾病」(hypothetical disease)。疾病診斷依據DSM-IV 亦是以憂鬱的程度來分類,把憂鬱分為重鬱症與輕鬱症。除了以心因性與否,和 嚴重程度來區分憂鬱外,柯慧貞、陸汝斌於2002年指出憂鬱症疾患在臨床上常出 現的四大類症狀:思考的憂鬱、情緒的憂鬱、行為的憂鬱,以及身體的憂鬱(引 自張高賓,2009)。近年許多研究也有類似的分類,將憂鬱分為認知、情緒、行 為,與生理四種向度(郭志通,2001;張高賓、戴嘉南、楊明仁、顏正芳,2006)。

本研究憂鬱傾向之測量主要以張高賓(2009)編制的「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 量表」為主,此量表主要是以認知、情緒、行為,與生理等四個向度為編定依據。

三、憂鬱的測量與評估

憂鬱主要是以填寫自陳式量表,他人的觀察描述、或臨床診斷準則等方式來 加以評估判斷。筆者將目前國內常使用之憂鬱量表作簡單的介紹。

(一)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

此量表是Radloff於1977年所創,根據個案臨床表現症狀所編製的,量表中共 有20道題目,讓受試者圈選過去一星期出現的頻率,分為「極少」、「有時」、

「時常」、「經常」,依據頻率多寡給分,分數越高表示憂鬱傾向越嚴重。目前 已有國內學者鄭泰安教授將之翻譯為中文版。此量表之中英文版皆具有不錯的信 效度(楊浩然,2002)。

(二)兒童憂鬱量表(Children Depression Inventory,簡稱CDI)

(25)

自「貝克憂鬱量表」,分成「憂鬱情感」、「反向行為」及「個人適應」三部分,

共有27道題目,依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來圈選,分數越高表示越憂鬱。魏麗敏

(1994)根據國內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現象,將此量表重新編修,以利國內研究使 用。

(三)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

張高賓(2005)訪問醫生、心理師、老師、家長、憂鬱個案所得之內容,整 理出國內實務現場所收集到的憂鬱症狀,編制而成的量表,研究樣本為國小三至 六年級和國中一至三年級之學生。量表中依照情緒、認知、行為、身體四個概念,

區分成四大項度:「憂鬱煩躁情緒」、「無望」、「自尊與認知功能低」、「身 體抱怨及反映遲滯」。此份量表從題目的發展到信效度的研究皆以台灣樣本為 主,更能貼切台灣本土文化。

(四)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測量表

由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委員黃國彥、張本聖、吳佑佑、葉雅馨、詹佳真 等人共同編制,適用於18歲以下青少年。此量表將憂鬱症狀分為情緒、行為、認 知和生理四個面向,共20題,以是非方式勾選,勾「是」得1分,勾「否」得0 分,量表總分越高代表青少年憂鬱情緒越嚴重。

貳、青少年憂鬱

一、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憂鬱症狀

精神科醫師對於憂鬱症的診斷主要是參考精神科診斷手冊(DSM-IV)所列出 的標準,其診斷標準為:九個症狀中至少有四個症狀以上,大部分時間如此且持 續超過兩週,就可能罹患憂鬱症,症狀包括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興趣與喜樂減少、體重下降(或增加) 與食慾下降 (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 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與體力變差、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無法專注與決斷、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 計畫)(孔繁鐘、孔繁錦,2002)。診斷手冊中並未特別列出青少年憂鬱症診斷 標準,因此在診斷上大致依循成人憂鬱症標準來判定,但想要早期診斷青少年的

(26)

憂鬱症相當不容易,因為青少年通常不具備成年人的典型症狀,如憂鬱、失去活 力、失眠或嗜睡、體重變化、注意力不集中等,反而更容易出現暴躁、易怒、尋 求刺激的行為(王建楠、吳重達,2003)。

沈詠萱、詹其峰、呂碧鴻(2003)指出青少年憂鬱症臨床上會表現出鬱悶、

自殺、功能障礙、飲食問題、社交退縮、學業退步、不當性行為、藥物濫用、行 為偏差、身體抱怨等症狀。王建楠等人(2003)也提出青少年憂鬱症之特點如突 然大叫、莫名躁動生氣或哭泣、對交朋友沒興趣、從事冒險行為(如飆車、打架)、

酒精或物質濫用、學校表現不佳、逃學、害怕死亡、生理不適(如頭痛、胃痛、

肌肉酸痛)等。周桂如於2002年整理相關文獻列出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重要的十 大大症狀:

(一)憂鬱情緒:悲傷、鬱悶、抱怨不舒服或疲倦、哭泣、焦慮、情緒不穩。

(二)興趣缺乏:不再從過去喜愛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尋求快樂活動的次數減 少,即使勉強去做但會抱怨無聊。

(三)社交退縮:社交活動參與降低。

(四)食慾改變:吃東西的量改變。

(五)睡眠障礙:通常憂鬱症兒童及青少年睡眠障礙之表現較多為睡眠時間減 少且多為失眠過程中睡著,較少睡過多、睡眠中斷或早醒,有些早上起不來或上 課中打瞌睡的孩子常會被誤以為是懶惰。

(六)疲累或失去活力:輕微的會感覺精力不足,不致影響生活作息,嚴重些 會影響學業及生活,動作遲緩且不能持久常需要休息,沒有力氣完成生活瑣事。

(七)思考與專注力減退:難以做決定,花過多的時間思考問題,記憶力減退,

容易忘東忘西,注意力無法集中使得課業表現明顯下滑。

(八)低自尊:易對自己有負面批評,容易遭受挫折且無法忍受挫折。

(九)消極的未來定位:對未來沒有夢想,覺得未來是無望的,常談論疾病、

自殺。

(十)其他症狀:說話無力、回答只用一兩個字不加解釋、身體疼痛或常生病、

(27)

張高賓、戴嘉南、楊明仁與顏正芳(2006)透過訪談相關人員包括精神科醫 師、心理師、老師、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個案和個案之家長,質性分析出兒童及 青少年憂鬱的主要症狀,將症狀歸類為四方面:

(一)認知想法:失去興趣、無價值感、低自我概念、自殺想法、悲觀、無助、

無望、自責、記憶力減退、難做決定、專注力減退。

(二)情緒表現:憂鬱心情、悲傷難過、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煩躁不安、易 怒、情緒不穩、意志消沉、焦慮和沮喪

(三)行為方面:疲倦、哭泣、缺乏活力、少話語、拒學、人際關係不好、學 業成就低落、外顯行為、自傷、交代的事無法完成、品行問題、退化行為和活動 量減低

(四)生理上:失眠或嗜睡、食慾改變、身體症狀抱怨、心理動作遲滯或激動 和體重減輕。

綜合以上相關論述可知要判定青少年是否可能罹患憂鬱症,除了 DSM-IV 所 列之核心症狀必須檢視外,尚有許多臨床症狀亦須觀察,有許多憂鬱症狀是青少 年所特有的,例如易怒、品行問題、從事冒險行為尋求刺激、退化行為、學校表 現不佳、抱怨身體不適等,而這些症狀常會讓大人們以為這是小孩不聽話的表 現,殊不知其實是青少年憂鬱的呈現方式,為了能夠早些幫助憂鬱的青少年,我 們對青少年獨有的憂鬱症狀更應深入瞭解,才不會錯失協助青少年走出憂鬱的機 會。

二、造成青少年憂鬱的原因

探討憂鬱症的成因時,大都認可憂鬱症是多重病因所致(劉淑言、蔡欣玲、

陳映雪、吳聖良、陳美碧,2005)。對於憂鬱症之病因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為 生物因素,如遺傳、腦神經傳導物質、內分泌系統等;二為心理社會因素,如人 格特質、家庭支持、人際關係等。

從生物因素來看,遺傳、腦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系統對憂鬱症之影響,是 較常被討論與研究的範疇。遺傳上,有研究顯示遺傳對憂鬱的影響,指出親屬中

(28)

如患有憂鬱症,則孩子罹患憂鬱症或較不適應的比例較高(Hammen, Burge, Burney, & Adrian, 1990),王建楠等人(2003)表示患有憂鬱症的父母親生下 的小孩,有較高機率出現各種精神異常症狀,包括憂鬱症。有人懷疑環境因子對 孩子之影響,因此將躁鬱症父母生下的小孩送給別人做養子,結果發現孩子罹患 躁鬱症的可能性仍高(王建楠等人,2003)。但有研究發現不同的結果,蔡均棠

(2005)分別對憂鬱組及正常組之婦女及其8至10歲之子代進行長期追蹤,發現 母親憂鬱與兒童憂鬱無關,母親憂鬱對兒童的憂鬱並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兒童 主動積極的因應策略與同儕之社會支持則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力; Spence、

Najman、 Bor、Callaghan和 Williams (2002)整理文獻也發現仍有研究指出憂 鬱父母的小孩並未發展出明顯的心理疾病,可是母親持續性的憂鬱對孩子將來發 展出憂鬱症狀有較高的危險性。綜合上述文獻,基因遺傳是否為青少年憂鬱症之 原因並未有定論,但不可忽略的是父母患有憂鬱症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只是無法確知影響來自於天生的基因遺傳或後天教養與生活環境。

從腦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系統來看,黃晶敏、蔡宛庭、郭思慧(2009)提 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失調,例如多巴胺(dopamin)降低、血清素(serotonin)

不足等,可能引發情緒困擾,身體機能的改變,例如女性經前憂鬱、產後憂鬱、

賀爾蒙的變化等,也可能造成憂鬱,甚至罹患某些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 氏症、癌症、焦慮症等疾病容易併發憂鬱症。王建楠等人(2003)表示下視丘、

腦下垂體及腎上腺的功能軸異常和憂鬱症有關,甲狀腺和生長激素等功能異常常 發生於憂鬱症患者身上,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癌症、巴金森氏症、腦外傷、糖 尿病等疾病容易引發憂鬱症。神經傳導物質及內分泌系統對憂鬱症影響之研究仍 在持續進行中,目前研究認為神經傳導物質間的不平衡可能是造成憂鬱症的主要 原因,因此對於憂鬱症的藥物治療主要是增加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等傳導物質的濃度,來緩解症狀。

心理社會因素對憂鬱的影響,探討的範圍非常廣泛,包含人格特質、家庭功 能、人際關係…等。內政部統計處2003年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少年的壓力

(29)

或困擾七成五來自家長,其次46.75%為自己,再次為同學朋友占42.00%,由此可 知青少年自身,到身處的家庭和周圍的人際關係皆對其有重要的影響。青少年自 身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其憂鬱情緒的產生,研究顯示具有低自尊、完美主義、思想 悲觀、挫折容忍度低、依賴性人格特質的人容易罹患憂鬱症(郭志通,2001;柯 慧貞,2002)。劉淑言等人(2005)對門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罹患 憂鬱症的青少年較一般青少年容易出現憤怒負向轉移、對未來持負向看法、以偏 蓋全完美主義等因應行為與認知模式。周桂如(2002)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亦發 現負向歸因於內在因素的兒童及青少年有較高的憂鬱程度。綜合言之,青少年本 身的人格特質、認知模式對其是否患有憂鬱症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青少年人格特質、認知模式的形成可能與家庭脫不了關係,許多研究指出 早期的家庭經驗,容易對個人人格發展造成影響,而導致憂鬱的發生(徐世杰,

2003;蘇曉憶,2005);亦有相當多憂鬱與家庭的研究,發現家庭的功能、經濟 狀況、氣氛和家人間的互動等皆對個人憂鬱的發生具有相當的關連性(李仁宏,

2004;高啟賢,2004;陳毓文,2004;楊朝旭,2004)。可見家庭也是青少年憂 鬱相當重要的因子之一,除此之外人際關係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國內外研究皆 顯示沒有朋友、人際關係不佳會使得青少年憂鬱程度越嚴重(周桂如,2002)。

國內王淑鄉(2007)與蘇吉禾(2009)針對青少年憂鬱與人際關係相關研究亦發 現人際關係好壞會對憂鬱程度造成影響,人際關係越差憂鬱程度越高。有研究綜 合探討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的各項因子,發現青少年憂鬱症狀與家庭功能、身體健 康狀況、生活適應、性取向等方面具有相關性,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非異性戀 的青少年憂鬱程度較高,研究解釋因為處理性取向必須面臨自我調適與社會的焦 慮與情緒困擾,所以會是憂鬱的高風險群(陳志道、蕭芝殷、許秀卿、蔡美華、

王俊毅,2007)。

綜合以上相關研究可知,造成青少年憂鬱症之因子相當多元且複雜,包含先 天遺傳因子、生理因素、人格特質、家庭因素、人際關係,甚至性取向皆是可能 原因,似乎沒有單一原因可通盤解釋憂鬱症的來源,Carr 在 2008 年的研究指出 對於憂鬱症的成因,普遍學者支持憂鬱症主要是透過基因與環境互動而來,即環

(30)

境觸發神經生理的基因,使憂鬱基因產生變化,導致神經系統對壓力產生反應導 致青少年罹患或維持憂鬱症狀(引自郭志通、張進上,2012)。遺傳基因或生理 物質對憂鬱症之影響有待醫學進一步研究,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家庭等心理社 會因素卻是身為教育、輔導、諮商領域的筆者可以努力之處,本研究欲從家庭的 多個面向,包含信念、組織、溝通,來瞭解各面向對青少年憂鬱之關連,期望能 夠對憂鬱青少年有所幫助。

參、青少年憂鬱相關研究

為了解青少年憂鬱之相關問題,蒐集國內近年來有關青少年憂鬱的相關研 究,進一步探討歸納。

一、性別與憂鬱

性別與青少年憂鬱是否相關,並無一致的定論。國外研究顯示,十二歲以前 的憂鬱人數男女並無差異,十二歲以後,亦即進入青少年階段,女生憂鬱人口數 則大於男生(Kazdin,1990)。國內研究結果也顯示,青少年憂鬱傾向有性別差異,

且女性高於男性(郭靜靜,2003;朱崇信,2005;王齡竟,2008;蘇吉禾,2009);

反之,有些研究指出,不同性別的青少年憂鬱傾向並無顯著差異(陳玲玲,2007;

王淑鄉,2007)。 二、年級與憂鬱

國內多數研究指出年級與憂鬱的相關性(劉漢政,2011;陳思帆,2011)。 王齡竟(2008)研究顯示年齡、年級越高,憂鬱傾向越顯著。針對國中學生的研 究也顯示,國中七到九年級的學生,以九年級憂鬱程度最為嚴重(張高賓,2005),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九年級的課業壓力較七、八年級大的緣故。

三、家庭結構與憂鬱

家庭結構包含手足人數、出生序及家庭組織。手足數方面,研究顯示手足數 會影響憂鬱程度,且四人以上的手足數憂鬱程度是最高的(張高賓、陳明哲、連 廷嘉,2007),但也有研究不支持此項論點,研究結果顯示手足數與憂鬱傾向無 顯著差異(蘇吉禾,2009)。從出生序來看,有研究顯示不同出生序會影響個體

(31)

的憂鬱傾向,且達顯著差異(張高賓等人,2007;蘇曉憶、戴嘉南,2008),蘇 曉憶等人(2008)針對國高中生之研究發現老么憂鬱程度高於獨生子女,但張高 賓等人(2007)對國小學生之研究,卻顯示獨生子女的憂鬱分數較其他出生序高,

到底何種出生序憂鬱程度較高,並無定論。在家庭組織方面,不同的家庭組織使 兒童與青少年在憂鬱分數上有差異(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張高賓 等人(2007)之研究更指出繼親家庭憂鬱分數較雙親、單親、隔代教養、多國聯姻 和寄養家庭為高,陳玲玲(2007)研究指出父母結婚並共同居住的青少年其憂鬱 程度較父母離異為低。綜合上述研究顯示:家庭成員不同或有所變動時,可能對 促使兒童與青少年的憂鬱情緒造成影響。

四、社經地位與憂鬱

國內外研究顯示社經地位與心理健康有一致性(張高賓,2001)。針對兒童所 知覺的社經地位作研究,發現兒童所知覺的社經地位高低與憂鬱有高相關

(McAvay,Nunes,Zaider,Goldstein,& Weissman,1999),張高賓等人在 2007 年的 研究中亦得到一致的結果,顯示低社經地位憂鬱分數高,王淑鄉(2007)針對不 同家庭經濟狀況之青少年的憂鬱程度做研究,發現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青少年其 憂鬱程度最高,經濟狀況最好的青少年之憂鬱程度最低。反之,亦有研究顯示:

社經地位與憂鬱沒有顯著相關(Twenge,Nolen-Hoeksema,2002)。

五、父母教養態度與憂鬱

多數的研究皆指出父母的教養態度與子女的有憂鬱情緒有相關性。高度負面 管教方式容易導致憂鬱(林金燕,2004);進一步研究顯示父母親採用放任的管 教方式時,子女的憂鬱分數會比採用民主或權威方式高(張高賓等人,2007;陳 玲玲,2007)。

六、學業成績與憂鬱

青少年時期,讀書時間占相當大的部分,學業成績表現會影響青少年的許多 面向,尤其是情緒。國內許多有關學業成就與情緒的研究顯示:學業表現、班級 排名結果對青少年憂鬱程度造成顯著的影響,深入探究發現,學業成績越低、班 級排名越差,其憂鬱情緒越高(張高賓等人,2007;王毓吟,2007;蘇吉禾,2009)。

(32)

七、人際關係與憂鬱

個體在孩提時,重心都在父母身上,到了青少年時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慢 慢轉變為同儕,此時,人際關係顯得相對的重要。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也發現班上 人際關係好的學生,每天開開心心,即使遇到困難也有同儕協助度過難關;相反 地,人際關係不好的學生,在學校裡整天說不到幾句話,遇到分組或困難時,無 同儕協助,甚至遭受嘲笑、批評,情緒低落。教育現象的觀察也符合了國內研究 結論,即人際關係好壞會對其憂鬱程度造成影響,人際不好憂鬱程度高,人際好 憂鬱程度低(王淑鄉,2007;蘇吉禾,2009)。

整合青少年憂鬱有關之研究發現:性別、年級、家庭組織(家庭結構、出生 序、手足序)、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態度、學業成就表現,及人際關係等變項皆 可能是造成青少年憂鬱傾向的因子之一。有關性別、社經地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 致,實值得本研究探究之;家庭組織的研究中,有些研究指出手足數會影響青少 年憂鬱程度,反之也有不同的結論,但可以確認的是家庭的成員只要有所變化(可 能是成員數增加或減少、父母離異分居等),角色有所不同,皆可能造成不同的 憂鬱傾向;人際關係之於青少年憂鬱傾向,其影響性是可以預期的,研究結果亦 支持此項結論:父母教養態度對青少年憂鬱傾向之相關性很高,達顯著水準,雖 然此時期青少年注意力轉到同儕身上,但父母與其相處的時間仍是最久的,父母 教養的態度仍會深深的影響個體本身。

本研究欲針對上述七項背景變項進行研究,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家庭 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差異。

(33)

第二節 家庭復原力的內涵與其相關研究

壹、什麼是家庭復原力(family resilience)?

「Resilience」一詞有彈性、恢復、復原的含意,譯作「復原力」(或「韌力」)。

「復原力」的概念起源於生態學,描述生態系統遭受干擾後,能夠保持原系統的 結構和運作,且能適應壓力,擁有變化空間,重新自我組織的能力。簡而言之,

就是系統受干擾後,自我回復原本狀態的能力。由前述可知,從生態學角度來看,

定義「復原力」是一種天生的能力,將「復原力」的概念放入心理學,早期視其 為個人戰勝困境所具備的先天個人特質(Walsh,2003), Michael Rutter 在 1987 年與 1999 年的研究中,則認為「復原力」是先天與後天元素間持續互動所產生 的能力,擁有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會加強這項能力(引自Walsh,2006)。近年來 多數學者不再只把「復原力」視為一項先天具備的特質或能力,而開始探究個人 面臨危機時,復原的過程,認為「復原力」是一段面對困境積極抗壓的動態過程

(蕭文,2000),是變動的歷程,而非靜止不動(Coleman & Ganong, 2002)。

前述復原力的概念,主要是探討「個人」面對困境的能力與復原歷程,近年 來,國內外學者將復原力的概念,整合生態與發展的觀點,放入家庭中,開始著 手於「家庭復原力」(family resilience)之探究。字面上雖只是將「家庭」與「復 原力」之概念拼湊在一起,但家庭復原力對家庭系統的評估和介入卻是超越個人 復原力的(Walsh,1996)。「家庭復原力」是家庭面臨危機,度過困境,適應情 況的過程(Patterson,2002);是家庭面對壓力,依環境、發展狀況、保護和危 險因子,以及家庭觀念交互作用後適應的過程(Hawley,DeHaan,1996);是以 家庭為單位,因應問題,克服困難的過程(Walsh,2006)。

綜合言之,「家庭復原力」是家庭面對壓力時,與困境交互作用,發揮對抗 危機能力與適應新現況的過程,其研究重點在於瞭解家庭如何度過逆境,以及發 展出解決危機方法的過程。家庭復原力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學者認為復原力

(34)

是可以透過訓練培養獲得的(Walsh,2003),研究者亦期望透過對家庭復原力的 探究,能夠培養家庭度過危機的能力,使其面對逆境時能夠有更好的適應過程。

貳、家庭復原力的重要關鍵

家庭復原力是家庭對抗壓力,適應改變的過程,重點是探究「什麼」讓這個 家庭能夠度過難關,「什麼」發生的過程以及「什麼」如何應付困境。有學者整 理相關家庭復原力的重要因子(McCubbin, Thompson, Han & Allen,1997)包含:

問題解決溝通能力、角色功能公平性、精神信仰、彈性、真實溝通、抱持希望、

賦予逆境新意義、家庭例行的聚會時間、成員生理與情緒健康等,由此可見影響 家庭復原力之因素何其多。McCubbin等人(1980)將影響家庭調適的因素歸類出 四大項:一、家庭成員個人資源(例如經濟穩定度、教育程度、身體狀況、人格 特質);二、家庭的內在資源(例如家庭如何看待困境);三、社會支持(例如鄰 居或親戚的支持);四、因應策略(例如危機處理方式)。

國內有關家庭復原力的質性研究中也整理出家庭復原的重要關鍵。黃小芬

(2006)針對燒燙傷患者家庭復原歷程的研究發現:家庭凝聚共在、重新學習,

成員間融入瞭解、給予逆境正向的意義和「克盡責任、艱道容忍」的家庭思維,

以及擁有宗教信念、社福機構的協助等,皆是使得家庭能夠度過難關的重要因 素;蔡素妙(2002)訪談九二一受創家庭,整理出家庭復原過程的因子,歸納出 三方面:一、個人方面,減低負向關注、正向積極的思考與行動、性格堅毅、樂 於行善;二、家庭內部,重新擁有穩定家園、情感連結共同處理問題、改善組織 彈性(包含互助合作、重新分配家庭角色、例行性家庭生活節奏的安排)、經濟 穩定、改善溝通、發展家庭意義(包括重要家庭信念的建立、對未來有希望感、

正向的信念);三、家庭外部,社會支持(親族、鄰居、宗教、社會團體、政府 單位等)、物理環境的穩定、社會文化的影響、時間。

整理上述研究結果發現,家庭度過危機的重要因子可以從個人資源和家庭資 源兩方面來看:

一、個人資源方面,性格堅毅、健康的生理及情緒、願意重新學習、減低負向關

(35)

注等皆是幫助家庭調適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資源方面:

(一)家庭整體思維:賦予逆境新意義、正向積極的思考與行動、「克盡責任、

艱道容忍」的家庭思維、建立重要的家庭信念、對未來有希望感、宗教信仰、樂 於行善等整體家庭思維會協助家庭走過困境。

(二)家庭運作模式:遇到困難時互助合作並共同處理問題、重新分配家庭角 色、安排固定的家庭聚會時間、家庭凝聚共在、維持情感連結、經濟穩定等家庭 運作模式讓家庭能夠重新振作。

(三)家人溝通方式:家人間真實的溝通、成員彼此融入瞭解、需要時改善溝 通方式、有困難時相互討論等溝通方式能促使家庭成員瞭解家庭狀況,一起解決 問題。

(四)家庭外在資源:親族、鄰居、宗教、社會團體、政府單位的支持,物理 環境的穩定,社會文化的影響,時間的移轉皆是外在可協助家庭度過困難的重要 因子。

不同文獻所指出的家庭復原力重要關鍵各有不同,整理後發現有些重要因子 是不斷被提及的,例如正向信念、賦予困境意義、有希望感、信仰、固定的家庭 聚會、家庭角色分配、彈性、改善溝通、社會支持等,筆者認為前述的重要因子 是研究青少年家庭復原力之重要關鍵,參考家庭復原力相關理論後發現 Walsh 提 出家庭復原力理論的關鍵歷程,較能涵蓋不同文獻所指出的家庭復原重要因子,

且有系統的將家庭復原力分為家庭信念、家庭組織、家庭溝通三個關鍵歷程,本 研究主要目的是瞭解家庭復原力的重要概念,期望能夠協助還未出現憂鬱傾向之 青少年家庭先打預防針,幫忙已出現憂鬱狀況青少年的家庭加強處理面對的能 力,度過危機,考量 Walsh 理論之完整與系統性,符合研究目的,故以 Walsh 提 出的關鍵歷程作為研究基礎,編制問卷。整理 Walsh(2003、2006、2007)相關 文章中提及的家庭復原力關鍵歷程,簡述如下:

一、家庭信念系統:

信念系統是家庭功能的核心,是支持家庭復原力的強大力量。所謂信念,包

(36)

含了心中深信的想法、價值觀、態度、偏見與假設,合併成為一套處理事物的基 本前提,影響情緒,形成決定,並且引領行動(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2010), 信念會影響家庭成員如何詮釋事件,及運用何種態度面對家庭危機。功能良好的 家庭裡,成員們共同相信一種一致的信念,但仍能接受不同的觀點,適時的將家 庭中共同的信念作調整,以利面對家庭困境。

家庭信念包含三個關鍵歷程:

(一)賦予困境意義:Walsh視關係為解決問題的基礎。在穩固的關係下,家 庭成員能夠將遭遇危機視為正常狀態,認為解決問題能夠使成員更加有經驗與智 慧,成員有自信家庭在遇到壓力時能夠評估與掌握狀況,且在思考遭遇困境的原 因時能夠有多元化的想法,不只是很負向的認為運氣不好、全的都是自己的錯或 別人的錯。

(二)正向思考:意旨擁有樂觀的想法,主動積極的處事態度,對未來保持希 望,肯定家庭有的優勢和資源,且能充分掌握可能調整改變的,對於不能改變的 狀態,豁達的接受不抱怨。

(三)超越精神:指的是超越頭腦,超越理性,是一種遠大的價值與目標,就 像在實踐座右銘一樣。這遠大的價值可能始於自我宗教的影響(例如有些遭遇困 境的家庭會認為這是在還前世的債,這樣的想法幫助他們能夠安然的處於危機 中);可能視解決困境為靈性的追求;可能視困難為改革與創造的時機(例如國 父革命);甚至更進一步將遭遇逆境的經驗轉化為助人的資源(例如特殊生家長 成立基金會協助其他家長)。

二、家庭組織結構

此處家庭組織結構所強調的不是一定要雙親健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

Walsh對於家庭組織結構強調的是「家庭運作功能」,良好的家庭運作功能能夠 有效緩衝逆境所帶來的衝擊,家庭運作功能良好與否,端視家庭的組織模式能否 在遇到困境時仍可持續運作而不停擺,其內涵包含彈性、連結、社會與社區資源。

(一)彈性:意即不僵化,家庭不是固定不變的。在面臨逆境時,接受家庭與

(37)

維持穩定,重新振作。

(二)連結性:家庭成員能夠隨時保持情感聯繫,瞭解彼此的狀態,相互支持,

親密但保有人際界限。

(三)資源性:包含四個部分,1.人際資源(例如親戚、社區鄰居、朋友等); 2.社會資源(例如福利機構、補助等);3.經濟資源(例如穩定收入、存款);4.

社會文化(例如社會制度、法律等)。 三、家庭溝通模式

家人彼此分享不能談的主題與感覺,促使家庭能夠開始面對挑戰(劉惠琴,

2008)。好的溝通能夠促進家庭功能,家庭遇到危機時,良好的溝通,能夠協助 成員釐清問題、表達想法及共同協商解決方法。清晰、坦白的情感分享,以及協 同解決問題,是達到良好溝通模式的關鍵。

(一)清晰一致:家庭成員能夠將心理實在的想法與感受坦白的說出來;對於 家中遭遇的事情不隱瞞;共同理解危機的狀況;家人間有誤會時能夠馬上澄清;

且能言行合一,前述溝通方式促使家庭更能共度難關。

(二)開放的情感表達:家人間能夠分享不同的感覺,不單只是報喜不報憂,

而是喜怒哀樂皆分享,聆聽者不會批評分享的內容,而是用愉快的互動與幽默應 對,包容彼此的差異與需求,且分享者會為自己的感覺負責,成員間相互尊重。

(三)合作:胡韶玲與孫世維(2008)《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 子力量的影響》的研究結果提到子女提供意見,共同參與家庭決策過程,讓單親 母親更加勇敢。處於逆境時,家人能夠共同釐清問題,腦力激盪創造解決辦法,

合力做決策,一起向目標前進,且能預先準備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將使家庭夠 有力量。

綜合上述整理可知,家庭復原力包含三個重要關鍵:家庭信念系統(關鍵 歷程為賦予困境意義、正向思考、超越精神)、家庭組織結構(關鍵歷程為彈性、

連結性、資源性)、家庭溝通模式(關鍵歷程為清晰一致、開放的情感表達、合 作)。本研究根據Walsh 理論研究為基礎,編制家庭復原力相關問卷,瞭解現行 青少年家庭復原力狀況,進一步瞭解家庭所欠缺或尚未甦醒的復原力,協助家庭

(38)

培養應付危機的能力。

參、有關家庭復原力的研究

目前國內針對家庭復原力的研究多以問題家庭為主,例如地震受創家庭、家 暴,探討家庭成員如何從創傷中復原、分析復原的要素(蔡素妙,2002;伍淑蘭,

2007);或針對特定對象的家庭進行研究,例如燒燙傷患者、更生人、愛滋病患、

視力受損者…等,分析家庭面對其中一位成員遭遇困境時,如何影響家庭的功 能,家庭又是如何從逆境中走出來(黃小芬,2006;鄭峰銘,2006;張正昌,2008;

劉淑芬,2009)。國內現有文獻多以質性研究為主,相關量化研究較少,以下將 符合家庭復原力內涵之研究整理如下:

一、性別與家庭復原力:

不同性別是否會對家庭復原力造成影響是筆者所好奇的,陳玉屏(2003)針對 國中生家庭互動模式的研究結果發現「國中男女生知覺的家庭凝聚性無顯著差 異,國中女生知覺的家庭應變彈性高於男生」,家庭凝聚力與家庭應變彈性是家 庭復原力中家庭組織結構的重要內涵,由前述文獻得知,性別對家庭凝聚力是無 顯著影響的,但家庭應變彈性是女生高於男生。

二、家庭組織與家庭復原力:

研究結果發現國中生與父母同住者知覺的家庭凝聚性與家庭應變彈性較高

(陳玉屏,2003),顯示雙親家庭的青少年知覺的家庭凝聚力與彈性較高,依研 究結果,家庭組織會對家庭復原力造成影響。

三、出生序與家庭復原力:

洪毓璟(2004)對青少年家庭概念的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家中排行未對青少 年形成正向家庭概念造成影響,即出生序的不同並不會對青少年正向家庭概念造 成影響,正向家庭概念是家庭復原力中家庭信念的重要內涵,根據研究,不同出 生序對家庭信念不會造成影響。

四、手足數與家庭復原力:

相關研究指出手足數會影響家庭凝聚力(陳代真,2002),亦有研究顯示家

(39)

庭概念不會因為不同手足數而受影響(洪毓璟,2004)。相關研究結果對手足數 是否會影響家庭復原力的好壞並無定論。

五、社經地位與家庭復原力:

劉惠琴於 2008 年《行動中的家庭故事》的研究結果提到經濟系統對家庭的 影響,經濟穩定的家庭遇到挑戰時,能將注意力放在關係界線與權力彈性等互動 層面的調整,經濟不穩定的家庭,除了面對經濟壓力外,也無暇顧及互動困難。

根據前述質性研究之結果可以發現社經地位對家庭復原力有一定的影響性。

整合家庭復原力相關研究發現:性別、家庭組織、出生序、手足數、社經地 位,皆可能是影響青少年家庭復原知覺的重要因子,現有之相關研究較少全面性 的探討家庭復原力整體內涵(信念、組織、溝通),故本研究將上述研究變項(性 別、家庭組織、出生序、手足數、社經地位)納入背景變項的探討,並加上影響 青少年憂鬱傾向的重要變項(年級、父母教養態度、學業成績、人際關係),進 行不同背景變項對青少年家庭復原知覺及憂鬱程度差異性的研究。

第三節 家庭復原力應用於憂鬱

壹、憂鬱治療現況與家庭復原力

目前治療憂鬱之現況,從個體著手,患者就醫、住院、服藥、諮商等。但以 研究者親身體驗和實務現場之觀察,發現家庭中一個人憂鬱,影響的層面足以擴 及全家,家庭成員可能因此而改變生活作息、心情想法、金錢運用與未來規劃,

只針對個體憂鬱症做治療,看似改善許多,但卻不然。患者只要一回到原來的環 境,慢慢的那些進步開始退步了,因為誘發憂鬱的環境因子(家庭、社會)並無 改變,即使個體轉變了,但漸漸地又會受影響,即便個體學得了新的處理方式,

但卻不見得能於環境中適用。看到個人治療的有限性,近年來開始著重家族治

(40)

療,即在系統下找出問題癥結並給予外來資源協助解決問題的治療方式。但許多 研究發現依賴家庭以外資源解決問題的治療是成效不彰的(Hawley,2000)。王 齡竟與陳毓文(2010)研究發現:當親子衝突程度高時,則青少年憂鬱情緒程度 亦高,此時家外成年人的支持僅能部分緩衝親子衝突造成的憂鬱情緒。由此顯示 家庭內如果不調整,外來資源的介入並不會有太大用途。將治療著重在找問題及 外力介入,結果成效有限。

McCubbin ,Balling, Possin, Friedich, and Brynne (2002)針對有慢性病成員之 家庭做研究,發現具備越多家庭復原因子的家庭越能夠協助患者改善情況,並且 不會因為成員的慢性疾病而有過度的焦慮與壓力。Walsh(2006)提及幫助家庭 成員與慢性疾病共存的重點是培養家庭優勢能力和可運用的資源,加上成功的因 應策略。憂鬱亦屬慢性病之範疇,將家庭復原因子的引發與培養,將能夠改善憂 鬱患者家庭的情況。邱湙絜、黃宗堅(2009)亦提及憂鬱症的患者不能只從個別 著手治療,家庭及生活環境亦需考量,運用家庭復原力正向的力量,找出家庭本 身所具備的優勢與潛力解決問題,對家庭或憂鬱患者本身的治療將更有效益。

貳、家庭復原力運用於憂鬱之相關研究

家庭復原力的內涵包含三個關鍵歷程:家庭信念系統、家庭組織結構、家庭 溝通模式,涵蓋層面相當廣,目前國內尚無將家庭復原力三歷程概念應用於憂鬱 的相關研究,故將現有家庭與憂鬱的相關研究結果分類整理至可能屬於的三個關 鍵歷程中。

家庭復原力理論中「家庭組織結構」的內涵包含彈性的溝通管道、成員的凝 聚力、人際與經濟資源等,針對家庭組織的相關研究顯示國中階段青少年內在憂 鬱會受家庭支持變化的影響(周俐利,2011)。林米庭(2007)探討親子關係、

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研究結果,發現親子關係好壞會影響青少年憂鬱情緒 的發展。張高賓等人(2007)之研究指出不和諧的家庭氣氛兒童憂鬱程度會較高。

李仁宏(2004)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發現母 親的高度關懷和家庭情感涉入易造成青少年壓力,單親、家庭衝突性高和家庭獨

(41)

立性低等因素會造成整體家庭功能下降,這些因子可能促發憂鬱。家庭經濟狀況 好壞會影響憂鬱程度高低(王淑鄉,2007)。綜合上述研究得知,家庭支持度、

親子關係、家庭氣氛、母親的關懷、家人間的情感涉入、家庭衝突、家庭獨立性 及經濟狀況皆對青少年憂鬱造成影響。家庭支持度、家庭氣氛、家庭衝突、家庭 獨立性、親子關係、母親關懷、情感涉入等皆屬於家庭組織結構中「連結性」的 範疇,家庭經濟則屬於「資源性」的部分,由前述研究可知家庭組織結構的連結 性與資源性對青少年憂鬱情緒是有重要影響的。

林美珠(1991)研究指出憂鬱症家庭訊息交流是模糊卻直接的,成員間對家 庭功能(包括凝聚力、衝突性、情感涉入、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

家庭責任)的主觀認知有差異,問題解決能力不足,較一般家庭有明顯障礙。上 述研究所提及的溝通訊息交流、問題解決能力部分屬於「家庭溝通模式」之範疇,

探討成員對家庭功能的主觀認知屬於「家庭信念系統」的範疇,根據研究顯示:

憂鬱症家庭的溝通方式是模糊的、問題解決能力不足,家庭成員對家庭的主觀認 知不相同。由前述研究可知憂鬱症對家庭信念系統與家庭溝通模式具有影響性。

家庭復原力包含許多項度,家庭復原力與憂鬱相關研究較為少見,故本研究 即欲探究家庭復原力的各個內涵是否對青少年憂鬱造成影響,如果有,哪個家庭 復原因子影響最深呢?希望在這未開發的領域裡,注入新的想法,並可進一步探 究家庭復原力理論中所提的所有因子飄洋過海後,是否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有所 不同。

(42)

數據

圖   次
表 3-3-1  家庭復原力量表預試有效樣本人數分配表  年級  發出卷數  回收卷數  有效卷數  男  女  男  女  七年級  70  35  33  28  31  八年級  70  33  30  27  28  九年級  70  35  38  30  36  小計  210  103  101  85  95  總計  210  204  180  貳、正式施測取樣方式  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 市)之國民中學一到三年級在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者根
表 3-4-3  家庭復原力量表之家庭溝通模式因素分析表  題項  最大變異法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清晰一致  開放的情感表達 合作  共同性  31  .794 .314 .293 .816  33  .791 .257 .343 .809  32  .760 .278 .432 .841  36  .666 .481 .251 .739  34  .560 .499 .369 .699  38  .324  .788 .231  .778  39  .280  .737 .416  .794  35  .
表 3-4-4  家庭復原力量表構念與題項對照表  層 面  命題 構念  題項  家 庭 信 念 系 統  賦予困境 意義  01.我和我的家人相信人生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 02.我和我的家人相信困難會使我們成長。  03.家裡會發生問題,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結果,不是一個人的錯。 04.我們家相信危機狀況是可以掌握和評估的。  05.我們家有精神上的寄託,例如:拜拜、祈禱、宗教活動等,陪伴我們度過困境。 正向思考與超越精神 06.我們相信只要家人相互關愛、信任,團結在一起,就能共同面對所有的困難。 07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summary,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family of smoothing functions and correct a flaw in an algorithm studied in [13], which is used to guarantee

Over there, there is a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 and the little kid, Tiny Tim, is very ill and the family has no money to send him to a doctor.. Cratchit asks the family

Key concepts :personal growth (family roles) ,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problem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The manufacturing cycle time (CT) of completing the TFT-LCD processes is about 9~13 days which is the summation of about 5-7 days for Array process, 3-5 days for Cell process and 1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concept of balanced scorecard (BSC) with four perspectives (financial, customer, 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and learning and growth) to build th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a model, named as the Interhub Heterogeneous Fleet Routing Problem (IHFRP), to deal with the route design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segments for wine consumers in Taiwan by product, brand decision, and purchasing involvement, and then determine the